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为什么死后还要被灭三族?

魏延为什么死后还要被灭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4/2/15 11:06:36

魏延为什么死后还要被灭三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魏延确实死得比较惨、也比较冤枉,但客观来说,站在皇权的角度,魏延实在谈不上是个忠臣,而且他的所作所为,如果刘禅真要追究到底,其实诛三族并不过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魏延悲惨的结局,归根结底还是他咎由自取。

诸葛亮去世之前,特意留下了这样一条遗嘱:“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翻译一下就是:令魏延断后,姜维协助他,如果魏延不肯断后,就不用管他,随他自己怎么办。

很多人说,诸葛亮这条遗嘱,就是故意让魏延断后,然后趁机借司马懿之手弄死魏延,但其实呢,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断后的不只是魏延,还有姜维。诸葛亮即便真想借司马懿之手弄死魏延,也不可能叫姜维一起陪葬吧!

另外,诸葛亮特意强调:“若延或不从,军便自发。”也就是说,魏延如果不想断后,也不算违抗军令。有了这样一句话,魏延随时都可以跑掉,还不算违抗军令,又怎么会被司马懿杀掉呢?事实上,如果诸葛亮真想弄死魏延,直接来一句:若延或不从,军当杀之。

所以,诸葛亮留下这条遗嘱,实际上料想到魏延肯定不会听从杨仪的吩咐,为避免杨仪趁掌握兵权之际合法打击魏延,特意给魏延留下的一条退路。

至于诸葛亮之所以把兵权交给杨仪,是因为杨仪是文职官员,基于他的利益,必须把军队安全带回汉中,而不是让魏延继续北伐,而这也正是诸葛亮所希望看到的。从这层意义上说,诸葛亮可谓是用心良苦。

但是,当魏延得知诸葛亮把军队交给杨仪时,他竟然想强迫费祎和他一起改变诸葛亮的遗命,把军队的指挥权从杨仪手中夺回来。从某种意义上说,魏延的这个行为,已经是有悖人臣之道。

接着,在费祎拒绝他的要求后,魏延竟然直接在蜀汉主力大军还未撤退的前提下,他就擅自率本部兵马先行撤退。虽然,诸葛亮说过魏延如果不愿意断后,可以随便他。问题是,你魏延即便要撤退,也要顾及蜀汉主力大军的安全吧?不能一声不吭的偷偷溜走吧!

因为,魏延的擅自提前撤退,很容易让魏军提前知道蜀军要撤退的消息,这对于还没有准备好撤退的部队来说,必然会出现危险境地。从这层意义上说,魏延的这种行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违法乱纪。

当然,凭魏延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为蜀汉立下的汗马功劳,再加上诸葛亮曾留下的遗嘱,魏延这个罪责也是能够抵消的。问题是,魏延在撤退的时候,竟然把栈道给烧毁了,关键是,魏延烧毁栈道时,杨仪的军队还在后边,这等于是断了杨仪大军的归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魏延的行为已经远超出同杨仪私人恩怨,属于是犯上作乱,如果严格按照律法来执行,魏延被斩首和灭族都不冤枉。更可怕的是,后来杨仪率军从前线跑回褒斜道南谷口时,魏延竟然亲率大军攻击杨仪的军队。自此,魏延的行为,那就是妥妥的造反。

也正因为此,杨仪才敢对魏延大开杀戒,将他三族的男女老幼全都杀死。虽然,杨仪的这个行为带有明显泄私愤情绪,但如果按照魏延犯下的罪责,他这样处置魏延,也是妥当的。事实上,这也是后来蜀汉政府为什么不给魏延平反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杨仪的行为有些越位,因为杨仪在这样处置之前,并没有提前获得刘禅的命令,而且以当时杨仪的身份,他并没有资格擅自击杀魏延这种高级将领。至于诛魏延的三族,就更没有这个权力,这是皇帝才有的权力,所以这也为杨仪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但对于魏延来说,他的悲剧,却是他一手造成的。只不过,如果没有杨仪趁机报复,他应该不至于被灭三族。因为,如果杨仪把魏延交给朝廷议罪,按照魏延昔日的功劳,以及当时蜀汉比较宽容的执政风气,魏延很有可能免于灭族。即使灭族,灭一族足矣,也不会灭三族。

标签: 历史古代三国

更多文章

  • 如果魏延管理蜀汉,结局会更惨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如果魏延管理蜀汉,结局会更惨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实上,如果让魏延接替了诸葛亮的职务,其结局会和众人想象的大不相同,不信你看刘禅说了什么!在许多人的看法中,魏延这个人军事能力超强,若他活着,接替诸葛亮的职务,必定能够带领蜀汉北伐成功,问鼎中原!当年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

  •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魏延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魏延为接班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期出了非常多的有名气的将领,其中就有蜀国的名将关羽和赵云,东吴名将周瑜,以及曹魏名将许诸,张辽等,他们在三国前期的时候,都跟随着自己的主公一起打仗,立下了很多功劳。可是在三国的后期,很多的大将都已经战

  • 揭秘:吕后不能成为女皇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揭秘:吕后不能成为女皇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女人专权把持朝政的例子也有一些,比如芈月、吕后、武则天以及清朝的慈禧等人。但是能够真正登上皇帝宝座、获得历史认可的女皇只有武则天一位。我们这里主要谈武则天和吕后,这两个人,在智慧和谋略上都及其相似,但是为何武则天能够

  • 将武则天扶上位的李治到底窝不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将武则天扶上位的李治到底窝不窝囊?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李治在东都洛阳的真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遗诏曰:“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简单说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这边一死,太子就即位。丧事简单

  •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真的有过真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真的有过真爱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说起武则天的一生可谓传奇,她一生侍奉了两任君主,有着倾国美貌,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就为了栽赃王皇后,坐上皇后的宝座。她从开始寿王妃成了李世民的五品才人又被赶出皇城到了感业寺做了尼姑,后来又被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接回宫中,做了皇后,武

  • 朱高燧污蔑太子并图谋毒死父亲,为什么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朱高燧,明朝

    朱高燧,明朝第一代赵王,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生母是仁孝文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小儿子朱高燧,跟太子朱高炽、二哥朱高煦是一母同胞,都是嫡出。据说朱高燧长得很像母亲徐皇后,为人十分机灵,因而很受朱棣宠爱。靖难之役成功,朱棣即位后,朱高燧和太子

  • 朱元璋诛杀功臣是给朱允炆铺路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朱元璋,朱允炆

    对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真是为朱允炆铺路吗?公元1399年至1402年,大明王朝发生了著名的靖难之役,这是大明王朝内部权力核心的一次斗争!最终孱弱的朱允炆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了皇位,都城南京一片废墟,建文帝朱允炆本人生不了人,死不见尸!结

  • 关羽如果重新夺回荆州 蜀汉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关羽,蜀汉

    还不了解:关羽和蜀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若关羽夺回荆州,蜀汉将会发生4种不可控制的场面,魏延提前退休。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关羽大意、失荆州!”,那么?当年的关二爷真的是因为大意才失去的荆州吗?答案绝非你想的这样简单。在《

  •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秀,东汉

    很多人都误解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真正含义,之所以容易被误读,关键就是后世之人把这句话从《后汉书》的语境当中拿了出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从这个方面来讲,此句名言同曹操的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遭到误读是一个道理。执金吾,位同九卿,为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

  • 明朝宗室名字为何与元素周期表重复率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宗室名字为何与元素周期表重复率那么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宗室名字与元素周期表重复率较高,主要源于明朝宗室的取名方式,从其孙辈开始宗人府便会依照世系为其取双名,其中中间一字为所在世系的字辈,最后一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选字。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宗室的人口急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