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御驾亲征高句丽呢?有何特殊原因?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御驾亲征高句丽呢?有何特殊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05 更新时间:2023/12/22 7:15:36

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杨广曾对高句丽进行三次御驾亲征,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让人觉得十分奇怪的朝代。这是因为隋朝在经历了盛世之后,便迅速的走向了灭亡。当后世朝,在总结隋朝迅速败亡的原因时,总是会例举出隋炀帝的东征西讨,追求奢靡等等原因。这中间,尤其是征高句丽成为了隋炀帝在位十四年时间中,最饱受后世诟病的一点。

历史上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三次尽发天下之兵,对盘踞在东北地区的高句丽进行武力征讨。在这三次征讨过程中,隋朝军队损失惨重,尤其是在第一次征讨过程后,渡过辽河的三十万大军,仅有几千人活着回来。除了人员上的损失,所消耗的物资、器械也数量惊人。以至于后世王朝,在评定这场征高句丽的战争原因时,总是将原因归结于隋炀帝本人的好大喜功。虽然,这中间有隋炀帝的个人因素影响,但是这样的说难免有失偏颇。那么,隋炀帝为何一定要征高句丽呢?

首先,对于高句丽的征讨,足以见到隋炀帝战略眼光。当时的高句丽,虽然处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无法与中原王朝一较高低。但是,日后时间一长,高句丽很有可能成为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后世的许多朝代都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宋朝与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都与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强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若,中原王朝衰弱的话,那么高句丽必然会窥伺中原。这也说明了,为何隋朝之后,唐朝也要频繁出兵征讨高句丽,直至彻底平定高句丽。

同时,对于征讨高句丽的征讨,不只是因为怕其做大。更多的时候,也是因为高句丽的不臣之心。不同于此前的周边藩属国,高句丽对于中原王朝,一直都没有心悦诚服过。并且,经常会派兵袭扰边境。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598年,高句丽就派军队,袭扰当时的隋朝边境。这样的情况到了隋炀帝的时候,则变得更加严重了起来。高句丽甚至暗中勾结突厥,制衡隋朝。如此的野心,自然会引起隋炀帝的注意,所以对于高句丽的征讨成为了其必然的选择。

其次,不同于北伐突厥的是,对于高句丽的征讨,则是当时任何一个帝王都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原因在于,当时高句丽所处的地域,一直都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箕子朝鲜,并且在西汉时期,曾在那里设置了汉四郡。由此可知,对于高句丽的征讨,是一种恢复故土的举动。所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出于现实的考量,因为在那时只有拿下高句丽才能算是完成了中原王朝的统一。

并且,隋朝对于高句丽的征讨,还有着战略上的考虑。这样的情况在于,如果平灭高句丽的话,对于经略当时的东北地区,以及制衡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情况在于当时高句丽所处的位置,正是隋朝与突厥影响力角逐的重要地区。所以,位置原因也成为了斥之武力的一个必然。我们从后来的唐朝,在当时的河北地区以及高句丽所在地域,部署重兵上就能够看出端倪来。

所以说对高句丽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皇帝本人的好大喜功,正如隋炀帝的帝号大业一样,他的一生都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业,而在这个大业之中,扫平高句丽成为了他必然的选择。只不过他不清楚的是,他的一系列战争给当时的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最终导致了隋朝的速亡。不过,还好的是,最终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高句丽被彻底扫平。

标签: 隋炀帝高句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和赵云推心置腹,为何却很少派赵云出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要说到最厉害的谋士,那非诸葛亮莫属。因为刘备当时几乎是一穷二白,甚至在诸侯中连立锥之地都没有,都是依靠诸葛亮才打下了这么大的一片江山。但是要说到三国时期谁才是最厉害的武将,那就说不准了。因为吕布虽然说是三国时期大家公认的最强武将,但是吕布手上却一直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要知道没有成绩

  •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是谁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是谁的建议?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213年,嬴政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直接把盘踞在北方的胡人打服了,随后在咸阳宫摆设酒宴庆功。70位博士立刻上前恭维他。酒性正酣,谁料淳于越一句谏言,嬴政大怒:“焚书!”七十博士齐刷刷地跪了一地,个别胆子小的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唯

  • 皇帝给大臣封的太子太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给大臣封的太子太保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了太子少保,比如戚继光就被人称呼是“戚少保”。或者是在某位大臣死后,皇帝追封他为太子太傅。有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并没有立太子,却依然给一些大臣封“太子太傅”或者是“太子少保”,这是为什么

  • 美法准战争是在哪一年打响的 美法准战争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国,法国,历史解密

    美法准战争也被人们认为是两国之间的短暂冲突,在1798年发生在美国和法国两国的战争,这次战争进行的地点是在海上,可以说全程都是海上战争,但是在这次战争中双方其实都没有进行正式的宣战,所以也有人称呼它是一次不宣而战。美法准战争背景是很多人都并不了解的,那么美法准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呢?美法准战争背景还要从

  • 李承乾被罢黜之后,李世民为何没立李泰为继承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六百一十九年(619年),太极宫承乾殿中,一个孩子在这里呱呱坠地,这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长孙氏的嫡长子,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承乾,“承乾”二字,一为这个孩子出生地方的名字,二为承继皇位,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也是极其宠爱。不久,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李渊封为恒山王,以示对这个孩

  • 法西斯指的是什么 它的起源来自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意大利,罗马,历史解密

    法西斯最初的内涵与我们现代所理解的“法西斯”有点不同。它起源于古罗马时代,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Fasces的愿意是“束棒”,即一束木棒围着一柄斧头捆在一起,棒束代表着权力,利斧则象征着暴力。它是古罗马执法官员的权力标志,是古罗马法律的象征物,传达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的内涵。古罗马

  • 嫪毐只是赵姬的男宠,为什么能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嫪毐,秦国,历史解密

    嫪毐,战国末期秦国人物,秦始皇的生母赵姬的男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嫪毐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那就是吕不韦。关于吕不韦的故事那就太多了,甚至早已被搬上了荧幕。别的不多说,秦始皇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所以秦国大权掌握在丞相吕不韦和太后之手。随着嬴政年纪越来越大,他也有了自己

  • 他曾是“官二代”,后凭借自己的智慧恢复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汉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们历朝历代的皇帝更是人们茶余饭后孜孜不倦的谈资。那么,你眼中的汉朝到底是啥样的呢?是一知半解还是都有涉猎?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仅限于历史书上的那点事实,其实有一段历史在历史书上没有着重讲,那就是东汉的开国皇

  • 此家族的人总是犯错,为何清朝皇帝一次次原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人头落地。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作为皇帝,一般也不会容许身边的人犯错。要是遇到仁慈的皇帝还好,大不了就是被降职扣薪,要是遇到残暴的皇帝,分分钟身首异处。可即便遇到仁慈的皇帝,也不会允许一个人一直犯错,更别说一族人不断犯错了。然而在清朝历史上,此家族

  • 历史上遭遇比较惨的皇子,刘子鸾的命真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子鸾,南北朝,历史解密

    古代王位之争那是叫一个激烈,各个皇子都想当皇上,坐上龙座意味着就是天下的王,无论是谁都会心动,那一人在下,万人在上的感觉想想就很爽。若不是身在王室还真没这个机会,皇子们个个都虎视眈眈地盯着王位。为啥呀,因为做皇上能锦衣玉食,吃天下人吃不到的山珍海味,坐拥后宫的妃子娘娘还不止三千,想宠幸谁就宠幸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