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 汉朝文化有何影响

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 汉朝文化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4/1/19 5:29:43

“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朝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

一、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

1、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最基础的文化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是当时刘邦诞育地区的本土文化。丰邑原为宋国属地,后曾在此设都(故丰县有“汉高故里,古宋遗风”之称)。

2、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即儒学文化。其地域是以泰山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这一地区主要从事于农业和蚕丝织业,并因临海而富于鱼盐之利,故而形成了这一地域的文化和习俗特征。“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乡人者,大国之风也”;“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对刘邦而言,荆楚文化、齐鲁文化都是烂熟于心的,推崇与否都是因时势而定的,表面上的好恶并不代表着文化层次的厚薄。确切地说,汉文化的很大成份来源于齐鲁文化,即儒学文化。

3、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即华夏文化。这种文化主要产生于黄河的中游地区,在这一地区有着突出的较文明的农耕文化,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较为发达,成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摇篮。

4、关中文化

关中文化即三秦文化。这种文化观念产生和形成于黄河上游以及渭水流域,这里膏壤千里,以田为上好稼穑,多大贾,农耕文化形成较早。

5、北方文化

北方文化亦即燕赵文化。这种文化观念主要产生于北部的海河流域,包括春秋时期的赵国、中山国、燕国以及以北的地区。这一区域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相同之处,且受塞外匈奴的游牧文化的影响,显得更加雄浑粗犷,奔驰豪放。

6、其他文化

除了上述五种文化主体之外,还有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越族亚文化等,都曾对汉文化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同时更多的则是受后来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全国一统的“大一统汉文化”。汉朝建立前,中国广大地区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极大地限制了区域交流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李斯等人的倡导下,虽然对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文化现状进行了改革,但这项工作并非像战争那样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改变,而是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才能够使八方文化融为一体,诸子百家互相渗透,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汉文化。汉字、汉语、汉文化来自百族,又影响八方,对中华民族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千年不衰的深远影响。

二、汉朝文化的影响

1、历史影响

汉高祖刘邦奠基而发展起来的汉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中国、对世界都曾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朝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影响则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

汉朝文化的形成是衡量民族兴亡的一个标志;汉朝文化揭示了政治经济的基础地位;汉朝文化对家族观念、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总之,博大精深的汉朝文化是一个集萃八方百族文化的整体。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是融合和汲取了各种类型文化精髓的“大一统”文化,因而也就显示出十分的广泛性和适用性。它既具有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鲜明性,是使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多元文化走向一元文化的光辉典范,其功绩之大、影响之深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华夏民族“核心文化”的汉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仍将会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对外影响

汉朝汉人不同的地域风俗文化,推动了汉人汉文化与其周边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汉人和周边民族的融合,使汉朝成为历史上汉族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朝汉人注重渊源于古代华夏的先世血缘传承,积极发展和周边民族的交融。汉朝汉人不同的地域风俗文化,不仅巩固了不同地域上的汉人团结统一,而且也对周边民族起着有力的吸引和聚合作用。在封建统治者的策动下,通过儒家思想的统理,汉朝形成和出现的汉人不同地域风俗文化,“随君上之情欲”而对周边民族进行着“移风易俗”的教化,成为周边的一些游牧民族,及江南和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学习、接受汉人汉文化,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的便捷途径。

汉朝的幅员空前辽阔、制度完备,主体民族汉人的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汉朝周边各民族纷纷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源源不断地融入于汉人汉文化之中,使汉朝汉人的发展,如同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

在中央王朝的疆域内,主体民族汉人和主流文化汉文化,一方面有力地吸引和影响着周边民族和周边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吸纳和融合了周边民族及周边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了汉人汉文化。汉武帝时,累世生活在北方和西部的匈奴、氐、羌等游牧民族,长期在东南沿海“饭稻羹鱼”的百越支系吴越、东瓯、闽越和南越等稻作民族,不都是经由学习和接受汉人汉文化,逐步融合于汉人之中。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汉代龙袍什么颜色 汉代人偏爱什么颜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汉历史

    每一个朝代因为统治者的不同,统治民族的不同,执政思想的不同,对颜色的偏好也不同。汉代龙袍的颜色代表着汉朝人对颜色的推崇和重视,汉朝对人们的着装颜色也有着很严格的规定,可以说颜色代表着汉朝人的地位尊卑。1.汉代龙袍的颜色 汉代龙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孝文帝之前,汉承秦制,连龙袍也不例外,“以水德居,服

  • 汉朝的五德之说 汉朝是五德中的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五德之说源自阴阳家邹衍的观念,他将土、木、金、火、水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衍生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那么处在封建社会之初的汉代是五德中的哪种性能?1、 什么是五德 五德之说,源于五行理论,春秋时代的邹衍将天下分为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原理揭示历史朝代更迭的规律,

  • 李广难封的典故 李广为什么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汉历史

    李广是汉代著名的将军,但是李广至死也没有被封侯,所以后人诗句里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然而李广为什么难封呢?他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吗?1、李广其人 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

  • 跪拜礼的由来 汉朝的礼仪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跪拜这个礼仪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基本废除,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却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然而这种陋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这种礼仪的设计初衷又是什么呢?1、汉代朝仪制定者孙叔通 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

  • 垓下之战: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汉历史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与刘邦订立和约后,立即率军东归。 汉王也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他说:“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汉王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汉五年(前20

  • 汉末的十三州是指哪里 东汉末期天下共分多少州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州,是汉朝检察区名,又称部。东汉时全国共设一部十三州,州下所辖郡、国。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名,巡查下属郡国官吏、豪侠不法之行为,弹劾贪官污吏。汉灵帝中平年间,因委派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使得州逐渐变为行政区,州牧也成为一方军政长官。 东汉末期汉朝共设司隶校尉部、扬州、荆州、交州、益州、徐州、豫州、雍州、

  • 夜郎国在今天哪个地方 夜郎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代赠离人诗这么说,夜郎看来该是个很远的地方。成语里有夜郎自大的说法,这也让夜郎成功的在史册里记下了一笔。那么这个夜郎究竟在哪里呢?1、夜郎在哪 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据《后汉书》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

  • 未央宫:长夜未央 汉代皇家宫殿未央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汉历史

    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宫殿,且宫殿的名字都很有讲究,像是我们熟悉的明清故宫、秦朝的咸阳宫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等。下面我们就要说一说汉朝的未央宫。1、未央宫名从何而来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 典故“断袖”来源于汉哀帝刘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汉历史

    汉室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高皇帝刘邦的后人们上演了一幕幕光怪陆离的闹剧,“争储夺嫡”,“声色犬马”应有尽有。后世文人曹雪芹曾有过这样的评论:“脏唐臭汉”。众所周知,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一个朝代,何以在曹雪芹口中就成了“臭汉”了呢?想必与一位皇帝的行为脱不了干系,他就是汉哀帝刘欣。 说到哀帝刘欣

  • 汉朝刘弗陵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对刘弗陵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汉历史

    刘弗陵,武帝在弥留之际被立为太子。在此之前,武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将刘弗陵的生母赵钩弋赐死。武帝病死后,霍光等人于同月奉刘弗陵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大权独揽,与很多大臣结怨。左将军上官桀、桑弘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