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网上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中收了三个徒弟,他们能力如何?

网上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中收了三个徒弟,他们能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25 更新时间:2023/12/17 1:26:56

诸葛亮作为满腹经纶的大学者,当然也不免会想找个传人,好继承衣钵。

网上很多人说诸葛亮有3个徒弟,然而,正史上是没有记载诸葛亮收过姜维为徒的,说姜维是诸葛亮徒弟的多出自演义、小说、戏曲。史书有记载,诸葛亮中意的后生,只有2个人:马谡和姜维。

刚开始,诸葛亮是看好马谡的。当时马良的家乡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流行一句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家5兄弟中,只有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

但是,马良的年纪只比诸葛亮小6岁,两人是以兄弟相交的。

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三国志·裴松之注·马良传》

爱屋及乌,马良的弟弟马谡也因饱读诗书,进入了诸葛亮的法眼,他起初像是带弟弟一样带马谡的。

等到诸葛亮个马谡接触过后,更加喜爱,每每与他通宵谈论,真是喜欢得不行,就连刘备的临终告诫也不听,当初刘备死前说马谡夸夸其谈,爱放嘴炮,无啥本事,但是诸葛亮早已先入为主,不听刘备的话。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三国志·裴松之注·马谡传》

公元225年,刘备死后三年,诸葛亮掌权,他在南中平定战中,采用了马谡的建议,对南蛮各族采取攻心战略,所以多次击败蛮族首领孟获,最终令他们心服口服而不再造反。

马谡对南蛮的战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志·裴松之注·马谡传》

马谡作为战略理论家,是非常合格的,他也有这个本事,但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战术实战家,他这种情况是擅于打嘴炮,实际行动却不行了,典型的思想巨人,行动矮子。

所以诸葛亮在被他理论中折服后,心甘情愿的直接提拔统军大将,留守街亭。

当时还有魏延、吴壹等众多有资历有战功的名将请战,诸葛亮都没给指挥权,而把指挥权强硬给了他偏爱的马谡。

公元228年,果然不出刘备所料,嘴炮的马谡在街亭下被张郃打大败,回到蜀中,被诸葛亮忍痛杀掉。

本来这马谡可能是诸葛亮最看好的传人候选,可惜,他吃了这个败仗送了命,只能跟诸葛亮有缘无份,无法做成师徒了。

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襄阳记》

就在街亭败仗后,诸葛亮在天水冀县(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发现一个绝世好苗子,那就是天水麒麟儿姜维。

“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三国志·姜维传》

诸葛亮实在是喜欢姜维,一得到他后,立即迫不及待的给他封官赐赏。

先是赐他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又立马给了统领五六千军队的实权。

再写信给蒋琬,说他比马良等谋士还要有才,不久又升他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公元249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随军的姜维,回到成都后,被封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全面接掌诸葛亮的军权。

再成都的日子里,他在蒋琬的庇护下,先是迁为司马,后又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4年后,又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这时候,他被费祎排挤,他的军权被费祎严重制约。

“每欲兴军大举,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姜维传》

等到8年后,费祎老死,姜维才重新执掌大权。

然后开始诸葛亮的北伐事业。

姜维多次北伐,胜多败少,但是规模都不打,而且影响不深。

姜维的能力是有的,但是他没有机会进行大规模战争,川蜀之地,就像一个保险箱,锁死了蜀汉出去的通道。

其中,姜维最值得后人称赞的是继承诸葛亮的北伐遗志,诸葛亮心心念念要光复汉室,但是倾尽一生也做不到,姜维虽然也做不到,但他也是心存汉室的人,也一直在努力北伐了,这估计就是后人猜测姜维是诸葛亮徒弟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三国志·姜维传》

最后,很多人说或许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了他老爹的衣钵,笔者想说,不然,根本没有的事。

世界上有学渣,有学霸,他生来愚痴蠢笨或者聪慧敏睿,都是天生脑根决定了的。

但是知识的积累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一个聪慧的人,比一个蠢笨的人,他掌握知识的速度是蠢笨人的很多倍。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天才,他的儿子却只是个普通人。

当他活在老爹诸葛亮的阴影下长大,他所有的骄傲都是别人烘托出来的。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三国志·姜维传》

被别人夸多了,这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蠢了,就像今天的女人打开个美颜相机,或者化妆品一抹,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丑了。

因此,公元263年,诸葛瞻被攻入川蜀的邓艾,随便阴险的一引诱投降,诸葛瞻就像受了奇耻大辱一样暴走,并迅速被邓艾阵斩。

历史不是演义,诸葛亮并无徒弟,若要牵强附会一下演义,他唯一的徒弟就是姜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军攻陷宋朝长沙,当地一所书院顽强抵抗,全部被杀造就一段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军图片,南宋五支军队,秦军和元军谁厉害

    先来介绍一下这所书院,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曾经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是成立,名叫岳麓书院,很多人想必都听过这样的一个名称,因为在这里培养出了很多思想大家,位于湖南长沙的它,也是一直被人们说尊敬,也许是因为它的那段传奇故事。曾经南宋没落,蒙古族入侵中原,这个时候的国家动乱,眼睁睁看着无数的汉族百姓被蒙古人屠

  • 马谡明明是死在狱中,为何诸葛亮还要把他挂出来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搞笑配音骂马谡,诸葛亮和马谡什么关系,诸葛亮痛斥马谡炒股

    但在正史记载中,马谡丢了街亭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缚请罪,也没有打算自杀明志,反而畏罪潜逃了。据《三国志向朗传》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向宠,正是向郎之侄,他们都是荆州士族出身。换言之,马谡逃亡后,向郎等荆州士族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知情不

  • 王翦的军事能力有多出众?既能取胜又能保存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出众,能力,军事

    在我国陕西的富平县中,蕴藏着一位古代名将的坟墓,人们对他的陪葬品传得神乎其神,而此人也正是战国时期,立下赫赫功劳的秦国名将——王翦。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人提起王翦,就不得不提到那三位,白起、李牧、廉颇,此四人被共同誉为“战国四大名将”。而他们在战争的故事和

  • 范雎在长平之战之后为什么要阻止白起灭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阻止

    根据历史记载“长平之战”赵国战败,并且元气大伤。那么范雎在长平之战之后为什么要阻止白起灭赵?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当时秦军统帅白起下令乘胜追击,迅速夺取了赵国的武安、皮牢、太原等地,并对赵国国都邯郸形成合围之势。然而就在赵国危在旦夕之际,秦国相范雎却极力反对灭赵,并成功说服秦

  • 多尔衮生母孝烈武皇后阿巴亥为什么会被逼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后,殉葬,生母

    多尔衮生母孝烈武皇后阿巴亥拥有宠爱,拥有有实权的儿子,为什么还被逼殉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是实实在在的贵族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是“扈伦四部”之一乌拉部的贝勒满泰。作为乌拉部的公主,其实从出生开始起命运就是注定好了的

  • 孟古哲哲为什么被追封为皇后?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后,怎样,经历

    孟古哲哲,即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她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后(追封),清太宗皇太极生母,叶赫部长杨吉砮之女,叶赫老女堂姑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所有后妃中,最为著名的要属阿巴亥了,阿巴亥知名度较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当然还有一个

  • 阿巴亥生前备受宠爱,为何死后几起几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生前,宠爱

    阿巴亥,即孝烈武皇后,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乌喇贝勒满泰的女儿,清太宗继妃堂侄女。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十六个妻妾。在这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就要数阿巴亥了。阿巴亥之所以能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妻妾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她有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

  • 富察·衮代做了什么?为何死后棺椁被移出福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棺椁

    富察·衮代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一共有十六位妻妾。在这十六位妻妾当中,地位较为尊崇的有六位,也广为后世所熟知。其中就包括富察衮代。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位妻妾当中,富察衮代是极特殊的一位。富察衮代是建州女真右卫部落首领色督珠

  • 多铎有哪些战功?他的政治生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功,政治,生涯

    爱新觉罗·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清朝名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很多涉及清朝初期的影视剧中,多铎这个人总是经常出现。这个人之所以出现次数高,主要原因是这个人骁勇善战,对于清朝有着很大的贡献

  • 明朝末年崇祯手里还有15万锦衣卫,为什么不用来对付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对付,末年

    众所周知明朝锦衣卫的势力非常的强大,是专业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并且只效忠于皇帝,即使是到了明朝末年,崇祯手里还有15万锦衣卫,那么崇祯为什么不用锦衣卫来对付李自成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各位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疑心很重,不信任任何人,为了达到皇权高度集中的目的,所以创立了锦衣卫这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