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神策军:本是边军却成了禁军 ,为何从百战精锐变得不堪一击?

大唐神策军:本是边军却成了禁军 ,为何从百战精锐变得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78 更新时间:2024/1/17 13:19:05

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是战争不断。在战争中,除了经济外,军队一直都是战争胜负的重要一环。在众多出名的军队中,这支军队相当独特。本来是一支守卫边疆的边防军,但是却摇身一变成了保卫首都的禁军。本来是由边防大将领兵,但是后来竟然由宦官领兵。非但如此,宦官领导下还相当强悍。这支军队就是大唐中晚期的支柱,他的存在才延续了大唐的国祚,他的名字就是神策军。

说到神策军,他的诞生还是托了大唐战神哥舒翰的福。虽然哥舒翰晚年在与安禄山叛军的灵宝战役打的全军覆没,但是这并不能遮掩哥舒翰的伟大。毕竟,在君昏臣暗的玄宗晚期,跟大多数武将一样,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说回我们的神策军,神策军是当年哥舒翰为了防备吐蕃进攻而设立的一支边防军队。当时的神策军是由哥舒翰下的大将成如缪担任长官。与神策军同时建立的还有其他七支军队,分别为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

开始的神策军还没有这么神,还只是陇右八大军区之一,在安西铁军面前,神策军也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军队的命运也跟人一样,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大量边军被调入内地平叛,神策军也跟大多数边军一样进入了内地。神策军这个时候由成如缪的部将卫伯玉带入中原,兵力只有几千人。

在乾元二年的相州之战中,九大节度被史思明教育了一番,虽然责任是鱼朝恩的,但是鱼朝恩是谁,当然一顿乾坤大挪移就转到了郭子仪身上。而神策军这个时候作为二流部队被安排在了陕州防备叛军。由于神策军的驻地陇右已经被吐蕃攻陷了,所以神策军指挥官卫伯玉就成为了神策军节度使。

后来,卫伯玉调离,陕州节度使郭英乂代为管理神策军。后来,由于郭英乂的调离,这支军队就由唐朝大宦官鱼朝恩掌管,鱼朝恩仍然用神策军的名号。当然,这个名号从此将一直伴随着他直到大唐行将覆灭。所以,神策军的主力就是由陇右的二流边军以及陕州的地方军组成。这些部队相比于安西铁军比不了,但是对于一般的节度使军队还是不相上下的。

广德元年,由于陇右的丢失,长安的缓冲地带锐减,吐蕃长驱直入进犯长安。由于禁军战斗力一直不强,就像萧规说的:“千里挑一的好手,在这里站废了。”被打崩溃的禁军四散逃跑,代宗逃往陕州。正如《旧唐书》所说:“时禁军不集,征召离散。”这个时候鱼朝恩率领神策军出现了,《旧唐书》记载:“兼护车驾,幸其营焉。京师克平,朝恩以所统军归于禁中。”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救驾,在长安被吐蕃攻破,代宗没人管的时候,鱼朝恩率领的神策军那就是代宗的救命稻草。

所以,倍有安全感的代宗在长安收复后,就把神策军留在了身边,摇身一变成立禁军。鱼朝恩也是成为代宗的大红人,任他为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说到这个观军容处置宣慰使还真是鱼朝恩最熟悉的官职。据《旧唐书》记载:“九节度讨安庆绪于相州,不立统帅,以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使名,自朝恩始也。”

当年的唐肃宗创立了这么个官职,而第一个担任这个官职的就是鱼朝恩。不过,在相州攻防战中鱼朝恩的变现可不好,毕竟是宦官嘛,打仗还是交给武将比较妥当。现在可好了,第一个担任观军容处置宣慰使的现在成了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不仅成为这么个大官,还“出入禁中,赏赐无算”,毕竟是护驾有功的人,神策军变成禁军之后,也得到大规模扩充,收编了安史之乱的降将的军队。因为代宗发现,靠这些个没良心的节度使还不如靠自己。后来在德宗时期,由于藩镇割据的矛盾更加尖锐,所以神策军再次扩充到了十五万人。既然扩充到了这么多人,那神策军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呢?

一、神策军构成以及职责

1、作为天子禁军

据《新唐书》记载:“设大将军一人,正二品;将军各四人,从三品。统军各二人,正三品。 护军中尉各一人,中护军各一人,判官各三人,都句判官二人,句覆官各一人,表奏官各一人,支计官各一人,孔目官各二人,驱使官各二人,长史、录事参军事、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司阶各二人,中候各三人,司戈、执戟各五人,长上各十人。”根据这些官职设置,会发现,他的官职跟禁军官职还是有些相似的。玄宗时期龙武军的官职根据《唐六典》神策军的主要官职就是仿照龙武军。后来他的驻地也是在北衙,属于北衙禁军主力。

2、作为中央直属部队参与作战

神策军武力强悍不仅是由于作为中央禁军,还是由于他长年在京畿关中地区长年作战。据《旧唐书》记载,唐德宗贞元五年,吐蕃大举进攻宁州,作为神策军将领的高崇文率领三千神策军出战,大破吐蕃。再有,大历八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叛乱,李承昭率领神策军讨伐。况且,神策军不只是布置在长安,左神策军还布置在关内道八镇,右神策军在关内也有布防。而且神策军布置区域主要在京西北,作用当然是为了防备吐蕃。唐德宗时期白志贞之乱,神策军改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中央直接指挥的军队。在唐朝中后期随着节度使越来越不听中央指挥的情况下,神策军作为大唐王朝军事支柱的地位凸显。

第三,作为中央部队吸收节度使兵源达到削弱目的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神策军的兵源问题。神策军在唐德宗时期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这么大的编制兵源问题当然重要。其兵源主要靠以下三种:

第一种:继续不断收编节度使的优良军队。例如: 《新唐书》记载:“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自华 ( 州 ) 引军灭良原,元光卒,军入神策。”

第二种:以“神策军行营”名义兼并长安关中地区的军队。所以,在《新唐书》中就是这样记载的:“塞上往往称神策行营,皆内统于中人矣,其军乃至十五万。”

第三种:主要就是招收在长安京畿地区的工商子弟。

由于前两种的兵源的存在,既保证了神策军的战斗力,也平衡了藩镇节度使与中央的军事上的平衡。正是由于神策军不停的兼并藩镇的优良士兵,才使得大唐能够依靠这支禁军保持中央的权威。不然,可以想象唐朝中央政府在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的中晚唐早就被藩镇灭掉了。

神策军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并非戍边,而是平息内乱。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15万反唐。史称“安史之乱”。由于唐玄宗昏庸无能,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屡屡出错。再加上太平日子过久了,唐朝军队很久没有打过仗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被叛军打得措手不及。在唐玄宗的号令下,神策军1000余人进入中原平息内乱,参与了围攻安庆绪的相州之战。

安史之乱结束后,吐蕃进犯长安,唐代宗逃到陕州,驻扎在此地的神策军拥戴有功,随即成为禁军,由皇帝直接掌握。其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1000余人逐步增长到数万人之多。神策军的职责是负责保卫京师、宿卫宫廷,以及征伐叛军。这在相当程度上震慑了安史之乱后新出现的藩镇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783年,原凤翔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围攻长安。唐德宗带着皇妃、太子、诸王等仓皇逃到奉天,又遭到叛军轮番进攻,危在旦夕。就在这关键时刻,神策军前来救驾。面对人数众多的叛军,神策军顽强作战,使得叛军围攻1个多月,无功而返。其后,神策军又参与了收复京城之战,迎接唐德宗回到长安。唐德宗回到长安时,感慨万千。他逃出长安期间,满朝文武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唯有侍从宦官无一人叛变。自此,唐德宗坚信两点。一是神策军最靠得住;二是宦官最信得过。

基于这一点,唐德宗便将神策军交给宦官掌管。最靠得住的军队交给最信得过的宦官掌管,听起来好有道理。应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在神策军的镇守下,朝廷获得安宁,国家进入稳定局面,社会重新出现繁荣景象。在很大程度上,神策军是唐朝历经安史之乱等叛乱,还能延续150年的坚强保障。日本僧人圆仁曾经于唐文宗时期来到中国求法,对唐朝局势相当了解,他说:“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这种说法是比较中肯的。

正因为神策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也享受到极高的待遇和特权。一、与其他军队相比,神策军的给养富足,是其他部队的三倍之多,此外还有额外奖励;二、神策军的将官在迁转升任方面有优先权;三、在法律上享有赦免权。唐朝时期,御史监察百官,唯独不敢招惹神策军。有一年,御史崔远进入神策军驻地,被杖四十,流放外州。

极高的待遇和特权,让神策军吸引了大批权贵富家子弟的加入。他们的加入,使得神策军战斗力大幅度下滑,从一支善战的军队变成腐败堕落的特权集团。神策军在朝廷内外气焰嚣张、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干尽坏事。到了后来,神策军更是不堪一击。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洛阳,直逼长安。唐僖宗令大将张承范率领神策军迎击。张承范想选拔一批弓箭手,没想到神策军士兵全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听说打仗就吓得抱头大哭。这样一支军队,怎能抵御敌人呢?很快,黄巢起义军就攻破了长安。唐僖宗不得不南逃入蜀。神策军败的败、散的散、降的降。此后,神策军风光不再,到902年,宣武节度使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把持朝政,解散了神策军。在唐朝中晚期活跃了147年的神策军,就此寿终正寝。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大唐军神李靖:一生诠释了一名古代将领再无遗憾的完美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历史

    李靖是隋末唐初军事家,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大唐王朝持续近三百年,战争无数,名将辈出,但无论战功、能力、知名度、当时后世评价,李靖都当之无愧是大唐第一名将,毫无任何争议。说起来李靖这个名字,你想起的是谁?托塔天王李靖,影视剧拍得太多了,以至于家喻户晓。相比起来,另

  • 大唐名将薛仁贵:前半生籍籍无名 后半生彪炳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历史

    薛仁贵是唐朝初年名将,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薛仁贵前半生籍籍无名,后半生却彪炳史册。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大将张亮、李勣率领水、陆十万大军出征高句丽。隋炀帝曾经三征高句丽,最终失败破产,从“国民老公”变成了人人喊打的“

  • 大唐名相娄师德:历经磨砺方能成就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娄师德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名将,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总是忍让宽容,而且不在脸上流露出半点恼怒。他宽容谦逊,又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身居高位,却为人稳重低调,在娄师德的身上能让我们学到为人处事的智慧。娄师德在20岁时考中了进士,也算是青年有为,不久之后他被任命到江都做县尉。娄师

  • 不好女色的松赞干布为什么一生娶了五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历史

    松赞干布是中国极为有名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之一,在重新统一了吐蕃王朝之后,将四分五裂的藏族进行了重新整合,让藏族呈现出一个繁荣兴盛的景象。在政治上,他建立了严格的统治机构,制定了周密的管理制度,对吐蕃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在军事上,他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军事制度,加强戍边防卫力量;在经济上,他大力发展农

  • 大唐名将韦皋实为朝廷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历史

    韦皋简介中介绍到韦皋出生在京兆韦氏鹛城公房,字城武,陕西西安人。在783年,泾原军侵犯京师,率凤翔府城反叛,投靠叛臣朱泚。牛云光假装生病,拜托韦皋担任首相,却在暗中策划背叛行动,准备擒拿韦皋献给朱泚。被韦皋的手下霍晰听见此事,报告给韦皋。牛云光知道事情暴露之后,率军投奔到朱泚。朱泚故意招揽韦皋,牛云

  •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被世人称为唐明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历史

    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孙子,其生父是李旦。他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前期的统治称得上是励精图治,大有作为,但是唐明皇统治的后期生活腐化,耽于享乐,政治上也开始变得腐败起来,于是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之所以被称为唐明皇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诲。唐明皇李隆基于公

  • 巾帼英雄冼夫人 揭秘冼夫人的故里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历史

    巾帼英雄,说的是女性的英雄形象。古代的贵族妇女,在祭祀庆典的时候,都会戴一种用丝织品或者是发丝制成的头饰,人们将这种头饰叫做巾帼,后来泛指女性。巾帼英雄,指的就是女性英雄,中国历史之上出现了不少巾帼英雄。周恩来曾经说过,冼夫人是中国第一巾帼女英雄,中国从古至今,巾帼英雄不在少数。从古时的代父从军的花

  • 揭秘历史上的太平公主丰富的真实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唐历史

    1、历史上的太平公主的家族要了解历史上的太平公主,首先应该了解她的家族。因为唐代正处于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阶段,贵族的势力在唐代特别是在唐前期的政治中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域各层次贵族之间的分化重组是唐前期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出身和家族对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

  • 揭秘隋朝王度“古镜记”的奇遇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历史

    王度这个人在中国古代知道他的人不多,史书上也没有关于他的很多记载,不过他写的一本小说却很有名,那就是隋唐时期少有的一部志怪小说《古镜记》。人们对王度的生平知之甚少,连他具体的生卒年月也不清楚,只知道他在隋文帝时期做过御史,后来还参与过编修国史,所以文采应该是不错的,除此之外,便没有他更多的记载了。他

  • 隋文帝开皇之治的内容 如何评价开皇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唐历史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开创的隋朝的盛世,在开皇之治中隋朝的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是中国史上少数地在战后迅速恢复的时期。那么大名鼎鼎的开皇之治的内容包括哪些呢?开皇之治的内容主要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块。在政治上,隋文帝废除了黑暗的九品中正制度,并且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的集中。在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