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拥有的地盘比朱棣还大 朱允炆为什么还是输了

朱允炆拥有的地盘比朱棣还大 朱允炆为什么还是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78 更新时间:2024/2/18 14:41:17

对靖难之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时,燕王朱棣仅有北平1地,为何能战胜拥有9州的建文帝朱允炆

有人认为,明代有三件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排名第一的就是“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由占据北平一地的朱棣发起,“受害人”是占据九州的建文帝,而当时的大明并非烽烟四起的王朝末世,那么纸面势力弱势的朱棣,是怎么以弱胜强的呢?

我们先来看当时的时代背景:

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孙子,他爹曾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因为建文帝的亲爹也是个人物,所以朱元璋认为自己百年之后,没人敢跟自己的继承人炸刺,所以朱元璋最初的设想很简单:

用除太子之外的皇子分藩各地,然后让他们来掌控军权,并让之前的老伙计给这些皇子当老丈人和保姆,这样就能一石三鸟,老伙计们被“杯酒释兵权”,藩王们在一定制约下拱卫大明,太子可以专心治理国家,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大明将千秋万代。

但想法是想法,现实是现实。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的计划就废了一多半,所以他赶紧把以前的老伙计都给超度到了西天,但是北方的敌人又没搞定,为了以防万一,他只能不断给北境的几位藩王放权,这其中就包括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元璋去世以后建文帝继位,建文帝接班的时候,大明从表面上看还不错,军权几乎都在藩王和皇帝手里,外姓的武将基本没有炸刺的可能,文武百官也比较消停,因为朱元璋在位时,曾用数以万计的人头,好好给百官上了一课。

老百姓也比较知足,毕竟大明是咱中原人的大明,咱们不会被官方定义为下等人,而且当时大明的地面上已经几乎没有烽烟,古代的老百姓的要求又很低,能平安的活下去来就行。所以从表面上看,建文帝似乎已经具备了“躺平”的潜质。

但是,建文帝却绝对不敢“躺平”,因为他当皇帝,虽然不能说是临危受命,但也绝对算是一个意外,如果他爹没英年早逝,应该是他爹先当皇帝,然后再把他扶上马,然后再送一程。

不过意外发生了,所以建文帝登基的时候,他不光没有治国的实际经验,就连理论知识都没学全,而且以他的身份和资历,在面对他那些正当年的藩王叔叔们,还是有点出不开身的。而且,他的叔叔们也不都是省油的灯,所以建文帝虽然没有“近忧”但是还是有“远虑”的。

以建文帝的阅历,他自己是想不出解决办法的,于是他请教了朱元璋留给他的“三人智囊团”,这三人分别是,名气在士林很大,但其实没有处理政务经验的方孝孺,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以帝师身份成为建文帝心腹的黄子澄,以及朱元璋时期就崭露头角,且曾在兵部待过的齐泰

按理说,这三个都没上过战场的文官中,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在兵部待过的齐泰,但是建文帝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老师黄子澄。于是在三人都赞同“削藩”的前提下,建文帝更赞同黄子澄先削弱实力较弱的藩王,然后再削弱实力强的燕王朱棣的计划,而没有选择相信齐泰先打老虎,后打苍蝇的计划。

建文帝的这个选择,从现在来看无疑是错误的,但是如果站在建文帝的角度,其实他也是有苦衷的。当时朱棣辖数万兵马镇守北平,如果先拿朱棣开刀,那么让谁替朱棣镇守北平呢?

再换一个藩王?那和朱棣在那又有什么差别呢?换一个异姓的大将,刚违背了朱元璋分封藩王的祖训,这样做很容易出问题。如果朱棣在看到其他小藩王被削之后,他会不会因为“杀鸡儆猴”而“幡然悔悟”呢?

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建文帝听从老师的建议,开始抱着试试看看的态度“削藩”。建文帝削藩是一件合理但不合法的事,因为这和朱元璋当年的祖训不一致,而且也确实伤害了藩王们的感情和利益。

不过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所以小藩王们虽然心怀不满,但是还是无能为力。建文帝的这次削藩,从表面上看比较顺利,但是仍出现了两个“小问题”,第一,大明掌兵权的是各地藩王,你削了藩王,你让那些还没被削的藩王怎么想,他们都是有兵的,让他们不开心,关键时刻,你还能指望的上他们吗?

第二,在削藩的过程中,一个藩王因为“不堪受辱”,竟然引火自焚了。这件事看起来不大,因为后世了解这位藩王的估计不多,但是在当时,这件事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原来你建文帝不仅是想削我们藩王的兵权,还想要我们藩王的命啊?!

于是在建文帝的一番操作之下,建文帝把自己立在了广大的藩王对立面,这和“团结大部分,打击一小撮”的统战精髓是严重违背的,你这哪是“杀鸡儆猴”,你这是“杀猴惊猴”。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朱棣“忍无可忍”的出兵了,朱棣出兵的时候,人家没说我要“鸠占鹊巢”,人家说的是“清君侧”,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你,而是因为你受了小人的蛊惑,我来帮助你“拨乱反正”,我相信你是不会违背太祖当年的制度的。

朱棣的宣传口号很高明,我针对的只是那几个小人(朝中的其他大臣你们放心),我对皇帝是没有二心的(各地的官员你们先迷惑一会),我是咱们受到不公正藩王的代言人(各位藩王你们要是帮不了人场,也要考虑下自己的立场)。

而在军事行动之中,朱棣的目标很明确,我不是要占据哪块地盘为王,也不是想跟你划江而治,更不是要解放全大明,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陛下您在的南京。

以北平一地的兵马,但凡朱棣有多余的想法,他都要“半道崩卒”,但是人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门心思的直捣黄龙,结果在历经了千难万险之后,朱棣控制了南京,不光清了君侧,还在建文帝“失踪”的情况下,“免为其难”的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综上所述,朱棣之所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除了军事上的那些细节之外,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当时的情况下,朱棣不得不动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朱棣的“靖难”是占理的;

第二,建文帝缺乏政治经验,从而导致了用人出现了失误,最后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第三,朱棣的战略明确,执行到位,以优势兵力直捣黄龙,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获;

标签: 历史朱允炆靖难之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的 其中能够善终的人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朱元璋,后宫

    对朱元璋的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的女人除了两位得到善终,其余的都有何结局?中国古代,能成为皇帝的老婆,是女人们最大的奢望,所以,被皇帝睡了,那不叫睡,叫临幸。如果被临幸后,有了子嗣,母凭子贵,为封为贵妃,甚至皇后,那整个家族都发达了。但是,有一个皇帝,他的后宫三

  •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那么多儿子 朱元璋为何传位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朱元璋,朱标

    对朱元璋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偏偏将皇位传给孙子,这是什么操作?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虽然对百姓非常不错,但是他本人非常谨慎,设立锦衣卫专门监视大臣。要了解,朱元璋有26个儿子,每一个都被封了藩王,而且每一个藩王手下都有兵权,目的是为了巩固大

  • 卫子夫受宠几十年,为何最后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卫子夫受宠几十年,为何最后下场凄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自入宫后就深受汉武帝宠爱,汉武帝为了博取卫子夫的欢心,甚至不惜废掉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虽然卫子夫受宠数十年,可她的结局却不怎么好,最后为了儿子自尽而死。卫子夫的死和汉武帝有着直接关系,可为何汉武帝却

  • 汉武帝对李夫人的爱为何能至死不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对李夫人的爱为何能至死不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武帝一生有多个女人,无论是陈阿娇,还是卫子夫,都曾经被汉武帝无限宠爱。对陈阿娇,他曾说要修一座金屋来给她住,比现在土豪们说要买一套别墅给女票住,可气派多了。对于卫子夫,他也曾对她“三千宠爱在一身”,甚至不嫌弃她是一位歌女,把皇后

  • 曹丕在世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曹丕,司马懿

    对曹丕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在位,司马懿为何没有谋反?司马懿字中达,是三国曹魏的权臣,曾任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等职位,也是曹魏托孤重臣,三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才思敏捷,暗藏韬略,极善于用兵,曾多次征讨有功,因成功抵御诸葛亮北

  • 曹操和袁绍从小一起长大 两人为何到最后不死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曹操,袁绍

    还不了解:曹操和袁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却要互相灭对方,原因为何?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却势同水火,又一次证明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同行是冤家。”无论是演义还是三国正史里,曹操和袁绍都是从小的好朋友,两人曾搞过一个恶作剧,合

  • 历史上刘子鸾是什么结局?他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子鸾,南北朝

    对于不太了解历史的人来说 ,可能对于刘裕比较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之前有部热播的古装剧,名为《凤求凰》,剧中演员的演技简直不可恭维,因此受到了很多的质疑。虽然剧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喜欢上了剧中那个一直唤着“阿姊阿姊”的呆萌皇帝刘子业。不过人们不

  • 在唐朝,杨玉环为了避暑都有哪些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杨玉环,唐朝

    杨玉环不仅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是最受李隆基宠爱的贵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现在已经步入盛夏季节,尤其南方高温、闷热的天气,炽热的太阳让人无福“消受”,只好躲进空调房里避暑。不由得让人想起古人的夏天,尤其唐代都是以肥为美,胖女人更怕热,那么杨玉环那么胖,到了夏天是如何避暑的呢?在古代每

  • 历史上常遇春突然暴毙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常遇春,明朝

    提到明朝的历史,我们总能想到开国皇帝朱元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常遇春,安徽怀远人,经常说自己带领十万兵能横行天下,人送外号常十万。常遇春出身贫苦家庭, 想学习武艺又没钱拜师,就出苦力干活挣得学武的机会,成年后长的人高马大,臂力过人,不但武艺不凡且善于骑射。在元末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大

  • 博尔济吉特氏为何会被顺治废掉?她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博尔济吉特氏,清朝

    顺治帝作为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这个女人原本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她出身名门,身份高贵,因为一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理由不被丈夫喜欢而被废,此后彻底消失在历史中,再也没有她的任何记载,她就是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