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是什么结果?对蜀汉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夷陵之战是什么结果?对蜀汉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4/1/16 11:45:49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伐吴,给关羽报仇,史称“夷陵之战”。在这次战役中,刘备惨败,全军覆没,只身逃走,不久羞愤交加,病死在白帝城。

刘备这次惨被,对蜀汉意味着什么?损失有多大?可以说,被掏空了家底。

而对孙权来说,孙权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可以说,孙权是吃撑了,实力大增。

先说刘备伐吴,带了多少兵马?演义中说,刘备带了倾国之兵,七十五万人,当然,那是小说,不是史书。

刘备投入的兵力在史书中记载,大约是五万人。

《三国志》注引《魏书》记载: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孙权在刘备进攻时,曾给曹丕上书,称刘备带了四万人,请求曹丕支援。这里面,刘备是带了四万人,但是,刘备还派马良,联合五奚蛮夷,蛮王沙摩柯还有一万多兵力参战,因此,刘备总兵力大约是五万人。

孙权方面,主将是陆逊,大约带了五万人抵挡刘备,但是,刘备在这次战役中,犯了致命的错误,连营七百里,扎下四五十座营寨,将战线拉的太长,而且,又犯了兵家大忌,依山下寨,被陆逊抓住战机,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有人说,刘备区区五万人,怎么能连营七百里?那么,刘备连营七百里,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

文帝纪》记载: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曹丕都知道刘备连营七百里。

刘备扎营四五十座营寨,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刘备军扎营前后五十多座,陆逊击败刘备后,斩杀及投降的有数万人,刘备只身逃走。

刘备连营七百里,扎下四五十座营寨,可能是一千人一个营,大约间隔二十里一个营寨,这样,五万人,扎营四五十座,连营七百里是成立的。

这一战,刘备只身逃走,五万大军都没了,如果保守估计,阵亡一半,还有两万五,因此,孙权获得了刘备的降兵二万多。

刘备大将杜路、刘宁等投降孙权,证据在《三国志

陆逊传》记载: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对刘备来说,襄樊之战,关羽败亡,全军覆没,关羽镇守荆州的三四万人,就算有一半阵亡,至少有一半投降了孙权,孙权获得了关羽的两万降兵。

孙权俘虏关羽的士卒,证据在《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孙权占领江陵,士仁、糜芳投降,孙权俘虏的关羽的士兵,这些人,肯定都投降了。

因此,孙权经得到了关羽和刘备的兵力之和,大约是五万人了。

另外,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了于禁,俘虏了于禁七军大约三万人,而关羽一死,于禁的这三万多人,都归了孙权。

关羽俘虏于禁七军三万人,证据在《三国志

吴主传》记载: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这样以来,孙权收降于禁的七军三万多人,加上关羽的两万多人,加上刘备的两万五千人,孙权兵力一下增加了八万人。可以说,孙权一下吃撑了,实力大增。凭空多了八万人,近十万人了,这几乎是蜀汉整个国家的兵力了。

而对刘备来说,襄樊之战,关羽丢了荆州,损失了三四万人,夷陵之战,又损失了五万人,这一下,八九万兵力都没了,元气大伤,蜀汉的家底差不多被掏空了。刘备总兵力才多少?总兵力也不过十五万人,一下子八九万没了,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了。

另外,大将关羽、张飞、张南、冯习等人先后死去,谋士法正、马良、程畿等人先后死去,杜路、刘宁、黄权等大将投降,刘备集团,几乎要垮塌了,可以说,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诸葛亮后来发展生产,恢复国力,蜀汉也许早就灭亡了。

标签: 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手下败将:萧淑妃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的手下败将:萧淑妃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的萧淑妃,容貌艳丽,心机深沉,她出身当时的顶级门阀兰陵萧氏,是齐梁皇室的后裔,家世虽然比王皇后差了一点,但是也算出身高贵,所以能够嫁给当时已经是太子的李治,成为良娣。她一辈子都在争宠,心机手段肯定都是有的,奈何实力还是比武则天弱

  • 雍正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 雍正为什么会选择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雍正,乾隆

    对雍正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选择继承者时,为什么选择弘历而不选择弘时?引导语:后人在谈论雍正的继承者时,往往都会将弘历与弘时作比较,皇位的继承最终以弘历胜出告终。尽管弘历具备出色的能力,但也有不少人为弘时抱不平,那么,雍正最终为什么选择弘历继承皇位而不选择弘时呢

  • 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感情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感情生活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出生就拥有了许多爱,却一生都在追寻爱。这就是太平公主的悲凉又璀璨的人生。她的前半生荣宠顺遂,所有世上女子最渴望的东西,她都拥有了。身为武则天和李治的小女儿,是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后再出生的女儿,也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因为武则天第一个

  • 李治为什么会爱上大自己四岁的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治为什么会爱上大自己四岁的武则天?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49年,即贞观二十三年,一代圣明天子李世民在翠微宫,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对于一代雄主来说,李世民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他一手缔造的大唐。李世民的死,对于当时皇宫里的人来说是件大事,有人欢乐有人凄凉,太子妃就要变成皇后,自然会满心欢喜。

  • 历史上武则天下台之后,为什么没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武则天,唐朝

    众所周知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杀人无数,政敌无数,那么历史上她下台之后,为什么没被清算?原因有三,最后一点很重要,下面小编就来详细展开说说。原因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武则天是谁推翻的?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张柬之、崔玄暐的宰相又是谁封的?自然是武则天,从某种程度来说,武则天是被“自己人”赶下台的。这些人可以说自

  • 中山王徐达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徐达,明朝

    徐达,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徐达出生农家,自幼习武。他长得面貌清瘦,身材魁伟,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朱元璋投身郭子兴后,奉命回乡募兵,年仅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从此开始了他戎马生涯的一生。二、徐达和朱元璋攻取和州后,郭子兴抓走了孙德崖,孙德崖军也抓走朱

  • 太平公主有没有想过登基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有没有想过登基当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皇。她的上位是因为她的丈夫,李治患有疾病经常头疼,她从一开始帮着李治批奏折,到后来权力逐步渗透到每个角落,逐渐掌握了权柄。 其实这个时候武则天她心里面已经感觉到不太对的住李家了。从人性的角度上来分,无论你是什么样的

  • 李世民为什么不宠爱武则天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不宠爱武则天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女皇帝,很多人将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一个“媚”字,意思其靠自己的容颜换来江山。其实不然,武则天虽然容颜娇媚,却并非是绝色佳人,在佳丽众多的后宫,想要凭借颜值站稳脚跟,显然她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武则天的父亲武士

  • 朱允炆削藩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允炆狠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

    还不了解:明代朱允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到底有多狠?明代建国后,朱元璋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为藩王,分镇全国各地。朱元璋认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

  • 唐高宗李治病重,武则天为什么没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高宗李治病重,武则天为什么没杀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是唐朝唐高宗皇后。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为区别先秦的周朝而建立了武周。成为开国君主。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在唐太宗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认识了太子李治,两人摩擦出爱情的火花。唐高宗守孝结束后,武则天再次被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