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临终前终于领悟做官的真谛,他留下了什么遗言?

李斯临终前终于领悟做官的真谛,他留下了什么遗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4/3/16 23:44:19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协助秦始皇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虽然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影响却很长远。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当时制定的很多制度,例如郡县制,考核制等也一直延续下去,就连刘邦这位反秦的“罪魁祸首”,也并不反对秦朝的大部分制度,只是让萧何进行了一些改进。

秦朝的制度之所以会有这样变化的生命力,乃至被现代人延续使用,是因为开创这些制度的人,都具有出色的能力和眼光。商鞅和李斯就是这些闪烁的群星中,相当璀璨的两颗。

然而,这两位大才的结局都下场惨淡,商鞅最后车裂而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李斯的结局比商鞅更悲惨。

根据《史记》与《战国策》记载,商鞅因为推行变法触及到了当时贵族的利益而被当时的贵族记恨。后来新的秦王上位,这些贵族趁机闹事,陷害商鞅而死。尤其是秦国公子虔等人,诬陷商鞅谋反,再加上年轻的秦惠文王担心商鞅居功自傲,功高盖主,于是,真的开始追捕商鞅。商鞅被逼无奈,开始作乱,反而被秦惠文王等人抓住口实,最终落得车裂的下场。

由于,秦惠王对商鞅采用的是车裂的极刑,于是,秦国有很多人为商鞅鸣不平。但是,商鞅确实最后有触犯秦法之嫌,最终,他为自己的改革的法律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与商鞅相反,李斯的结局总会给人一种讽刺的感觉。这是因为,李斯与商鞅相比,失去了一份初心,也失去了一份对秦朝的忠诚。

李斯早年在楚国做小吏。当时,楚国屈、景、昭三氏世袭官职,楚国又有封王子为令尹的惯例,所以,李斯这样的人才就很难获得上升空间。因为不甘心,李斯毅然来到了秦国做官。从郎官到长史到客卿到廷尉,李斯凭借着自身的才能,一步步上位,最终成了大秦丞相。

秦始皇建立秦朝的过程中,李斯功不可没,秦朝还是秦国时,他劝说嬴政用金钱收买六国重臣。赵姬之乱时,他劝谏嬴政不要赶走这些人才。郡县制等制度,也有他的提议。可以说,为了秦国乃至秦朝发展,出过不少力。

但是,李斯本人并不是光明磊落的人。在他维护自身权力的过程当中,他也设计了不少人,韩非子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门下的弟子,在稷下学宫,他们一同学习了不少治国救民的方法,包括法家的各种知识。韩非子是韩国的公子,也是后来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传递出来的法、术和势相结合的思想在当时也备受国君们的认可。但是,这样一个人却并没得到韩王的重用,入仕秦国后,也被秦王杀害。

韩非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据说跟李斯有很大的关系。李斯在楚国辞职之后,就来到了秦国,开始给嬴政出谋划策,也废除了分封制。后来,李斯在嬴政面前,就成了红人。韩非被秦始皇请到秦国之后,李斯特别慌,生怕自己的职位被抢走。所以他特别嫉妒韩非子的才能。

一次,李斯在嬴政面前挑拨是非,诬陷韩非子是韩国细作,最后导致韩非子入狱。韩非子入狱以后,李斯担心秦王对韩非心软,于是提前下毒害死了韩非。

不过,也有的说法表示,李斯之所以会下毒害死韩非子是嬴政的主意。因为嬴政厌恶韩非想要保存韩国,所以,就借李斯的手来杀害韩非子。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能看出李斯跟韩非子的死有莫大的关系。

嬴政去世之后,李斯为权势投靠赵高,联合赵高和胡亥害死了扶苏。接着,秦二世登基以后,赵高进谗言诬陷李斯,李斯最终入狱。入狱以后,他被除以五种大刑。先是脸上刺字,再割鼻子,再砍掉所有脚趾,接着活活用竹板不停抽打。在受尽这些折磨以后,李斯被腰斩。

行刑之前,李斯给自己的儿子留了一句千古名言: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与你再牵着咱们的黄狗,一起出上蔡的东门,共同去抓兔子。可惜没有机会了!

从李斯留的这句话里能看出,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跟自己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他最渴望的其实还是自由。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的这句话太过悲伤感人,又被后世创造了两个成语。一个是“东门黄犬”,一个是“东门逐兔”,意思都是说官宦大臣遭了劫难,再后悔时却发现已经迟了。

虽然说临死前李斯很后悔,不过李斯既然选择了去陷害他人,后来又轮回为被赵高过河拆桥,不可谓是命运弄人了。如果当初,他能不计较私人恩怨和一时地位高低,选择了扶苏,那么,也许他就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了。

不过说到死法,商鞅是被士兵杀死后又被车裂的,李斯却是真正受到非常多的折磨,而后才处以极刑,相比之下确实是李斯更加凄惨。这甚至与当年害死廉颇、李牧的赵相郭开有的一拼,当年郭开坏事做尽,在将财物转移到秦国途中遭到李牧旧部截杀,死像同样凄惨。

现在看来,李斯死前确实是幡然醒悟,终于领会了做官真谛,他的这番遗言让后世无数官吏受到发。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丞相大臣,他们想到李斯的结局,无不战战栗栗,仔细斟酌,甚至及时作出隐退的决定,避免走上李斯的覆辙。

人都会想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条路。想要活路不可怕,想要利益不可怕,是非不分才是最可怕。投靠不择手段的一方,就如同与虎谋皮,帮助恶人,坏事做尽,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标签: 历史李斯秦朝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为什么会被李隆基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上官婉儿为什么会被李隆基除掉?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普遍比较低下,因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因此女性脱离男性之后很难生存。所以在女子出生以后,未出嫁之前需要依靠他们的父亲、兄长维持生活,而出嫁以后则需要依靠丈夫而生活。但是对于一些家境不好或者命运不济的女子来说,能够生存于

  • 因为建文帝削藩才知道朱棣造反的 朱棣称帝后为何还要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称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削藩,逼反了朱棣,朱棣称帝后也削藩,不怕重蹈覆辙吗?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在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削藩,目的是加强皇权,结果,逼反了燕王朱棣,朱棣不造反不行了,朱棣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攻进了京城南京,推翻了建文帝的

  • 武则天退位后受到的待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退位后受到的待遇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凭着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宠爱,太宗驾崩后,她出家为尼。本想平平淡淡的在寺院了次终生,可是老天偏不遂愿。李治在太宗还在世时就垂涎武则天美貌已久,刚等上皇位没多久,

  • 武则天为什么和李治生育了六名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为什么和李治生育了六名子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武则天,她先是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又以寡妇身份改嫁,得到第二任丈夫也就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的宠爱,为李治生儿育女管理政务,然而她之前被李世民纳入后宫12年,却为何没有与李世民生下孩子呢?李世民究竟有没有宠幸

  • 太子李建成斗不过李世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子李建成斗不过李世民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故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唐朝前期的确有非常开阔的气象,尤其是李世民,不但要做皇帝,还要做草原上的天可汗

  • 张飞和关羽都号称万人敌 两人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张飞,关羽

    还不了解:张飞和关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被称为是万人敌的张飞和关羽,因何得到此称号?三国时期猛将众多,单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顺口溜代表的二十四名将大都是武力强悍之辈,不仅如此演义中明确说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就有不少比如严颜,韩德,王双,邢道荣等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派遣尉迟恭保护李渊的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派遣尉迟恭保护李渊的原因是?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的诸多名将中,尉迟恭是除了秦琼最猛的,不仅帮助李世民打天下,还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助他登上帝位。在玄武门发生之后不久,李世民派遣尉迟恭入宫保护李渊。当时的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都已经战死,但东宫、齐王府、秦王府的人

  • 秦琼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末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秦琼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末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君王打下江山之后仿佛有一定律:即封赏有功之臣。在这一点上,做得可圈可点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像前朝历代君主一样,对于追随自己的功臣给予高官俸禄、封地封侯。执政后期,他还特地找来画师按照真人比例大小,为他们描绘画像并用凌烟阁专

  • 历史上刘墉是什么出身?他在清朝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刘墉在清代历史上名气很大,甚至超过了其父刘统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几乎没有人敢不听从他的话语。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清朝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个胆大包天的大臣,此人名为刘墉,他是唯一敢捉弄皇帝取乐的清朝大臣,若不

  • 王子颓:周庄王姬佗庶子,曾发动子颓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王子颓,周朝

    王子颓(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73年),姬姓,名颓,周庄王姬佗庶子,周釐王姬胡齐之弟,周惠王姬阆的叔父。深得其父周庄王的宠爱。公元前675年,王子颓联合蔿国等五位大夫发动叛乱,驱逐周惠王,自立为周天子。公元前673年,郑、虢二国联军攻进周朝都城,杀死王子颓和五大夫,周惠王复位,史称此次事件为王子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