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告密燕王谋反,为何朱允炆反而处死了他呢?

有人告密燕王谋反,为何朱允炆反而处死了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31 更新时间:2024/2/16 21:00:25

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刚即位不久,收到一份奏疏,上面写:一年后,燕王必反!朱允炆一看就慌了,心想,无知书生,怎么将朕的秘密公之于众了呢!要知道,在大明百官给皇帝的奏疏都是公开的,没有一点秘密可言,这下全都知道了,这不是裹乱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朱允炆下令,将此人抓起来,朕要杀了他!此人一看小命要丢,赶紧摆出一副预言家的姿态,推说是自己算出来的,还说,“陛下可以先把臣关起来,到时如果燕王未反,再杀我也不迟。”

把这件事上升到玄学,果然能保住了性命,这个人就被朱允炆关了起来。这个上疏的人叫程济,是洪武年间的进士,现任四川岳池县县学的教谕(校长)。

程济的奏疏里涉及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就是削藩。在洪武朝是不能谈削藩的,因为朱元璋会认为你是在挑拨他们老朱家的血脉亲情,当年有个叫叶伯巨的人,就是因为劝谏朱元璋谨慎分封,避免宗室叛乱而死在狱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流转,事态正在一步步像叶伯巨提到的那样发展。明白人都在看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的动作,果然,朱允炆即位不到三个月,就把周王朱橚废为庶人。

程济此人懂术数,又结合目前的形势,北边燕王朱棣无论从能力还是威望都不容小觑,面对削藩绝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主。于是,程济就上疏提醒朱允炆,他说的很委婉,“北方兵起,期在明年”,但这意思实际上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一年后,燕王必反。

就是因为如此明显,才让朱允炆觉得心惊。尽管朱允炆在即位前就已经在琢磨削藩了,但削藩这个事是不能放在明面上提的,朱允炆向来都是和齐泰黄子澄密议的,一来是违背祖制,二来也会打草惊蛇,万一遭到藩王们的联合抵制,就不好削了。

还有就是程济的指向太明显了。朱允炆当然知道藩王中最大的威胁是燕王朱棣,对于要不要最先削燕王的问题,朱允炆等人就密议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先剪除燕王的同母弟——周王。

对付燕王,朱允炆觉得还没准备好,他不想打草惊蛇。但此时程济的奏疏一出,不就是在说朝廷打算对燕王动手了吗?所以朱允炆得赶紧想办法找补,说这个程济是妄议朝政,还装模作样的要杀了他。

其实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想法太稚嫩,以为他现在对燕王朱棣客客气气的,就会让朱棣宽心。朱棣又不是傻的,种种迹象都已经在传达削藩的信号了。最早是朱允炆公布出来的太祖遗诏要求诸王不必到京吊丧,还宣布藩王封地所有军士,今后只听朝廷节制。第二条摆明了就是针对燕王朱棣的,洪武末年朱元璋可是将北方边境的防务都交给了朱棣,朱棣手下可以节制的军马有二十多万呢。现在都归朝廷之后,朱棣就只剩下他燕山三卫一万多人了。

紧接着就是抄了弟弟周王朱橚的府邸,废为庶人,流放云南,太祖尸骨未寒,就一点不顾念亲情,还能指望新君这个做侄子的能善待这些藩王叔叔们吗?可笑的是,朱允炆的近臣黄子澄也是如此幼稚。太祖周年祭的时候,朱高炽兄弟三人代父进京祭拜,齐泰主张扣留朱高炽兄弟为人质牵制燕王。而黄子澄却认为此举打草惊蛇,主张将三人送还回去,以示朝廷无削藩之意,麻痹燕王,朱允炆竟同意了。

要知道,此时湘王朱柏已经不忍受辱,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也被废为庶人,朝廷削藩已经是明牌了。朱允炆、黄子澄还想着遮遮掩掩糊弄朱棣。

二者的段位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朱允炆如何能赢得了朱棣呢?

标签: 历史明朝朱允炆

更多文章

  • 一统江山的刘伯温,他的实力相比诸葛亮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的这一句话基本确定了刘伯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但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遇到的也是不一样的对手很多人由此不认同这样的说法。那么究竟二者谁的能力更强?刘伯温也究竟为何甘拜下风?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但是当时刘备手中兵力不足千人聚集在新野小

  •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到底是谁策划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来的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两个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熟悉,大体是说李世民和李建成矛盾太深不可调和,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李渊于是从中调停,结果李世民在第二天上班的路上截杀了李建成,

  • 武则天退位后连权力都没有了 期间为何没有对武则天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武则天,唐朝

    还不了解:武则天退位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称帝15年,82岁把皇位还给李唐后没了权力,为何无人动她?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更充满了各种争议,最终只剩下一块无字碑文,任后人评说。武则天的一生是强悍的一生,没办法,在传统的男尊

  • 刘备和孙尚香关系很好,为何两人没有儿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在三国历史中,最精彩的桥段之一就是周瑜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赔了的夫人就是孙尚香,也就是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孙夫人。但是,这段历史有个很奇怪的一点,那就是刘备迎娶孙小妹3年,却一个小孩没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很多人都说,那是刘备年纪太大,在跟孙尚香结婚的时候,已经48岁了,因此太老了。但是,在孙小妹

  • 历史上朱元璋最喜欢的功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历史上朱元璋最喜欢的功臣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朱元璋的功臣中,要说谁最惨?那么应该是胡大海,这个问题我们在上篇文章已经讲过,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笔者给大家分析一下朱元璋最喜爱的功臣是谁?可能很多的人会认为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人,其实不是。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中的

  • 明朝最大胆的小偷是谁?竟偷到国库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最大胆的小偷是谁?竟偷到国库去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门是人出入房屋的必经之处,而门从最初推门可入的木门,发展到现如今的电子锁门也都有一个过程,不过这世上之所以出现了锁,最早的原因也是为了防小偷,《说文》中对“偷”字的释义是:“偷,苟且也。”《礼记·表记》中则说:“安肆曰偷。”而

  • 汤和能得到善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汤和能得到善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汤和是大明王朝难得几位得到了善终,且后代没有遭到清算的开国功臣,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入股入得早,红利吃到老汤和是最早的一批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他们两个是同乡,而且是从小一

  • 胡廷瑞投降后,为何朱元璋把龙兴路改名为洪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在元至正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2年的时候,陈友谅丞相胡廷瑞(即胡美),率众投降朱元璋,并献上其所驻守的龙兴路。朱元璋在接受投降后,宣布将龙兴路改名为洪都,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同时将原征南将军邓愈提拔为江西行省参政,让其带领一支军队驻守在洪都。至于胡美,老朱则继续让他保留原来的职务。可问题就在于

  • 熹贵妃为何不愿意和乾隆皇帝合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清朝,熹贵妃

    熹贵妃就是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她在十三岁的时候入侍雍亲王的府邸,在雍正元年时被封为熹妃,在雍正八年时被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葬泰东陵。全谥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

  • 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那么久 李世民为何没有提拔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李世民,武则天

    对李世民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时期,李世民为何11年不提拔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司马光评价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武则天是第一位女帝,也是唯一一位女帝。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