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尸子和《尸子》:他是商鞅之师,还是史上首个提出宇宙概念的人

尸子和《尸子》:他是商鞅之师,还是史上首个提出宇宙概念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10 更新时间:2024/1/21 5:42:35

说起诸子百家,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孙子庄子等等影响力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各位大家。

[var1]

但是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各个流派的学者,其中就有一位本文的主角:尸子!

一、尸姓

尸这个姓很是少见,许多看多了网络小说的朋友甚至问我:尸姓是不是来自于古代和墓地、丧葬有关的职位呢?

这是大谬啊!

尸姓是一个冷门的姓氏不假,但是尸姓根据记载是来自于西周天子的姓氏--姬姓。尸姓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武王的两个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佐周武王伐纣成功,而且在后来在周武王去世后一直辅佐周武王的后代,保证了周代的统治,功绩很大。

召公奭这一脉的后代在东周年间的时候,有一支迁徙到了一个叫做尸乡(也叫尸氏)的地方(今河南省偃师市西,距离古洛阳三十里)居住下来,于是就以地为氏,是为姬姓尸氏。

尸氏在历史上也算是鼎鼎大名,秦末汉初,刘邦逼迫齐国田横投降,田横走到尸乡的时候决定自杀身亡,随后田横手下的五百人听到田横自杀的消息,也都一起自杀了,史称田横五百士。

简单说一下尸姓的来历,接下来我们说尸子的故事。

[var1]

二、尸子

说起尸子,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战国时期还有这样一位人物,可以说尸子在诸子百家中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人物。

根据汉代班固的考证,尸子原名叫尸佼,是鲁国人。也有人说他是晋国人,但是不管他是哪国人,尸子这个人之所以能被尊称为“子”,他也是留下来了许多著名的理论和名言。

以史为鉴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一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出自于尸子啊!

比如:“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这句讲述君民关系的名言一言点破百姓的重要性。

比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简单明了的概括了宇宙的定义。

再比如:“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坐井观天的故事,极有可能是在这儿得来的。

根据历史记载,尸子留下来了大约二十卷的著作,称之为《尸子》,而且凭借这本著作,他才得以晋升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员。

我们从尸子留下来的著作中发现,尸子基本上什么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都懂一点,是诸子百家中的杂家的代表。

而且尸子极有可能和商鞅有关系,甚至是商鞅的老师!

[var1]

三、尸子和商鞅

根据汉代班固在《汉书》的说法,尸子原名叫尸佼,是鲁国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秦国相国商鞅,并加入商鞅团队。

由于尸佼本人才华横溢,甚至一度被商鞅当 成老师一般,事事请教。但是后来商鞅因为得罪了贵族只能谋反,结果不但自己被杀,而且整个家族、门客、亲朋好友,被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尸佼作为商鞅的门客和老师,在商鞅失败后竟然跑路去了蜀地。

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汉书》

所以说如果按照汉书中的记载,尸子就应该是商鞅的老师。而且应该在商鞅的生活、思想、治国理念里,尸子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尸子》等书籍,在东汉时期,已经不怎么流行了,所以班固的记载也只是一面之词。

所以我们在往前看看,在汉武帝之前就已经成名的著名学者刘向记载:尸子名佼,是晋国人,他不是商鞅的老师,而是商鞅的一位重要门客。

刘向还说,商鞅在制定立法、政策的时候,曾多次向尸子请教。

当然,最后的结果和《汉书》中记载的一样:商鞅造反失败了,尸子逃脱了秦国的追击,潜逃到了蜀地,死于蜀地。

[var1]

四、尸子和《尸子》

虽然说尸子没能干出啥大事来就成了逃犯,但是此后尸子却成功的成为了诸子百家之一,为啥呢?

根据刘向记载:尸子逃到蜀地后,并没有招兵买马替商鞅报仇,而是发奋著书,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二十卷,大约六万余字的《尸子》,最后著书立说成功后才死于蜀地。也凭借此书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又六万余言。卒,因葬蜀。--刘向

这种说法和班固的说法比较,除了尸子到底是鲁国人还是晋国人有争议,甚至还有说他是楚国人的,但是尸子和商鞅之间的关系其实反而得到互相印证,可以确定的是:

1、尸子和商鞅关系非常好;

2、尸子在商鞅变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尸子在商鞅死后活了下来,整理了《尸子》一书。

根据这三条我们大胆假设,尸佼虽然祖上是周王王族,但是随着礼乐崩坏的大时代到来,别说尸氏姬姓,连周王自己都不能自保。

于是尸子可能跟后来“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差不多,只能在乱世中前往各国寻求用武之地,后来发现秦国在招贤纳士,于是从鲁国或是三晋之一来到了秦国,因缘巧合之下以门客的身份结识了商鞅。

秦国相国商鞅在了解了尸佼的才华后,非常尊重他,一些关于秦国变法、治国理念、政策执行都要和尸佼商量。(这恐怕就是班固说的师事之)

在《康熙字典》的《集韵》一部中也记载,尸子是商鞅的老师这种说法!

秦有尸佼,即商君师,著《尸子》。--《集韵》

等到商鞅死后,尸佼看事不可为,于是跑到蜀地,隐姓埋名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思想和认知写成二十卷的《尸子》一书,也因此被尊称为尸子。

刘向在《荀子书录》里评价《尸子》是“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更多的是类似法家的记载。后来汉代人描述《尸子》却是有十九卷写的 是道德仁义,一卷写的是山川地理。

大家怀疑这个记载和之前西汉刘向的记载不一样啊?会不会西汉后《尸子》就已经流失了?

十九篇陈道德仁义之纪﹐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也。--后汉书

可惜的是,在屡经战乱后,三国时,这个《尸子》就丢了大半了,魏国人还给续了九篇。到了唐代还有学者看到三国时期续写的《尸子》一书,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个续写的版本也已经遗失不可考证了。

目前可以看到的《尸子》是清代学者整理改编而成,但是原始版本的《尸子》到底是啥样的了,已经不可考证了,遗憾啊。

《隋书·经籍志》杂家记载: “《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其九篇亡﹐魏黄初中续。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母亲被敌人吊在城头,将军却照样攻城,曹操:他是个禽兽,不能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曹操,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吧。他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不管是投降过来了,还是投奔过来的人,只要有才华,曹操都会不拘一格的用他们。但有一个人,曹操就是死活不用他,还说他是个禽兽。大家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如果想知道的话?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人叫朱灵,他本来是袁绍的部下。当年,袁绍和公孙瓒为了争夺北方,

  • 刘备坚持要打的夷陵之战,却坚持不让诸葛亮跟随,原因只有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夷陵之战刘备坑了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没阻止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刘备带诸葛亮失败了吗

    所以释然看似东真是一个选择题,其实根本没得选,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政治,仗,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所以三国志蜀书庞统法阵传记载的那一段评论就一目了然。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备一定会采纳法正的建议,但仍然可能东行。意思就是说就算法

  • “草船借箭”的主角原来是孙权?曹操为此发出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罗贯中先生的妙笔生花之下,诸葛亮简直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个人物,他一生算无遗策,成了智慧的化身,导致后世夸某人很聪明,往往冠之以“小诸葛”的名号来称呼。实际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很多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而是罗贯中先生把他人的故事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比如,我们熟知的“

  •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还要给人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草船借箭”了,这又是为何呢?草船借箭时如果曹操使用的是火箭的话,当时刮着大风,诸葛亮的船肯定会一连片烧起来。而诸葛亮估计也就葬身火海了。哪还有后来的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为什么曹操没有使用火箭,反而“给了”诸葛亮10万支箭呢?首先,并不是曹操不想用火箭,而是事出仓促,没有

  • “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否属实?曹冲深得曹操喜爱为何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据《三国志》记载,曹冲年少而多智,五六岁的时候便有成年人之智。话说当时东吴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当时就好奇这大象有多重,可是大象太大而不方便测量,而要想确切知道之重量只能将之分块,可是曹操又不希望将之杀死,于是这问题便来了,如何才能在不伤害大象的前提下确切的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曹操把这个问题

  • 吕不韦收到一封信,信上仅三十字却字字诛心,他看完立刻服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写给吕不韦的一封信,吕不韦之谜,吕不韦临死说的话

    [var1]吕不韦亲力亲为的“风投”吕不韦见异人,声称可以让异人广大门庭,异人自然觉得眼前的吕不韦可笑,随口说了一句“你先广大自己的门庭吧”,吕不韦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异人收敛了傲气,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位商人确实不凡,或许他真能助自己也未可知。吕不韦当时赢得异人好感的那句话是,“我的门庭等你来光大!

  • ?刘备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连曹操都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两个儿子简介,刘备最厉害的一个儿子,刘备的五个儿子都叫什么名字

    刘备的儿子中,很多人都非常了解刘禅,知道他没有能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刘备实际上有四个儿子,刘备的长子是刘禅,他是刘备最疼的儿子。刘备一直非常器重他。他的第二个儿子是刘封,但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养子。刘封是一名武将,他为刘备取得了无数军事成就。他的一般排名是靠自己的辛勤工作而获得的!后来关公击

  • 诸葛亮设下空城计,为何门口安排4名士兵扫地?司马懿一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哥读历史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一聊三国时期,提到三国就绕不开一个人物——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之前隐居于山水间不问政事,因才气出众吸引了刘备三顾茅庐,他不仅擅长军事,更是通晓人情世故,在中国人眼中,孔明无疑是智慧的代表。孔明的故事许多都脍炙人口,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都传为佳话,其中

  • 孔子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孔老二”,孔老大又是谁?他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英雄孔子,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经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在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又

  • 历代帝王-西汉十二帝,谁才是出类拔萃的明君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自幼多才多艺,柔仁好儒,牵制文义,处事优游不断,虽自废武功致使威权旁落,阉竖用事,然无所伤害天下百姓。而平灭郅支,抑制匈奴,天下无事。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虽说汉业自此衰弱,抑亦中材之主。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二岁。七、汉景帝刘启景帝刘启,清静恭俭,平藩卫国,守成遵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