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奸臣严嵩靠青词上位? 青词在明代意味着什么?

大奸臣严嵩靠青词上位? 青词在明代意味着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4/3/14 8:46:56

严嵩嘉靖皇帝时代的大奸臣,但是这个大奸臣貌似还有点才学,他被称为青词宰相,那么这个青词究竟是什么呢?青词具有很高的学性吗?

1、青词是什么

青词,又叫绿章。因在青藤纸上用朱红色字写而得名,青词本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以极其华丽的文笔表达出皇帝对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诚意。唐代开始,翰林院专门制有《道门青词例》,规定了青词的体例,至此,青词进入官方序列。青词的真正发扬光大,应该是明嘉靖年间,嘉靖对道教是异常入迷,明代因此出现了顾鼎成、严嵩这样以写青词而晋级成功,跻身首辅的文人。《明史·宰辅年表》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

2、青词宰相严嵩

明世宗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而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等词臣均以“青词”邀宠,官居宰相(大学士),故有是称青词宰相。后来,“青词宰相”讽刺那些升官阶梯并非正路的人。严嵩,江西分宜人,又称严分宜,据说严嵩字写得很好,但字写得好不能成为严嵩长期能够把持朝政的理由,严嵩最大的优势是有个好儿子严世藩,严世藩据说长得肥头大耳,似乎还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但他强闻博记,对明朝的官僚体制异常熟悉,甚至某个地方的七品知县的名字他都能记住,也正是这门功夫帮助他顺利的掌控整个明帝国的官僚,卖官鬻爵不在话下。

但严世藩最了得的功夫是写青词,据说严嵩能够得到嘉靖赞赏的青词全部出自严世藩之手。正是因为能写这些谀辞,严氏父子极受嘉靖宠爱,直到徐阶将严氏父子斗倒,而徐阶上位的重要手段也是青词这一工具。青词基本上来说没有什么佳作,但大致上文人写写自己的心境传递给上天也算是古代文人的一个发泄渠道。当然,青词作品中也出现过龚自珍的“九洲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的佳作,但绝非主流。

所以说在明朝,青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阶工具。青词能够讨好皇帝,所以大臣们都去写青词,但是青词不仅文学价值不高,而且没有什么社会价值, 一种末流的诗词,青词的流行纯粹是因为皇帝,而不是因为其本身。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曾经创下十个世界第一的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明朝也是继汉唐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都说明朝强大,到底有多强大呢?一组数据表明明朝曾创下了当时十个世界第一的纪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清历史

    王阳明书知行合一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出自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知行合一”则出自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有着深刻的哲学含义。1、王阳明和知行合一思想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他主张“致

  • 关宁铁骑有多厉害, 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清历史

    关宁铁骑号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实力超级强悍。但是就是这样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最后却没能挽救大明的江山。如果袁崇焕不死,是不是一切都会有改变呢?1、袁崇焕苦练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明朝实行的是文官

  • 天启大爆炸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天启大爆炸又称作王恭厂大爆炸,这次爆炸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也因此丧命。天启大爆炸被称作是一次离奇的爆炸事件,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前所未有。1、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 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以万计”。死者

  • 统一全国 清朝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

  •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图,是中国清末开始(1888年至1912年)采用的中国国旗,亦是中国官方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 中国本无近代西方的“国旗”概念,最初黄龙旗呈三角形,为非正式的海上政府船旗,主要为政府船只和海军使用,民船不得悬挂。其后一些涉外官方机构也开始悬挂三角黄龙旗。 而据五行学说,

  • 清朝的抬旗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清历史

    抬旗,是指改变旗人旗籍,以提高其出身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确定时只有四旗;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等四旗,之后细在原有的四旗加上“镶”,共成八旗。其中正黄旗、正白旗及镶黄旗称上三旗,其余五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称下五旗。康熙朝后,皇后(包括被追封皇后)和贵妃其母家在下五旗及

  • 庚子赔款:近代中国最大战争赔款, 庚子赔款各国分配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

  • 京张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清历史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道,向来为兵家所必

  • 唐胥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清历史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长9.7公里。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轨距为1435毫米,采用每米重15公斤的钢轨。唐胥铁路建成伊始,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次年(1882年)改用机车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