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有一权臣,生前战功赫赫,死后被追封为皇帝,但却被掘坟鞭尸

清朝有一权臣,生前战功赫赫,死后被追封为皇帝,但却被掘坟鞭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78 更新时间:2023/12/15 14:21:07

但济尔哈朗聪明啊,见难以抵抗强势的多尔衮,于是自毁名节,罢免辅政职务。由于济尔哈朗的“主动”退让,多尔衮掌握了全部的朝政大权。但是,多尔衮能走到这一步,也绝非偶然,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称其为清朝第一名将那是毫不为过的;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皇太极的弟弟,天资聪颖、才华横溢,颇受努尔哈赤喜爱,八岁时便跻身于参与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

在努尔哈赤后期时,多尔衮已经算是一名手握实权的台吉(王子)了。在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年仅十五岁,不过皇太极对这个弟弟却是极好,带着多尔衮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有战功,破敌人于敖穆楞。皇太极赐给他“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的美号,并成为正白旗旗主,这一年,多尔衮十七岁。

多尔衮24岁时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25岁时随皇太极亲征朝鲜,参与丙子之役,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并在公元1641年至公元1642年爆发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在皇太极猝死后,经过一系列权力斗争,最终多尔衮还是没能成为皇帝,而是成了摄政王。

皇帝是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为何福临能成为皇帝呢?这与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大玉儿)有极大的关系,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各种野史中,这孝庄太后都和多尔衮有诸多不可明说的关系。按理说,明王朝再怎么衰弱,但山海关及长城的存在,满清想入主中原也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但也许是命运使然,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大明王朝被灭国;而此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陷入两难之际,自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留给吴三桂的选择只有选择一方投降,究竟是投降李自成还是满清?就在吴三桂纠结的时候,据说李自成灭了吴三桂全家,而且还掳走了他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降了满清,并带领满清八旗入关。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看似势大,其实都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存在,故而轻松被击败;满清顺利入京,并乘势迅速平定中原。公元1644年,顺治帝从盛京到达北京,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赐穿貂蟒朝衣。命礼部为多尔衮建碑纪绩,加赐多尔衮册宝、上饰十三颗东珠的黑狐冠一顶、黑狐裘一袭,金银、马驼等。

后顺治皇帝在皇极门向全国颁布登基诏书,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开始了以北京为都城的长达260多年的统治。当顺治皇帝于皇极门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的同时,即令为多尔衮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

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上述所有仪注都表明一点,即多尔衮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后,多尔衮继续打压政敌,又向前进了一步,变成了皇父摄政王。

其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即是说多尔衮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而且,他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特别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于自己的王府前候命。

综上种种,此时的多尔衮,已与皇帝无异;但就在多尔衮处于人生巅峰时,却因外出行猎坠马跌伤而暴毙,终年三十九岁。顺治皇帝得到消息后大惊,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而且还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

但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阿济格的罪,然后恢复两黄旗贵族的地位,提升两红旗的满达海、瓦克达、杰书、罗可铎等。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先兴罗什等五人狱,然后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掘坟鞭尸。

其实,公平的来说,多尔衮对清王朝有着极为卓绝的贡献;但同样的,作为权臣,他骄横跋扈,排除异己,虽不是皇帝,但权势已经等同于皇帝。至于顺治皇帝为何如此恨他,历史上有两种猜测,第一种是多尔衮压迫顺治皇帝太狠了,第二种就是多尔衮和顺治皇帝母亲的关系;也许两种都有吧。直到乾隆皇帝时期,多尔衮才得以平反,得到应有的荣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有权势的太监:曾想杀直隶总督,宫内无人敢惹,不是李莲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莲英个人资料,清朝最有名的十大太监,老梁讲大太监李莲英完整版

    满清入关后,吸取明朝宦官(太监)专权的教训,加强了对太监们的管理。不过有部分太监凭借主子的权威,盛极一时。要问清朝最有权势的太监是谁?可能有人想到慈禧太后当政时的李莲英,他确实是清朝最有名的太监,凭借慈禧太后的恩宠,连光绪皇帝也不放在眼中。不过,慈禧太后病死后,李莲英就隐居家中,不久就死了。 可有名

  • 清朝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女人,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最著名的两个寡妇,清朝几个最有名的女人,决定清朝命运的三个女人

    第一位便是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后来嫁给皇太极为妃,皇太极死后,年幼的顺治帝继位,为了稳固新生的大清政权,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斗智斗勇,使得多尔顿不敢心生野心,接着孝庄太后完成了入关、定都、灭明三件大事,为清朝前期的开创打下了基础。顺治帝死后,年仅8岁的康熙帝登基,在康熙

  • 曾经与清朝并称世界两大帝国,后遭列强瓜分,如今深陷经济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当时的西方,也有一个超级大帝国,与清朝并称为世界两大帝国,但命运却比清朝更惨,曾一度差点被灭国,最终被瓜分大半领土后,得以幸存;这个国家就被曾被成为“西方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实奥斯曼土耳其巅峰时期非常强大,一度成为欧洲国家的噩梦。土耳其人是土耳其语民族,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

  • 曾国藩拥兵百万,为何不称帝?左宗棠送来密信劝说,曾国藩改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的带兵制度,曾国藩小女儿回忆左宗棠,左宗棠和曾国藩哪个厉害

    1864年8月,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曾国藩的个人威望达到了最高峰。此时的曾国藩拥有兵员人数,已经达到了百万之巨,这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此时的曾国藩完全可以来个“黄袍加身”,这样极有可能推翻满清统治,汉族重新统治中国。大家都知道,赵匡胤之所以通过“陈桥兵变”得以建立北宋王朝,将领的支持是极

  • 最后一位铁帽子王:与和珅齐名,仅汇丰银行存款就有两百万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两位非常有名的贪官,一位是和珅,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另一位是庆亲王奕劻。相比家喻户晓的大贪官和珅,庆亲王奕劻的名气就要小得多。虽然名气小,但是不代表奕劻贪污就少。溥仪曾评价,“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生,满

  • 曾国藩精通识人术,他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怎么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这句话是对曾国藩的最高评价,长久以来被人们广泛认可。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关注度很高的风云人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后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人们称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与晚清其他名臣不同,曾国藩

  • 曾国藩抓住了一个人,当他看了此人狱中供词后,吓得立即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重臣曾国藩有个绰号,叫“曾剃刀”,意思是指他曾杀人如麻。关于曾国藩的这个称号,清朝人姚永朴有这样一个评价,“公出办军事,有梗令者,诛之不贷,时称为曾剃头。”不过,目前更多人的认为曾国藩被称为“曾剃刀”,最大的原因是他杀了太多的太平军和南京城老百姓。无论在晚清时期,还是在后世,曾国藩的都称得上是声

  • 曾经有哪八个国家联合侵华?战后签订的什么条约致使清朝迅速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894年,清朝甲午战败,更是让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儿垂涎已久的“大蛋糕”虎视眈眈!在他们看来,东方这头“狮子”已经睡死过去了,都想过来抢最后一杯羹;但是各大帝国又互相牵制,最后达成同盟,共同来华,能抢到多少利益全靠自己手段。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

  • 曾国藩攻陷天京,左宗棠送来密信劝其称帝,结果他冷笑着改了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左宗棠对照表,曾国藩当年带兵打仗,曾国藩心腹大将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南京,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宣告失败,同时也意味着曾国藩来到了人生的最巅峰。此时的曾国藩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是不是该更进一步呢?早年1862年湘军攻下安庆时,就有人向曾国藩送来一封密信,信的内容是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稍

  •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编造了一个大谎言,直到百年后才得以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果,天京血泪完整版,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的真实原因

    李秀成1864年7月,湘军终于攻破南京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湘军入城后进行了血腥屠城,直到半个月后后才在一名天王府宫女引导下,找到早已去世的洪秀全尸体。出于报复心理,曾国藩命人将洪秀全尸体剁碎混入火药,装入大炮发射升空。事情并不没有因此结束,洪秀全怎么死的?病死还是自杀?众说纷纭,这时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