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当初十分厚待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唐玄宗当初十分厚待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30 更新时间:2024/1/16 17:10:18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受到唐玄宗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发动兵变?

安禄山本来还是比较忠诚的,也想走传统的出将入相流的,在边镇立功,然后去长安做安享富贵。奈何安禄山虽然军功够了,但是却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一群朝臣看他不顺眼,压制敌视,唐玄宗也不好与群臣相违,于是为了奖赏安禄山,让他多领了几个军镇。这么一来就拖了不少时间,到后来安禄山反唐前自己也在想办法派人在长安活动,想去长安做官,但一直没能成功,反而令安禄山在军中威望大增。

结果后来唐玄宗为了试探安禄山是否忠诚,召安禄山来长安,安禄山以为唐玄宗这是准备让自己去长安享富贵,于是开心地跑到唐玄宗面前,结果却很失望。自己被卡在节度使的位置上,而手下一帮人还眼巴巴地看着想上去,于是这才起了反叛的心思。但是考虑到自己虽然按照唐代来说算是汉人一代,但本质上还是胡人一代,万一自己起兵手下有将领为了升上去把自己砍了,自己就完了,所以开始逐步在军中搞一部分番将替换,与自己的汉将亲信搞制衡,近卫将领换了免得反叛。

其实本来安禄山的身体状况就有些不好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没几年,安禄山就病奄奄一息,要是再拖个几年,安禄山自然去世没准还能混个大唐忠臣的好名声,但即便如此,手下的田承嗣之流的边军依然支持他,可见安禄山的反叛很有可能本身就顺应了边军很多人的意思。甚至薛仁贵孙子薛嵩、薛岌他们都跟着安禄山,难道有河东薛氏的暗中支持?

所以这种看法认为,安禄山之所以反叛,是由于李、杨为代表的群臣想打压安禄山,令唐玄宗破坏了出将入相的传统,安禄山上升通道被堵死,而下面的将领又想升上去,毕竟大家都不想永远在边境苦寒之地与蛮夷苦苦鏖战。于是安禄山察觉到这样下去,自己可能就成了下面将领的挡路石与发泄口,在对唐玄宗最后的期望转为失望后,索性借助边军的集体意志直接反叛。

均田制是与府兵制相配合的经济制度,但任何王朝建立都难以避免土地兼并的总趋势,均田制崩溃不可避免,这使府兵失去闲暇,难以自备武器,大量逃逸,不能承担兵役。事实上,募兵制建立的目的并不是减少军费开始,由于府兵本就义务服役,而募兵则需要军饷。在府兵大量逃逸的背景下,朝廷为了继续维系规模庞大的大军才转向募兵制。

安史之乱发生不应简单从安禄山、李隆基、杨国忠等人互动关系的视角去分析,应当关注天宝年间的结构性问题:1.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形成军镇是安禄山一呼百应的前提;2.玄宗财政改革造成了士绅与朝廷的离心力;3.科举官僚与贵族官僚在开元间长期内耗,但保持了朝政的动态平衡,李林甫等贵族一方占据上风避免纷争,但无法阻止李、杨等人滥用权力;4.北齐以来,河北与关中长期存在离心力,为安禄山所利用。安史之乱是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诸如募兵制改革、贵族官僚当政等重要因素,失去任何一个,安史之乱都不可能爆发。

唐代体制革新,文武并进,民族风气锐意进取。不过,唐代的体制也是一锤子买卖,能结出灿烂的果,但是也必然凋零,安史之乱就是唐代必然结果。府兵制崩溃,原本关中一家独大的强干弱枝格局无法维持。国家疆域辽阔,统治成本很高,朝廷只能赋权地方。在辽阔的国土上多民族纷繁复杂,地方上必须以武力为重,藩镇建立难以避免。

标签: 历史安禄山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元老那么多 程咬金为何会成为最后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唐朝,程咬金

    对唐代开国元老和程咬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众多开国元老,程咬金为何成了最后的人生赢家?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封建王朝,一则因为唐代的强大,二则因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少有的在建立国家之后没有清算功臣的封建王朝,像李世民这般开明的君主,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

  • 汉朝能够跨度四个世纪 刘邦建立汉朝之初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对汉朝四百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初究竟做了哪些措施?汉朝从西汉的汉高祖至东汉的汉献帝,跨度四个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国祚最长的王朝。这个稳定而长久的朝代,使我们主体的华夏民族称为“汉族”,人民称为“汉人”。而其中汉朝创始人刘邦功高盖世,他四十八岁才开始创业

  • 名将薛仁贵是怎么被李世民挖掘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名将薛仁贵是怎么被李世民挖掘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从河东薛氏说起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群臣,正慷慨激昂的阐述:第三次征伐辽东(高句丽)的必要性。其实,关于到底该不该打辽东的这个问题,已经折腾了好几天了,都是他一人唱独角戏。所谓“数日,无敢言者”。大臣们都

  • 汉武帝晚年是怎么发现自己的过失及时醒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汉武帝,刘彻

    众所周知一代明君汉武帝晚年,政治危机十分严重,那么他是怎么发现自己的过失及时醒悟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彻一开始担心自己权力不保,于是严刑峻法以驭臣下,文帝时废除的“俳谤罪”“妖言罪”又随意恢复了起来,甚至有所发展。有位大臣对币制改革有意见,不敢讲话,只是嘴唇

  • 汉武帝刘彻倡导的币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倡导的币制改革有什么意义呢?这场改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财政大权从地方上收回,交由中央控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币制改革以前,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铢钱币,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经过币制改革,钱币由中央统一铸造。恢复财政也是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文帝和景帝两代

  • 刘邦当初对雍齿恨之入骨 雍齿最后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邦,雍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雍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齿是刘邦最恨的叛徒兼功臣,屡有被杀的危险,为何最后能善终?众所周知,汉高帝刘邦是个心胸狭窄之辈,但凡得罪过他的人,最终都会遭到打击报复,比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如此。而在这批人当中,最让刘邦痛恨的无疑是将军雍齿。奇怪的是,

  •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是什么出身?她死后为何会被葬入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敬敏皇贵妃,清朝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出身于镶黄旗包衣的张雅氏族,后改名为章佳氏族,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开启了大清皇贵妃附葬帝陵的先例。这位皇贵妃之所以能在去世后20余年得以附葬帝陵,不是因为康熙帝的恩宠,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好儿子。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

  • 貂蝉落入曹操手里都没有自杀 送到关羽手里为何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貂蝉,关羽

    对貂蝉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貂蝉落入曹操手中没有寻死,为何在自己被送给关羽后,却自寻短见。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沉鱼”西施、“落雁”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贵妃。在这四人中,其他美人都有史实记载,唯独貂蝉是虚构的;但以虚构的身份,却能力压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

  • 历史上常遇春为何会英年早逝?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常遇春,明朝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每一个开国皇帝,不管他的出身如何,他们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都离不开一些能人的帮助,而朱元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原本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家中甚至因为贫困而饿死了很多人。为了生存,朱元璋还当

  • 索额图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康熙一定要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索额图,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康熙皇帝时期的清朝属于鼎盛阶段,也算国泰民安,但朝廷上下的大小事务也迭出不穷,当时的索额图是康熙手下的一员悍将,文治武功都很精通,加上是康熙挚爱的赫舍里氏的亲哥哥,于是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康熙帝的左膀右臂,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即使在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