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到底有多么强大? 开国百年征战 领土1400万平方公里 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唐朝到底有多么强大? 开国百年征战 领土1400万平方公里 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46 更新时间:2023/12/29 12:49:32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大唐王朝从开国起,就全盘继承了“西魏—北周—隋”三代关陇帝国的军国体制,持续不断地对外扩张,便是帝国军政机器运转的必然。因此国家刚从战乱中统一还没几年,人口还只有隋朝极盛时的1/4,唐太宗李世民却不曾和汉朝建立后那样,先休养生息几十年,而是依仗着麾下一群猛将良将,将几十万百战精兵,迅速投入到对外开疆拓土中,开国百年时间里,四面八方同时开战。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麾下众多的凌烟阁贤臣名将,谋臣如云,良将如虎,确实是凝聚了中原南北大分裂数百年来,铁血与战火淬就而成的最精英群体,从战略意图、战役规划到战术运用,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皆代表了华夏民族冷兵器时代的最高水准,因此他们方能举重若轻,在国力远未达到隆盛之时,便用最小代价收取最大成果。

唐朝从开国伊始,就喜欢对其他政权以不断分化利诱,收买挑拨,平定东突厥汗国同样是一个无数人协力的系统工程, 绝不仅仅是一场如东汉灭北匈奴那样的收拾落水狗性质的战争。李靖三千骑兵突袭定襄,决战阴山,俘虏突厥可汗,亦非他一人之功,而是从贞观元年起,唐军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攻势下,一系列军事、外交动作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单看战后处置, 后方起兵打残了突厥人的回纥军也好、薛延陀军也好,突利等突厥亲唐势力也好,他们都纷纷都接受唐朝册封,从此对唐朝称臣。为什么?就因为形势比人强。薛延陀汗国真珠可汗,在漠北草原建立了名义上臣属唐朝的新政权,妄图不断积蓄实力,填补东突厥灭亡后的势力真空,成为新的北方霸主,再向唐朝挑战。而雄才霸略的李世民却绝不肯给他这个机会。在以后十余年内,薛延陀连遭唐军摧毁性打击,草原霸主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唐朝给一举端了。

诺真水之战,大唐英国公李勣,仅仅用六千骑兵下马步战,以长槊迎敌,就大破薛延陀十万骑兵,斩俘五万余人,如此悬殊战力比,一向遵奉强者的草原各部族会选择服从谁,自是不言而喻。唐朝初年,唐军征战四方胡夷,取得无数这般的以少胜多神话战绩,一战破国直若等闲。李靖三千骑兵破东突厥十万人,苏定方一万骑破西突厥军十万人,一千骑破吐蕃军八万人,以至于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十万唐军大破二十五万敌军,俘斩十四万,只因为没有达到灭国目的,都成了所谓“败仗”。

李世民即位之初,中原刚刚从战火疮痍中走出,户口不过一千余万,只相当于汉武帝时期的1/3,汉宣帝时期的1/5,然而他就用这点本钱,在二十年内完成了完成了对漠北、青海和西域的征服,令国家版图扩张一倍有余,被各族公推为“天可汗”,也正因为唐军战力太强,每次出兵损害甚微而收获甚大。

在大唐军队的恐怖战力威慑下,回纥、拔野古、同罗、仆孤、契苾等草原各部酋长,纷纷主动请求唐朝在漠北直接设置州郡,派遣地方官员,让他们成为唐朝的编户齐民。风卷战旗陌刀霍霍,烽火连绵葬敌万千,在铁骑蹄声和硝烟弥漫中,大唐帝国终于建立起华夏王朝前所未有的最大版图。唐太宗李世民也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唐高宗更成为称霸亚洲的“天皇大帝”。

从此以后,漠南为郡县,漠北无王庭,一直到武则天执政,后突厥汗国复国为止,整整半个世纪,大漠南北大小部落的酋长们,都只能在大唐旗帜下俯首听命,为大唐出兵作战开疆拓土。终于打出了自咸海一直到日本海,华夏王朝历史上最大的版图,疆域约1400万平方公里。

然而,当时整个中原地区还远未得到充分开发,如湖南一带还十分荒凉,甚至被称为“天荒”,福建、岭南、贵州这些地区更遍布荒山僻野,原始丛林。ps:一直到唐朝末年,整个湖南地区,是五十年里才有一人考中了进士,被称为“破天荒”,当地官员喜出望外,特意奖励70贯钱。

大唐帝国却依然长时间将大量的国力军力,持续投放到的距离中原万里之遥的雪域高原,戈壁荒漠,天山南北,先后和突厥、薛延陀、吐蕃、吐谷浑、回纥、铁勒、大食、突骑施、契丹、奚、高句丽、百济、日本、南诏等一个个此兴彼伏的对手交锋,进行着远东和整个亚洲的争霸战争。

因此,在唐高宗“二圣临朝”时代极限扩张后,到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唐开国之初建立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均迅速衰落并瓦解,导致土地兼并严重,逃户遍地,对此,朝廷只得允许逃户落户新居,缓解危机。加上武则天为了易代移鼎,大肆诛除异己,贬斥杀害黑齿常之、程务挺、王方翼等多名良将,导致外战败绩连连,后突厥复国漠北;吐蕃在几次大会战屡败唐军,一度占领安西四镇;契丹亦一度祸乱营州。大量养马地丢失,马政荒废,帝国军队的马匹存量同样锐减。

帝国军队战力也因此大受影响,再不复李世民、李治时期各种以少胜多的神话战绩、一战破国直若等闲的赫赫武功。因此,当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锐意革新,又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招募名为“长征健儿”的精兵十二万人,同时在边疆地区设置多镇节度使,大力孳息军马,扩充军事屯田,用于对外战争。

当帝国过度扩张,而生产力水平远远跟不上,就意味着边疆地区必须有远比之前强大的动员力,才足以保障对抗那些强大胡族政权,如吐蕃、回纥、大食的军事需要。为着边疆战事的军事需要, 兼管军民、割据一方,兵权、人事权、财政权尽在指掌的节度使制度也应运而生了。

当各镇节度使尚是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良将的时候,安西、北庭、河东、卢龙、朔方、陇右各镇的军马数量和军事屯田数量,均扩充至此前数倍,唐军实力也大大增强,先后出兵攻灭后突厥汗国和突骑施汗国;连续击败吐蕃,占据青海高原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利形势要冲;并令回纥、渤海两国和室韦、契丹、奚人部族臣服,扭转了武则天执政后期以来的边疆战事不利局面。

此时大唐王朝更达到了之前历朝前所未有的极盛之世,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巅峰。因此,盛唐才可以和强汉并称为华夏历史上至强的两极。——这就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光耀万邦,流芳千载的煌煌大唐。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朝历史 隋炀帝推动隋唐大运河的建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1、大隋开国北周虽然灭北齐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大象二年(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

  • 隋文帝杨坚兵不血刃就改朝换代 杨坚是怎么成就大业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历史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自西晋以来将近三百年的动乱,建立了大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朝代更替,本来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社会的自然法则。古代开国皇帝有三种,一种

  • 隋朝疆域 废除天下郡置 改为州县二级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唐历史

    1、国土范围隋朝自灭南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复国,后又于大业五年(609年)吞并吐谷浑、伊吾,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约为467万平方公里。隋朝极盛版图(苍天熊猫制)2、行政区划隋朝行政区划有两次重大变化。

  • 隋朝军事 诸卫源自西魏北周十二大将军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1、军队建制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设置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此即十六卫的前身。十二卫分为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

  • 隋朝政治 隋文帝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历史

    1、中央制度:三省六部、隋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

  • 隋朝经济 统一币制改铸“五铢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历史

    1、农业:租庸调制、均田制隋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2、改革货币隋朝统一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

  • 隋朝文化 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历史

    1、学术思想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

  • 隋朝科技 赵州桥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刘焯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隋朝时期发明世界最早的整体雕版印刷。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等间距二次内插

  • 唐朝历史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时唐朝的领土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唐历史

    1、唐朝国号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

  • 唐朝政治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唐历史

    1、律法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