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上位削藩导致断送江山 朱允炆为何削藩那么着急

朱允炆上位削藩导致断送江山 朱允炆为何削藩那么着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75 更新时间:2024/3/13 17:02:27

还不了解:朱允炆削藩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操之过急的朱允炆立足未稳就仓促削藩,结果早早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电视剧《山河月明》的热播让痴迷于真正严肃历史剧的观众再次享受到了历史正剧的魅力,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是看着《雍正王朝》《康熙大帝》这样厚重的历史大剧长大的,曾经纯正的滋养给了他们最好的味觉,而多年来,一系列的戏说甚至瞎说、架空历史剧又败坏了他们的胃口,暌违多年,如今猛一遇见,真有种旧梦重温的感觉。

当然,有人就说了,《山河月明》也未必就是真的历史,诚然,历史剧决不等于历史,但是,只要根本的历史框架脉络是正确的,人物根本的史实判断是真实的,为了丰满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而进行的艺术虚构是合乎常识和逻辑的,那她就是一部好的历史剧。

毕竟历史语焉不详,几千年的历史被太史公们凝聚为薄薄几本典藏,要想还原为一部血肉丰满的故事,没有文学的想象和虚构是绝不可能的。好在古代的野史、笔记、逸闻轶事、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在此打住不议。

还是回到《山河月明》这部剧吧。

朱元璋不管再怎么不舍,精神曾经再如何健朗,但是,在经历了无数多的岁月之后,尤其是在风烛残年的晚年,经历了太子,太子之子的死亡之后,精神倍受打击。

究竟让谁成为最合适的储君,又让他绞尽了脑汁,最后综合考量,在听取了诸多大臣的建议之后,他决定立朱允炆为太子,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狐疑不已,四子朱棣,那个最像他的儿子,始终是横亘在他心中的那根刺。

朱允炆呢,在当上太子之后,谨言慎行,察言观色,温和谦恭,他又极善学习,善于听取大臣的建议,国事处理得还算井井有条,当然他也极善伪装,许多隐秘的小心事秘而不宣。

当然,他也明白,他终有一日是要独立一人执掌江山的,而没了爷爷的庇护,他还能指挥得了自己的那些拥兵自重散落在各地的尤其是在边关要塞的叔叔亲王们吗,尤其是哪位叱咤风云异常强悍的四叔。

于是,他极其巧妙地玩起了心眼,把朱元璋的注意力再次成功地转向四皇子朱棣。

可是正当朱元璋决心为皇孙朱允炆扫除最后的最大的障碍之时,二子秦王,三子晋王相继离世,年老的朱元璋老年丧子,悲痛不已,这才让朱棣躲过一劫。

一生驰骋疆场运筹帷幄雄才伟略的朱元璋最后还是没能打败岁月,怀着诸多的遗憾和未曾完成的宏愿撒手人寰。

一纸在外亲王不得进京奔丧吊唁的遗诏把悲痛不已的朱棣拦在城外,可是,特使说了,朱棣的三个孩子可以进京吊唁,朱棣一愣,这就等于把三个孩子作为人质扣押在了京城,可朱棣却也没法阻拦。

朱允炆在非常安全妥善的一系列的布置中完成了登基的大业,可以说一切顺利圆满,许多料想的波折都不曾发生。

此时,朱允炆年满已经21岁,多年来良好的教育,和在父亲和爷爷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了他很好的自信,再加上齐泰黄子澄两位合适的文臣的辅佐,朱允炆处理起国政来显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年轻人嘛,总是充满了理想和斗志的,再加上诸事比较顺心,此时的朱允炆感觉非常良好。

他要偃武修文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正在酝酿之中,他要还政于各位文臣,可是,在外手握重兵的各位亲王成为了革新求变的巨大妨碍,他一直这样认为。

于是操之过急的朱允炆立足未稳就开始仓促削藩,藩不是不可以削,但是只能徐徐图之,可是,心急的朱允炆却等不急了,他毕竟太年轻了,也太顺溜了。连辅佐他的大臣也一样。

可是,朱元璋在离世之前,曾千叮咛万嘱咐,让朱允炆一定要善待叔叔们。可是,朱元璋一离世,他立马就举起了屠刀,连削五位藩王,其中,和他一起长大的湘王还自焚了,这就严重违背了祖训和道德,使其陷入不义的舆论之中。

朱棣借装疯卖傻生命堪忧成功地骗回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接着朱允炆,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削掉燕王朱棣的诸多职务。这就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提供了良好的口实,也就是说,朱棣是被逼无可奈何没办法才选择造反的,是朱允炆不义在先,所以他的造反显然是有理的。

接下来的部分目前正在上演,朱棣虽然也遭遇了不少的挫折,但是,朱允炆以及他的文人朝臣们显然不是能征惯战的朱棣的对手,再加上朱允炆对善于打仗的徐辉祖的不敢信任,以及不断地骚操作,看来离彻底覆灭已经不远了。

标签: 历史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削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允炆削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允炆快刀削藩,连废五王,为何任由朱棣成了气候?削藩,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早在朱元璋还在世时,他就表达过对于各位叔叔的担忧。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都是老朱家的人,我把朱棡、朱棣、朱桂、朱橞、朱权等人分封出去,这天下肯定

  • 武则天给唐太宗做了十几年的才人,为何没有诞下子嗣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武则天,唐朝

    武曌[zhào],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历史上是声名赫赫的,那么为什么武则天会叫这个名字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历史上第

  • 董卓与曹操都曾要挟天子,为何一人被杀一人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董卓,曹操

    汉末时期,董卓和曹操都曾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89年,董卓在大朝会上提出废掉刘辩,立刘协为皇帝。在吓走了反对者之后,董卓正式扶刘协登基,开始了挟持天子的生涯。公元196年,刘协再一次被挟持,不过这一次的主角却换成了曹操。话说历史上

  • 美女投怀送抱并送上制敌良机,秦昭襄王为何坚决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秦昭襄王,秦国

    嬴稷,即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约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嬴稷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即位初期,由其母当权,魏冉为宰相,亲政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于公元前251年去世,谥号为襄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赵武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赵武,赵国

    赵武,嬴姓赵氏,谥号一个“文”字,后人尊称他为“赵孟”,史书称他为赵文子,是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儿子,晋文公的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的六卿之一,赵氏的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583年,晋国的下宫之难几乎让赵氏一族全部被灭掉,赵氏家族最后只剩下唯一一个小

  • 李世民最像自己的儿子是哪个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最像自己的儿子是哪个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被尊为天可汗的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四海臣服,然而他对于继承大唐帝业的候选人的问题上来说,却是面临着非常艰难的抉择。当嫡长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而自寻死路之后,李世民就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最后就选择了资质平庸的李治作为太子。那么在李承乾被处死以后,李

  • 揭秘:李渊为什么没啥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没啥存在感?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嫡长子是未来皇位的接班人,但武德年间最高统治者还是李渊。“皇帝”和“太子”在权力的定义上有很多重合之处(名义上,太子同样拥有统领调度百官的权力,在皇帝突然驾崩或者临时不能理政的时候,太子是要随时可以监国的),正因为权力重合,所以历史上皇帝和太子的

  • 秦琼为什么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为什么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

  • 罗艺为什么会被置于死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罗艺为什么会被置于死地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罗艺是武艺高强是隋末年间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镇守幽州,号称幽州王。罗艺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隋朝的将军,自幼就跟随父亲学习兵法和武功。常年的接触战场让他拥有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于是他决定要拥兵自重,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雄霸一方。在《隋唐

  • 朱棣当初能够夺取侄子的皇位 朱高煦为什么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朱棣,朱高煦

    对朱棣和朱高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能夺侄子皇位,为何朱高煦却不能?以前的古装连续剧里面基本很少有拍明代题材的,通常都是以清代为主,毕竟明代皇帝多奇葩,清代皇帝多才子,光是一个乾隆,六下江南就有一大堆的风流趣事儿可以写了,而这些东西正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但最近这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