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临终前说的话朱允炆听见了吗?

朱元璋临终前说的话朱允炆听见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28 更新时间:2024/1/25 12:22:39

朱元璋临终前说的话朱允炆听见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提到朱元璋,我们不免会想到他的非凡能力及其一些看似“残忍”的行径。作为帝王,朱元璋实在可谓是一代传奇,低微的出身并没有影响到他施展才能,甚至逆袭成为天下至尊。当然,他的“残忍”一面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人们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偌大的皇宫里,处处“潜伏”着“心眼”,有时不为飞黄腾达,也需要明哲保身。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里的父子兄弟之间反目乃至自相残杀也不足为奇。他们享有数不清的荣华富贵,却难享真正的兄友弟恭。皇子皇孙们为继承皇位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皇位“来历不明”,也是常有之事。

而历史上关于朱元璋之子朱棣的皇位来源,也有着不一而足的说法。

大家或许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来得“不甚光明”,他最终起兵篡夺了皇位,成为了帝王。按照这种发展,自然而然推知出的是朱元璋无意传位给朱棣。

但也有一种说法,说朱元璋原本是想把王位传给朱棣,但由于有人进行阻碍,朱元璋临终时也没能见上朱棣一面,这才有了后续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以及朱棣起兵篡夺王位这样的发展。

而据说朱元璋在临终时,曾在口中念念有词四个字,但身边的朱允炆却装作听不到,以至于朱元璋最后“气绝身亡”。那么朱允炆为何要这样做?朱元璋口中不断重复的四个字,究竟又是什么呢?

朱元璋关于皇位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皇帝的位置,实在可谓是来之不易。从贫困百姓到九五之尊,他打天下的过程里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

所以朱元璋对皇位必然是分外珍惜的,为了保住江山,他不惜以一些“残忍”的行径作为“代价”。此外,他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将来可以继承的基业。

朱元璋培养的太子人选是朱标,朱标被封为太子时只有十三岁,而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被安排在各地,以便集中权力。

朱标的生母是马皇后,作为嫡长子,他可谓是“背负重任”。朱元璋为了培养他,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工夫。原本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朱标成为之后的皇帝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不幸的是,朱标最终突然感染疾病而亡。

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莫大的打击,按理说朱标不在了,他的后代也可以“子承父志”,可是朱标的儿子也早已不在人世。没有办法,朱元璋只能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这事容不得马虎,经过他的仔细考虑,他认为朱棣和朱允炆是不错的人选。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皇孙。在朱元璋心里,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他所看重的。朱标不在,其长子也离开了人世,那么作为朱标次子的朱允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朱元璋心里的“绝佳”候选人。

但朱允炆自幼生长在皇宫里,相对来说雄心不足,对于朝堂之上的“权谋”也难免有欠缺。为了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朱元璋也做出了不少努力,甚至选择除掉一些大臣。然而他或许没有料到,最终真正威胁到朱允炆地位的,竟是他的儿子朱棣。

朱棣和朱允炆的地位争夺之战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皇帝。其实在一开始,朱棣并没有起兵造反的意思,尽管他不满足于这样的状况,但他还是保持着冷静。

并且在此之前,朱元璋早已为朱允炆“打好了基础”,他让各王彼此牵制,如若有人有造反的意思,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攻打。按照这种模式,朱棣即便起兵,胜算也不大。

但不巧的是,朱允炆偏偏在这时选择了采取削藩政策。于是乎横在朱棣面前的障碍就大大缩减,他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北京。再加上朱棣对于领兵作战一事本就比较熟练,所以比起朱允炆,朱棣就在这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之后朱棣更是一路南下,一直“威胁”到朱允炆。

此外,由于朱允炆“重文轻武”,所以朱棣的这一行径并没有受到太多阻碍。所以最终的结局显而易见,朱棣成功“上位”,击败了朱允炆。

其实对于朱棣,朱元璋可谓是十分赞赏,朱棣的能力也在朱允炆之上。那么朱元璋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而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呢?

前面已经说过,朱元璋本人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十分重视,所以即便朱棣的实力不容小觑、即便朱元璋对其也很赞赏,但由于朱棣既非长子、又非朱元璋的皇后所生,所以他如果成为皇帝,也算是“名不正言不顺”。

其实不仅仅朱元璋对此十分看重,就连朱棣本人也颇为在意地位问题。这从他坐上皇位后选择改史料,意图将自己改为马皇后所生就能够看出来。因为只有成为名正言顺的继位人,他的地位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此外,朱棣之所以没有在一开始就成为皇帝的人选,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朱元璋出于对“安定”的考虑。毕竟朱棣只是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位,如果自己贸然将皇位传给他,势必会招致其他人的不满,那样就极为可能导致他们“自相残杀”。而只有让朱允炆这位名正言顺的“嫡长孙”即位,才可能“堵上众人的嘴”,保持天下太平。

朱元璋临终前说的“四个字”

朱元璋临终前,还在为天下和子孙谋划。他知道,自己此行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对于儿子朱棣来说,难免会心生不忿。考虑到这种情况,他决定将朱棣召来,交代他不要生出谋反之心。

其实在此之前,朱元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然而他下令让诸王依然留在封地,不必来看自己。可出于为天下考虑,他又突然召见朱棣。这样的举动,让朱允炆误以为朱元璋是改了主意,着意要把皇位传给朱棣。于是他联合他人假传圣旨,又让朱棣不要前来。

这也就造成朱元璋在临终前曾不断重复四个字:“燕王来否?”然而这时的朱允炆必然不会回答,只能装作“没听见”。之后朱元璋便在遗憾中黯然离世。

总结

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巧合。如果不是朱允炆“自作聪明”,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朱棣起兵谋反一事,他的皇位也不至于被朱棣“夺走”。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千里寻真龙天子的故事是怎么回事?正史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刘伯温,明朝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英明雄主横空出世,旷世奇才衔命出山,历史中从来不缺这样的传奇,在这些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的传奇中,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要属刘邦遇张良,刘备访诸葛,朱元璋揽刘基。一代有一

  • 西汉建立后论功行赏,萧何为什么名列功臣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萧何,西汉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名列功臣第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汉开国,论功行赏,刘邦说过两段很有名的话。第一段便是一再被后人引录的“三杰论”。说这段话之前,刘邦先问了群臣一个问题,我刘邦因何能得天下,项羽又何以失了天下?当时,

  • 秦国十分重视爵位,没有军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嫪毐,秦国

    嫪毐,战国末期秦国历史人物,秦始皇之母赵姬的男宠,被封为长信侯,权倾一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国是一个特别重视爵位的国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爵位的授予,必须根据军功,或者是与军功相应的功劳。任何人,包括王室成员,没有军功皆不得授予爵位。秦国的爵位共计二十级,侯爵是

  • 嫪毐只是赵姬的面首,为什么有能力发动大规模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嫪毐,秦朝

    嫪毐,战国末期秦国历史人物,秦始皇之母赵姬的男宠,被封为长信侯,权倾一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嫪毐处在权势巅峰时,究竟是什么样?《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的记载:“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

  • 朱祐樘: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明君,还发明了牙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祐樘: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明君,还发明了牙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朱明王朝历史上,奇葩的皇帝有不少,确切地说那就是不务正业,但是也有顺带把正业给办了的角儿。众所周知,男人都是非常好色的,尤其是古代的男人,妻妾成群,皇帝还有着自己的三宫六院。作为一国的皇帝,他想要什么美女就可以得到什么

  • 明朝皇帝多次为尼姑颁发命令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皇帝多次为尼姑颁发命令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皇帝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这非常正常,因为一个帝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到老百姓的拥戴,而要让老百姓拥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给他们好处。等到民心稳定了之后,皇帝才会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是为了消除前朝的影响,同时也是

  • 沙丘之谋中,赵高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沙丘之变,赵高

    秦始皇在沙丘宫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此次事件被称之为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蒙氏祖上是齐国人。蒙恬、蒙毅的祖父蒙骜,由齐国到秦国,走客卿入仕,沙场建功的路子,秦昭王伐齐,庄襄王攻韩、击赵、伐魏,蒙骜皆是主将。秦王嬴政即位

  • 文武全才的朱瞻基为何连40岁都没活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文武全才的朱瞻基为何连40岁都没活到?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谈起古代历史最有个性的一群皇帝,那莫过明朝的罗家后代子孙了,开国功臣君王朱元璋,失踪的朱允炆,篡权的朱棣,炼药的朱厚熜,随便一位单拎出来都是一段传奇一生,而这些人物角色全是有一个同样特点,就是明代皇帝。新来的朋友可以点赞加关注

  • 唐朝很多措施都是延续隋朝 隋朝为何早早就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隋朝,杨坚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朝在历史上的贡献巨大,是什么原因致使它草草收场?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会注意到一个细节,“隋唐”这两个朝代似乎很难被分割开来,每次提及唐代的许多策略,论起源头都会讲到隋朝。也难怪,毕竟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是隋朝的大臣,同时,唐代沿用了隋朝大量的治国措

  • 深得乾隆皇帝恩宠的王懋赏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深得乾隆皇帝恩宠的王懋赏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生存在这世界,什么苦都可以忍受,无论怎样困难都可以克服。这种一定达到的决心与毅力,也是人的特胜,在天上是没有的。"印顺导师曾经这样说过。而这句话讲的,就是勇猛。无论是在哪里,勇猛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狭路相逢勇者胜",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