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蹴鞠:拜师要敬二郎神 赢球要谢主隆恩

宋朝蹴鞠:拜师要敬二郎神 赢球要谢主隆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34 更新时间:2024/2/5 20:07:34

在商业发达的北宋,各种行会都已出现,蹴鞠也不例外,民间已经有了组织叫做圆社,也叫齐云社,相当于足球俱乐部,并有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选拔、比赛机制。高俅这些高手,少不了是经过圆社“青训”的。 因为圆社的存在,宋代蹴鞠有很多规矩,其中,无论是拜师、评级比赛还是欢迎外籍球员,都得先拜祖师爷。拜的谁呢?清源妙道真君,俗称二郎神

清源妙道真君最初出现于北宋,宋真宗赵恒封赤城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而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清源妙道真君是杨戬。但无论赵昱还是杨戬,古代都没有他们会踢球的字记录,所以有研究者推测,可能是二郎神的千变万化跟踢球神技有一比,所以将其推作祖师爷。

除了尊奉祖师爷,圆社对拜师也很重视。如果一个人没请过老师,不懂得场上规矩,背地里会被骂作“野圆”、“鬼圆”或“无爹鬼”,也没有资格参加山岳正赛,不入主流。想跟老师学球,要“备酒礼,办筵席礼物,赠与师父”,礼物可以是衣服、鞋袜,也可以直接给银钞。在当时,加入圆社学球是很费钱的事,“圆社中要无你钱我钱”,大大方方,“做子弟非财不行”。

圆社对球场礼仪的规定也细致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踢完球散场,子弟一定要请师辈饮酒。在场上踢球要谦让,如果看到旁边有观众,应该拿起球请他下场同玩。一帮人相约踢球,要同来同散,不许先走,“火发不救”,家里失火了都不行。当然这有点夸张,真要走,拿出些钱来送给场上的老人,给众人打声招呼“诸位自在慢踢”,也能走。

按照大宋规矩,皇家足球队的直接管理机构,叫做教坊,教坊则由宣徽院主管。专业足球队员一般配置24或32名,和杂技、歌舞、戏曲演员等一道,平时生活在左右军,属于军事编制,类似今天的部队文工团、体工大队。如果皇帝在锡庆院设宴,或者皇亲摆席、宰相请客,这些演员都得进行表演(《文献通考》)。神宗朝元丰改制,政府撤掉宣徽院,教坊移交太常寺管辖。再后来,南宋高宗朝、孝宗朝财政短缺,教坊一度被撤,皇家要举行足球赛,经常从私营俱乐部挑队员上场(《宋史》)。

皇家足球队员对礼仪的要求挺高,即使是临时选派的民间队员,都得接受教坊老师的专业培训。比如统一着装、赛前奏乐,赛后赢球还要谢主隆恩,身披皇帝赏赐的锦缎,拜谢吾皇万岁万万岁。今天不玩这一套,懂事的披上国旗,唱国歌,向祖国致敬;玩个性的直接扒掉上衣,绕绿茵场狂奔,拥抱队友,手指伸出表示胜利的“V”字。

太后、皇帝、皇后寿辰,也得搞足球比赛;册命亲王大臣、节日庆典、诸王赐会,也得搞比赛;至于每年春秋圣节,皇家举行三大宴,宴席程序如下: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吹觱篥,伴奏……第十二,足球队上场表演。看来足球赛是压轴大戏。

接待外宾,还得搞足球比赛。高宗朝绍兴末期,宋政府和金国使者谈判,在杭州的招待晚宴上,共动用乐工300人、百戏演员70人、筑球队员32人、摇旗击鼓专业拉拉队员40人、相扑队员15人,其中筑球赛就是有球门的足球赛(《宋史》),场面壮观,朱门酒肉,却令偏安一隅的市民心寒。

北宋有位有心人孟元老,曾记述了开封一场皇家足球赛盛况。左军队长叫苏述,带领队员10多人,均穿红棉袄上场。右军队长叫孟宣,带领队员10多人,均穿青棉袄上场。胜队的奖赏丰厚,比如银碗、锦缎;输家则大不幸,队长要挨鞭子,全体队员脸上涂满白粉,像奇怪的小丑,还得向胜队敬酒。

《辽史》记载,皇帝即位、过生日、册封皇后时,皆沿袭宋廷创意。比如,第一巡酒后,吹起觱篥;第六巡酒后,开始足球赛;第七巡酒后,开唱祝皇帝万寿无疆的歌舞戏,勇士们上场角抵、摔跤。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清明上河图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元朝

    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1、 秋景之说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

  •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元朝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 仿宋体简介 仿宋体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元朝

    仿宋体是一种采用宋体结构、楷书笔画的较为清秀挺拔的字体,笔画横竖粗细均匀,常用于排印副标题、诗词短文、批注、引文等,在一些读物中也用来排印正文部分。仿宋体被国家指定为机械制图使用的标准字体、中文打字机所采用的字模及电脑中使用的主要字体。仿宋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字体,因其字体秀丽整齐,

  • 宋代婚姻观念开放 宋朝元宵节成“相亲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唐宋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倡导的;但政府倡导的风俗习惯也开始逐渐动摇,甚至出现了“非诚勿扰”以及“万人相亲会”那样的相亲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载:“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两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

  • 苏轼与东坡肉 ,东坡肉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元朝

    东坡肉(滚肉、红烧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1、东坡肉的来历 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

  • 发明于宋朝时期的爆米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商业发达,人们生活多姿多彩,衣食住行都很丰富。其中,中华美食不可忽视。现代人观影必备的爆米花,其实就是宋朝时发明的。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

  • 《水浒传》中的蒙汗药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元朝

    《水浒》里的趣事莫过于蒙汗药,而且还神奇得很,无论是谁,只要吃下有蒙汗药的食物或酒,没有不倒的。黄泥冈上,吴用、晁盖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还是中计。虽说自己只是喝了半瓢,但还是“软了身体,挣扎不起”。那么这种药物到底是用怎么做的呢? 《水浒》毕竟不是医书,所以没

  • 《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元朝

    《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这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全书34卷,357

  •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梦溪笔谈》由沈括编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

  • 《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