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文化 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

隋朝文化 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981 更新时间:2023/12/8 16:52:23

1、学术思想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开助佛反儒。601年,隋文帝认为学校多而不精,下令废除所有学校,只保存京师国子学,名额限七十人。刘炫上书切谏,隋文帝不听。同时下令营造寺塔五千余所。隋炀帝时虽然恢复各地学校,然而儒生的地位仍未改善。此时最著名的儒生有刘焯、刘炫,二刘学识丰富,受当时儒生景仰。然而刘炫乘隋文帝购求书籍的机会,伪造书百余卷,题名为《连山易》、《鲁史记》等,骗取赏物。刘焯也因计较束脩,声名不佳。隋文帝晚年助佛反儒的举动,使得不少儒生后来抹黑隋朝统治者。通是隋末大儒与隋朝著名的思想家,谥为“文中子”。他主张执政者应该先德后刑才能让人心服;提倡儒道佛三教应该共同相处,而不是互相抵制。又主张天人之事与天地人三才不相离等思想。他著有《太平十二策》、《续六经》(又名《王氏六经》)与《文中子中说》。他的孙子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而他的弟子魏徵亦是唐朝初年的名臣。他的学说,对后来宋代的理学影响深远。佛学思想大多为唯心主义,其中最兴盛的天台宗主张止观说,而禅宗主张顿悟说。止观又称为寂照、明静,主张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专注于特定对象,并产生对于该对象的正智慧。顿悟为“明心见性”法门,即是主张顿悟。主张凡事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2、文学

由于隋朝时间较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大。虽然有提出改革浮靡文风的要求,但是后继中断,古文运动需要到唐朝中叶才成功的发展起来。当时有专门研究音律学的著作,也有不错的散文与诗歌。在南北朝时,南朝文学讲究声律和彩色,北朝文学讲究质朴切实用。由于南朝艳丽的文学征服了北朝,使得隋朝文学大多承袭梁陈学风,没有新的突破。而隋朝南北著名文士,总数居然不过十余人。杜正藏所著的《文章体式》,有助于学习南朝文学,号为“文轨”。甚至连高句丽、百济也学习杜书,称为《杜家新书》。这使得南朝文学流行到外国,影响甚大。584年隋文帝下令要求朴实文学。李谔建议不能依文藻华丽而录取人才。然而隋炀帝又提倡华丽的南朝文学,他醉心于南朝的豪华,“三幸江都”,“好为吴语”。“贵于清绮”、“宜于咏歌”的南朝文学,正合他的口味。隋炀帝是一个文学家,最有名的是《江都宫乐歌》。每作诗文,都要南朝名士庾自直评议才发表出来,可见他是南朝文学有力的提倡者。

3、史学

史学方面,在隋朝以前的史书,或由官方撰写,或由民间人士自行撰写。其思想比较自由,质量也佳,但由于不容易采用到史官所藏书籍,通常只有纪传没有志书,不能说是完整的国史。公元593年,隋文帝宣布禁止民间私撰国史,评论人物。自此历朝国史都改为官修,虽然官方修史公正性不足,但由于任用专业史臣撰写,由朝廷提供的资料也比较充足,在隋唐以后成为朝廷专门的事业。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朝科技 赵州桥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刘焯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隋朝时期发明世界最早的整体雕版印刷。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等间距二次内插

  • 唐朝历史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时唐朝的领土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唐历史

    1、唐朝国号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

  • 唐朝政治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唐历史

    1、律法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

  • 唐朝军事 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唐历史

    1、体制在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时攻灭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丽、百济等国收其地为州县,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征调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为李唐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

  • 唐朝经济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历史

    1、农业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

  • 唐朝文化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诞生于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唐历史

    1、文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公元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和781年三元状元。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

  • 唐朝科举制度简介 唐朝的科举竞争究竟有多激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唐代的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

  • 相较于其他大一统王朝为何人们认为唐朝更加强盛?唐朝到底有多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历史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在很多时候都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被视为中国古代王朝里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而在西方,唐朝则经常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帝国。唐朝最强盛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

  • 唐朝的大理寺权力究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唐历史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有许多特殊的部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朝的大理寺,有什么作用,它是个什么机构?权力究竟有多大?唐朝大理寺是唐朝最高司法机关,依法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主要职责有两点:一是审理中央百官以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二是复核或者重新审判刑部移送过来的死刑和疑难案件。《大唐六典•大理寺》上记载

  • 唐朝攻灭东突厥是大唐崛起的热血一战 更是大唐皇帝被称为天可汗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公元629年十一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这是华夏民族历史上又一次热血澎湃的征战,不仅仅是战胜一个欠下累累血债的强敌,更要吹响一个民族历经苦难战乱后,再次崛起于世界的号角!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争,产生过很多位名将,然而,这其中最大快人心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