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文字:秦代的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

秦朝文字:秦代的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07 更新时间:2024/1/24 3:44:14

秦代实际只存在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秦统一全国后,实行 书同 ,统一整理六国篆书为小篆,作为官方公布的规范书体,秦代刻石是最标准的小篆书体。那么字体丰富的秦朝书法成就如

1、秦代石刻小篆

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所谓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影响,他带丞相斯和百官巡视各地,刻石记功,以颂扬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从而留下了珍贵的秦代刻石,相传为丞相李斯所书。秦始皇东巡刻石多已残毁佚亡,今所存者仅《泰山刻石》、《琅玡刻石》,虽已残毁,但秦篆面目尚存,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均为后人翻刻,仅存字形格局,而神意俱失。《泰山刻石》也称《封泰山碑》,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刻石。

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颂辞144字,二世诏78字,共计222字。李斯手书。碑石四面环刻,书体为小篆。今存10字,字形结构长形整齐一致,运笔流畅飞动,转折处柔和圆匀,风格优美,生动有力。

《琅玡台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下泰山南登琅玡山所刻,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四周环刻,剥蚀严重,仅存两面13行86字。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评价道: 嬴秦之迹,唯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 以上诸碑皆为丞相李斯书写的小篆,充满雄强浑厚之气。笔画停匀,提笔疾过,圆浑而遒健,笔法若玉箸,所以后人又称其为 玉箸篆.它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这类风格的篆书非常适合于庄重严肃的场合。

秦刻石上的小篆比《石鼓文》、《秦公簋》上的籀文简化,并且结束了战国时六国文字混乱的现象,统一了全国的书体。

除刻石之外,秦代小篆还铭刻在秦虎符上。如《阳陵虎符》,铭文是极精美的小篆,笔道圆匀,笔力雄健,对称均衡,结法谨密,更兼字画错金为之,灿灿金光,眩人眼目。《新郪虎符》也是笔道圆融,结体严密,字体风格属于秦系文字,精美异常。

2、秦隶

所谓隶书,就是将篆书圆转的笔法改为方折的笔法,而且在结体上更加简化。关于隶书的发明,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秦代有一个叫程邈的狱吏,因得罪始皇而下狱,在狱十年中,他把篆书简化,变圆形为方形,变曲笔为方笔,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隶书。不过,程邈个人创造隶书的说法恐怕难以成立,更多的可能性是秦初刚完成统一,国家事务异常繁多,国家的下级吏员因使用篆书,字画多,书写速度慢,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于是便产生和创造了一种较篆书更为简易、书写速度更快的书体,由于主要行用于 徒隶 一类的下层吏员,因此称为隶书。

程邈可能是在隶书的创造和书写上取得较高成就的人物。目前所能看到的秦代日常通行的书体,虽然仍属篆书结构,但笔法中已含有隶书的笔意,体方笔直,已接近隶书了,被称为秦隶。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秦隶有两类:一是秦代权量、诏版上的铭文。

那是秦代统一度量衡的量器和刻有皇帝发布统一量器诏令的铁版,其书体基本上是小篆,不过它每字作方形,用笔方折,因其目的在于实用,书写似不经意,大小不一,字形长方,纵有行而横无列,参差错落,自然模实,奇趣多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在秦瓦当上的小篆都带有方折体势,与诏版书法相合。二是秦代竹木简。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1100枚墨书竹简,其书体是典型的秦隶,约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五六年间的遗物。仍存小篆的形体,改篆书的一些偏旁为隶书写法,用笔上的波磔挑笔已初具形态,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其简宽仅半厘米,但字体饱满,笔小气壮,有大字浑厚之象,足见作者驾驭笔能力的高超和精到。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文化的历史意义 秦文化对秦朝统一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秦文化是秦氏宗族文化进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秦族人性格质朴、率直,性情坚强彪悍,做事敢作敢为,在艰苦的环境中善于嬗变和进取。秦文化的精神特质造就了“跨海内制诸侯”的强大秦国,为秦朝建立、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秦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其一,跨越历史的伟大实践。从秦非子受封于秦地,

  • 秦始皇为什么叫祖龙 祖龙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秦王扫六合,匡天下,于是国家一统。秦始皇的功劳是可以肯定的,虽然秦的暴政也使得人民生活的万分忐忑。秦始皇又自称祖龙,祖龙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要叫自己祖龙呢?1、秦始皇为什么叫祖龙 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

  • 大秦国色:秦国人为什么崇尚黑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汉历史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1、秦人尚黑 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

  •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都不戴头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有人发现兵马俑都没有戴头盔,这是为何? 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两个秦兵在战场上为了争抢一个对手首级竟要自相残杀!秦始皇的兵马俑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大量的

  • 秦朝军队建制如何 秦朝兵器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汉历史

    秦代兵器 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强大的秦国军队。秦时期,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这些表明秦王朝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制度的已经基本成型。1、 军队建制 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以灭六国的余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

  •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这让秦始皇感觉十分烦恼。为此,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还有一条就是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12个大铜人,立于咸阳。 唐代诗人李白在《扫六合》诗中对此事也有所提及:“秦王扫六合,虎视

  • 秦国统一天下的“四大军团”归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在当时,秦军的实力也该算是世界首屈一指了。强大的军队的确能够维护秦王朝以法治国的专制制度,这其中有四个著名的军团:关中军团、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1、岭南军团的去向:岭南军团的统帅从屠雎到赵佗战绩都并不算太出彩,这只军队平定岭南地区后,即在当地驻扎。后来在秦末

  • 秦朝北击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下令北击匈奴一事,在今人看来,依旧热血沸腾。中原混乱,秦国忙于统一六国,各国都没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匈奴人乘机南下,重新占领了北部边郡的许多地方,并以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为据点,直接威胁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阳。对匈奴用兵,消除匈奴人的军事威胁,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当务之急。 自此始

  • 阿房宫:天下第一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可见秦

  • 巴寡妇清是谁 巴寡妇清墓有何疑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巴寡妇清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大姐”,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1、巴寡妇清何许人 “巴”是地名,“清”是人名,早年丧夫,终身未再嫁。巴寡妇清,名清,姓氏不详,生卒年已无可确考,是战国末期至秦朝时期巴郡枳邑枳里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