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与《山海经》记载吻合,世人震惊之余开始正视

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与《山海经》记载吻合,世人震惊之余开始正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33 更新时间:2024/2/12 23:39:46

其中,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每个中国人都比较熟知的蒙故事,均出自《山海经》。

由于《山海经》记载的故事过于荒诞、离奇,千百年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一本神话书来读。

很多学者对山海经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即使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司马迁看了山海经后,也说道:“此书,荒远滑稽,不可作历史参考之物”

[var1]

然而,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山海经》里记载的故事或者事件竟是真实存在的。

曾经有一位美国学者在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墨茨博士,开始潜心研究《山海经》,他根据《山海经·东山经》里的记载,在北美,试着进行按经考察。

她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载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

最终她验证了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于是,她在其所著《淡淡的墨痕》(中译本叫《几近褪色的记录》),中文版第100页写道:

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与此同时,我国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出土了一件名为“青铜神树”的大型青铜造型物件,也与山海经里记载的物件十分吻合,让人们在惊呼之际,也开始正视《山海经》的记载。

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9年,当时一个叫燕道城的农民在修建房屋,在掏沟时偶然发现了青铜残片,由此三星堆遗址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只是当时全国各地军阀混战,紧接着开始抗日战争,所以三星堆的考古事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var1]

一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考古专家才开始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范围挖掘。

并逐步发掘出土了包括“青铜大立人像”“青铜太阳轮”“青铜神树”“青铜头像”“青铜面具”在内的诸多青铜物品。

其中“青铜神树”最是引人注目。

青铜神树高3.96米,树干约高3.84米。全体由三层树叶,每层树叶横生三个树枝,树枝上点缀着或上翘或下垂的花果,每个花果上站有一只鸟(即太阳神鸟),不多不少刚好九只。神树下部则以一条盘旋的神龙为点缀。

从造型来看,青铜神树完全符合《山海经》中记载的通往神界、人间、冥界大门的东方的神木“扶桑”。

在上古地理志《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意思是说:在冥冥大荒之中,有一座叫孽摇頵羝的大山。这座山上有一种树木,叫“扶木”,也就是神树“扶桑树”。在扶桑树上,住着10个太阳。

[var1]

这10个太阳,是帝俊羲和的儿子,这10个太阳每天轮流上天值班,一个在天上,剩下的九个就在扶桑树上。

所以山海经中的记载与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上的9只神鸟十分吻合。

另外《山海经》中提到过“金乌负日”“后羿射日”的故事,更印证了“青铜神树”的出现绝非偶然,或许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真实存在。

读者们,关于“青铜神树和《山海经》”,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疆域如此小,到底凭什么能够扬名内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单论国土大小,魏国的疆域实在算不上多大,比不上其他所有战国七雄,甚至连一些“小国家”都不如。1.魏国的艰难前进之路[var1]其实早在战国初期,魏国曾经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只是它有点短暂。之后的魏国由于各种原因,国土面积收缩严重,特别是周围的秦国、赵国崛起之后。战国中后期,纵横学说逐渐盛行,那些“纵

  • 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出土唐代墓志铭,距今1270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3月20日,考古人员在解剖城墙的过程中发现6座唐代墓葬,实证了商丘“城摞城”现象。四天之后,在清理墓葬的过程中,又发现有确切时间记载并且字迹清晰的墓志砖,为明确城墙相叠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var1]3月24日下午,在宋国故城南墙北坡处,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群进行清理,在清理第五座墓

  • 被刻意隐藏的档案!《山海经》记载的不是神话?远古文明真实存在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929年,在四川省的一个偏僻的小镇发现了一处震惊世人的遗址,后来这个遗址被称作“三星堆”。在它被发现以前,大部分人都认为咱们中国的历史最多也就追溯到3600年前的商朝文化,在商朝之前的夏朝,或者是三皇五帝时期,都因为没有发现具体的遗迹,多数都被定性为“神话时期”。后来,随着三星堆的发现,人们开

  • 秦楚之争时,韩信是如何加入项梁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以楚国为中心,淮北、会稽、沛县等地方都开始纷纷起义。两三个月内,天下就成了大乱的状态。人人都以张楚为号召,复楚反秦。[var1]当时,秦楚之间的抗争,主要集中在泗水郡以西,东海郡在泗水郡以东,是濒临东海的边郡,局势相对来说比较平静。而这块平静之地就是韩信的家乡,那韩信当时为什么会带兵打仗呢?当

  • 伍子胥对楚国有何深仇大恨?竟对着楚王尸体做出了如此残忍的举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家中多人当朝为官。其中一位祖先伍举,侍奉楚庄王时舍命进谏而深受重用,伍氏家族从此发迹,在楚国属于名门望族。但是,他的父亲伍奢贵为太子太傅,却被小人陷害,关在狱中。楚平王听信谗言要斩草除根,派人给伍子胥和其兄伍尚传话:“你们若来,伍奢就能活命;如果不来,就杀掉你们

  • 鲜为人知的秦楚大决战,屈原为此作诗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的辞赋享誉千古,比如他的《九歌·国殇》一诗中,就展示出了对战争悲惨场景的感慨。我们知道屈原为国为民的真切之情,也都知道他的辞赋中悲天悯人,对国家前途无比痛心的情怀。但是,很多人恐怕不知道,《九歌·国殇》中描写的战争史一场被历史遗忘的大战役,这场战役是战国时代最强大的两位霸主秦国和楚国的决战,这就

  • 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他的关门弟子却纵横春秋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上老君为啥化胡为佛,太上女老君,太上老君出函谷关

    [var1]在封神大劫结束后,太上老君带着多宝道人走了;在之后,太上老君化名老子落于凡间,并最终在传道结束后,带着多宝道人所化的童子一同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去了;最终多宝道人成了西方教的教主,也就是如来佛祖了,而西方教也更名为佛教。[var1]在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之后,他的关门弟子玄都大

  • 据说是鬼谷子弟子,助秦始皇一统六国,著书立传堪比《孙子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最有名的谋士,谋圣鬼谷子高清在线看,鬼谷子徒弟一览表

    [var1]但是据说,真正得到鬼谷子军事真传的,并不是孙膑和庞涓,而是一个叫缭的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尉缭子,至于为何叫尉缭子呢?是因为其后来写了一本军事理论书籍《尉缭子》,但是由于《尉缭子》的意识及方式太过超前,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

  • 战神白起的先祖原本是一个奴隶,却辅佐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白起是幸运的,他两者都拥有;说起白起,人们第一印象就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士兵的长平之战,在想想白起其他的战绩,估计没几个人答得出来;没错,就是长平之战成就了白起,无论是个人意义还是国家意义。从个人意义来说,长平之战是一场双方几乎势均力敌的战役,但是白起以损失半数秦国军队的情况下,将赵国军队

  • 扶不起的阿斗?吴国的这个君王残暴昏庸至灭国,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国阿斗怎么灭亡的,刘备扶不起的阿斗,吴国为啥灭国

    [var1]三国中的吴国,虽然由于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次数太少而一直被忽略,可是好歹在历史上也是三国中的第二强国,比曹魏略差而已;所以几乎历代曹魏君王都对东吴提防甚深,最强的张辽、曹仁可以说就是在防备东吴的。但是没想到在孙权死后,东吴就一直没有好受过,陷入了无休止的内乱中,宗族争权夺利,权臣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