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是怎样推敲文字的

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是怎样推敲文字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1 更新时间:2024/1/15 19:55:35

贾岛因为推敲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贾岛为人好学,并且颇具才华,他此后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来到洛阳想要拜见孟郊,但因为孟郊出游所以错过。后来贾岛又前往长安,因为当时长安禁止和尚在午后外出,贾岛因此事作诗一首。

韩愈看到此诗后,知道贾岛是个人才,此后两人有了交情,韩愈算是贾岛的贵人。

贾岛推敲的故事在古代十分有名,只是到了现代,了解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1、“诗奴”贾岛

公元779年出生于河北道幽州范阳的贾岛(字阆仙,又名碣石山人),也就是今天河北涿州人。他乃草根出身,虽说自幼喜读诗书,怎奈家境贫寒,便在18岁那年离开家乡开游侠似的漂泊生活。

由此结识了李益、韦执中、诸葛觉等好友,还为之写有《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等往来应和之作。

一晃,这样的穷游便过了十二、三年,贾岛已是31岁,还是没带来任何朝气蓬勃的生机。迫于生计,贾岛便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到京城长安郊外的青龙寺栖生,不仅免费入住,还可蹭吃蹭喝。

不过,贾岛住了一段时间,青龙寺寺规"午时之后,不得外出"又让他很不习惯,便发出"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这等不自由的感叹。

所幸,青龙寺主持对贾岛的诗才颇为欣赏,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可以出游获取灵感,以便写出更多佳作。

2、"推敲"的故事

贾岛在一天午后,去拜访住长安郊外的好友李凝。当他好不容易沿着山路去到李凝的住处时,已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像银辉一样笼罩着大地。

贾岛的敲门声一下惊动了树上的小鸟,奈何李凝不在家。诗兴大发的贾岛便即兴吟出一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本此,幽期不负言。

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在返回青龙寺的途中,仍不忘打磨自己的诗作,一边苦吟,一边模拟推门、敲门样子,对"僧敲月下门"这一句中的"敲"进行锤炼,一会觉得用"推"为好,一会觉得还是用"敲"妥当。

就在这样苦苦思索的忘我之境下,贾岛的毛驴不巧碰上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心想,完了,这次又要倒霉了,怕又要被打一顿拘一夜了。之前就因类似情况吟出"落叶满长安,秋风生渭水"时,撞了京兆尹刘栖楚即触了这样的霉头。

所幸,这次遇上大名鼎鼎的韩愈,贾岛告知实情后,为他搜肠刮肚苦思冥想遣词造句的苦吟精神感动,为之思索了一会,说:"还是用敲字好,毕竟月夜访友,用`敲'礼貌些,`推'则显得有些鲁莽;还有,在夜深时敲门,多了几分声响,这静中有动,岂不更妙?"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便正式锁定,推敲的故事由此流传开来。

韩愈与贾岛"布衣之交"的佳话便成为大唐诗坛上让人感慨万千的一个趣闻。

3、《剑客》与《题诗后》

后来,在韩愈不断的奖掖与资助下,贾岛便还俗努力于科考之路,曾写下有名的《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表达了自己得到赏识渴望实施凌云之志的激动之情。

无奈贾岛时运不济,考了很多年,屡试不中,依旧得不到上帝青睐。

有一年科考,贾岛还是没能高中,心情极度郁闷之下,便去原一道在青龙寺为僧的堂弟无可上人那里诉说衷肠。临别时,贾岛便写下《送无可上人》一诗表意,还在其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句中作了自注: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就是有名的《题诗后》,贾岛将自己作诗追求极致的美感,特别注重字句锤炼的诗风很自然地表达出来。

他为了雕琢精致的诗句,在行坐寝食之际,常陷入走火入魔的状态。由此,贾岛就像戴着镣铐的舞者,所写诗作字里行间犹显出冷瘦硬涩的场景,其"苦吟诗人"的名号便不径而走,亦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

4、悲情一生

但贾岛的一生的确悲情。他直到公元838年已达59岁时,才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科举及第成功考上进士。于是,那年,满怀愉悦的贾岛便去看望还在青龙寺为僧的堂弟无可上人。

哪知,福兮祸兮。这次看望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贾岛美好的事业追求就此打住,他的高光时刻仅是昙花一现,之后便重归坎坷。

原来他在无可上人的僧房里忘我地吟诗时,偏偏遇上微服私访的唐宣宗,他恰好那天去寺里游玩,被贾岛吟诗所吸引,便径直推门而入拿起桌上的诗稿一阅。

被打扰的贾岛看了一眼唐宣宗,还以为是纨绔子弟,便大失风度地斥责他华衣裹服怎懂得欣赏诗作。

唐宣宗冷冷地看了看贾岛,什么也没说就转身而去。贾岛第二天得知自己得罪的是当今圣上唐宣宗时,尽管赶忙伏阙请罪,最终还是为自己的轻狂失礼买了单。

没几天,唐宣宗颁下旨意,将贾岛贬到四川,做了一名小官,长江县主簿,也就是今天的遂宁市大英县县令的秘书这样的不入列的职务。故后世称贾岛为"贾长江",其作品集也叫《长江集》。

唐武宗继位后,即公元840年,贾岛改任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同仓参军,同样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小官。公元843年,64岁的贾岛又调任普州司户。然,还未到任,贾岛即病逝,死时,贾岛身无分文,仅留几卷诗稿、一张破琴、一头病驴而已。

贾岛,就这样结束穷愁情绪的一生。

不过,他的苦吟精神却代代相传。晚唐诗人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均十分推崇贾岛,视为偶像膜拜。清人朱彝尊也曾给予客观评价:"浪仙诗虽尚奇怪,然稍落苦僻一路。"

是为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诸葛瑾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和诸葛瑾,分属蜀国和东吴,很多人盛传他们是亲兄弟,是真的吗?他们真是的关系是什么?1、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关系两人是兄弟关系。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十分宠信的一位大臣。诸葛瑾被后人最为称赞的不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或者是有显著成绩的政治,而是他在乱世中的温和纯良的品性和宽广正直的胸襟

  • 大禹治水的故事简介,大禹治水概括50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禹治水故事30字在很久远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字叫大禹。它生长的时代,出现了很大的灾难,这个灾难就是容易发洪水。经过他的努力,把洪水治理好了,治理洪水的过程,当中是非常的艰难和艰辛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大多数人一起来工作,终于修好了大坝,阻止了洪水的发生。大禹治水故事40字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

  • 李景隆简介,李景隆和朱棣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景隆在朱棣作为打入南京城后,大开城门迎接朱棣,作为朱允炆信任的宠臣,他的做法堪称神器。李景隆还被人们戏称为大明战神,这个称呼当然是一句反话,真实的李景隆当然不是什么战神。但是作为建文帝的臣子,为什么李景隆要这样做,他和朱棣之间是什么关系?李景隆难道是朱棣的卧底吗?1.李景隆简介李景隆,字九江,南直

  • 愚人节在中国的意思是什么,愚人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会在愚人节这天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那愚人节有什么来历,愚人节在中国有什么意义,下面简单分析下。愚人节的来历愚人节最早起源于法国,按照法国的传统历法,新年是现在的4月1号。在1582年,法国决定改用格列高利历,即现行

  • 二十四孝图故事内容,二十四孝图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里面记载了我国从古至今的二十四个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下面看看具体内容。1.孝感

  • 历史上的嫪毐之乱是什么,嫪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亲政之前,吕不韦的势力是他的最大障碍。赵姬那面,尽管也身居高位,但其实她并不太关心政事,然而赵姬身边的嫪毐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仗着自己和赵姬有两个孩子,尽管这两个孩子不可能被承认,但他越来越膨胀,到最后甚至发动了叛乱。那嫪毐自己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为何还要发动叛乱呢?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呢

  • 讳疾忌医成语故事,讳疾忌医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讳疾忌医的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讳疾忌医的成语故事出自宋代周敦颐的《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

  • 端午节的节日由来, 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

  • 结发夫妻是什么意思,结发夫妻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指原配夫妻。古代女子的头发可以用作定情信物的。结婚的当晚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古人在少年时期多为束发,即把两髦束成一股。到了婚配年龄,就把头发在头顶挽一个结,称为“结发”,指进入了

  • 养瘦马是啥意思,古代瘦马是什么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养瘦马,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一种畸形行业。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因贫女多瘦弱,“瘦马”之名由此而来。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