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章邯:大秦帝国最后的名将 他既是拯救秦朝的大功臣 也是秦朝灭亡的罪臣

章邯:大秦帝国最后的名将 他既是拯救秦朝的大功臣 也是秦朝灭亡的罪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3/12/31 3:48:21

章邯是大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是秦朝的军事支柱,曾凭借自身的能力一次次镇压住了农民起义军。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跟随章邯的二十万降被西楚霸王项羽全数坑杀,章邯最终成为了大秦王朝灭亡的罪人。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登高一呼,“天下苦秦久矣”,四方云集响应,大秦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很快,一支农民军在周文的带领下攻破函谷关,来到关中,逼近帝都咸阳。这个时候的秦二世如梦初醒,环顾朝堂,他发现既无可用之兵,也无可用之将。王翦、蒙恬等名将,要么已经去世,要么被秦二世冤杀。而秦军主力也是分别驻守在帝国的南疆和北疆,关中几乎处于真空的状态。就在这个时候,少府章邯挺身而出。

少府是九卿之一,负责皇室财政,直接服务于皇帝的衣食起居。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官。但是,由于少府是直接为皇帝服务的,所以章邯深得秦二世的信任。这是章邯得以领兵出战的重要原因。临危受命的章邯向秦二世建议赦免骊山的刑徒,把他们武装起来。就这样,章邯带领着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在距离咸阳不远处构筑了帝国最后一道防线。

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章邯此前是否有过从军的经历,但是在关乎帝国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中,章邯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带领着一支非正规部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重创了周文所带领的农民军。接着,章邯根本没有给周文以喘息之机,先后在曹阳和渑池大败农民军,周文兵败自杀。至此,秦帝国暂时解除了亡国的危机。

在消灭了周文所部之后,章邯带兵来到了荥阳前线。在这里,章邯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陈胜张楚政权的主力,张楚将领田臧、李归战死。之后,邓说、伍徐、蔡赐、宋留等张楚将领纷纷在章邯面前败下阵来。紧接着,章邯带兵直奔张楚政权的首都陈,陈胜无奈之下弃城出逃,在城父被叛徒庄贾所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就这样被一个章邯剿灭了。

秦灭六国之后,东方地区普遍存在着反秦的情绪。伴随着陈胜的起兵,东方各地的反秦情绪被迅速点燃。尤其是原东方六国旧贵族纷纷趁机复国,当陈胜死后,大秦的天下依然是烽烟四起。而此时的章邯也成为大秦帝国最后的救命稻草,秦二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章邯的身上。

秦二世又派出司马欣、董翳等人带领着新组织起来的人马支援章邯。在得到生力军支援后的章邯,把打击的矛头首先对准了魏王魏咎。兵微将寡的魏咎无力抵抗,只得向齐、楚求救。在临济,章邯上演了围点打援的经典战役。不仅打败了齐楚联军,而且还将齐王田儋、魏相周市斩首。毫无希望的魏咎在得到章邯绝不屠城的保证后自杀身亡。

田儋被杀后,其弟田荣收集散卒向东阿撤退,章邯立即率军追击。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大将项梁亲帅主力营救田荣。项梁在东阿、定陶、雍丘取得了三连胜,秦相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战死。章邯在暂时受挫之后,紧闭城门,筹谋增兵之策。不久,他又得到了秦二世派来的援军支持。一天夜里,章邯回军定陶,夜袭楚军,项梁兵败被杀。

就在此时,章邯也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他在取得了定陶之战的胜利之后,以为楚军已不足虑,而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赵地,给了楚军以喘息之机。章邯没有意识到楚地与其他地区不同,他们不仅仅是复国而已,他们在复国之前就已经在积蓄力量要与秦人一较高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相对于楚人而言,赵人不过是肘腋之患而已。

当章邯带兵来到赵地的时候,秦国镇守北疆的部队也被调到章邯的麾下。对于赵地,章邯是志在必得。很快,在章邯不断的打击下,赵王歇和国相张耳被围困在巨鹿城中。张耳的刎颈之交陈余带领数万赵军躲在城北,根本不敢与章邯接战。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眼看赵王歇陷入重围,各地诸侯也纷纷派出救兵。但在强大的秦军面前,诸侯军队都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就在此时,楚人重整旗鼓,整兵再战。楚人派出了宋义、项羽、范增等人带兵前去救援。在出兵途中,项羽杀了宋义夺取了兵权。项羽一方面派出部队袭扰章邯的粮道,一方面带领主力破釜沉舟与章邯决战。双方先后进行了九次战斗,秦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章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巨鹿一战,不仅扭转了东方诸侯对秦军的颓势,而且也确立了项羽在诸侯间的威望,可以说此战成就了项羽的地位。

巨鹿之战章邯虽然战败,但是章邯所部并没有遭受根本打击,部队主力还在。而且此时章邯所部,已经不再是当初临时拼凑的刑徒了,他的手下是装备精良的塞上之军。正是这支部队当初在秦始皇的部属下,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章邯很快收缩防线稳住阵脚。假如不是后院起火,章邯能够从容整军再战,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可秦朝后方的宫廷里不断上演着你死我活的宫斗剧。赵高通过控制秦二世,铲除了丞相李斯等人,彻底控制了秦朝的宫廷,以至于到了指鹿为马的程度。前方战败的消息传到咸阳以后,秦二世派出使者前往前线督责章邯消灭叛军。遭遇到信任危机的章邯赶紧派司马欣回咸阳向秦二世解释战局,而司马欣发现,赵高正准备把天下混乱的责任推到章邯的头上。吓得司马欣连夜逃回军中。司马欣对章邯说,眼下的局势,如果我们战败,固然难逃一死。纵然我们战胜,恐怕也难逃赵高的暗算。

而在项羽一方,在不放松军事打击的同时,也展开了政治攻势。走投无路的章邯不得已之下带领二十万秦军向项羽投降。项羽,不仅没有为难章邯,还把章邯引为心腹。紧接着项羽带领大军向关中进发。早在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深受秦军侵略之苦。如今秦军战败成了俘虏,东方各国的士兵自然要展开报复。大军走到新安县的时候,项羽干脆直接将二十万秦军全部坑杀,只留下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等几个将领。项羽此举不仅使得自己成为秦人痛恨的对象,而且也将章邯等人推到了秦人的对立面上。

项羽带领四十万大军来到关中以后,一把火将秦都咸阳付之一炬。此时的项羽成了天下事实上的主宰,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在反秦斗争中,功劳最大的无疑就是项羽和刘邦,在项羽转战河北之际,刘邦夺取关中,亲手剿杀了秦政权。此时掌握分封大权的项羽,对刘邦充满戒心,将刘邦分封为汉王,封地在今天汉中盆地。刘邦不仅表示心甘情愿地做汉王,而且还在前往汉中封地的时候下令烧毁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以示自己绝无二意。

但在去汉中的路上,刘邦就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卷土重来。而此时的关中百姓也已经将对项羽的仇恨转嫁到章邯等人的头上,章邯等人被看成了项羽的帮凶,他们不仅要对新安秦军被坑杀负责,而且也要对关中残破负责。如同韩信所说:“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正是利用了关中百姓的民心向背,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了个回马枪。栈道修复工程浩大,绝非易事,故此章邯毫无戒备。不料韩信走小路到陈仓,很快攻下咸阳。

失去了百姓支持的三秦王显然不是韩信的对手,刘邦很快平定关中,将章邯围困在废丘城中。此时的章邯深知自己已经陷入到穷途末路的窘境之中,索性凭借着坚固的废丘城池负隅顽抗。同时,章邯也在幻想项羽能够尽快大败刘邦,以解废丘之围。但刘邦显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久攻不下,干脆以水为兵,水淹废丘,章邯于城破之际自杀身亡。此次考古发现的“废丘”,只比周边地方高不出一米,而南面不足千米就是古沣河河道,引水灌城,是可能的。

当再回首,回观章邯,确实不幸。身为秦人、身为秦将,他首先忠于自己的国家,而他也几乎就做到了,几乎就成为秦朝最后的守护者…但大势又岂是他章邯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于是在不能扭转之际他只能优先考虑自己,至于那二十万秦卒,也是被项羽“诈坑”,彼时反抗已无意义。也不见得非得搭上章邯那条命才可以吧?论军事才能,章邯其实也不输何人…但章邯输就输在了起点上,输在了他是秦人、他为秦将那两刻…因此有时候,把所有罪名都背负在他身上也是不合理的。

章邯是大秦帝国行将没落的夕阳余晖中的一抹亮色。明人胡应麟说:“章邯,白起之亚也。”将章邯与名将白起相提并论。然而,他的人生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章邯怎么死的 为什么章邯要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历史上的章邯是秦国最后一个拿得出手的将领,在秦朝末年,随着秦始皇的去世,随着秦二世更加残暴不仁的政策,天下各地都起兵造反,而章邯带着几十万的刑徒连战连捷,之后败于项羽之手,因为朝廷被赵高掌控,所以章邯非常担心自己就算打赢了项羽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投靠了项羽。章邯投降了项羽之后,并不是很受项羽的信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据《史记》记载,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 秦朝20级军功爵位制度:中国最古老的军衔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分裂的局面。秦灭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国力大增。 特别是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在统一战争中,横扫六国。秦军战斗力主要来源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据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汉历史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

  • 秦朝的军事制度及实力:秦军青铜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汉历史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以灭六国的余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地区。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军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慑力量。发掘的秦始皇陵侧的兵马俑坑,估计其中两坑有武

  • 秦朝的政治制度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1、政治 政治上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以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 大秦帝国的兴起:养马打仗阵亡坚守阵地终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汉历史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

  • 秦朝版图:秦朝疆域范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汉历史

    秦(340万平方公里,还包括整个宁夏并包括重庆全部和更大的几乎整个四川的土地,东晋各诸侯国的国土总合与西周基本相同)1、秦朝疆域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

  • 秦朝文字:秦代的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汉历史

    秦代实际只存在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秦统一全国后,实行 书同文 ,统一整理六国篆书为小篆,作为官方公布的规范书体,秦代刻石是最标准的小篆书体。那么字体丰富的秦朝书法成就如何?1、秦代石刻小篆 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所谓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

  • 秦文化的历史意义 秦文化对秦朝统一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秦文化是秦氏宗族文化进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秦族人性格质朴、率直,性情坚强彪悍,做事敢作敢为,在艰苦的环境中善于嬗变和进取。秦文化的精神特质造就了“跨海内制诸侯”的强大秦国,为秦朝建立、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秦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其一,跨越历史的伟大实践。从秦非子受封于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