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有很多女人,那他是怎么治理后宫的?

朱元璋有很多女人,那他是怎么治理后宫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3/12/23 6:01:10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治理后宫的故事。

说起这位李淑妃被朱元璋逼死,实在有点令人惋惜。因为她不是死在什么罪过或差错上,而是死在管理能力太强,也就是太精明强干上。朱元璋将她弄死,主要是担心她以后会主宰后宫,干预朝政。

《明史·后妃列传》对李淑妃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句:淑妃李氏,寿州人。父杰,洪武初,以广武卫指挥北征,卒于阵。十七年九月,孝慈皇后服除,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

常看明朝历史的诸君都知道,朱元璋杀戮功臣不少,诛杀掉的贪官更多,滥杀的无辜也不计其数。但除了殉葬的之外,朱元璋生前杀了多少妃子人们可能知之不多。史载,朱元璋杀妃子就是对生有皇子的妃子也绝不手软。

《明史》中为朱元璋后妃立传的有马皇后、孙贵妃、李淑妃、郭宁妃四人。但是在皇子、公主列传中提到的以及其他史料中有记载的妃嫔则有:胡充妃、郭惠妃、崔惠妃、胡顺妃、赵贵妃、郑安妃、李贤妃、刘惠妃、达定妃、葛丽妃、韩妃、余妃、杨妃、周妃、张美人、任顺妃、郜氏等。

这些有记载的皇后和妃子绝大多数都给朱元璋生下了儿女,不然朱元璋怎么会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共42个子女呢。

史书中没虽然有李淑妃生下皇子的记载,但一直有人却认为李淑妃生懿文太子朱标、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其主要依据是《南京太常寺志》。《太常寺志》记:“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甚至还有人认为李淑妃为朱元璋生下了明成祖朱棣。

晚年朱元璋年老体衰时,做了一件与他一生精明所不符的错事,他没有把皇位直接传给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的四儿子朱棣,反而传给他的次长孙朱允炆。朱元璋既然要传位给孙子,就对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考虑了,对于后宫自然也不会放过。

而最不能让他放心的人,一个是李淑妃,一个就是郭宁妃。 李淑妃本是寿州人,大概在朱元璋与马氏结婚后两年,朱元璋又相继迎娶了李氏、郭氏等人。

有史料介绍,至正十五年,朱元璋大军南渡长江,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战略据点。就在随军家眷暂居于太平路时,李氏在富民陈迪家为朱元璋产下了一个儿子,传说这就是后来的懿文太子朱标。此后,李氏又接连为朱元璋生下了后来的秦王与晋王。

李氏连生这三个儿子,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生儿子有功,而且李氏还非常贤慧有能力,本来她只是“李贤妃”,洪武十七年九月,马皇后的治丧结束后,为了提高李氏的身份以便于她统摄六宫之事,朱元璋于是册封李氏为“淑妃”,使她成了后宫的实际主宰。

洪武初年,李淑妃的父亲、广武卫指挥李杰在北征时死于战阵。李淑妃统摄后宫之后,朱元璋又提拔她的两个哥哥为金吾指挥,与锦衣卫同掌诏狱。

李淑妃为人张弛有度,她事上有礼,抚下有恩,遇到问题有决断,所以朱元璋将后宫诸事委托于她也比较放心。

甚至她也像马皇后一样,对于一些国政大事也常有独到见解。为此朱元璋时常与它探讨一些疑难问题,结果她总是分析得条条是道,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以至赞其为“班婕妤之流也”。

按现在的话说,李淑妃政治上也很成熟,绝不轻易随波逐流。燕王朱棣为争夺储位曾故意结纳她。朱棣算计,不管自己将来能不能谋得储位,待父皇之后,只要博得了李淑妃的好感,就谁也动摇不了自己的地位。可李淑妃更深知朱元璋的性格,所以她婉拒了朱棣,并推脱说:“我们这些做妃嫔的,能够的担当的事情不过就是洗衣做饭,至于那些储位大事,可绝不是我们这些女流能随意干预的。”

可是,尽管李淑妃为人是如此谨慎,朱元璋心里有数,他没有放过她的打算。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对于历史上皇宫里女人之祸早有耳闻,对于自己后宫的这帮女人不可能掉以轻心。他想到的是,假如孙子一旦继位,李淑妃就是名副其实的太皇太后,即便是她无心干政,但她的权威对朝野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洪武三十年十二月,风烛残年的朱元璋生了一场大病,有随时驾崩之危。病中的朱元璋顾虑的主要还是身后之事,他决心趁自己明白先解决掉李淑妃的问题,免得留下千古遗憾。

一天,朱元璋把李淑妃的两个哥哥一起叫到便殿赐宴。之后,他又把李淑妃叫到自己的病榻前,对她说道:“自从册封为淑妃、摄六宫事以来,你已经跟随在朕身边超过一纪(十二年)了,朝夕在左右侍候,费心用力,朕自当感念在心!”

朱元璋说了一半,聪明的李淑妃就似乎听明白了,她不禁流下眼泪来。

接着,朱元璋又对她说道:“现在,你去便殿见见两位哥哥,尽尽骨肉同胞的情谊吧!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至此,李淑妃已经彻底清楚,朱元璋这是要自己为重病的他陪葬。

李淑妃知道朱元璋的脾性和手段,反抗是没有用的,只能坦然接受。于是她向皇帝泣拜道:“臣妾知道了,不就是一死嘛,何必还见兄长呢!”李淑妃不暇多想,回房便自缢而亡。

李淑妃死了,朱元璋假意上前去抚尸大哭。李淑妃的两位哥哥被允许送别妹妹,朱元璋表示无奈地对他们说道:“朕不是不知道你们的妹妹贤明,只是担心她日后会演出武后之祸,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感情叫她这样做,你们不要以为朕是个寡恩薄德的人。今后,朕绝不会亏待你家的。”

贤明的李淑妃被处理了,朱元璋的病却没有继续恶化,反而又好起来了。李淑妃死后,便由郭宁妃打理后宫的事情。郭宁妃是朱元璋的同乡,在朱元璋发达之前就跟随他,她的两个兄弟更是跟随朱元璋转战南北,她还生下了鲁王朱檀。但是有一天,她不知道怎么得罪了朱元璋,立即被残忍处死,明史中未写其死因。但是根据史料,跟她同时处死的有李贤妃、葛丽妃。李贤妃生唐王朱桱,葛丽妃生伊王朱彝。

处死这三个妃子之后,朱元璋命人将她们的尸体合盛在一个大筐里,埋在南京太平门外。等到朱元璋怒气渐消,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分,可能又想起了她们的儿子,于是想用三个棺材分葬时,三具尸体已经腐烂为一,难以分辨了。最后只好重新掩上埋葬尸体的土,设三墓。三个曾经风华绝代、风情万种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化为一堆白骨。后来唐王怀念母亲,偷偷来到墓地祭奠,也不敢让人知道。

除了对待妃子暴戾之外,明朝惨绝人寰的殉葬制度也由朱元璋开创先河。而且比秦始皇的殉葬制度更加残忍。朱元璋下令,在他死后,他所宠幸过的女人全都殉葬。

传说朱元璋临终前,看到才几岁的女儿宝庆公主聪明可怜,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下诏免去她的生母张美人殉葬。这位张美人本来是惶恐不安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却突然因女儿年幼而幸运的成为明太祖唯一一位免于殉葬的后宫。

标签: 历史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张松献出蜀中地图,曹操为何不重视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张松献出蜀中地图,曹操为何不重视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为人心胸宽广,海纳百川,但在张松一事上,曹操做的确实过火了,使得自己白白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假如曹操接纳了张松,得到了益州地图,那么在打败汉中张鲁后,他完全可以直接挥师进攻益州,一战而定,这样的话,就不会再有三分天下了,很

  • 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李文忠,明朝

    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有什么功绩?他的一生征战沙场,为朱元璋尽忠尽孝,战功显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汉族,江苏盱眙人。12岁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于乱军之中,曾经多次面临死亡的威胁。14岁的时候,有幸在滁阳看到太祖。 太祖见到李保儿,

  • 历史上元妃钮祜禄氏是什么身份?她的封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元妃,清朝

    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早已不足为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般而言,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他的皇后都是自己的发妻。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皇太极便是如此,他的哲哲皇后并非自己的发妻,而是钮钴禄氏,此人是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的千金。钮钴禄氏14岁便嫁给

  • 铁血明军是怎么粉碎蒙古骑兵无法战胜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铁血明军是怎么粉碎蒙古骑兵无法战胜的神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首先是骑兵,这可以说是明军与元王朝相比差距最大的环节,虽然在专业骑兵素质上,后天练习骑马的明军是有差距的,但是明军士兵也有自己的优势——长期严格纪律所形成的令行禁止的作风

  • 诸葛亮北伐结束后,为何会杀掉陈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三国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北伐期间,命令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带二万兵马,取箕谷前进。但魏延和陈式不听诸葛亮的命令,强行进兵,导致兵败,他们不仅违反了诸葛亮的命令,而且还出言不逊,公开取笑诸葛亮不会

  • 朱元璋早期是怎么铁腕改造自己的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早期的朱元璋,看似是一方枭雄,面临的局面,却是极其严峻的。那么他是怎么铁腕改造自己的军队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他的做法吧。朱元璋占领南京后的中国,其实是四角鼎力。北方是以中央政府自居,占有中原以及蒙古草原和西域的元王朝。南方除了占有淮西以及南京的朱元璋外,更有占有湖北荆襄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什么身份?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和硕恪纯长公主,清朝

    清初时期,满汉通婚的例子还是常见的,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说到建宁公主,人们就会想起《鹿鼎记》,想到一个因为康熙宠爱,而养成鬼灵精怪性子的公主,以及她和韦小宝的爱恨情仇。但是,这样的建宁公主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她的历史原型是和硕恪纯长公主,此人并未嫁给韦小宝,而是成为了吴应熊的妻子,

  • 历史上的仆固怀恩是个什么人?他是真的造反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仆固怀恩,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类似于“杯酒释兵权”这种事,似乎是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朝臣,总是在此消彼长,由此也引发出了无数的战争与悲剧。唐朝有一位著名将领,身经百战,杀敌报国,是保住江山的功臣。甚至因为报效大唐还杀了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女

  • 龙且对项羽到底有多重要 他的死为何成为项羽的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龙且,项羽

    为什么说龙且之死是项羽的催命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龙且,名苴,是西楚霸王项羽麾下猛将,但历史上对龙且的记载少之又少,就连太史公司马迁都没有为其列传,陈平曾对刘邦说,项羽身边可用的人很少,很少信任别人,只有范增、钟离眜、龙且、周殷这几个人是项羽

  • 袁天罡说的猪上树唐朝灭亡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有没有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唐朝,灭亡

    还不了解:唐代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猪上树时,惋惜李世民没听懂。玄学的概念起源于魏晋时期,经过时间的流逝,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纯粹唯心主义思想。后来,还发展成为一门备受古人追捧的独立学说。这不禁引人深思,为何玄学在古代会如此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