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大士中状元后被乾隆刁难,他是如何巧言化解的?

秦大士中状元后被乾隆刁难,他是如何巧言化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24 12:27:05

秦大士,字鲁一,又字鉴泉,号磵泉,又号秋田老人,清朝乾隆时期状元,官至侍读学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乾隆十七年,38岁的秦大士和其它举人进士一起,来到了宫里参加殿试。终于有了光宗耀祖的机会,可是这位新晋举人的心里却特别紧张,他不知道一向以率性著称的乾隆皇帝,会不会出一些自己难以应对的问题呢。

这一年的殿试正好赶上了太后60圣诞,乾隆皇帝便想把这次殿试办的有趣味一点,刁难一下进士们,好让进士们出丑,以此哄太后开心。正当乾隆皇帝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试题时,正巧看到殿试名单中“秦大士”三个字。乾隆皇帝心想,这个“难题”来了。

秦桧害死岳飞,是千古罪人,后人无不对他唾骂。而这位秦大士,竟然是奸臣的后代,这个题材不可错过!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姓名考问秦大士。

果然,秦大士御前觐见,乾隆皇帝却故意板着脸问道:“秦大士,你真是秦桧的后代吗?”谁知道,秦大士只是一愣,随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一听,愣了半天,随后,哈哈大笑,让秦大士顺利的通过了殿试,并且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的第43位状元,大魁天下。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秦大士的回答,会让乾隆皇帝开心不已呢?这句话又充满这说明什么样的智慧,体现什么样的口才,让乾隆都心服口服呢?别着急,听过分析之后,大家自然会明白,秦大士的口才玄妙之处。

第一:秦大士巧妙回避了尖锐锋芒

乾隆皇帝十分喜欢附庸风雅,平时也很喜欢读《史记》等历史书籍。据说,他的贴身太监们之所以大多以赵为姓,就是因为乾隆皇帝讨厌赵高这样的奸宦,需要时常提醒自己。

所以,秦大士如果直接说自己姓秦,又正好是秦桧的后人,很容易让乾隆心生不满,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名落孙山了。所以,这个时候,秦大士不直接回答,反而是最智慧的。

第二:秦大士在维护自己的尊严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秦大士隐瞒出身或者在皇帝面前羞辱秦桧,难道不行吗?

要知道,殿试之前,皇帝肯定已经得到了进士们的户籍,也就是说,自带简历被面试。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大士要是回答自己不是秦桧后人,很容易因为隐瞒被处以欺君之罪。

再有,羞辱秦桧肯定是不行的。秦大士的先祖秦梓,是秦桧的同胞兄弟,也就是秦大士的长辈。秦大士如果一直辱骂秦桧,也会因为不孝顺而失去自己的名声。

第三:秦大士“暗捧”乾隆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说,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在赞美了乾隆皇帝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秦大士认为,物是人非,时移世易。励精图治的乾隆皇帝和听信谗言的宋高宗,怎么能一概而论!秦桧残害忠良,作为秦桧后代的秦大士,也觉得惭愧。但是,秦大士能够作为殿试的一员,尤其是在乾隆皇帝的“领导”下,自己一定会是个好官。秦大士的回答在小小地夸奖乾隆皇帝之后,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可以说是非常有智慧、有口才的了。

另外,秦大士的回答也是一个小小的反击和谏言,他在告诉乾隆皇帝,不要重蹈宋高宗的覆辙,如果乾隆皇帝忠奸不分,那么,秦桧这样的人还会再次出现。

其实,像这样的“口才”精妙,秦大士并不是第一次展露。

相传,秦大士与袁枚一起游玩的时候,正好来到了岳王庙。岳王庙的游客一听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就故意让秦大士对着秦桧的铜像作对联。袁枚为了给秦大士解围,开口便答道,“人于宋后羞名桧。”秦大士随后接道,“我到坟前愧姓秦。”他巧妙地把对秦大士的羞辱变成了对岳飞的赞美,真是好对绝对。

秦大士的故事也说明,遇到尴尬的时刻,不要紧张、不要害怕,用微笑和智慧去面对,用自己深厚的功底和敏锐的才思去思考,用自己积累的口才精妙去解决,这才是解决困境的最好办法。

不过,一般人不会有秦大士这样的才思敏捷,如果生活中、职场上遇到这样的难题,一般都会非常尴尬。有的人脾气暴躁,一旦场面失控,甚至要与对方争个面红耳赤,这不但伤了和气,甚至还有损自己的声誉,得不偿失。

其实,并不是什么事都需要针锋相对的去解决,反而要在平时多一些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口才并不是可以说出多少华丽的辞藻,也不是可以连续演讲多长时间,在我们现在的职场中,往往需要你在关键时刻说出一句关键的话,达到扭转乾坤的目的。

而这句话才是“口才”最重要的用武之处。

标签: 历史秦大士清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晚年要拔刀自杀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晚年要拔刀自杀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两仪殿召开御前会议。会议结束前夕,唐太宗屏退左右,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四位重臣。就在四人纳闷皇帝为何留下自己时,让他们傻眼了一幕发生了。唐太宗说道:“各位,实不相瞒,我实

  • 李显被武则天废黜,为何还能重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显被武则天废黜,为何还能重登上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宗李显废立事件先后跨越21年,对唐朝历史影响很大。李显被废时,武则天完全掌控朝政,复位时,武则天黯然离场。因此,它是一个时代的开启、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结束。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一个皇帝如果被废位,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政治生命,就连自

  • 82岁的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人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82岁的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人杀她?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大小小400余哥皇帝,武则天则是最特殊的一人,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他是空前绝后的存在,他的侧面加强了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上对女性的观点,但是他的一生也是矛盾的,史学家对他的评论也是褒贬不

  • 李世民为什么选懦弱的李治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选懦弱的李治继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而如此一个积极反省自己,善于学习的君主,却把自己的君位传给了在一众皇子中并不出色的李治,太宗的做法是否有其道理?才华横溢,受到喜爱唐太宗

  • 武则天为何偏爱东都洛阳?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武则天,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建都于长安,洛阳是它的东都,那她为何偏爱东都洛阳?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从唐高祖至高宗,均以长安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但是武则天登上帝位之后,除了长安元年(701)十月到三年十月这段时间住在长安以外,其余时间一直住在洛阳。据史料记载,武则天

  • 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皇帝 朱允炆削藩真的错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明朝,朱允炆

    对明代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进行削藩有错吗?朱允炆的身份继承人,算是明代嫡长子制度的实操代表。朱标的原配常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朱允炆是吕氏生的庶次子。但正常来说是朱雄英继位,然后是朱允熥。长子夭折,常氏死得早,

  • 古代皇帝龙袍都是黄色的 秦始皇穿的为何是黑色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龙袍

    还不了解:古代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有数百位皇帝,多以黄色龙袍为主,为何秦始皇却穿黑龙袍?在中国古代,黄色通常是皇室的专用颜色,臣民是不能擅自使用黄色的,不然就是越礼违制,后果不堪设想。在古典影视剧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皇帝颁发的圣旨也是黄色,连

  • 历史上秦琼真的病了十二年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秦琼真的病了十二年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末年,战火四起,乱世之中涌现出了许多猛将。例如大家熟识的程咬金,尉迟恭,李元霸,罗成等人,而要说起隋唐英雄中大家最为熟知的莫过于秦琼和尉迟敬德这两位门神了。在隋唐英雄传中,秦琼常常被演绎为一个忠肝义胆,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形象。确实,秦琼

  •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私通武则天的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私通武则天的男宠?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上官婉儿大家可能一个念头想的是手游王者荣耀中上官婉儿,那么大家知道历史中的上官婉儿吗?历史上的上官婉儿生活在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女性权力达到巅峰的时期,所以说她生活的年代女性干涉政权的事情层出不穷,一开始是武则天

  • 许褚如果活到高平陵之变的话 他能够阻止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许褚,司马懿

    还不了解:许褚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假如许褚不死,活到高平陵之变,有能力制止司马懿吗?许褚是曹操最信任的猛将之一,力大无比,勇猛善战,自从跟随曹操之后,曹操就一直将许褚带在身边,作为贴身护卫,许褚多次在危难之中,救了曹操,而许褚也得到了一个“虎侯”的美称。假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