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读过吗?

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读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2/15 10:55:37

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读过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白和杜甫,唐代诗坛的扛把子。虽然两位是多年好友,但后世却总是忍不住把他们比上一比。1000多年前,白居易写了一篇散文,名字叫《与元九书》,元九就是大诗人元稹。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诗人,一起论了论李白和杜甫谁更牛的问题,得到的结论很一致:杜甫比李白牛。

本来这也没什么,反正当时李、杜都已过世,水平孰高孰低由后世评说。可这胆子不小的诗魔白居易,偏在这篇散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这话翻译成白话,大概就是这样:李白虽然是奇才,但他的作品如果按风雅比兴等的要求来看,十首找不出一首好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韩愈看不下去了,写了一首《调张籍》,借教训徒弟张籍来讽元稹、白居易之流。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言下之意:你们这些不懂李白的,根本就是愚儿!

因为韩愈的加入,这场争论暂告一个段落。

笔者也是李白的真爱粉,但是千年后,不褒不贬地来看白居易当初批李白诗的这个话,个人觉得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并没有说错。不信?咱们来看看李白的这首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约写于公元724年,李白23岁时,当时李白由蜀中乘船而下,准备开始行诗走天涯了。看起来,诗仙当时心情是不错的,这首诗写得明快自然,虽最后一句有思乡的情绪,却不哀也不伤。

但这首七言绝句,懂诗的人都能看出有不少毛病。双声平韵的韵律不完美咱们就不说了,李白的很多诗都存在工整度上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首诗通篇都在堆砌。首先是意境上的堆砌,后三句都在写江水,大家看看唐诗中的精品,是很少见这样的诗作的。其次,是地名上的堆砌,全诗28个字共写了渝州、三峡、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一共是5个地名。每一个地点,他都没有细写,只是一笔描过,似流水账一样。

对于此诗堆砌的毛病,我们来看看清代文人王世懋在《艺圃撷余》中的说法:“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见精严。”这个虽然是对七律的要求,却是王世懋在评价李白这首诗时提到的。除了王世懋之外,王琦对此诗的评价也是:“古今犯者不少,宁尽汰之耶。”

这几位大学者其实都发现了李白这诗是有瑕疵的,但最后这首诗还是成了李白年轻时的封神之作,这是为何?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表面上李白这诗确实有堆砌的毛病,但却胜在了神龙行空的意境上。这5个地名,李白用山月、秋、影、水、夜色,再加了一点思乡之情,把它们镶嵌在了一起,令整首诗浑然天成。

这样写,既打破了传统写诗的规则,又体现了诗仙对语句控制上的能力,诗仙这其实就是在炫技。年少的他,或许就是想用这样一首不合规矩的诗,告诉世人:我李太白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理解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白居易当年的说法。是的,从对诗作“风雅比兴”等要求来看,李白的很多诗人生工整度欠缺,结构上也乱得很,但若每个人写起诗来都计较那些条条框框,唐诗显然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峰的。没有李白这种专门“捣乱”的诗人,就没有唐诗的瑰丽多彩,这就是李白对唐诗的意义。也是这首诗,最终能成为千古名作的原因。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侍卫如果和妃子产生感觉 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清朝,侍卫,妃子

    还不了解:清代侍卫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侍卫和妃子日久生情怎么办?清代皇帝的办法绝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在清代也诞生了侍卫这个职业。侍卫不是太监,他们在朝中权力非常大,是为不但保护皇帝的安危,而且还保护着皇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是不允许男人进入的,在任何一个朝代。

  • 康熙雍正的御前侍卫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康熙雍正的御前侍卫为什么能善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讲到《雍正王朝》,比如像八阿哥胤祀,康熙一直觉得他非常的精明。那么邬思道和张延玉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一些老谋深算的人物,非常了解康熙的帝王心术。小编今天讲的这个人物,他的官虽然不高,是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但他却在九龙夺嫡的时候保存了自

  •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并没有去支援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关羽,三国

    在三国故事中,对关羽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的桥段,大家都很熟悉。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封和关平是蜀汉将二代中比较出色的代表,他们武艺高强,年轻有为,诸葛亮曾多次让刘封和关平搭档,一起做事,在大多数时候,基本都是关平的名字在前,刘封的名字在后。而刘封和关平也不负众望,经常能出色

  • 雍正唯独多次当众“羞辱”宜妃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雍正唯独多次当众“羞辱”宜妃是为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康熙所珍爱的宜妃是先于康熙意外死亡的,康熙为此悲痛欲绝,给了宜妃无尽思念与哀荣。但现实情况却是,宜妃在康熙驾崩11年后才去世。就是这“苟活”的11年,却让宜妃陷入无边的苦痛——因为继位的新君雍正帝

  • 侍卫跳河救太子朱标,为何反而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侍卫跳河救太子朱标,为何反而被处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标在历史上以宅心仁厚著称,和他那刚猛的父亲简直是两个极端。他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元璋对他也是寄予厚望并加以信任,因此朱标在父亲朱元璋面前也是有话语权的,他和马皇后是唯一敢劝谏并且能劝住朱元璋的人,以至于把许多功臣在朱元璋的

  • 历史上嘉庆之所以要杀和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嘉庆帝,清朝

    嘉庆帝,在清朝皇帝列表中排行第七,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五个皇帝,原名永琰,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起贪官污吏,和珅绝对是“赫赫有名”,当年和珅极得乾隆的宠信,位高权重,在朝堂上颇有只手遮天的趋势。后来和珅被嘉庆抄家,锒铛入狱,人生从贫穷落魄到位极人臣,再到身首异处,犹如过眼云烟,倏忽而已。

  • 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凌烟阁,这是李世民为了表彰为唐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们所建设的荣誉殿堂,里面摆放着二十四位唐朝功臣的画像,供世人以此为楷模而去努力追求。而据说其中有两位功臣因为信佛与权势地位绝缘,导致李世民拒绝佛教,这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吗?还是有其

  • 陶谦几次把徐州让给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陶谦几次把徐州让给刘备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陶谦让徐州公元194年,63岁的徐州牧陶谦去世,临终之前,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自己治下的徐州6郡让给了豫州刺史刘备。但实际上,陶谦膝下有两个儿子,而且都已经成年了;他麾下还有不少能臣武将,其中的陈登、糜竺、曹豹每个人投靠陶

  • 曹丕成为曹操继承人之前,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曹丕成为曹操继承人之前,死了多少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谈到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我们不得不想到曹操,无论他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枭雄,曹操的深谋远虑与智慧以及在战场上的威武雄风,都是在三国时期所有的政治人物中数一数二的。而很多人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违反人臣之道的行为,但是反

  • 汉武帝当初如此喜欢卫子夫 后来为何厌恶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汉武帝,卫子夫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汉武帝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却对她厌恶至极?公元前91年,由汉武帝主导的“巫蛊之祸”,以长安为中心迅速蔓延,波及了三辅在内的整个京畿要地。这是武帝朝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灾难。短短几个月,上至皇亲国戚,下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