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如此强大 魏国灭秦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如此强大 魏国灭秦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10 更新时间:2023/12/30 4:22:01

还不了解:战国魏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国是战国首霸,若魏一意灭秦能否成功,能否取代秦国一统天下?

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华夏进入了战国时期,而作为从晋国大夫转变为诸侯的魏国来说,他却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是魏国,而不是像齐国与楚国这样的传统大国呢?

魏国强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李悝变法。

春秋晚期,传统诸侯大国,比如晋国、齐国、楚国都因为在连续数百年的争霸中消耗了实力,导致吴国和越国这样中小诸侯国的崛起,但由于国力有限,吴国与越国只是昙花一现,随即就灭亡了,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通过各种途径想让自己国家强大起来,于是战国初期的变法就迅速成为各个诸侯国的首选。

魏文侯

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就是魏国,第一个变法的人就是魏文侯重用李悝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废除世袭制和井田制,实行法治,奖励耕种,创建魏武卒。李悝变法的很多内容成为后来商鞅变法参考的依据,作为第一个变法并且成功的魏国,其国力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强国。

二、魏文侯善用人。

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任国君是魏文侯,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战国初期最有能力的君主,同时,魏国又是最出人才的地方,西门豹庞涓、范雎、公孙衍、张仪、尉缭(辅佐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国尉)都是魏国人,包括吴起与商鞅也都是先到魏国的,这些大名鼎鼎的人才如果能为魏国所用,魏国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

这同样与魏国的地理位置有关,魏国初期的国土包括今天的陕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及中部、河北南部,处于整个天下的正中间位置,商贾云集、人才荟萃,而魏国第一任国君魏文侯这个人有能力,会用人,礼贤下士,任用了一大批人才,包括李悝的变法也是在魏文侯的支持下举行的,所以魏国才能第一个强盛。

李悝变法

魏文侯起用的人才包括:李悝(战国变法第一人)、翟璜(名相,推荐了很多人才给魏文侯)、乐羊(军事家,攻伐中山国)、吴起(军事家,打败秦国)、西门豹(政治家,治理邺城)、子夏(孔子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等等,而且魏文侯请子夏创建了西河学派,吸引了很多人才到魏国来,也成为魏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当魏国强大起来之后,就开始扩张,魏国的扩散是向四面八方,但是最早的扩散是向西,主要是攻打秦国,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文侯任用吴起攻打秦国,攻下了秦国的河西地区,这个地方就是今天陕西与山西两省黄河以西的地方,并且趁胜攻入了秦国的郑县,这里是陕西省的华县,已经算是关中了,再往前就打进了秦国的渭水平原,这里是秦国的腹地,秦国生死存亡在于一线。

魏国在攻占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后,设置了一个郡,叫西河郡,而吴起就担任西河郡守,秦国被吴起打败后,失去了河西的战略要地,而且随时受到魏国的威胁,经过几年的准备,秦国集结了50万军队攻打吴起,但是被吴起率领5万魏武卒打败大败,从此之后,好多年的时间里,秦国没有能力与魏国争夺河西之地。

吴起

但是,这个时候魏国的战略发生了转变,魏国不再各西发展,而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中原,在第一次西河之战结束后,魏文侯就派出乐羊率军攻伐中山国,用了两个时间灭亡了中山国,中山国在战国初期也算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了,但在魏国强大实力的攻击下,中山国亡国了。

此后,魏文侯又与齐国、楚国、赵国相继发生战争,反而没有与西边的秦国开战,导致秦国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喘息,魏文侯去世后,后来的魏武侯即位,与秦国发生了第二次河西大战,也就是吴起率领5万魏武卒打败秦国50万军队的那一次,之后,魏国就与秦国很少发生战争了,而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中原。

而魏武侯之后的魏惠文王,即位9年后,就干脆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不仅远离秦国,而且与中原诸国不断发生战争,尤其是被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打得大败,几十万魏武卒全军覆没,直接导致了魏国国力的衰弱。

鼎盛时期的魏国

那么如果魏国一意向西发展,能不能灭亡秦国?能不能一统天下?

如果魏国放弃中原争霸,一心一意攻打秦国,那么灭亡秦国是有可能的。

从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70年是魏国最强盛的时候,也就是魏文侯和魏武侯在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秦国国力并不强,屡屡被魏国吊打,不仅河西之地丢了,魏国还直接兵临秦国腹地,随时一个俯冲就能冲进秦国旧都雍城,如果魏国把全部精力来用灭亡秦国,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而且有名将吴起在,灭亡秦国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魏国当时在第一次河西之战击败秦国后,还有能力发动灭亡中山国的战争,如果把灭亡中山国的实力拿来攻打秦国,秦国根本无法抵挡,而且吴起又是战国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5万魏武卒就打败了秦国50万军队,真要灭亡秦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围魏救赵及桂陵之战

这一段时间对应的秦国国君分别是: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四人。这四人中只有秦献公有能力,其他三位国君在位基本没有啥作为,而且秦出公是个4岁孩子,只当了两年国君,而秦献公的国君之位也有魏武侯的相助。

但是,魏文侯与魏武侯没有看到当时的局势,魏国放弃攻打秦国到中原争霸是非常错误的战略,中原诸多强国,虽然魏国攻取了中山国,但与赵国矛盾加深,导致三晋联盟分裂,而且魏国的周边有齐国、楚国这样的强敌,魏国最终的衰弱,就是被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打败而衰弱的。

魏国如果选择灭亡秦国,受到中原诸侯的干涉会比较少,因为秦国地处边陲,一直被中原诸侯国看不起,认为是荒蛮之地,所以秦国与中原诸侯国在初期的战争很少,主要就是与韩国和魏国交界,而且魏国拿下秦国可以坐拥关中之地,同时其国土又延伸到中原地区,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

魏惠王

想想看,如果秦国的地盘和魏国加在一起,不仅占据关中,河套,渭水平原,而且占据了天下之中的国土,再依靠关中为后方,一统天下真的有可能,但是魏国放弃秦国,去中原争夺天下,就失去了强盛的基础,因为中原国家很多,很难灭亡或者占领其他诸侯国的土地,因为这会引发其他诸侯国的干涉。

战国的早期和中期就一部合纵连横史,比如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来了个围魏救赵,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国,再比如魏国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随后在马陵之战中又大败魏国,所以魏国实力虽强,也敌不过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养生息,提升国力,看着其他诸侯国争霸,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再开战,但是最合适的机会就是灭亡秦国,惋惜魏国错过了。

标签: 历史战国魏国

更多文章

  • 古代政变肯定会有阻碍 夺门之变时朱祁镇为何如此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明朝,朱祁镇

    明代的南宫夺门之变,是朱祁镇复位之战,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57年,正月的一天,石亨、曹吉祥、张軏、徐有贞等人拥立朱祁镇复位。政变出奇得顺利,到了奉天殿,百官高呼万岁,如此这般,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既然是政变,必然会受

  • 刘邦不知道吕雉如此狠毒之人吗 刘邦为什么没有杀吕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这么狠毒,为什么刘邦不杀了吕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并不算狠毒,还有就是刘邦没有杀吕后的理由,刘邦和吕后算是政治盟友,其次就是刘邦杀了吕后对刘氏一族并没有好处。吕雉是个金枝玉叶,父亲吕公也算是个有钱人,有一次刘邦

  • 吕雉和审食其有暧昧关系吗 吕雉给刘邦戴过绿帽子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吕雉,刘邦

    还不了解:吕雉和刘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有没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她和审食其究竟有没有暧昧关系?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了解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

  • 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孔子,卜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的故事。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

  • 历史上朱佑樘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朱佑樘,明朝

    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集天下大权于一身,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男性自私的思想,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强大,逐渐将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并降低女子的社会地位,并想象出了各种证明这个理论的神话,由此构造出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封建社会环境之中,女子成为了

  • 战国初期魏国作为当时的强国 魏国为何没有消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秦国,魏国

    对魏国和秦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强国,可他为何没有灭掉秦国?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接近一统的国家。曾几何时,魏国和秦国争雄于河西地区,一度压得对方喘不过气。不过,魏国并没有一鼓作气地将秦国灭掉,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步做大,成为后来的超级大国。那

  • 都说历史对明代宗很不公平 明代宗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祁钰,明朝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宗朱祁钰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历史对他很不公平?明代宗朱祁钰,是明代的一位雄主,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雄主,他却没有得到他应得的荣誉,甚至还要被明英宗朱祁镇赐以“戾”的谥号,实在是令人不忿。这才有了历史对明代宗很不公平这种说法。那么这究竟是怎么

  • 朱元璋当初给朱允炆留了四员大将 朱允炆最后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朱元璋,朱允炆

    对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四位猛将,若他能重用一位,就没朱棣啥事了。自从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就为大明王朝培养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太子,他上通朱元璋的心意,下安兄弟大臣的心。可以说,还从未有哪一个国家继承人能够做到这个份上。然而这世上所有的

  • 孔子最爱的弟子冉耕一生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孔子,春秋

    孔子最爱的弟子冉耕一生过得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

  • 于谦当初手握重兵 夺门之变时为何不见他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英宗,于谦

    还不了解:明英宗和于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时,于谦手握帝国兵权,为何没出手阻止?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年仅30岁的明景帝朱祁钰一病不起,眼看着离鬼门关越来越近。然而,由于皇帝的独生子朱见济先前已经夭折,而储君之位空虚,一旦明景帝驾崩,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