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秦三世子婴是谁的儿子?

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秦三世子婴是谁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4/2/17 8:30:07

公元前207年,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国宣告灭亡。对于秦的灭亡,史书上通常的说法是“秦二世而亡”,以此强调秦的短暂。不过,细究起来,自秦始皇后,秦国实际上历经了三代统治者,二世胡亥并没有亲眼目睹秦的灭亡,最后一任秦王子婴才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亡国之君。

历朝历代,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往往知名度最高,但吊诡的是,对于子婴的事迹我们却知之甚少,甚至他的身份至今都留有争议。

1.扶苏之子?

最常见的说法是,子婴是胡亥哥哥的儿子,即胡亥的侄子。这种说法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在杀死胡亥后,本想要自立为王,但人心不附,于是只得作罢。他随后从宗室中另选一人继任大统,便是子婴。《秦始皇本纪》原文是: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兄子”即兄长的儿子,这两个字明确交代了子婴的身份。其后,班固的《汉书》也因袭了这一说法。自此,子婴为胡亥兄长的儿子的说法成为后世主流观点。

到了南宋时期,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更是对这一传统观念进行发挥,认为子婴不仅是秦二世兄长的儿子,而且这位兄长就是公子扶苏。于是,子婴为扶苏之子的说法也成一家之言,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然而,就在同一部书中,继《秦始皇本纪》里表明子婴为二世“兄子”后,司马迁却在另外的篇章里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李斯列传》记载,赵高迫使二世自杀后,“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既位。”在这里,子婴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秦始皇的弟弟。

虽然不知什么原因,这种说法没有流传开来,但它的存在着实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同一本书,两种相反的说法,到底谁对谁错?

2.子婴其人

要判断这两种说法的真假,首先还得回到史料本身。史书上有关子婴的记载,主要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蒙恬列传》与《史记·李斯列传》三篇文章,其事迹如下:

第一件,胡亥即位后,赵高担心受到蒙恬怨恨,于是进谗言欲诛杀蒙恬、蒙毅兄弟。子婴闻知后,以赵王杀李牧、齐王杀忠臣等亡国行为予以规劝,立胡谏亥不可杀蒙氏兄弟。不过,胡亥最终没有采纳。

第二件,二世自杀后,子婴在赵高的拥立下即位。但他知道,如果不除去赵高,则自己性命恐怕难保,于是和两个儿子及宦官韩谈密谋铲除了赵高,并灭赵家三族。

第三件,刘邦攻破武关,进军霸上,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随即降了刘邦。项羽入关中后,杀了子婴及秦国宗室。

上面就是我们知道的有关子婴的所有事迹。

我们先看第二件。子婴即位后,担心被赵高所杀,因而先下手为强。在这里,参与密谋的人有四个:子婴、子婴的两个儿子、宦官韩谈。由此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呢?子婴的孩子应该已经成年。就算没有,大儿子也至少是15岁以上,否则子婴怎么会让一个几岁的孩子来参与如此重大的计划中来呢?

假设子婴15岁便娶亲,当年便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那么,子婴即位时年纪至少在30岁以上。与此同时,我们知道,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虚岁50岁。在他三年后,子婴杀死了赵高。假设嬴政也是早早地在15岁时便娶妻生子,那么到赵高被杀时,秦始皇的长子也不会超过38岁。同样地,嬴政的长孙也不会超过23岁。

显然,如果子婴是胡亥兄长的儿子,那他便是嬴政的孙子,但这样一来,子婴的年龄是个硬伤,对不上。只此一点,我们便可排除了子婴是二世“兄子”的身份,更别说是扶苏之子了。

当然,证据不止这一条。

胡亥即位后,听信赵高的建议,大肆诛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以铲除皇位的潜在威胁。假如子婴是胡亥的亲侄子,就算侥幸逃过一劫,从此之后也应该会谨言慎行,以求保得一命。所以,他怎么敢还为蒙氏兄弟求情呢?而且,他劝谏胡亥时,列举了赵王杀名将李牧、齐王杀忠臣、燕王背约用荆轲刺秦等事迹,这显然是把胡亥与这些亡国之君放在了一起作比较。

这种慷慨激昂的劝谏可谓真情实意而又大胆至极,既不像一个侄子对叔叔说话的口气,更不像是一个自顾不暇的臣子对皇帝进言的语气。再者,《史记》中对子婴即位前的称呼是公子,如《秦始皇本纪》中叙述赵高立子婴为王时,原文写道:“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然而,公子一词,在秦汉之前一般是诸侯之子的专有称呼。通常是,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但公孙之子便不可再称公孙,改以其祖父的字为氏。《史记》中类似的称呼比比皆是,对扶苏的称呼是公子扶苏,胡亥没有即位前,称呼也是公子胡亥。

因此,“公子”的称呼已经表明了子婴的身份是国君之子。如果他的父亲是胡亥的兄长,那么按理,他应该被叫做公孙婴。所以,由上述理由可知,子婴并不是胡亥兄长的儿子。既然这一说法被排除了,那么子婴的身份便只能是第二种了:他应当是秦始皇的弟弟。

3.赵高的小心思

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按照嫡长子的皇位继承原则,他早已被排除出继承体系了。因此,在胡亥即位后,子婴已经属于朝臣了,与秦始皇的儿子有本质区别,所以他才不会被胡亥所猜忌,故而性命无忧。

也正因为他是胡亥的叔叔,所以才敢在特殊时刻向二世谏言,说出那样一番带有指责的话语,而二世也没有怪罪。同样地,因为他不属于秦始皇这一支,所以他与赵高并没有杀父之仇。前面提到过,在胡亥登基后,赵高曾经唆使二世将其兄弟姊妹铲除一空,从而杜绝潜在的继承权威胁。

这样的情况下,赵高怎么还敢拥立胡亥兄弟的儿子呢?正因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是另外一支,所以赵高才会立他为王,而不用担心遭到报复。但赵高没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早已是天怒人怨,人人喊杀。子婴刚一即位,第一件事便是派人谋杀了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萧何是怎么死的,萧何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何,其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沛丰人,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萧何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慧,才思敏捷,喜好研究历代的律令,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年轻之时便做了沛县的主吏掾,任职期间认识了许多朋友。萧何虽年纪轻轻,但性格和善,善于识人。当萧何初见刘邦时,便认为此人

  • 龙吸水是怎么回事?龙吸水是怎么形成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8年6月26日,受副高边缘不稳定气流影响,深圳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在大气不稳定且能量充足的情况下,傍晚6时37分至6时55分左右,深圳近海惊现“龙吸水”现象,而这个过程刚好被深圳市天文台监控设备完整拍到。图片来源:深圳市天文台“龙吸水”是指温暖

  • 方孝孺到底是什么来头,朱棣为什么要诛方孝孺十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那些历朝历代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可以随便杀人,严重的有被灭族的可能,但最多就是“九族”。所谓的“九族”,指的是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

  • 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长孙无忌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武媚娘杀死的吗?《武媚娘传奇》正在热播,长孙无忌为了大唐江山,请求武媚娘告诉皇上是他要谋反,以此来削弱关陇门阀,之后长孙无忌被贬至扬州,于次年自杀身亡。那么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呢?是自杀的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是怎么

  • 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望梅止渴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最开始就是出自三国时期的一个小典故,话说当时曹操和刘备一起对饮的时候,曹操突然看到了一片梅林,当时的梅子正是成熟的时候,这是正好碰到士兵们都口渴,没有水喝。于是,曹操灵机一动说到,前方有一片梅林,大家快看。士兵们看到那片梅林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都竟然不口渴了。于是,曹操和刘备

  • 敬事房是干什么的,古代敬事房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天子具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这么庞大的一个后宫假如没有很好的一个办理,肯定会出问题,往小了说,那影响的只是几个嫔妃罢了,这个工作办理欠好,会影响天子的心智,那可就是大事了。这么就衍生出了一个机构,这就是敬事房。敬事房是干什么的,皇上不清楚,后宫嫔妃却很明白,太监们抢破头的往里挤,妃子却胆战心惊

  • 萧何究竟是何许人也,萧何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萧何居功甚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萧何是刘邦成就霸业的决定性人物之一。那么,萧何究竟是何许人也呢?萧何追韩信的原因,萧何的后代怎么样?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两人皆是沛丰人。萧何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明,喜好诗书。等到他成年之后,便担任了沛县的主吏掾。同时,

  • 扇子是谁发明的,扇子起源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扇子为什么代表中国文化起源于哪个国家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等,其它如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织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中国扇造型优美

  • 民国时候的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时候的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民国具体是什么时候?很多人把历史已经还给历史老师了。民国时期是从中华民国建国(191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

  • 垓下之战结局是什么,垓下之战项羽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垓下之战结局:楚、汉两军僵持中,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带二十八骑逃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乌江。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