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全家后 李隆基为什么非要留下一个儿子

李隆基杀了太平公主全家后 李隆基为什么非要留下一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5 更新时间:2024/1/7 2:24:26

对李隆基杀姑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是武则天四个亲生儿子中最小的,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与李隆基父亲李旦是亲兄妹关系,说起来,李隆基还叫要太平公主为姑姑。

李隆基能成为武则天之后的第三任皇帝,除了运气好,这也和李隆基超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神龙政变后,武则天下台,把帝位传给李隆基的伯父李显,李显就是唐中宗。与李旦及太平公主一样,都是武则天亲生的子女。

李显仅仅当了5年皇帝,就被他的皇后韦后与女儿安乐公主联手毒死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韦后与安乐公主有效仿武则天当女皇的野心,韦后联合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一起迫害了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臣,同时一直在打击李显所立的太子李重俊,最终逼得李重俊起兵造反,杀死了武三思父子,诛杀韦后没能成功,李重俊因为失败而被杀,之后韦后仍然掌控朝政,而懦弱的唐中宗李显无力阻止,反而被毒死。

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

李重俊造反事件之后,韦后加强了控制兵权,李显被毒死之后,韦后立了李显的另一个儿子李重茂为傀儡皇帝,韦后在幕后专权,并且大量起用韦氏子弟担任宫中的要职,开始进行政治布局,照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第二个武则天就会再次出现了。

为了阻止韦后与安乐公主专权,当时身为临淄王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起来,策划了一场政变,李隆基联合了太平公主及部分羽林军将领,一起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这次的政变被称为唐隆政变,事件成功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又拥立李旦为帝,逼迫傀儡皇帝李重茂退位。

于是唐朝皇帝之位从李显一系转到了李旦一系,虽然两人是亲兄弟,但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因为诛杀韦后有功,占据了政治优势地位,李重茂又是傀儡皇帝,韦后一党全部被诛,所以李隆基有话语权,他的父亲李旦被立为皇帝,这就是唐睿宗,是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傀儡皇帝李重茂不算)。

李隆基之所以把父亲李旦立为皇帝,这明显就是为自己当皇帝铺路,虽然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并不是嫡长子,但是李隆基当时的名望和能力都比较强,李隆基在当时的能力甚至超过了父亲李旦,在武则天孙子一辈中是杰出的人才,所以李旦一即皇帝位,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很自然地把太子之位让给了李隆基,因为他明白,太子之位不让出来,永无宁日。

所以唐隆政变之后不久,李隆基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唐朝太子,皇帝的继承人,如果没有意外,李隆基就能成为唐朝皇帝,但是意外很快就出现了,这个意外来自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作为唐隆政变另一个大功臣,同样功劳很大,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的儿子卫尉薛崇简也率军参与了政变,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成功之后,太平公主被封万户,她的三个儿子被封王,并且皇帝李旦经常与太平公主商议政事,导致太平公主在朝廷中的话语权一步步加重,太平公主甚至能影响朝廷的朝廷的人事任免。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一生有过二次婚姻,第一任丈夫是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因为薛绍的兄长薛顗参与了谋反而受到了牵连,死在监狱中,之后武则天准备把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了侄子武承嗣,但没有成功,可能太平公主没看上武承嗣。之后武则天又把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的堂例武攸暨,之后两人一直生活一起,但是太平公主在第二任婚姻期间,生活作风不良,而武攸暨为人则老实谨慎。

太平公主一生一共有四个儿子和四女儿,与第一任丈夫薛绍生有2子2女,分别是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与第二任丈夫武攸暨同样生有2子2女,分别是: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颇受武则天宠爱,武则天处理政事时,有时会与太平公主商议,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就是太平公主揭发打倒的,此外还有记载说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也是太平公主杀死的,但有争议,太平公主有处理政事的经验,现在因为太平公主参与了唐隆政变,功劳较大,同时她又是武则天亲生女儿和唐睿宗的亲妹妹,所以权势不断上升。

上升的权势不断地提升了太平公主的野心,或者说这是武则天当女皇帝的后遗症,包括韦后、安乐公主等人,都是受武则天当女皇的发,而参与了皇帝之位的争夺,以前皇帝之位只在男人们之间争夺,现在情况更复杂了,女人也参与了皇帝之位的争夺,有了武则天这个活生生的例子,不少皇室女成员也有当女皇的野心,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是这样。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姑侄

就这样太平公主不可避免地与李隆基发生了矛盾,当时的李隆基是太子,能力超强,又是法定的继承人,当然不能容忍他人干预朝政,而太平公主也想掌控朝政,极力在朝廷怂恿李旦及大臣更换太子李隆基,换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当太子,太平公主的地位就能继续保证,说不定之后还能当上女皇,这就是太平公主当时的想法。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更何况是在帝王之家,连亲情都不可能有,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虽然互为姑侄,但在政治上,他们变成了对手,并且逐渐形成了两个政治集团,不断拉拢朝中大臣、禁军将领到各自集团,为将来的争夺权力做准备。

而当时的皇帝李旦也知道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是的争夺,为了置身事外,李旦出人意料地把皇帝之位禅让给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并且还掌控着朝廷中的高级人事任免权,不愿意放弃所有权力,就这样李隆基就成为唐朝武则天之后的第三位皇帝。

太平公主

李旦以为让位就能缓解矛盾,显然他想错了,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激烈,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政变,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以皇帝身份,率领王毛仲、王守一、高力士等人率先诛杀了太平公主的党羽,解除了太平公主的威胁,而太平公主逃入了佛寺,三天后迫于压力又返了回来,其整个家族的男性成员都被李隆基所杀,唯独有一个叫薛崇简的儿子幸免于难,历史上将此次政变称为先天政变。

李隆基为什么不杀薛崇简?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薛崇简与李隆基关系较好。

李隆基是薛崇简的表兄弟,两人年少时关系就比较好,薛崇简参与了唐隆政变,当时与李隆基一道诛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如果不看他是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算是李隆基一党,所以李隆基免除薛崇简的死刑,并赐他李姓,随后薛崇简被贬出长安城到地方上生活。

薛崇简

二、薛崇简多次阻止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

薛崇简不认同母亲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多次劝阻太平公主而遭到毒打,这也是李隆基放过一命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李隆基这个人一点也不仁慈,当时父亲李旦劝儿子李隆基放过太平公主,但是李隆基不同意,坚持赐死太平公主,并把太平公主已经去世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给毁掉了,并把尸体挖了出来,可见李隆基是相当狠心的,但他对待薛崇简已经算是相当仁慈了。

标签: 公主太平儿子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武则天的孩子 武则天为何区别对待儿子和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区别,孩子,同样

    还不知道:武则天子女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儿子很残忍的武则天,为何却对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非常的宠溺呢?武则天如此重女轻男的背后,其实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原因。众所周知武则天一生都比较贪恋权力,她虽然生育了四男两女六个孩子,但同时她因为自己追逐权

  • 李隆基登基前后变化之大 李隆基是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登基,变化,昏君

    对唐朝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你印象中的李隆基是怎么样的呢?李隆基前期和后期完全判若两人,这和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十分相似。三人都是少年以藩王身份即位,即位初期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把原本千疮百孔的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乐,出现大治。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顶峰,

  • 贺知章和李白怎么认识的呢?两人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认识,关系,李白

    贺知章和李白怎么认识的呢?两人关系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贺知章和李白怎么认识的呢?古代虽然未见其人,但是能拜读到某人的作品啊,出名的诗人的文学作品都是流传得很快的。再者,二人都有共同的爱好喝酒,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也是酒仙一枚。天

  • 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去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爆发,安史之乱,李白

    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去了哪里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李白五十七岁的时候,在永王的军营中,做了一组永王东巡歌,来表达建功效国之情。永王因为擅自领军东巡,而致使了征剿,失败了。李白就入狱后被营救出来,做了宋若思的幕僚,给他写了文表,还跟着他一起去了武昌。李若思很重视李白,并

  • 李白出名以后为什么很少提及他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出名,父亲,李白

    李白出名以后为什么很少提及他的父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李白的父亲叫李客,大概因为姓李,当地人因他是外来客,便叫他李客。李白出名以后很少提及他的父亲,李客其生平事迹也没有准确的史记记载。据后来的史学家研究,李白的父亲很可能与李渊是一个祖先。李客始终过着隐逸生活。从李白后来的诗

  • 李白诗作中所说的低头所思的故乡到底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低头,故乡,诗作

    李白诗作中所说的低头所思的故乡到底是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诗仙李白,也没能逃脱这条人间”定律”。李白吸引人的轶事,除了他的几段婚姻、在长安城的生活,便还有一条——低头所思的故乡到底是哪里?李白到底在哪出生?这个问题困扰了几百年以来的众多学者。蜀中说、条支说、西域焉耆碎叶说

  •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填词,说是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可放眼整个古代,“奉旨填词”名气最大的,只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李白也经常奉旨作诗,比如著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共三首,不一一列举了。这三首诗,就是唐玄宗下

  • 李白非常喜爱喝酒,那么他喝过的酒有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非常,李白

    李白非常喜爱喝酒,那么他喝过的酒有哪些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1、桂花酒出处: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李白在上古五皇之一的“尧”逝世三千年后,来到了这座古庙,缅怀先人。在这里李白所喝的

  • 杨广做了哪些事?为何隋朝二世而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隋朝建立以前,中国经历数百年的动荡,百姓饱尝了战乱之苦,期间,虽然也出现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仍无法结束这战乱不断的时代,直到杨坚的出现, 这一动荡的局面才得以改变。公元581年二月,北周柱国大将军、大司马的杨坚接受周静帝的禅位,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在隋朝建立之初,隋朝尚没有统一全国,南

  •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没听贾诩的建议放火箭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建议,火箭

    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备受无数人的欢迎。因为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里面的人物大家也是耳熟能详,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诸葛亮。三国中彰显诸葛亮智慧的情节有很多,其中草船借箭就是最为经典的一个,这也为后面诸葛亮气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