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琼当初舍身给赵匡胤挡箭 赵匡胤最后为何还要杀他

张琼当初舍身给赵匡胤挡箭 赵匡胤最后为何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87 更新时间:2024/1/16 20:47:41

赵匡胤张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将舍身替赵匡胤挡箭,天下太平后,赵匡胤为何却第一个杀了他?

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为人胸怀宽广。“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事迹妇孺皆知,为人所津津乐道。在百姓眼里,他是一位深受下属爱戴,对下属非常宽仁的好皇帝。但是他也有备受争议的地方,比如杀死救命恩人,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大将张琼。

赵匡胤在宋朝史书中被称为“艺祖”,所谓“艺”者,多才多艺,武艺超群之意。这并非空穴来风,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在后周世宗柴荣手下,冲锋陷阵是家常便饭,他还创出了闻名于世的“太祖长拳”,个人战斗力没得说!因此,艺高人胆大的赵匡胤经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显德年间,赵匡胤带兵南下,攻打南唐。当时南唐虽然衰败,但还是颇有实力的,拼死反抗赵匡胤军队。赵匡胤围攻寿春城时,寿春城外的护城河十分宽阔,成为一道巨大障碍,战事陷入胶着,赵匡胤十分焦急。一天晚上,赵匡胤打算观察一下敌军的状况,带着大将张琼和另外几个将士一同前去。

当晚,他们乘坐一艘小船,悄悄来到城下,虽然已经十分谨慎,但还是引起了守城士兵的注意,由于天色较黑,敌军朝下扔了很多火把,随后便是箭如雨下。赵匡胤等人跳上小船,准备逃回己方军营。但是箭矢如雨,小船上又没有隐蔽遮挡之处,眼见就要命丧箭下。

此时,大将张琼怒吼一声,挺身而起,用自己的身躯为赵匡胤挡箭,其余几人拼命划船,终于逃了回去。赵匡胤毫发无伤,但是张琼却身中数箭,昏死过去,经急救才侥幸保住小命。

“(太祖)及攻寿春,太祖称皮船入城壕。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张琼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死而复苏。著髀骨,坚不可拔。琼索杯酒满饮,破骨出之,血流数升,神色自若。”——《宋史》

赵匡胤对他的忠义感动不已,黄袍加身之后,没忘了这个忠心不二的部下,把护卫京师和皇宫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也就是禁军交给他统领。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对君臣之间的生死之交,最终却以悲剧告终,张琼成了赵匡胤杀掉的第一个功臣。

原因很简单,张琼“性暴无机,多所凌轹”,脾气暴躁,没有心机,对部下非常暴虐,对身边将士非打即骂。他的部下史珪、石汉卿,数次受到他的侮辱,“二人衔之切齿”,到赵匡胤面前告了张琼一状。“ 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候时事。 ”

张琼曾经擅自将皇帝的马骑出宫,又收拢反贼李筠的仆从,私下养了百多死士,俨然就是要谋反;二人深知赵匡胤兄弟情深,又说张琼曾污蔑赵光义如何如何,赵匡胤立即下令将张琼抓起来审讯。

张琼不肯认罪,赵匡胤大怒下令用刑。石汉卿趁机拿铁挝(铁爪)乱打,接过张琼当场被打得半死。张琼被拖下去之后,自知已经被怀疑,必死无疑,于是主动自杀,以表心志。人一死,宋太祖怒气就消解了。他这时候再派人打听,得知张琼根本就没有蓄养死士,家里只有三个仆人。

得知真相之后,赵匡胤的反应也很冷血。“ 责汉卿曰:‘汝言琼有仆百人,今何在?’汉卿曰:‘琼所养者一敌百耳’。 ”赵匡胤斥责石汉卿:“你不是说张琼家养了死士一百多人吗?现在那些人在哪里!”石汉卿狡辩:“张琼的仆人,一个抵一百个!”结果,宋太祖只是将石汉卿大骂了一顿,竟然没有惩罚史、石二人。

对于此事,《宋史.太祖本纪》记载, 宋太祖乾德元年八月壬午,殿前都虞候张琼以陵侮军校史珪、石汉卿等,为所诬谮,下吏,琼自杀 。“诬谮”两个字已经案件定了性:张琼是蒙冤而死。案情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内情却很复杂。

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收回了以石守信为代表的禁军高级将领们的兵权,随后把禁军交到了张琼的手上,刚开始,赵匡胤对张琼是十分信任的。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张琼此人为人刚烈,缺少心机,打仗是一把好手,却不善为官谋身之道。

赵匡胤对武将十分忌惮,尤其是手握禁军最高权力武将。为了预防军中将领做大,赵匡胤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让各级将领相互监督。于是,史珪、石汉卿向赵匡胤举报张琼“恣作威福、私养曲部”,赵匡胤一下子就惊了,一贯宽厚仁慈的宋太祖立刻化身冷血狂魔,而张琼成了那个被错杀的倒霉鬼!

(参考资料:《宋史》等)

标签: 历史赵匡胤张琼

更多文章

  • 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为什么敢多次惹怒唐太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太宗手下大臣众多,但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谏的人不多,连秦王府的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都不太敢犯言直谏,每次唐太宗让手下大臣提意见,长孙无忌总是说,皇上太圣明了,我没有意见。然而魏征却是个例外,只要唐太宗犯一点小错误,他便会激烈地进行批评。当时

  • 李世民儿子众多,为何世人唯独看好李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儿子众多,为何世人唯独看好李恪?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曾经身为帝王的李世民这辈子有很多个儿子。但相较于他的其他几个儿子而言,似乎李恪在民间的口碑更好一些。虽然李恪的结局较为悲惨,但是很多人每每提及他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流露出惋惜的神情来。因为这些人非常看好李恪,甚至觉得李世

  • 袁术的大将纪灵,他的武力值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袁术的大将纪灵,他的武力值究竟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袁术雄据淮南,在汉末乱世中敢于第一个登基称帝,说明其实力非常雄厚。然而!三国时期鲜有提及袁术麾下猛将的英雄事迹,那么他麾下真的没有猛将吗?——答案是有的,这个人就是纪灵!纪灵人生的最高峰是单挑关羽,而且是两次单挑关羽,两次打成平手

  • 武则天和李治第一次决裂的导火索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和李治第一次决裂的导火索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她上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各种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很多人把武则天的成长看成是超级逆袭史,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武则天一开始就野心勃勃,而李治一开始就懦弱不堪。这种

  • 唐朝名相长孙无忌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名相长孙无忌为何没有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且是长孙皇后之兄长。他出身士族,身份矜贵,博古通今,学富五车,能文能武,年少时就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参与谋划无数场战役并且取得胜利,是李世民最为看重的谋臣之一。最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那些封建王朝之中,因为权利的诱惑,皇宫中发生过很多的父子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事件。就连那以仁爱著称的唐太宗,也是踏着鲜血登上了皇位。只是今天咱们要说的不是他,而是其父李渊。当时在李世民发动宫变夺取皇位的时候,他心里

  • 程咬金:李世民手下最懂得明哲保身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程咬金:李世民手下最懂得明哲保身的大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程咬金,隋末唐初的风云人物,是李世民手下大将屡立战功,参与玄武门之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小说和影视剧中的程咬金是个“混世魔王”,为人粗鲁、鲁莽、有些呆萌呆萌的,武力也一般只会三板斧。但是真实的程咬金是能斩将夺旗的大将,

  • 宝贝公主被家暴,朱棣为何不敢动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宝贝公主被家暴,朱棣为何不敢动怒?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多了影视作品和文学小说,大家对驸马肯定也有很多憧憬,毕竟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从此以后成为皇室成员,岂不美哉!不过实话告诉您,在古代,驸马的日子并不好过,公主嫁给你,人家还是金枝玉叶天之娇女,而你娶了公主却并不意味着你就成了凤

  • 太子朱标真的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太子朱标真的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而开创明朝的人却是曾做过乞丐的朱元璋。1368年,老朱建立了明王朝,同时也封长子朱标为太子,并赏赐了开国元勋。本来按照朱元璋的构思,长子朱标可以继承皇位,同时也能治理好整个明王朝。可谁也想不到,朱

  • 明朝有16位皇帝,到底有几位明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有16位皇帝,到底有几位明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直到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明才正式宣告灭亡。整整276年,明一共出了16位皇帝,开国君主是朱元璋,而最后一位天子则就是朱由检。这些皇帝在位时间不长,且他们的表现也不一样,同时这些皇帝统治时期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