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一生的四把火,前三次都成功了,却在第四次失败后遗憾病逝

诸葛亮一生的四把火,前三次都成功了,却在第四次失败后遗憾病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70 更新时间:2024/2/10 7:54:41

第一次:火烧博望坡

博望坡之战一向被视为诸葛亮登场后的第一战,也是俗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后答应出仕,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决心南征,乃派遣夏侯惇为主将,于禁李典等为副将,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而来。

当时诸葛亮虽有退敌之策,然而关羽、张飞却轻视诸葛亮,诸葛亮不得已之下,乃借刘备令剑威服二人,使其各领一千兵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等待夏侯惇领军通过,就以伏兵与火攻击之。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担任先锋与夏侯惇交战,并诈败撤退,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之中;又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制造曹军恐慌。

交战后,一切如诸葛亮所安排般发生。在夏侯惇与于禁领军追击时,位于后方的李典紧急通报前方的夏侯惇,需防敌军火攻,然而为时已晚,曹军受制于道路狭窄,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死伤十分惨重,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获得了成功,此后关羽、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也愈加敬重。

当然,正史中的确有博望坡一战,不过是由刘备主导进攻的,此战充分证实了刘备的作战能力,打败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惇,如果不是李典及时来救的话,夏侯惇估计就要战死沙场了;而后因兵力太少,无奈撤退。

第二次:赤壁之战

全书对赤壁之战描述最为详细,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但是赤壁之战中,最核心的一点莫过于“火烧赤壁”了;在小说中,用火计是诸葛亮和周瑜共同设想出来的,由庞统去曹营献“铁索连船”之计,后诸葛亮施法“借”来东风,黄盖和周瑜演了一场苦肉计蒙骗曹操,黄盖诈降施展火攻之计,最终一把火把曹操大军给烧的七零八落。

只有赤壁之战取胜,诸葛亮的“隆中对”才有可能成功,之后刘备顺利夺取荆州南部,终于有了自己的根基之所;再就是向西夺取益州,北上争夺汉中等等,成就刘备的雄图霸业,这把火对刘备来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第三次:火烧藤甲兵

一套藤制铠甲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首先砍来青藤编制好藤甲后,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让藤甲更具韧性。浸泡48小时后,将藤甲拿出晾干,至少要晾两个月,然后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复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这样的藤甲才敢穿着上战场。此甲又轻又坚,善能防箭,刀砍枪刺不入,遇水不沉,战场之上所向无敌。

诸葛亮为了快速取胜南蛮,不得已之下使用火攻,这就有了“火烧藤甲兵”的壮举。但是在火烧藤甲兵的时候,诸葛亮也是无奈的叹息道“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这也是为何后来诸葛亮摆七星灯借命失败时,会有所感叹吧。

第四次:火烧上方谷

话说在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由于东吴此时也从东南进军魏国的合肥等地,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深知他的厉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于是两军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于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于是诸葛亮想用计策把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易燃物质把司马懿人马活烧在上方谷。

魏延把司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谁料此时不期大雨却从天而降,将大火扑灭。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不久操劳过度的诸葛亮便病死五丈原,蜀军不得已撤军。

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前三次顺天而为,取得了成功,奠定了蜀汉的霸业;但是无奈第四次失败,如果成功了,蜀汉的北伐将减少一大敌,或者说能得到陇地和凉州,从而摆脱巴蜀之地的制约,如潜龙升天一般;奈何,天命所归,三国归晋,命里难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天启年间的王恭厂火药库大爆炸,至今都是自然末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声大响,天崩地塌,昏暗如夜,万室平沉。王恭厂一带更严重,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周围十二里尽为废墟。伤及人数上万余,死尸重迭,秽气熏天。暴炸后又飓风大作,瓦砾乱飞,房屋倒塌,大树尽拔出土,又有陨石砸坑数丈。天启大爆作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伴随着许多特异现象,比如死尸皆万俱裸露,一丝不挂,一些人离

  • 靖康之变,宋徽宗灌醉21岁女儿赵福金,以1000锭,卖给金人二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的孙女大结局,靖康之变和宋徽宗的关系,靖康之耻宋徽宗的21个女儿结局

    她一边流泪一边喊:“驸马,我对不起你,先走一步了。”与此同时,手也没闲着,拿起刀就往脖子上面抹去。完颜宗望眼见昨晚热情似火的美人儿要自杀,吓得直接从床上跳下来,一把抓住即将落在赵福金脖子上的刀子,鲜血瞬间滴下来。看到危险消失,完颜宗望粗鲁地骂道:“为了你,我花费1000锭,想死,没那么容易。”说完,

  • 汉景帝一夜风流,为汉朝延续200年!还诞生一个伟大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刘秀是汉景帝的第六世孙。汉景帝时,他对百姓们的休养生息方面做了很大贡献,而且还和父亲创造出了文景之治,都知道他勤俭节约。汉景帝的爱妃并不多,他很喜欢程姬这个爱妃。就在某天晚上,汉景帝跟一群大臣喝酒,酒已喝尽兴,趁着酒意召见这个爱妃去侍寝。这时候程姬正好来了月事,很着急,由此看出不方便侍寝。

  • 诸葛亮本来能活64岁,只因用了一个计谋,让他折了10年阳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吧。他在54岁的时候,病逝在五丈原,这让不少崇拜他的人感到可惜。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再活10年的,只因她用了一个计谋,让他折了10年的阳寿。大家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计谋吗?如果想知道的话,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计谋要从孟获说起。当年,刘备在白帝城陨落,孟获觉得阿斗年少可

  • 明朝锦衣卫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渊源?又是如何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的锦衣卫与今天的中国,明朝锦衣卫陆绎妻子,日本动漫里的明朝锦衣卫

    本文将详细梳理明朝锦衣卫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与众不同的官府。一、唐朝侍卫的起源锦衣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侍卫由皇家士兵和宦官组成,主要负责皇宫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唐朝的侍卫在唐朝灭亡后也逐渐消失,但这种侍卫的历史渊源却一直保留下来。二、宋代侍卫的演变宋朝时期,侍卫的作用逐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啥不趁机攻下蜀国?多年后司马昭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话多少有点不够妥帖。虽则两位一位是蜀国谋士第一,一个是魏国谋士第一,但是两人之间的差距却不是一点两点。在两人后期的数次交锋里面,可以说几乎全部以司马懿败下阵来为结尾,也因此说诸葛亮是他最大的心病也不为过。在第一次两人的交阵里面,司马懿甚至没有上场。诸葛亮采用了马谡的计谋,成功在魏国内部引起了一

  • 朱元璋收留了一个乞丐,没想到这个乞丐守护了大明近三百年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建立后,曾经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都陆陆续续被杀害或者贬官,但是只有一个是例外,这个人就是沐英。元朝末年,全国各地起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一个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小乞丐在濠州乞讨,这个时候,一个面色和善的夫人看到这个这个小乞丐,问了他几个问题,小乞丐口齿伶俐,问题都一一回答了,随后这位夫人就

  • 诸葛亮临死前,怕有人谋害他儿子,心生一计,保儿子平安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吊孝哭灵完整版,申凤梅诸葛亮哭灵最完整一段

    想必你们也听说过,一个人太过于有才就会遭人妒忌,也会遭到小人的设计陷害;那么像诸葛亮这样有才又有权的人绝对会遭到众多人的羡慕嫉妒恨。但是这些人因为畏惧诸葛亮的权势和能力,肯定不敢也不会把诸葛亮怎么样。但是诸葛亮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想要保护的人,所以那些心思不正的人就肯定会针对

  •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何时灭亡?刘伯温写了四个字,朱元璋却算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他原名刘基,从小就很聪明,自己也是十分喜欢学习,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中秀才了。然后在上学的时候,老师让他们读一部晦涩难懂的春秋经,但刘伯温读了两遍就能够背诵了,让老师叹为观止。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后来是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做事不徇私枉法,对于恶人严加惩治,地方的豪绅对其也是敢

  • 官至宰相只为捞哥哥?没有苏轼,三苏里最没存在感的他能进唐宋八大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宋八大家里老苏家就占了三份名额可人们对三苏的认知似乎都只停留在苏轼一个人身上老爹苏洵至少还靠《六国论》跻身进了语文必备古诗文行列老弟苏辙就......近些年苏辙好不容易翻红虽然由头从“靠哥哥”变成了“扶兄狂魔”“位及丞相只为捞哥哥”始终就没离开过“苏轼”两个字那今天朕就带你们看看一个不用苏轼作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