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为什么会发生七国之乱 当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汉朝为什么会发生七国之乱 当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4/2/16 11:20:30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七国之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发生在西汉王朝汉景帝刘的时候的“七国之乱”,虽然名义上说是“七国之乱”,但是其实就是西汉王朝的七个分封王的诸侯国所进行地一次大型叛乱。

当时西汉王朝吸取前朝的教训,认为周王朝的灭亡原因是因为到处分封了很多王,哪里都是皇族子弟的后代。

而秦王朝之所以灭亡则是因为太过于专制独权,太过于实行暴政,所以才会导致到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现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西汉王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郡”和“国”一起存在。即皇族的子弟封为王,而那些不是皇族的有功之臣则封为侯。

01西汉王朝分封的变化

其实在西汉王朝成立的初期,汉高祖刘邦把那些陪他一起打下天下的有功之臣,诸如韩信彭越张敖等都封为王。

韩信就被封在太原,当时因为韩信被匈奴汗国的冒顿单于攻打到了城门下,没想到被汉高祖刘邦误会,韩信要叛变。而汉高祖刘邦在大同经历了“白登之围”以后,更加对韩信他们这些有功之臣不放心,于是着手把他们一一进行了处置。

然后,又重新安排了刘姓的子弟成为诸侯王,同时还要自己的大臣们一起向上天发誓,“不姓刘的人如果当了王,那么大家就需要集体攻击他。”

不过,在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那些王爷们自然而然就对中央政府,产生了二心,有了不听从安排和管理的现象。

特别是在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汉惠帝刘盈即位,但是汉惠帝刘盈却受自己的母后吕太后操纵朝政。吕太后是一个巨有野心的政治家,西汉王朝在她的统治之下,她把那些刘姓的子孙纷纷进行打压,让吕家的人开始执掌大权。

而一些有志之士,由于在中央政府这里,没有办法得到重视以后,就开始向各地的分封地去寻求发展,一展自己的抱负。

一直等到吕太后去世以后,吕家的后人和刘家的后代,打得不可开交。而当时还在分封国的代王刘恒,在刘姓人和自己身边有志之士的帮助之下,成为新的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即汉文帝。

02汉景帝刘恒即位后,听从晁错的建议,削弱那些诸侯王的势力

在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把当初被吕太后打压的刘姓子孙又恢复了地位,不仅如此,又进行了一些分封。因为很多那些诸侯王们,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

不仅如此,还是会有那些有志之士前去投奔,所以那些分封国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一直到了汉景帝刘启的时候,汉武帝刘启的宰相晁错,主张把那些封国的面积缩小,而且把那些诸侯王的权力也减少。

不仅如此,晁错还写了《削藩策》,来叙述那些诸侯王存在的问题。汉景帝刘启十分认同宰相晁错的这个说法,于是速战速决,削弱了三个分封国的实力。

在经历了汉景帝刘启的一系列措施以后,这让其他诸侯国的王们,认为自己可能随时也会被制约。于是,东边的七个分封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发生了叛变。

这么一来,西汉王朝差不多半个国家都归他掌管了。而且当时七个诸侯国喊出来口号,“第一个是杀掉晁错,第二个就是要国家把削弱掉的土地归还给他们。”看到这种状况,汉景帝刘启只好答应了他们提出的条件。

一心为了西汉王朝的宰相晁错,却在上朝的路上被街上的武士给腰斩,而且自己的族人还受到了威胁。

03七个诸侯国变本加厉,汉景帝刘启派周亚夫镇压

本来以为事情进行到这步就结束了。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吴王刘濞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了,想要自己当皇帝。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军队已经快到了洛阳,只不过他并不信任自己的手下将领,只相信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则派了自己身边的大将周亚夫,周亚夫是一位英勇的将领。

仅两个月时间,周亚夫成功切断了吴楚军队的粮草,所以吴楚两国战败,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战败。另外几个分封国的诸侯王,不是被杀就是自杀,而这场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就此平息。

“七国之乱”最终以汉景帝刘启的胜利而结束,这其实也是西汉王朝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假如这个时候中央政府失败了,那么汉高祖刘邦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西汉王朝的江山,可能又回到了战国时期的局面。

不过,正是因为汉景帝刘启的胜利,才让西汉王朝恢复了正轨。与此同时,汉景帝刘启也顺理成章把那些诸侯国的行政权力和军事大权给收了回来。

所以以后,汉景帝刘启都是分封国相,而国相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派遣的,再也没有出现像“七国之乱”这样的局面。

参考文献:《汉书》

标签: 七国之乱背景发生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经,刺杀,结局

    奸臣董卓祸乱朝政,人人得而诛之,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伍孚伍孚(?-约191年),东汉末年越骑校尉,字德瑜。汝南吴房(今河南遂平)人。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伍孚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后来,伍孚被大将军何进辟

  • 在嬴政迎来加冠礼之际发动叛变,嫪毐为何如此大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发动,叛变,大胆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四月,秦国宠臣嫪毐发动叛乱。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仅22岁的嬴政早早察觉这件事,令相国吕不韦及昌平君、昌文君等人调集手下军队,与叛军展开战斗,最终成功平定嫪毐之乱。这可以称得上是嬴政在统一六国前经历的最大险情。人们不禁要问,嫪毐为

  • 花脚大仙分享:《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11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系列十一花脚大仙分享陕西曾长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特别是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奉贤博物馆承办,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大力支持。四个时

  • 纣王手下七大猛将,第六是秦始皇先祖,第三斩五岳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纣王比秦始皇厉害吗,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纣王手下的名将

    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近代历史学家在考察了商纣王的70多条罪恶发生的次序之后,发现他的罪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越多。在这些人中,有七位小有名气,武功盖世,忠心

  • 指尖上的国宝88丨西周虢国玉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周礼》记载:以青圭礼东方。周代玉圭,多为尖首长条形,这时的玉圭不仅是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六种礼玉之一。同时可依据大小长度不同,来区别贵族身份等级。出土于三门峡虢仲墓的这件玉圭,长10.9、宽2.56、厚0.4厘米,现藏于虢国博物馆。玉质为青玉,豆青色。器身末端稍宽,底边的正面

  • 梁启超一门九子皆才俊: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梁启超。都知作为“历史人物”的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是政治活动家,思想启蒙家,“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也许,世人未必都知梁启超,作为父亲的梁启超。他育得一门九子,三位院士,满门俊秀。他曾对孩子们说,“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是你们人生难得的幸事。”什么样的爹

  • 西周时期包含哪一时间阶段?周公东征究竟有何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周周公东征迁洛阳吗,周公东征完整版,西周出现了什么导致有确切的纪年

    武王死后,太子诵继立,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曾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取王位,传播流言,武庚也谋划复国,与管、蔡结合叛周,纠集徐(在今江苏泗洪)、奄(在今山东曲阜)、薄姑(在今山东博兴东南)和熊、盈等方国部落作乱。周公奉成王命东征,经过三年战争,终于平定叛乱。 武庚和管叔

  • 三星堆文化与商朝文化:探讨中华文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距今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在对这个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文物和器物,如青铜神树、太阳鸟金冠等。这些文物的风格与商朝文化相似,但却有着独特的特点,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与商朝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么,三星堆人是谁呢?历史学家通过对三星堆文物

  • 商朝灭夏朝,兵器有代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所有兵器,夏朝商朝西周电视剧,商朝十大战力

    图-夏朝和商朝的都城大禹通过治水奠定了夏朝建立的基础,其核心统治区域是洛阳盆地一带。在夏族直辖地域的周围存在着大小许多部落,在夏族势力强大之时,他们共同尊奉夏为天下共主,而夏人只是通过脆弱的羁縻关系维系表面统治。可想而知,当夏人的实力不足以维持这种平衡,或者周围部族有能力撼动夏的宗主地位时,时代将毫

  • 光启文献|刘昌玉:历史上最早的国际条约《埃卜拉—阿巴尔萨条约》译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关键词:埃卜拉阿巴尔萨叙利亚楔形文字埃卜拉学196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境内发掘出埃卜拉城遗址,出土楔形文字泥板两万余块,揭开了失落已久的埃卜拉文明(约公元前3000—前1600年)的面貌,由此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 — 埃卜拉学(Eblaitology)。《埃卜拉—阿巴尔萨条约》于1974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