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桂陵之战时,孙膑为什么没杀庞涓?

桂陵之战时,孙膑为什么没杀庞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84 更新时间:2024/2/12 18:42:05

桂陵之战时,孙膑为什么没杀庞涓?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孙膑和庞涓两人的故事,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两人原本是同窗,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率先毕业,在魏国身居高位,后来孙膑去投奔师兄,却反被庞涓陷害打断了双腿,幸亏他被齐国人救走,从此孙膑跟庞涓结下深仇。

孙膑找庞涓报仇时,一共有两场战役,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卫国是魏国的屏障,所以魏国派庞涓进攻邯郸,赵国在庞涓的攻打下岌岌可危,只能让齐国求救,当时孙膑就用了"围魏救赵"之计,这一仗表面上齐魏的战争,实际上是孙膑和庞涓的较量,庞涓输了。

齐国跟魏国这一场战争,史称桂陵之战,双方在今天河南长垣县西南交战,关于这一战有两种说法,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彼必释赵而自救……'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在桂陵之战中,只说了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没有派兵去邯郸救援,反而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只能撤离邯郸回防,双方在桂陵开战,田忌击败了魏军,从头到尾并没有提到庞涓,但还有两一个说法,是庞涓被齐军俘虏了。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了一批竹简,里面包括了许多内容,其中就有《孙膑兵法》,在此之前很多人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实际上《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在这批竹简没出土之前,甚至有人认为孙武这个人不存在。

根据《孙膑兵法·擒庞涓》中的记载:"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这样看来,庞涓在桂陵之战中,就已经被孙膑擒获了,这是清清楚楚的记载,不会有错。

山东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竹简,除了《孙膑兵法》之外,还有《六韬》、《尉缭子》、《晏子》等等,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料,可信度很高,至少比司马迁的《史记》真实性更高,因为司马迁写的东西,很多是根据自己的臆想拼凑出来的,所以在桂陵之战中,庞涓被擒无疑。

孙膑被庞涓害成残疾,他自然痛恨这位师兄,后来在马陵之战中,他也置庞涓于死地,他还在庞涓退军的路上,在树上故意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庞涓被他逼死后,竟然痛恨的说:"遂成竖子之名!"可见这两人虽出同门,但相互积怨已深,根本无法化解。

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这是在桂陵之战的13年以后,既然在13年前孙膑就已经活捉了庞涓,为什么孙膑没有杀他,要等到13年以后呢?很可能是因为国际形势,齐王并不想跟魏国结成死敌,所以他把庞涓放回去了,孙膑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无可奈何。

13年之后的马陵之战,孙膑终于等到机会,彻底灭掉了庞涓,真应了那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谶语。

标签: 历史古代春秋

更多文章

  • 朱标如果登基,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标如果登基,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优柔寡断”、“在父亲铁腕下成长

  • 朱元璋宁愿把皇位传给孙子,为何也不传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宁愿把皇位传给孙子,为何也不传给儿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受到了后世的嘉赏,毕竟这些皇帝大多都是民间起义兵,深知百姓的疾苦,比如汉高祖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尤其朱元璋深知一度沦为乞丐,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故而,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首要放在心上的事就是百

  • 揭秘:蓝玉究竟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蓝玉究竟死得冤不冤?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蓝玉是继徐达常遇春之后,明初最有名的将领,而且跟前辈们的功业比起来,蓝玉的功业丝毫都不逊色。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这种关系,很容易被认为是关系户,常遇春打仗经常带着这个小舅子,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常遇春的悉心教导下,蓝玉的战争天赋开始展露。都说中

  • 清朝时期军队打仗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士兵装备跟不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清朝,军队

    清代大军的惨败,主要是因为士兵的装备跟不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朝历代,要想赢得一场战争,不是看你的士兵有多勇猛,而是却决于你的军事实力,军事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成败。从古至今,战争的本质就是国与国之间军事实力的较量,而鸦片战争的结果

  • 战国初期,魏国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战国

    战国初期,魏国的实力究竟有多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一个战国时代新兴的诸侯国,尽管历代魏国先祖的勤政不辍,使魏文侯坐享祖宗的成果,但这不够让魏国有称霸的资格,为了不让国家在诸侯争雄中衰落,应该积极寻找出路和对策,魏斯下定决心要在国内大力变革,他坚信只有更多优秀人才的辅佐,魏国才能

  • 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弹劾严嵩,反遭陷害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横行朝野,满朝大臣几乎都畏之如虎,闻之色变。但一年内连升四级,已是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的杨继盛(别号:椒山),却在伏案疾书,他在写奏折要弹劾严嵩。也许是写得太投入了,杨继盛根本没注意贴身仆

  • 如果努尔哈赤遇到的是朱元璋军事集团,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如果努尔哈赤遇到的是朱元璋军事集团,谁会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假若努尔哈赤遇到了明初的朱元璋,很大概率会直接投降,或俯首称臣任凭差遣,不论从领袖素质,还是国力来看,都相差太大,努尔哈赤根本不是对手。首先,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力不同:朱元璋建国之后,最大的敌人仍是蒙元残余势力,洪武元年,

  • 明朝最奇葩的宰相,为辞职写了一百多封辞职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最奇葩的宰相,为辞职写了一百多封辞职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之中,最为奇葩的王朝当属大明王朝,不仅皇帝奇葩,连宰相也是很奇葩。下面这位宰相,因为太累,竟然辞职不干了,蹲在破庙里住了5年,写了123封辞职信,被称“庙祝宰相”。这位宰相就是大明著名的李廷机。这位李廷

  • 孔子重视六艺中的射和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春秋

    孔子重视六艺中的射和御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国之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在历朝历代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在大部分时候对于广大平民来说,教育是一种较为奢侈、无法负担的事物,但在贵族以及官僚统治阶级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体系还是蓬勃发展了起来,变得相当繁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

  • 武则天生命中最后一年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生命中最后一年是怎么度过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初武则天废掉李显,自己登基为帝。后来,武则天更是将李显囚禁,不得与外界接触。但是在武则天病重之际,皇位又再次回到了李显的手里。那么,在李显即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武则天的呢?武则天又是如何度过她生命中最后一年的呢?武则天从来就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