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统一天下的“四大军团”归宿如何?

秦国统一天下的“四大军团”归宿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07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46

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在当时,秦军的实力也该算是世界首屈一指了。强大的军队的确能够维护秦王朝以法治国的专制制度,这其中有四个著名的军团:关中军团、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

1、岭南军团的去向:

岭南军团的统帅从屠雎到赵佗战绩都并不算太出彩,这只军队平定岭南地区后,即在当地驻扎。后来在秦末战乱时,封锁了五岭边界,没有参与和影响中原战事。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这只军队的数量不可能达到50万,史记没有明确记载这只军队的数量,50万的来源是《淮南子》,钱穆认为此书一向酷爱信口开河,严谨性可疑。就岭南的战略地位而言,皇帝陛下砸下五十万的军队实在有点天方夜谭(想想看当年伐楚出六十万军队皇帝陛下就心疼的要死),如今历史学界大多采信十万左右的数字。估计将军队,移民,徭役,运输的人数加在一起可能有五十万。

第二,这只军队的素质应当为四大主力最差,因其主要是以步兵(材官)和水兵(楼船士)为主,几乎没有骑兵和车兵,所面对的对手主要是岭南的部落酋长的武装力量,但战绩却乏善可陈。

第三,这只军队之所以在秦末战乱时选择独立,并非一开始就是对帝国政府不怀忠心,而欲独立,很可能是因为紧靠岭南的东南地区原为楚国故地,在秦末动乱时为反叛最为严重剧烈的地区,而岭南军团权衡两方实力而不愿受东南地区叛乱波及,危及自身,故在战略上作出了自保的决定。

2、长城军团的去向:

长城军团是帝国北方边境的勇士长城,秦末战乱前沿长城布防以抗匈奴,平心而论,除开关中军团,长城军团实为帝国最精锐的部队,所部多有骑马控弦之士,相当一部分军队也是以老秦国军队为基础并且久经战阵。数量在最多时据史记记载达三十万,秦末战乱时在二十万上下。长城军团战绩显赫,始皇帝三十二年,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不到一年的时间击退匈奴七百多里,夺取匈奴内蒙古河套地区,屯兵于榆林。此时离秦末战乱还不到四年。

秦末动乱发生后,长城军团第二任统帅王离(即王翦之孙)奉命领军南下平叛,长城军渡过黄河进入雁门关太原地区,后主要在燕赵旧地作战,先是在赵国叛将李良的配合下攻灭了武臣的赵国政权,后赵歇在齐国支持下重建赵国,长城军团的对手变成齐赵联军。公元前208年九月,长城军团一部分人秘密南渡黄河,与濮阳骊山军团联合,于定陶击败楚军,并杀死将军项梁。不过这已经是长城军团最后的辉煌了。

次年,长城军团围困齐赵联军与巨鹿,眼看骊山援军即将赶来,巨鹿破城在即,未料到项羽抢先一步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切断了长城军团与骊山军团的联系,并在巨鹿城下给予师老兵疲的长城军团致命一击,最终主帅王离被俘虏,两位副帅一位战死,一位自杀,长城军团大部覆没,余部溃散。长城军团没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真正的帅才(比起蒙恬还有自己的爷爷,父亲,王离只能算是庸才)和运气不好(在当时任谁也想不到会杀出项羽这么一个二愣子)。

3、骊山军团的去向:

骊山军团是秦末战乱中新建的军团,数量大概在二十万上下,主帅是章邯。骊山军团取得了帝国平乱战争的最大胜利,也一手造就了平叛战争的最大失败,真可谓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骊山军团于秦二世二年初编成,主体是关中地区的农民以及骊山刑徒,武器装备直接取自武库,骊山军团的编成由关中军团直接监督,可能也有一部分为关中军团成员,尽管史记记载骊山军团都是骊山刑徒,但是综合秦朝当时的实际情况及后来的研究成果,全部为骊山刑徒的可能性不大,骊山军团于二世二年初同关中军团击溃周章军并杀周章,继而出关于十二月攻陷张楚首都陈县,并消灭陈胜军主力,陈胜于城父被车夫所杀。再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骊山军团要一鼓作气,进入旧魏国地区,攻克魏国首都临济,平定魏国地区的叛乱,击败增援魏国的齐楚联军,杀死魏王田儋,二世二年九月,骊山军团会和长城军团于定陶击败楚军,杀死项梁,取得了平叛的最大胜利。二世三年初,骊山军团几乎扑灭了黄河南岸的所有叛军,并渡过黄河,攻占旧赵国首都邯郸并围困赵王于巨鹿。骊山军团本准备配合长城军团围点打援,消灭六国援军。

遗憾的是在巨鹿之战的最关键时刻,骊山军团未能顶住项羽军的猛攻而溃退,直接导致长城军团腹背受敌,粮道被断,最终造成了巨鹿之战的惨败。之后章邯统帅骊山军团退守安阳,至七月份,由于畏惧赵高迫害,章邯与骊山军团二十万人投降项羽。在新安,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骊山军团彻底走入历史。

4、关中军团的去向:

关中军团是秦军之精锐,也是秦帝国最后的屏障。关中军团留下的资料不多且比较隐晦。但并不影响我们还原他的原貌。根据秦律,关中军团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

(1)郎中令军为皇帝的亲卫军官团,由九卿之一的郎中令统领,最多不会超过数千人,往往由帝国出身良好且政治忠诚的贵族中经过严格选拔而来,也是皇帝的后备武官库,实际上和常备军区别不大,负责皇宫内警卫及皇帝陛下的私人安全,类似于后来拿破仑的老近卫军一样的存在。当然和历史上的近卫军一样,这样显赫的位置和重要的权力一旦运用不当,也使其往往难以避免卷入血腥的宫廷角力之中,尤其当郎中令是赵高的时候。

(2)卫尉军为皇宫保卫部队,准确来说负责皇宫宫门守备进出及咸阳都城宫门的防务,可类比后来的各种御林军和禁军。卫尉军由九卿之一的卫尉统领,卫尉的职能相当于后来的九门提督。卫尉军由旧秦帝国核心郡县选拔而来,数量不会少于一万人。

(3)中尉军为内史(京师)地区的卫戍部队,由九卿之一的中尉统帅,中尉军于上面两只军队不同,中尉军是货真价实的担负野战任务的部队,同时中尉军还要负责内史地区防务和各个官署的守备监视等职责,中尉军从内史地区征召,人数应该不会少于五万人。之前的回答中,有提到戏之战,其实参战的主力不可能仅仅是骊山军团,否则很难想象若没有一只稳定可靠的武装力量,如何有效组织和武装几十万的刑徒和农民,而不至于引起骚乱。很难想象刑徒大军在面对起义军时不会再次上演周灭商牧野之战的经典一幕,须知秦末之刑徒,实不会比商末之奴隶处境好太多。

甚至有学者认为戏之战是由中尉军独立完成,骊山军团只是完成战役后期的追击溃敌的任务。但现在一般认为,对抗车骑千余,步卒十几万的起义军,是由中尉军和骊山军团联合实现的。之后,在二世三年八月,刘邦率军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刺杀赵高并执政,派遣中尉军于峣关阻击刘邦,被刘邦所击败,最后子婴投降刘邦,关中军团几乎没有怎么作战便放下了武器。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北击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下令北击匈奴一事,在今人看来,依旧热血沸腾。中原混乱,秦国忙于统一六国,各国都没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匈奴人乘机南下,重新占领了北部边郡的许多地方,并以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为据点,直接威胁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阳。对匈奴用兵,消除匈奴人的军事威胁,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当务之急。 自此始

  • 阿房宫:天下第一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汉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意在建成后,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宫的目的和选址的根据,是由秦始皇确定原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可见秦

  • 巴寡妇清是谁 巴寡妇清墓有何疑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巴寡妇清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大姐”,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1、巴寡妇清何许人 “巴”是地名,“清”是人名,早年丧夫,终身未再嫁。巴寡妇清,名清,姓氏不详,生卒年已无可确考,是战国末期至秦朝时期巴郡枳邑枳里乡人

  • 为何秦朝只统治了十五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征服与统治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征服是前奏,统治是后续。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统治。再强大的武力在“蕴藏在群众中的伟力”面前都不值一提。秦始皇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他未曾在第一时间完成角色转换,而他那个篡权上位的儿子胡亥更没有完成。1、无司法独立逼得高官反 再回头看李斯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悲剧性的

  • 汉朝的简介 汉朝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汉历史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1、汉朝简介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采

  • 汉朝经济:两汉政府的经济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汉历史

    1、经济 两汉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归纳为限田、重农、抑商三个方面。秦统一中国后,“令黔首自实田”,正式废止了国家授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西汉王朝继起,又进一步加以确认和发展,于是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迅速盛行起来,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两极分化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 为使重农政策落到

  • 汉朝的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汉(在两汉最顶盛的时代,由西汉武帝和后人西汉宣帝、东汉光武帝、东汉明帝打下了惊人的国土。现在朝鲜的几乎全部,越南的北方。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亚相当大的土地都在汉的西域都护府范围中,还有全部的四川和云贵的大片土地,辽宁的全部土地也在汉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内蒙也有相当大的土地在汉的治内,估约国土为

  • 《论衡》:东汉时的无神论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历史上有过一些无神论著作,东汉时期的《论衡》就是其中一部。此书毁誉参半,历朝学者名家对其褒贬不一,也因此为此书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

  •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汉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在史学方面的地位是崇高的,对于后世史书编撰的影响十分深远。《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汉历史

    佛教如今在中国十分兴盛,各地庙宇众多,僧众信徒广泛,追根溯源来看,佛教传入中国实在东汉时期的永平十年。 在曹魏鱼豢所撰的《魏略·西戎传》说:“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意思是说,在汉哀帝元寿元年时,有一位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从月氏王派遣来的使者伊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