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徐庶怎么死的,徐庶后来去哪里了

历史上的徐庶怎么死的,徐庶后来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43 更新时间:2024/1/10 5:01:57

历史上的徐庶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徐庶的归宿,徐庶之后再也没有进入政治舞台,留给了读者悬念。

在徐庶最后一次出场中,初看之下,庞统和徐庶的江边相遇似乎只是一个孤立事件,既使删除这段情节,好像对故事的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第五十回“云长策马刺颜良”中,曹操请关羽赴宴,席中,曹操问关羽的胡子有多少根,似乎曹操的问题很无聊,实则别有用心。罗贯中不会安排没有用意的情节,庞、徐江边相遇也是如此。

庞统刚刚骗得曹操把战船连锁起来,徐庶就立即来揭穿庞统的把戏,罗贯中的用意在于点示读者,徐庶都看得穿的把戏,曹操就更能看得穿,曹操的用兵经验和对人情世故的熟谙远非徐庶可比。类似手法属罗贯中的惯用伎俩。诸葛亮舌战群儒后,黄盖就说这是无用功;草船借箭刚回来,就立即要火烧战船。徐庶巴巴地跑到江边来见庞统,主要目的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不凡。

徐庶以为自己能够发现庞统的诡计,是一个了不得的高明见识,这样高明的见识又偏偏在曹营里不能对任何人讲。不能听到赞美,不能表现自己,会让徐庶郁闷死的,所以徐庶一定要找一个人来证明自己的高明。极强的表现欲本身就是不成熟和肤浅的标志。徐庶也许是真的没有脱身之计,也许是要考验庞统的智力、和庞统一较高下,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无关紧要。

当庞统讲出脱身之计后,二人大笑。二人之所以大笑,是认为这脱身之计太高明了,高明得人皆莫及,表现的是自命不凡后的得意。关键是二人自命不凡的计策,其实愚蠢透顶。 对于二人江边见面的情节,罗贯中多处使用暗示性的笔法提示读者。“(庞)统闻是故人,心下稍定,回顾左右无人。”曹操已经明白庞统是骗子,肯定要暗中派人监视庞统;既使曹操真的相信了庞统,以曹操的多疑性格,也一定会派人监视庞统。曹操自己尚派蔡中、蔡和到江东卧底,自己怎么可能不做防范。

“(徐)庶大笑而拜曰:‘吾命全矣!……”徐庶的小命难保了。 曹操虽然可能知道徐庶曾去江边和庞统见面,但不一定知道二人的谈话内容,也不一定知道徐庶派人散播谣言。所以,当听到“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的消息时,曹操“大惊”,曹操是真的担心韩遂、马腾谋反。

曹操急聚众谋士商议,曹操的话还没说完,徐庶就急忙抢先发言,生怕差事派给了别人。以曹操的机敏,立即就明白了“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的消息是假,曹操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曹操怎能不“大喜”。庞统为徐庶设计的脱身之计,其愚蠢之处就在于抢差事这个环节。接下来,曹操派臧霸与徐庶同去。后来曹操征讨马超和汉中时,所带的众多将领中,独独没有臧霸。如果臧霸真的去镇守散关了,就不会没有臧霸。

事实上,臧霸一直镇守青、徐沿海地面,根本就没有踏足过关中。所以臧霸可能根本就没去什么散关,而是直接回了青、徐。徐庶从此销声匿迹,阿鸯猜测,是被臧霸奉曹操之命给干掉了。“臧霸”是罗贯中别有用心的安排。徐庶对庞统说:“吾命全矣!吾昔日所许刘皇叔有伏龙、凤雏,才高天下,以此论之,吾言不虚也。”也是后来庞统投奔刘备时的伏笔。

这里再一次明确,刘备知道庞统就是凤雏。刘备派庞统去当县令,是有意搓磨庞统,目的是去掉庞统的狂傲。大事业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必须众人齐心协力。狂傲会严重影响团结的,最终会毁掉事业。后来刘备把庞统从耒阳请回来,那一番表演,可谓演技高超。也许正是徐庶的这句话,使得庞统初见刘备时,才表现的那般狂傲。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他听到徐庶归曹入魏后的经历,不禁为自己好友的一生而叹息不已。可见徐庶并不是死于臧霸之手。

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甘宁为何杀凌统的父亲,甘宁与凌统为什么不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甘宁为何杀凌统的父亲简单来说,甘宁做海盗时射杀了凌统之父,甘宁是凌统的杀父仇人。但后来甘宁在战场上救了凌统,两人最终冰释前嫌。甘宁,吴国大将。曾经于江中为盗,用蜀锦做船帆,腰悬铜铃,路人闻铃声没有不躲开的,故称之为“锦帆贼”。少行侠仗义,读诸子之文。先投刘表,刘表嫌甘宁出身江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司马昭之心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广为人知,其背后故事,就是下面这两位仁兄一起演绎的:曹髦,字彦士,曹魏第四个皇帝,史称高贵乡公,干了六年皇帝,连个正规帝号甚至王爵也没混到,怎么看怎么憋屈;司马昭,字子上,曹魏权臣之一,西晋王朝的实际奠基人,尽管生前没有称帝,但史书上还是称其为晋

  • 历史上年羹尧是怎么死的,年羹尧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年羹尧在雍正眼里是一个有“前科”的人物,早在皇子时代,雍正就因为年羹尧曾经示好于皇三子胤祉的门人孟光祖而大动肝火,骂年羹尧是“恶少”,还威胁年说要去皇帝那里揭发,搞得年羹尧不得不俯首帖耳。可是,年羹尧虽说是雍正所谓的“藩邸旧人”

  •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简介,李冰为什么修建都江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李冰修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经常发生水灾,都江堰的修建是为了减轻水患;同时也为了开发巴蜀地区,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从此有了天府之国的称谓。同时巴蜀的开发也为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

  • 曹魏五子良将如何排位,曹魏五子良将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0张辽 字文远-曹营关云长,威震逍遥津1徐晃 字公明-周亚夫之风2张郃 字儁乂-国之良将,料敌机先3于禁 字文则-最号毅重,军纪严明4乐进 字文谦-奋勇突固,每战先登按照统率能力、功绩、水平综合打分的话:张辽解白马、破袁绍、镇河北、降昌豨、攻袁谭、平江夏、斩蹋顿、讨辽东、守合肥、抱病破吕范。于禁攻徐

  • 官渡之战胜利者是谁,官渡之战战争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前期公元19

  • 秦王苻坚怎么死的,秦王苻坚草木皆兵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四分五裂,苻坚退守长安。而原先归顺自己的慕容垂建立了后燕,慕容冲建立了西燕,姚苌建立了后秦。慕容垂倒是没有进攻苻坚,慕容冲和姚苌就不客气了,天天围着苻坚打。最后姚苌得势,围困长安。苻坚的儿子苻丕又只顾坚守自己的封地平城(太原),没有及时回救老爹。苻坚坚守不住,城中乏粮,只好带领几

  • 欧冶子简介,欧冶子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莫邪,干将欧冶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活跃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514年,那是正是春秋时期的末期,战国时期正要到来。欧冶子是中国铸剑业的始祖,他有一手十分神奇的逐渐手艺,他所铸造的剑都是那些传说中无坚不摧的宝剑,每把有名气的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欧冶子简介吧。欧冶子雕像欧冶子

  • 欧冶子哪个朝代的人,欧冶子铸了哪5把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莫邪,干将欧冶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活跃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514年,那是正是春秋时期的末期,战国时期正要到来。欧冶子是中国铸剑业的始祖,他有一手十分神奇的逐渐手艺,他所铸造的剑都是那些传说中无坚不摧的宝剑,每把有名气的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欧冶子简介吧。欧冶子雕像欧冶子

  • 曹丕皇后是谁,曹丕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君王多后宫,佳丽三千,雨露均沾。即使是在乱世,这点也不能免俗。咱们先来说说曹丕的第一个皇后甄氏。此女自幼家境不错,出生的时候就有人说看到每晚都有人将玉衣盖在她身上。甄氏画像或许注定不凡的人总要有些异于常人的经历,咱们听来也觉得趣味些。之后有人来给她看相时,也独独指出她的命格不凡。因此,家中的人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