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雍正皇帝算得上是一位明君的,他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是在他的先皇康熙给他留下的东西并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励精图治,专注于国家的发展,还是为清朝做了不小的贡献的。雍正在位时清朝的政局还算稳定,再加上雍正大力发展农业,是清朝的国库十分的充盈,这都为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遗憾的是雍正的儿子并不多,大家最为熟知的肯定就是下一位皇帝乾隆也就是弘历,但是雍正的另外几个儿子的生平大家可能并不太熟悉。其中有两个儿子(弘昼、弘曕)相继都去世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儿子就是弘时,也就是雍正的第三子。
雍正的前两个儿子都因为各种原因相继夭折了,弘时是第三子,其实名义上已经是皇长子了。作为皇长子的弘时来说,按道理不应该是默默无闻的,我们可以翻看整个封建王朝史,历朝历代的皇长子都是不甘平庸的。但是在反观我们这位雍正皇帝的长子弘时,就有些太过于低调了,在正史中都很难发现有关弘时的记载。在《清史稿》中也只有短短的十一个字记载着弘时的一生:
在大清有专门记载李超历任皇帝在位期间的书《清世宗实录》。这本书长达159卷,但是厚厚的一本书中竟然找不到弘时两个字,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
除了电视剧或是相声评书中所讲的野史外,弘时真的就是一个谜。
乾隆皇帝在《清高宗实录》中曾回忆:
有很多学者认为,弘时之所以让雍正如此气愤,是因为雍正在铲除自己兄弟八爷胤禩的时候,这个傻孩子站错了队,虽然没有明着和自己的老爹作对,但肯定也没帮着自己的老爹。也就是说,自己老爸雍正在和自己的叔叔打架的时候,弘时胳膊肘子往外拐了。赞同这一说法的还有大作家二月河先生,在作品《雍正皇帝》一书中,二月河先生就有所体现。
很多朋友就不明白了,弘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话说,雍正的皇位来之不易,康熙在位60年,这可苦了雍正这帮兄弟们,他们是从儿时盼到中年,为了皇位,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所以说,雍正深刻的明白,皇位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雍正为了铲除后患,先后把当年和自己夺位的皇子们都纷纷解决了。而且雍正为了让自己的下一代可以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早早就立下了传位诏书,并把诏书放在了“光明正大”的牌匾后面,并且将这件事情公布于众。
当时雍正只有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弘昼体弱多病,肯定不适合做皇位,那剩下的就只有弘时和弘历了。
接下来的很多事情,都表明雍正更看重的儿子其实就是弘历。
在一年的祭祀活动中,雍正将祭祀用的肉赏给了弘历食用。同年,康熙忌日一周年,雍正又派弘历代替自己前往康熙陵前拜祭。要知道,古代的祭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而且还是康熙皇帝忌日的第一年,这些事情都表明雍正想传位的人就是弘历。作为弘历的哥哥,也是名义上的皇长子,弘时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的,要不然,这个皇位真的要和自己无缘了。于是弘时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站在了父皇雍正的对立面,也就是胤禩的一边,弘时想要借助胤禩的力量,来帮自己争夺皇位。
弘时的这一个决定,让雍正十分的不爽,雍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台北也有一座故宫,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了一道雍正年的圣旨,上面写着:
这话从何说起呢?弘时不是雍正的儿子么,为什么圣旨中会说,弘时是胤禩的儿子呢?经过历史学者的推敲,再加上查阅资料后发现,原来在弘时站位胤禩初时,雍正就已经发现了苗头。
不过,很多人还是觉得,雍正不愧是经历过九子夺嫡并且胜出的人啊,做事情真是心狠手辣。为了打击对手,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真是狠心呐。
还有一种说法是,弘时早就被雍正亲手杀死了,雍正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继承人弘历,提前为弘历扫清障碍,铺平道路。这一说法虽没有史料证实,但是根据雍正的所作所为,再加上雍正能给乾隆留下一个充足的国库来看,雍正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注:图片素材来自网络或是剧照,如有侵权请告知,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