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当初为什么一直猛烈攻打魏国 两国之间有什么恩怨

秦国当初为什么一直猛烈攻打魏国 两国之间有什么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3/12/19 16:36:52

还不了解:秦国和魏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为何一直猛攻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遣名将王贲率军进攻魏国,直扑魏国国都大梁,因大梁是天下闻名的坚城,城高池深,秦军久攻不下。王贲遂掘开黄河,引黄河之水灌淹大梁城,使得大梁城内守军、百姓死伤惨重,魏王假迫于形势向秦军投降,魏国因此灭亡。

纵观自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历史,不了解大家发现了没有,基本上秦国几乎年年都在对魏国用兵,除了魏国是挡在秦国东出之路上的一大绊脚石之外,秦国为何会一直猛攻魏国呢?

其实,这还要从秦魏两国的一场百年大战说起,在这场大战之中,秦魏两国结成世仇……

战国初期,天下风起云涌,晋、齐两大强国先后发生了政变,新兴的赵、魏、韩三国取代了晋国,田氏齐国取代了姜氏齐国,这四个国家迸发出了极强的进取意志。反观作为老牌强国的秦楚两国,皆因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君王几度遇刺,世族封君的势力过大,尾大不掉,使得秦楚两国皆陷入了困顿之中。

公元前419年,在雄才大略的魏文侯治下,魏国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魏文侯见曾经作为西陲霸主的秦国已然衰败,便挥师西进,攻入了秦国的河西之地。秦灵公见魏军寇边,连忙调集了秦军主力进驻河西之地,与魏国在少梁激战近两年,最终被魏军击溃。

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魏国是于公元前403年正式建国,为了大家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本文将“晋国魏氏”一统写成了“魏国”。

秦灵公见魏国势大,便选择主动退让——沿黄河修筑防线,阻止魏军进一步西进。可就在秦魏大战的紧要关头,秦灵公突然病重,在弥留之际,他将自己年仅十岁的儿子嬴师隰托付给了叔父嬴悼子,希望嬴悼子能够辅佐嬴师隰即位,直至亲政。

令秦灵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自己尸骨未寒之际,嬴悼子便联合秦国众庶长以“当立长君”为由,夺走了嬴师隰的秦君之位,改由嬴悼子即位,是为秦简公。不久,嬴师隰为避祸,在秦灵公亲信的保护下逃亡魏国。

公元前413年,魏文侯趁秦国政局动荡之际,先后数次进攻秦国,一度深入秦国腹地,重创秦军主力。

公元前409年,吴起被魏文侯拜为大将,负责继续封锁秦国,进一步地蚕食河西之地。秦简公不甘失败,调集秦军主力准备反击魏国,却没想到吴起先行进攻秦国,击败了仓促应战的秦军主力,尽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魏文侯在此设立了西河郡,因吴起功勋卓著,魏文侯将其拜为了首任郡守。

秦后惠公即位之后,因秦军在此前屡战屡败,秦国已经被迫退至洛水一线布置防线,被魏国封锁在洛水以西、陇山以东、秦岭以北的狭小地块,秦国的安全受到了极大地挑战。秦后惠公在公元前393年、公元前390年以及公元前389年先后三次向魏国发起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在公元前389年的那场阴晋之战中,五十万秦军被五万魏国新军(魏武卒)击溃,更是使得秦国成为了全天下的笑柄,秦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公元前385年,秦国政局再起波澜,此时已经流亡魏国近三十载的嬴师隰看到了自己回国继位的希望,便主动与秦国权臣庶长改取得了联络,在庶长改的支持下,嬴师隰得以回国继位,是为秦献公

秦献公在回国前曾向魏武侯许诺,只要魏武侯还活着一天,秦国绝对不会主动进攻魏国,秦献公即位之后,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这一举动就使得魏武侯将魏国下一步进攻的目标投向了中原,将魏军主力东移,全力进攻齐楚两国。秦献公则趁这一时机在秦国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为此后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66年,秦国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秦献公亲率军队进攻武城,击败了魏军,使得老秦人看到了战胜魏国的信心。

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秦献公多次对魏国用兵,虽取得了不小战果,但因魏国仍是天下霸主,秦国也不得不停下了收复失地的脚步。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在指挥秦军取得了第三次河西之战的大捷之后,便撒手人寰,太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

因秦孝公在位前期力行变法,无暇东顾,这就给了魏国在河西修筑长城的机会,以至于直到秦孝公晚年,魏国对外作战屡战屡败,秦国这才有了收复河西的机会。

公元前351年,秦国趁魏国遭遇了桂陵之战的大败,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进逼魏国重镇襄陵,魏军主力进驻襄陵之时,从魏国手里夺得了少梁、固阳等地。可是好景不长,诸侯联军在襄陵惨败,韩魏联军获胜。魏惠王连忙指挥魏军主力西进河西,痛击秦军主力,重新占领了一部分河西之地,而此时的秦国正处于变法的紧要关头,秦孝公只能被迫将此前占领的魏地归还魏国。

公元前341年,魏国遭遇了马陵之战的惨败,秦孝公与商鞅商议之后认为此时是收复河西之地的良机,便在次年大举进攻河西,诱俘了魏军主将公子卬,而后又重创了魏国河西守军,收复了大半的河西之地,商鞅因此被拜为列侯,受封商君。可就在秦孝公意图乘胜追击,全面收复河西之地的时候,秦孝公自己的身体却垮掉了,而后秦国风云际会,秦惠文王即位,商鞅被杀……

魏国趁此时机再度进攻河西,而秦惠文王自公元前332年开始,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对河西之地发起了进攻,公元前329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在阴晋全歼魏国河西守军,俘杀魏国上将军龙贾,迫使魏惠王归还了河西之地。至此,秦魏两国长达百年的“河西之战”落下帷幕,但因此事,两国已经结为死仇,而魏国虽然霸业凋零,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旧有着强国的基础,秦国为了彻底打垮魏国,这才常年对魏国用兵……

标签: 历史秦国魏国

更多文章

  • 隋炀帝当初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 百万大军最后为何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隋朝,高句丽

    还不了解:隋炀帝和高句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隋炀帝宁可亡国也要进攻高句丽?出兵百万为何还是打输了?如果把中央朝廷比做一只飞鹰,那么关陇和河北就是飞鹰的两只翅膀,自古得关中得天下,得河北者得中原,只要牢牢掌握住这两片战略要地,不管天下再乱,中央朝廷就不会轻易动摇,

  • 赵高为什么要率兵进宫杀死了胡亥 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赵高,胡亥

    还不了解:赵高和胡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高为什么杀胡亥?刘邦起了关键作用。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5万楚军在巨鹿全歼王离大军,又逼迫章邯的二十万大军投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大军尽毁。另一方面,刘邦率领2万兵马攻下武关,兵锋直指咸阳。而这时

  • 朱祁镇和朱祁钰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明朝,皇帝,朱祁钰

    对明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祁镇、朱祁钰,谁更强一点?朱祁镇与朱祁钰相比,肯定是朱祁钰强过朱祁镇。朱祁镇在位期间所做的大事情,只有一件是一个人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压根就不是一个人该做的。而朱祁钰在位期间,严格的来说,一丁点污点都没有。一个惹下天大的祸,一个负责擦屁

  • 颜回为什么会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颜回,春秋

    颜回为什么会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这是因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颜回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称赞他“贤哉,回

  •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李自成,高皇后

    还不了解:李自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的下场是什么?明末,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致使天下大乱,各路英雄揭竿而起,起义不断。李自成原名李鸿基,1629年末不幸被裁,欠下巨债并惹上人命官司,无可奈何之下被迫投军起义,投靠高迎祥。高桂英为李自成的第三任

  • 俗话说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真的很爱阴丽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刘秀,阴丽华

    还不了解:刘秀和阴丽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秀真的爱阴丽华吗?“娶妻当得阴丽华”不过是一场政治秀罢了!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之间的故事流传至今,被后人奉为爱情传奇,然而在笔者看来刘秀对阴丽华的爱着实有限。刘秀的出身很高贵,高祖九世孙的身份让他有了比寻常人更为优越的血统。

  • 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首辅 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张居正,海瑞

    对张居正和海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居正为什么终生都不重用海瑞?如果说把官员之间的合作,比喻成一场婚姻的话,那么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公认的大好人,但两个好人在一起,不一定符合。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的名声都非常好,而且名气也都是非常大,海瑞被誉为海青天,中国人心目中好官员的代

  • 秦国军队能够横扫天下 最后面对项羽和刘邦为何会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秦始皇,秦朝

    一统六国的大秦,为什么会在项羽、刘邦面前,土崩瓦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年仅13岁就继承了王位,30多岁横扫六国,仅仅耗时15年就实现大一统,结束了生灵涂炭的战国时代,一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的能力

  • 明朝夺门之变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一场预谋的政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明朝,夺门之变

    还不了解:明代夺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夺门之变”始末,一场由阴谋家操纵的“无意义”政变。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代唯一拥有两个年号,也是唯一一位两次登基的皇帝。关于他的一生,只能使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传奇”,其人生平极具戏剧性,经历了明代历史上的最为重要的两次重

  • 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具体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刘伯温,明朝

    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具体是什么意思?这里刘伯温留了个心眼,让朱元璋以为是650年,其实是300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知道古代是十分信奉神鬼之说的,对于一个精通阴阳五行的人更是推崇至极,朱元璋也不例外。虽然他是草根皇帝,但他内心深处仍然希望自己的大明朝能够繁荣昌盛,万世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