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慎郡王允禧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局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慎郡王允禧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4/2/5 6:29:43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慎郡王允禧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局如何?其实她远不如自己的诸位兄长们善于处理朝政事务,所以也没什么作为,但是正因如此,避开了宫廷的种种争斗,最后善始善终。

允禧是在康熙五十年出生的,这一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出生,此人便是雍正第四子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

我们都知道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一开始只是雍亲王府的侍妾格格,身份低微,但是因为弘历从小聪明伶俐,在12岁的时候被皇祖康熙看中,带入宫中亲自抚养。因为儿子得到重视,钮祜禄氏的地位也开始得到提升,雍正登基以后先是封为熹妃,在孝敬宪皇后病逝后被封为熹贵妃,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儿子弘历登基以后,钮祜禄氏的好日子正式开始,被尊为太后。钮祜禄可以说是整个大清幸福指数最高的一位太后,不仅儿子孝顺,而且86岁高寿而终

而弘历同一年出生的叔叔允禧呢?

真没有弘历那么幸运!

允禧的生母陈氏本就出身地位,是一个汉族女子,再加上不受宠,即便是生下儿子允禧也没有母凭子贵在地位上得到明显的提升。雍正登基的时候只是将其尊为皇考贵人而已,允禧跟自己的生母陈氏一样,在后宫之中的存在感也很低,一直到康熙病逝,允禧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爵位的皇子。

康熙在册封皇子爵位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个非常的因素:便是皇子生母的出身。康熙所有皇子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便是皇十子胤䄉,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大封皇子时,胤䄉便被封为敦郡王;而比胤䄉年长的皇八子胤禩,只是复立为贝勒。

因为皇十子胤䄉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温僖贵妃的亲姐姐便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而温僖贵妃与孝昭仁皇后的祖父便是大清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生母有如此显赫的出身,自然是会影响儿子的。

而胤禩即便排序在十弟之前,排行老八,一直到康熙病逝,最高的爵位也只是贝勒;

而允禧呢?

生母陈氏只是一个汉人,不得康熙宠爱,对允禧来说想要“子凭母贵”是很难的;

更何况允禧序齿排行第二十一,本身年龄也小,没有册封爵位也很正常。

康熙病逝的时候,允禧只有12岁;

关于允禧的生母陈氏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陈氏出身于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家庭,父亲叫陈玉卿,虽没有入朝为官,但也算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陈氏也接受了很不错的教育,不仅擅长于琴棋书画,而且熟读经史,在当地也算是一个颇为有名气的才女。

正因为陈氏如此有名气,所以父亲陈玉卿便早早给女儿定下了亲事;

有一次陈玉卿带着自己的女儿前去参加一个宴会,没想到康熙皇帝也在其中。康熙见到陈氏便一见钟情,想要将陈氏纳入后宫为妃。康熙作为一国之君,谁敢跟他争陈氏呢?原先与陈氏定亲的人便主动将婚事给退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毕竟陈玉卿即便是饱学之士,想要与一国之君一起参加宴会,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更何况还是汉人呢?

而且陈氏这样的出身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的,那么关于陈氏入宫的方式,最有可能是外地的官员进献给康熙的。

史料中关于允禧的记载本身就不是很多,关于其生母陈氏的记载更是只有寥寥几个字而已。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允禧在阿玛康熙在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任何的爵位,便没有参与九王夺嫡的资格与实力,所以能够平安度过此劫;而且也因为允禧从没有参与九王夺嫡之争,没有与雍正为敌,所以在整个雍正朝,雍正从未故意针对允禧。

虽然允禧没有像自己的十七哥允礼那样得到了雍正的重用,但雍正对这个二十一弟还算是不错的,毕竟允禧确实不是很适合入朝为官:

雍正八年二月,允禧被封为贝子;

仅仅三个月以后,允禧被雍正封为贝勒。

其实这一年允禧只有十九岁而已;对于生母出身不高而且没有任何功绩的允禧来说,年仅19岁能被封为贝勒确实已经很不错了。

有了爵位,便代表允禧开始有了参与朝政的资格。

三年后,允禧与十七哥允礼一起共同办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事务。

雍正帝病逝后,皇四子弘历登基称帝。登基后不久便将皇叔允禧任命为正黄旗汉军都统,并且在九天后乾隆提出想要将皇叔封为郡王。果然次月,正式将允禧封为多罗慎郡王;并且将允禧的生母陈氏封为皇祖熙嫔。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幼好读书,识见明晰,办理旗物亦属妥协,朕意欲封为郡王。”

允禧终其一生最高的爵位便是郡王,被封为郡王以后先后任职正白旗满洲都统、玉碟馆总裁、宗人府等,乾隆二十三年允禧病逝。与自己的生母陈氏一样,都是48岁病逝的。

其实我们这样看,允禧的一生很简单纯粹,没有大起大落,平安顺遂的度过一生。

但其实允禧的一生真没有这么简单,确实允禧在朝堂上没有激起什么水花,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功绩;但其在书画方面的造诣确实很高,可以说是康熙诸多皇子中最为出挑的一个,给自己取了一个称号叫“紫琼道人”或者是“春浮居士”。

相比慎郡王这个名号,我想允禧更喜欢的应该是“紫琼道人”或者是“春浮居士”。

允禧最高的爵位只有郡王,在康熙诸多皇子中确实不出挑,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但相比平民百姓来说郡王的爵位已经是高不可攀的了,若是哪个小老百姓或者是某个没有官职的文人,能跟堂堂的郡王有交集的话,可以说是值得一生称颂的事情了。

郑板桥便是其中一个,而且还是与允禧这位慎郡王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位。

允禧虽然是堂堂的郡王,但是生性简朴,不喜铺张浪费;更难得是允禧并不将自己置于郡王的虚名之上,而是很懂得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因此,允禧跟当时的很多书画家都有交集。

比如易祖、朱文震、郑板桥等人,允禧都将他们视为座上宾,养在府邸。

“多延四方博学端悫之士,日相摩切,以故学邃艺工。”

郑板桥曾经这样评价慎郡王允禧:

“胸中无一点富贵气,故笔下无一点尘埃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可见在这些文人的眼中,允禧很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而且对待读书学问丝毫不粗心大意,而是讲究文理皆通、通晓其内涵,为此可以询问十多人,也不嫌麻烦。

正因为允禧对待学问如此认真的态度,所以才有不俗的成就。

在众多的座上宾中,允禧最投缘的还是郑板桥,二人的交情确实有一些让人费解:

允禧与郑板桥初次相识只有15岁,郑板桥比允禧大了18岁;两个人初次见面便“一见钟情”,成为忘年交。郑板桥跟很多的学子一样,寒窗苦读多年就想要考取一个功名,所以先后三次入京,每次入京都会与允禧相见,二人相谈甚欢。

不过很多有才华的人并不一定适合科举考试,郑板桥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一直没能榜上有名,后来在允禧的帮助下,郑板桥得以被任命为县令,也算是对自己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一个交待,之后不再应试。

在郑板桥赴任县令之前,与允禧唱和诗词,做了一首《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

“红杏花开应教频,

东风吹动马头尘。

阑干苜蓿尝来少,

琬琰诗篇捧去新”

而允禧也作了一首诗词回赠郑板桥,在郑板桥临走时允禧特地嘱咐郑板桥一定要互通书信。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任署潍县以后,给允禧写了一封书信。允禧得到郑板桥的书信后回赠了一首诗词《喜得板桥书潍县寄到》,由此可见二人之间的情谊有多深。

标签: 真实结局郡王

更多文章

  • 多尔衮去世之后,他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女儿,去世,结局

    众所周知在清朝建立过程中,有一个影响很大的人,他就是摄政王多尔衮。那么多尔衮去世之后,他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结局怎么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带领清朝从山海关外入关,并最终统一了全国,清朝的统一过程中多尔衮可谓是居功至伟。因此在顺治七年(1750年

  • 清朝宫女出宫后,真的没有人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宫女

    很多人说清朝宫女出宫后,“无人娶、没人要”,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时宫女至数千,脂粉钱至百万。今朕宫中计使女三百,况朕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与其父母,令婚配。”——康熙皇帝《庭训格言》按照民间“算不算,三千三;够不够,三千六”的说法,

  • 姚启圣才华横溢,做官为何被一贬再贬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才华横溢

    在《康熙王朝》中,有三名汉臣贯穿了整部电视剧,分别是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三人都才华横溢,但性格天差地别,最后也造成了三人结局的差别。姚启圣从小就有豪侠之气,曾在郊游萧山时,遇见两个兵卒抢掠女子,上前佯装好语相劝,夺取佩刀杀了兵卒,救下女子送还其家。姚启圣才华横溢,但因为正气浩然,骨子里面有一股犟

  • 历史上真的有姚启圣吗?他有哪些功绩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功绩

    康熙王朝里有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叫姚启圣,这个人看不起满清的刀戈铁马,认为我们中华文明是最好的,认为满清配不上我们中华文明,康熙对他是恨之入骨,很想想杀他,但是又不能杀他,只能想办法折腾他,最后还是康熙不计前嫌,启用他,收复了台湾,成了历史上的名臣。首先,根据清史稿记载,姚启圣不是福建人,而是浙江人,

  • 太子朱标要是还活着 朱棣还敢不敢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子,造反

    还不知道:朱标和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出生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出生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兄弟二人相差五岁。虽然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标和朱棣都不是马皇后所生,但朱标自幼便被父亲当成继承人来

  • 李自成"以战养战"的策略为什么会失败?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失败,策略,原因

    众所周知明末农民起义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是李自成的闯军。那么李自成“以战养战”的策略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个下岗的驿卒,之所以能发展到这么大军队的领袖,原因固然很多,而他的宣传口号“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

  • 张裕妃身怀六甲却被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六甲,活活

    张裕妃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她身怀六甲却被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虽有后妃因各种原因或被废、或赐死,但在怀孕期间被迫害的却相对较少,毕竟皇嗣还是极受重视的,即便有这种情况,也多是因后妃犯错或宫斗所致,因得罪皇帝奶妈而在怀孕期间遭

  • 如果马皇后还活着的话 朱棣还敢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后,发动

    马皇后活着,朱棣敢造反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甚至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皇帝,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当皇帝的人,在他之前没有人,在他之后,那就更没人了。朱棣的造反,现在很多人分析这个过程,可以说有运气的成分,当然也有朱棣作

  • 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有几个孩子 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后,孩子

    还不知道:朱元璋喜欢朱标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和马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说起来,朱元璋和朱标在政见上是很不一致的。朱标认为,对待功臣应该仁慈,不能够一味地残杀。他对朱元璋杀功臣的行为很不满,多次表达了反对意见。为此,还多次和朱元璋吵闹。在一些历史记载中,还说

  •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对马氏不离不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男人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男人一旦有了钱,就容易学坏。古往今来,男子升官发财,抛弃糟糠之妻,另结新欢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万事总有例外,有薄情郎,也有重情人,比如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孝慈高皇后马氏和朱元璋合葬于明孝陵,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