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父亲早亡的和珅是如何进入咸安宫官学的?

父亲早亡的和珅是如何进入咸安宫官学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4/2/15 19:02:12

父亲早亡的和珅是如何进入咸安宫官学的?没有了父亲的俸禄,家境也日渐窘迫起来。此时和珅年龄仅有九岁,其弟和琳只有六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们入学的方法,一起看看吧。

不仅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和珅还要承担起照顾好弟弟的责任。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幼年经历,令和珅迅速地成熟起来,表现出与同龄孩子相比少有的持重。

和珅父亲在世的时候,和珅与和琳虽然也谈不上幸福,但是是有依靠的。然而,父亲一死,和珅兄弟便陷入了困境当中。困境,从来都是顽强的人磨炼自己意志的机遇,只有对生活丧失了希望的人,才会被困境所困。“少贫无藉”的和珅兄弟,在艰难困苦中从未放弃过希望。

只要有一线的机会,和珅就会紧紧地抓住。常保在去世之前,将和珅兄弟送进了满族贵胄子弟云集的咸安宫官学。对和珅来说,这便是他紧紧抓住了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机遇。

中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发展到明清时代,官学私学并举,已经相当的成熟。以官学为例,夏商西周时代,官学居于垄断性的地位,称庠称序、学在官府的状态使得教育成为一种奢侈,平民一般是不能享受到的。

孔子开始,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打破了官学的垄断地位,但是相对于私学,官学一直以其正统性和珅系统性在长期的历史阶段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从中央的国学(周)、太学(汉)、弘文馆崇文馆(唐)、国子监(宋)到地方的府县乡学等各级学校体系,十分完备,而且,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其师资力量(一般为政府官员)也比较雄厚。

按照中国的科举传统,朝廷也将学校教育同国家的选官机制结合起来,在当时,这种教育与选官相结合的科举制度引起了包括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在内的西方知识界的普遍赞叹,后来西方文官考试的公务员选拔机制就是在参考科举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清入关以后,由于其文化上的落后和统治的需要,对于中原地区文化知识和学校科举体系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清朝统治者很早便建立起学校体系,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在顺治年间,即设立了各类八旗官学,如景山官学等。

雍正前,内务府统领的上三旗优秀子弟一般入景山官学读书。而咸安宫官学于雍正六年(1728)由雍正帝亲自提议,命专门负责清朝宫廷事务的内务府负责设立。雍正七年(1729),咸安宫官学正式招生,首批学生90余人,他们都是在景山官学和内务府佐领管辖下的八旗幼童当中,依照长相俊秀和才华俊逸的标准选拔出来的。

可以说,咸安宫官学是比景山官学更高水平的一所学校。后来,咸安宫官学招生的范围不断扩大,到和珅入读咸安宫官学的乾隆时期,官学中已经有大量的八旗官员子弟就读了。乾隆皇帝曾下令,八旗中每旗可选十名俊秀子弟入读咸安宫官学。和珅兄弟,正是因此才得以享受到入读咸安宫官学的机会。

标签: 历史和珅清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广纳贤才,为什么漏掉了薛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广纳贤才,为什么漏掉了薛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太宗李世民的的用人能力,能比的皇帝甚少,他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招揽以及对人才的驾驭,手段都是十分的了得。李世民的用人标准几乎达到了没有下限的程度,这一点,从其手下的人就可以看的出来。千古名将李靖,原本是一介死囚,最终被斩首的时候

  • 和珅进入咸安宫官学的时候吃了多少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或许世人的本性都是欺善怕恶的,看到穷人家都会上去踩两脚,自从和珅的父亲早亡之后,他进入咸安宫官学就吃了不少苦,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咸安宫官学这所优秀的学校,吸引了当时众多的八旗精英。如乾隆朝的闽浙总督、礼部尚书索绰络·德保,和珅的政治对手章佳·阿桂等人都曾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这些咸安

  • 为什么后世对宋太宗的评价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为什么后世对宋太宗的评价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电视,聊历史,最近热播的《大明宫词》尽管被人一直吐槽,但作为一部历史剧类型的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这是历史,编剧也只能在细枝末节上稍微坐下改动,大的历史框架和结局,是不会改变的,这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其实可以体会双份乐趣。一份是电视

  • 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的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的背后有何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五代十国至北宋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多个政权都选择定都于开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北宋。开封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因此,定都开封可以占尽天下漕运之大利,全国的货物都可通过水路或陆路汇集于此,经过交易互通有无,

  • 北宋潘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北宋

    北宋潘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初多俊爽豪逸、风神萧散之士,诗人潘阆便是其中一位。宋初的诗人,受“西昆体”诗风影响,大都写得华丽而工整,内容却较为空洞,故既少传世佳作,也无文宗代表。但潘阆不受时风浸染,其诗词清新俊朗,别具一格。比如他的《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曰:“久客见华

  • 北宋和南宋之间真的还有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北宋和南宋之间真的还有一个朝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发生在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耻,标志着北宋的彻底灭亡,南宋由此得以建立。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北宋与南宋是上下相承的,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朝代”,或者更加准确地说,应该是个傀儡政权。金兵入侵

  • 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能称“清成宗”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能称“清成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满清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叔叔,孝庄太后的小叔子,“太后下嫁”的绯闻男友。多尔衮,原本是有三次机会做皇帝的,甚至到了后期想做皇帝只是他一句话的事儿,可一生偏偏三次都与至高无上的皇位

  • 赵光义最喜爱的皇子,赵元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光义最喜爱的皇子,赵元佐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赵元佐是是宋太宗的长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太宗,所以颇受喜爱。赵元佐还善骑射,懂武艺,曾经随宋太宗出征太原、幽蓟,是宋太宗心中理想的继承人。赵元佐之所以发疯,主要原因是宋太宗迫害秦王赵廷美。宋太宗迫害赵廷美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将

  • 樊哙同吕后勾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樊哙同吕后勾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项羽营中被释放后,吕雉看到刘邦身边,又多了许多妃嫔,而自己的儿子刘盈,反而没有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受宠,吕雉心理彻底失衡。刘邦去世前,樊哙为何擅闯宫闱,又为何同吕雉勾结呢?樊哙迎娶了吕雉的妹妹吕须,因此是吕后的妹夫,在刘邦众多将领中,樊

  • 大宋皇储魔咒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大宋皇储魔咒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赵光义有八个儿子,本来他最中意嫡长子赵元佐,可惜赵元佐疯了,只好将目光转移到次子赵元僖,不料赵元僖又死了,皇三子赵恒惊喜连连,意外地当上了太子。不过,在他登基前遇到了点小意外,差点被大哥咸鱼翻身。赵元佐自幼聪慧,文武全才,貌类赵光义,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