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初期魏国作为当时的强国 魏国为何没有消灭秦国

战国初期魏国作为当时的强国 魏国为何没有消灭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4/2/16 20:55:44

对魏国和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强国,可他为何没有灭掉秦国?

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接近一统的国家。曾几何时,魏国和秦国争雄于河西地区,一度压得对方喘不过气。不过,魏国并没有一鼓作气地将秦国灭掉,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步做大,成为后来的超级大国。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魏国放弃曾经的好机会呢?其实,当时的魏国,根本不具有灭掉秦国的可能性,这里的原因有四点:

第一、七国势力犬牙交错,谁也不敢单独灭亡其他国家

战国时期,虽然七雄有强弱之别,但是相差并不是很大。老实说,谁灭谁都是有难度的。如果魏国倾全国之力去攻打秦国,被楚国、赵国抄后路的可能性简直是百分之百。楚国历来是觊觎中原的南方大国,国力不在魏国之下,且全民尚武;赵国历来是战国七雄中最为阴险的存在,赵襄子为了吞并代国甚至逼死自己的姐姐。有这两个强邻,魏国哪里敢去灭秦国呢。更何况东方,还有个看着道貌岸然,可随时会出手捡便宜的齐国。

况且,独自灭亡其他国家,在东周末年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就在魏国边上的韩国,国力衰微,总给人一种“名不副实”的感觉。连他魏国都不灭,更不要说秦国了。这其中的理由,就是因为当时的天下处在一种微妙的均势当中,如果哪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突然壮大,很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联合打击。这是当时的天下公理,没什么可说的。战国中期,齐国曾经独立灭宋,结果招致了五国联军的讨伐,从此一蹶不振。让战国初期的魏国去灭秦,显然也是会招致祸患。

第二、魏国的旧贵族眼光依然停留在春秋时代,不想灭亡其他国家

战国初期,魏国继承了当初晋国的大量遗产,又经过了名将吴起的军事改造,国力达到顶峰。然而即使如此,魏国也从未想过去兼并天下,归于一统。韩赵魏,加上齐国,其国君都是非常正统的贵族出身,历来受得都是传统的忠君教育,推翻周天子并取而代之,他们连想都不会去想。他们梦想的顶点,也不过是一个霸主。

既然不会推翻周天子,那么周天子定下的规矩,也就需要遵守。此时的国家都是周天子所封,地位相同,原则上谁灭谁都是别人所不允许的。后来韩国灭郑国,齐国灭燕国,都是因为这两国不守礼制在先(郑国曾有“太宰欣取郑”事件,燕国也有“子之之乱”),国家出现重大变故,才会招致灭国。而秦国显然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其他的哪一个国家,都没有灭秦的理由。

第三,魏国并不具有灭亡秦国的硬实力

魏国之强,可以说全在于吴起。吴起是战国初期的第一人才,在政治、军事、改革等领域都有着突出的成绩。正是他一手建立了魏国的重步兵“魏武卒”,才奠定了魏国在军事实力方面的优势。吴起曾经和秦国争夺“河西之地(即今天的河西走廊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战绩。不过,是人才就必须要有一个能让他发挥才能的“伯乐”,而吴起的“伯乐”是魏文侯。后来魏文侯亡故,魏武侯继位,与吴起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导致这位奇才远走楚国。吴起在魏国,满打满算也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还不足以让魏国的实力暴涨到可以灭秦的地步。

而在吴起走后,魏国就走上了下坡路。魏武侯也算是有些能力,但是比魏文侯差了不少。而他的继承人魏惠王,则完全没有章法,曾被孟子说成“望之不似人君”。正是在他的手下,魏国迁都大梁,自己陷入四战之地。之后又连吃败仗,最终让国家走上了衰退之路。所以说,魏国的实力,从来就没有达到可以灭秦的地步,自然也就谈不上灭亡秦国。

第四、秦国实力强大,且有山川之险,具有天然的屏障

秦国,历来被关东的诸侯国称为“虎狼之秦”,这个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秦国与西方的戎狄国家接壤,长期担任中原的“守门员”,部队已经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了。到了春秋秦穆公之时,已经达到了“霸西戎”的地步,将少数民族都打服了。放眼天下,也就是晋国还能算是他的对手。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三国哪一国也难说可以独立顶住秦国的进攻。事实上,当初秦、魏的河西之争,也是秦国先动的手。而且虽然在魏国手中吃了败仗,但是秦国并没有伤到元气,实力仍然不能小觑。

除了战斗力强大之外,秦国还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山川之险。秦国,是一个倚着秦岭山脉的国家,地势险要。其都城咸阳,更是天生的易守难攻。后来的历史证明,咸阳、西安、潼关一线,历来是进攻方的噩梦。谁占据了这片地区,几乎就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魏国的武卒再厉害,面对着天险,也只能一筹莫展。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魏国灭秦国,既是不想,也是做不到。魏国并非想象中那么强大,秦国也并非弱小。魏国想要灭秦,也只能是先变法图强,用个几十年的时间和平发展,才有积攒到足够的实力。即使到那个时候,也要看秦国自己是不是给机会。魏文侯、武侯时期,还是算了吧。

标签: 历史秦国魏国

更多文章

  • 都说历史对明代宗很不公平 明代宗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祁钰,明朝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宗朱祁钰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历史对他很不公平?明代宗朱祁钰,是明代的一位雄主,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雄主,他却没有得到他应得的荣誉,甚至还要被明英宗朱祁镇赐以“戾”的谥号,实在是令人不忿。这才有了历史对明代宗很不公平这种说法。那么这究竟是怎么

  • 朱元璋当初给朱允炆留了四员大将 朱允炆最后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朱元璋,朱允炆

    对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四位猛将,若他能重用一位,就没朱棣啥事了。自从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就为大明王朝培养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太子,他上通朱元璋的心意,下安兄弟大臣的心。可以说,还从未有哪一个国家继承人能够做到这个份上。然而这世上所有的

  • 孔子最爱的弟子冉耕一生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孔子,春秋

    孔子最爱的弟子冉耕一生过得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

  • 于谦当初手握重兵 夺门之变时为何不见他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英宗,于谦

    还不了解:明英宗和于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时,于谦手握帝国兵权,为何没出手阻止?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年仅30岁的明景帝朱祁钰一病不起,眼看着离鬼门关越来越近。然而,由于皇帝的独生子朱见济先前已经夭折,而储君之位空虚,一旦明景帝驾崩,江山

  • 刘秀是刘邦的后代吗 还有哪些刘氏王朝是刘邦后人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秀,刘邦

    对古代刘秀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皇帝刘秀真是刘邦的后代吗?中国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无疑是刘姓,他们缔造了N个政权,东汉只是其一。借着这个话题,我把所有刘姓王朝都给大家罗列出来,供大家收藏参考,也领略一下刘氏王朝的宏大。光武帝刘秀与刘邦的关系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

  • 秦国没有崛起前被魏国完虐 秦国后面是怎么报复回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魏国,秦国

    对魏国和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国前期是如何虐秦国的?秦国后期又是怎么报复魏国的?战国时期的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期间任用李俚、吴起等一大批能臣悍将在魏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变法后的魏国实力大增,迅速成为了战国初期最早崛起的国家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因受地域的限制而一直

  • 明朝最强的藩王之一,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最强的藩王之一,最终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大于一切,无论是谁胆敢冒犯天子威严,一定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不过皇位只有一个,除了“太子”是皇帝预定的皇位继承人之外,其他皇子只能被分封到其他地方,成为藩王。虽然古代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一般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 秦国当初为什么一直猛烈攻打魏国 两国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秦国,魏国

    还不了解:秦国和魏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为何一直猛攻魏国?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遣名将王贲率军进攻魏国,直扑魏国国都大梁,因大梁是天下闻名的坚城,城高池深,秦军久攻不下。王贲遂掘开黄河,引黄河之水灌淹大梁城,使得大梁城内守军、百姓死伤惨重,魏王假迫于形势向秦军投

  • 隋炀帝当初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 百万大军最后为何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隋朝,高句丽

    还不了解:隋炀帝和高句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隋炀帝宁可亡国也要进攻高句丽?出兵百万为何还是打输了?如果把中央朝廷比做一只飞鹰,那么关陇和河北就是飞鹰的两只翅膀,自古得关中得天下,得河北者得中原,只要牢牢掌握住这两片战略要地,不管天下再乱,中央朝廷就不会轻易动摇,

  • 赵高为什么要率兵进宫杀死了胡亥 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赵高,胡亥

    还不了解:赵高和胡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高为什么杀胡亥?刘邦起了关键作用。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5万楚军在巨鹿全歼王离大军,又逼迫章邯的二十万大军投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大军尽毁。另一方面,刘邦率领2万兵马攻下武关,兵锋直指咸阳。而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