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灭亡东汉建立 东汉是不是西汉的延续

西汉灭亡东汉建立 东汉是不是西汉的延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4/2/16 21:00:48

对东汉和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世人都说东汉是西汉的延续,其实,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朝代、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刘秀,刘邦的九世孙。按照血脉关系看,他有着高贵的皇室血统。当时,人们就认为:汉室被王莽变着法的给夺了,当然,后来的朝代得由刘氏的后人再去继承。这个观点其实是有点“自圆其说”的意味,如果,新朝的各项改制能推进的很好,还有东汉的事么?

那么,西汉和东汉什么关系?

也就是血脉上的沾亲带故吧,二者连都城都不一样。西汉是长安,东汉是洛阳,这和后来明代的迁都不同,朱棣是因为看到北元势力的顽固,他得去镇守。刘秀选择洛阳,除去各种因素外,更关键的一点则是:这里是他的大本营,更利于他对局势的把握。就如当年项羽急着撤退要回楚地一般,项羽在西北几乎没有了支持,孤军奋战难有胜算。

这里,我们再来说说西汉和东汉的差别。

东汉基本沿袭了西汉的旧制。当年,为何秦始皇要弄个郡县制?权力高度集中啊,只是秦朝很快就被推翻了。到了西汉时期,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刘邦推出的是郡国并行:一部分国家直接管;一部分分封给同姓王和异姓王,只是善终的异姓王没有几人而已。

于是,从汉文帝开始,就琢磨着如何削弱诸侯王的权力,直到汉武帝的“推恩令”,才真正做到了可以有效的慢慢的剥夺各分封王的力量。西汉一直在收紧皇家的权力,所以,西汉的政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稳定,后期因为子嗣不丰等原因,让外戚和宦官有了机会插手国家大事,这才给王莽创造了篡权的条件。

而东汉呢?谈东汉的政治生态,就必须得提起东汉的外戚了。这就涉及到当年刘秀为何可以起义成功的原因了。西汉经过百年的发展,从汉武帝这一代开始,豪强地主崛起,他们有钱,还有权,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着极具分量的话语权,包括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慢慢的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垄断势力。

而两汉之际,就是士族豪强极度膨胀的发展时期,王莽的上位就是得了这些人的支持,否则哪能通过“禅位”就轻松结束了西汉。只是,王莽的改革,动了这些人的利益,士族豪强转而开始反对王莽,尤其以南阳、颍川二郡的地主们反应最为激烈。刘秀是世居南阳的士族大地主,他的起义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一场豪族著姓的“聚义”。

当然,这其中的纽带就是婚姻、族党和宗法关系。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是管仲的后裔。而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背景也不简单,郭氏是河北真定的望族,刘秀能当上皇帝,妻族的力量不容小觑。刘秀本人也非常重视宗亲势力,他所重用的人,如:刘植耿纯阴识贾复等,都是有着复杂而强大的宗亲背景。

甚至,有学者说:刘秀很不屑单身人士,在他看来,缺乏联姻似乎少了份力量。刘秀就喜欢用结亲的方式来拉拢人心,那些士族著姓的子女,女儿可以配王,儿子可以尚主。以至于,刘秀有了这些豪强的支持,成功很快就到来了。因为,刘秀很清楚世族大家对刘氏政权的作用,甚至于,为了强化这一结盟,连后妃的选纳制度都是直接向名门贵族倾斜。东汉的后妃鲜有什么民间女子,几乎都让这些世家给霸占了。

外戚的力量如此强大,若是遇上无法抗衡他们的弱、小皇帝,就等于是将朝政大权让出来了,这就是整个东汉的政治生态环境。看着是想借助豪族的力量,巩固、扩大刘氏政权的统治,但是,一旦抑制失败,就会起到反噬作用。当然,刘秀也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也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实施军事集中、隔除外戚领兵旧制、重用文臣等,也因此,中央集权在他这达到了极致。

多说一句,汉武帝早早就认识到了外戚的危害,人家不照样重用外戚领兵,如果,像刘秀一样,也许匈奴的隐患会一直存在,以后的历史还真难说,所以,不可因噎废食。

所以说,西汉和东汉的差别,就在于政权的阶级基础不同:一个是布衣成了卿相;一个是得到了士族大地主的拥戴。而这自然会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及民生的发展等诸多方面。东汉的刘氏皇权,其本身就是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东汉又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这些豪强就必须要将手伸向皇权,于是,皇宫首先成了权力角斗的中心,先是外戚,后是宦官,折腾着东汉离结束也不远了。

东汉一个劲贬损新朝,就是想力证自己是西汉的“延续”,只是,王莽都已经结束西汉了,后面还有一个更短的更始政权,这哪是什么续写西汉呢,分明就是一个新朝代。

参考资料:

【《后汉书》、《资治通鉴·汉纪》】

标签: 历史东汉西汉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朝为何会天下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东汉,宦官

    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实现一统的中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建国195年间诞生了14位帝王。刘秀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国”,平定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原,在位32年间励精图治,建立了“光武

  • 杨玉环是如何成为贵妃的?她的结局为何如此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唐朝,杨贵妃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杜牧这首《过华清池》不一定是脍炙人口的唐诗,但是其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绝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从这句诗可以看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为了搏她一笑,不远千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她每天运来新鲜荔枝,也可

  • 如果典韦不死,曹操还会如此看重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三国,典韦

    一吕二赵三典韦是三国演义中,对武将排行的说法。其中一吕二赵说的是吕布和赵云,而三典韦说的是曹操手下大将典韦。典韦有“古之恶来”之称,他出生布衣,在宛城殊死恶斗,终因寡不敌众慷慨战死。或曰典韦之死,主要原因在于曹操酒后乱性笑纳张绣的婶子,惹得张绣降而复反围攻曹操,为救曹操典韦舍生忘死。三国中关于典韦的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他有什么缺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读通鉴,知历史,本文笔者通过《资治通鉴》来讲述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个缺点。唐太宗李世民当了23年皇帝,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唐朝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更是创造了“贞观之治”。因此,后人对李世民评价颇高。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极高,四夷宾服、万邦来朝,这种盛况连秦始皇、汉武帝时也没有出现过。

  • 乾隆当太上皇的时候,为何和珅没有被清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1796年,一代明君乾隆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的61年在位时长,下诏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就是下文提到的嘉庆帝或颙琰。乾隆帝退位后,自称太上皇,由于处于耄耋之年,行动不便,很多时候由和珅代行皇权,颙琰虽名为皇帝,但没有过多的实权,乾隆退位到驾崩期间,颙琰自知难敌和珅,选择假装“昏庸”,“胸无大志”,麻痹和

  • 朱标的兄弟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争夺太子的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朱标,明朝,太子

    还不了解:太子朱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兄弟多达26人,为何无人与他争夺皇位?说到明太祖朱元璋,不了解各位读者会想到什么?是凭借乞丐身份,一步步成长为义军首领,推翻蒙元统治,建立大明王朝,亦或是奠定王朝根基之后,大杀功臣,在大明中枢,掀起一番腥风血

  • 高览和蔡瑁投靠曹操后,为何没得到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三国,蔡瑁

    曹操麾下大将有一个很大的来源就是历次征战中对手战败投降过来的降将,其中绝大部分曹操都是来者不拒,而且他对降将也比较宽容比如昌豨几次反叛曹操都能忍,再比如虽然自己儿子和侄子死于张绣之手,但曹操仍对张绣示之以诚等等。曹操麾下降将有不少人在投降之前声名不显,但是投降之后却能扶摇直上、大放异彩,其中佼佼者比

  • 陈宫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为何曹操最后会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陈宫算得上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操在献刀刺杀董卓不成,一路逃亡至中牟县被守关士兵所擒获,中牟县令陈宫有感于曹操刺杀董卓的壮举,于是弃官不做跟随曹操一起逃亡;在路过成皋投宿曹操之父的结义兄弟吕伯奢时,因为误会吕伯奢告密于是曹操杀尽吕伯奢家人,并留下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

  • 李世民兄弟明争暗斗了很久,为何李渊没有阻止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古代的很多皇子都是特别有才华的,然而,很多皇子都特别的短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生在了帝王家,这一让人羡慕却又让人害怕的地方。感兴趣的读者跟着小编往下看。为了皇权,很多皇子之间互相残杀,更有甚者,父子之间也相互猜忌,父子之间相互残杀的也不在少数。众所周知,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是在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

  • 铁铉如何靠着一座小城抵挡朱棣大军数月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明朝,铁铉

    公元1398年,一代帝王朱元璋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帝国给他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面对这个庞大的帝国,朱允炆内心也很无奈,虽然家大业大,但是自己的爷爷也太能生了,给他创造了二十多个叔叔,也就是二十多个潜在的威胁。为了自己的位置,朱允炆决定先下手为强,趁叔叔们没反应过来,一通王八拳打死老师傅。于是,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