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奢侈品消费:皮毛、人参令人念念不忘,穿貂儿成为新时尚

清朝奢侈品消费:皮毛、人参令人念念不忘,穿貂儿成为新时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3/12/12 3:11:51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看,清朝可谓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经济水平也是前所未有。在消费水平提升之后,消费能力最强的贵族,自然要购买更多显示身份的奢侈品。

而在封建社会,奢侈品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有显示身份,等级的意味。清朝的奢侈品消费,主力当然是富贵人家,消费的内容,却并不单一,而更指了不同的历史倾向。

珠宝皮与北京对漠北的政策

1.上层贵族对故地特产的追捧

说到清朝,三百年封建极权之外,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旧俗简直是拓跋鲜卑的对立面。一直重视骑射,坚持木兰秋狝,就连奢侈品消费,也对林海雪原的皮毛、人参甚至口菇等念念不忘。

可以说,正是满族贵族对民族风俗的重视,对民族服饰、民族审美的坚持,为清朝东北特产的风靡打下了良好基础。至于不同民族的汉族官员,穿貂儿是新朝新规矩,也是一种新时尚。

清朝前期的一位官员记载,流入北京的东北皮毛价值直线上升:“闻上御玄狐裘,直三千金。诸臣玄裘最下者千金。”

朝鲜使节金昌业记载,“座席有头爪虎皮为贵, 其次无头爪虎皮,其次狼,其次獾,其次貉,其次野羊,其次狍,其次白毡为下。” 这说明有满族特色的装饰品已经有了等级意识而且制度化。

自然,穿衣戴帽并不能仅仅视作“楚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媚上的结果,反而代表了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和王朝鼎革在服饰上的延续。

封建社会的服饰向来是等级身份的象征。在明代,官员通过穿仙鹤、虎豹等有不同飞禽走兽图案的官服来区分武品级,到清代,这一做法被延续下来,并拓展出官帽上的文章。清前期,朝廷出台法令要求官员依据等级佩戴东珠,穿毛皮。

赐给功臣的黄马褂是历史剧中为人熟知的,而本身也作为骑射文明的服饰对北京贵族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产不如服饰明显,但也在清朝的坚持下一跃成为奢侈品。如东珠是宫廷的爱物,口菇是皇帝帽子上的装饰,野生人参被吹嘘为强过人工养殖,有不可替代性。

2. 满蒙一家的羁縻政策

对于蒙古,清朝先征服,后怀柔。政策有三,一来是满蒙一家,世代联姻;二来是尊崇佛教,强制出家;三来是加官进爵,称臣纳贡。就民族政策方面,除了必要的削弱蒙古之外,清朝对蒙古的旧俗就像对满族一样,也是重视保护的。按照清朝的要求,蒙古需要向清朝进贡特产,一切比照东北满族故土。

如喀尔喀蒙古的九白之贡。“每年进贡九白之扎萨克等赏给重三十两,银茶桶各一、茶盘各一、缎各三十、布各七十……”

自然,伴随而来的是朝贡贸易和蒙古在汉地短暂的私下贸易。另外,马是重视骑射的满族贵族所喜爱的,茶则向来是草原的奢侈品。可以说,尽管九白之贡有着浓重的外交意味,然而也完成了清朝与喀尔喀蒙古(日后的外蒙)之间的奢侈品交换和消费。

当然,骏马之外,清朝还要求蒙古进贡其他的特产——就像辽对金做的那样。于是蒙古的毛皮等单调的特产也被提升价值。

这样的予取予求是否有政治之外的影响呢?在传统史学观念上,并不。尽管清朝贵族对固定地区的资源需求引起了对资源的过分损耗和掠夺,尽管后期道光帝因东北特产的衰竭作出规定来保护,然而几乎可以说,清朝的行政命令不具备环保法令的初衷,而仅仅有保护祖地的象征意义和严守边疆的安抚意味。

简而言之,对草原和林海雪原特产的追捧,是清朝对抗汉族同化,保存民族特色的政策之一,本身也在清朝封建化进展良好,满汉充分融合的前提之下。

对此,清朝既要警惕像拓跋鲜卑一样用夏威夷,结果彻底消失的“悲剧”,也要考虑过分排斥汉地主体民族,落得个像蒙元一样“胡虏无百年之运”的下场。在这一点上,清朝带动奢侈品消费,潜移默化彰显民族特色,可谓成功的范例。

贡茶体系与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准备

1.贡茶体系的建立和实行

如果北部的贡品是皮毛东珠,那么南方的特产便是茶。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游牧民族也极为重要。在茶的进贡上,窃以为清朝继承和发展了明朝的政策,将贡茶体系推向新的高峰。

清代贡茶主要来自各省征收、官员纳贡和迎奎贡。分别是各省的传统义务,输送贡品;官员上表纳贡——就像“皇上您吃芒果吗?”皇帝巡视地方时接受的贡品。除了各省征收以外,大都是临时性的,不多赘言。

前期,清朝贡茶承明制,但其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云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窃以为既有遥控地方,巩固统治的需要,更因为农业生产技术提升,茶叶新品种开发等客观因素的纵容。

朝廷规定:凡器用所需,百物之良,各有土产,直省有司岁支正赋市自民间;凡直省赋税输送者,岁有数。

另外,贡物代表着统治阶层的审美和价值情趣,被最高权力者推崇。明代以来,团茶、饼茶、抹茶因为失去了贡品的地位而衰落,清代则带动了江南名茶的大规模出现,江南也成为贡茶的主要产地,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碧螺春、西湖龙井等至今被交口称赞。

2.经济作物的市场化

贡品带动消费,自然也带动经济,在耕地面积扩大的清朝,就是促进了茶叶的产业化和经济作物的市场化。这里以茶为例,然而一定程度上也可代表棉花、玉米等作物的市场化进程。彼等对贡茶拍马莫及,原因条件也各不相同,但同样是清末农产品市场化的一部分。

对茶叶的追捧,反映了明清之际农业水平的迅速发展和江南经济重心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对清代土地充分被开发、大一统稳定环境下商业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回应。

因而可以说,尽管这一时期的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与西方国家渐行渐远,但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这一历史现象在中国,至少是清朝中期以前,是较少外国参与的,是几乎独立发展完成的。

3.鸦片战争前宫廷内的西洋物品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与西洋有所往来。包括明末的英王来信,清代的传教士入朝,圆明园的中西结合等。西洋产品于是通过或进贡,或外交,或私人的方式流入中国,并为宫廷所追捧,成为新的奢侈品。

望远镜旧称千里镜,“能令人见目不能见之物,其为用甚博,而以之测量七曜为尤密”。

钟表外交也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至今故宫博物馆仍然留存着众多英国,比利时等国的精美古董钟。在私人方面,清朝贵族也十分喜爱西洋的稀罕物件,曾下令“买办洋钟表、西洋金珠、奇异陈设或新样器物”,“皆可不必惜费”。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洋的望远镜,八音盒,古董钟,世界地图等新奇的事物就已经传入清宫,又在统治阶级内部由宫廷传入官员家庭。当然,即使权贵早已见识了新事物,甚至掌握了相当的现代科学技术,但仍然称此为奇技淫巧,将它束之高阁或者“以悦妇孺”,仅仅是统治阶级玩乐的工具。

对西洋奇技淫巧的追捧,正是明清两代即使闭关锁国也无法阻止的,国际贸易、各国交流共同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经济贸易问题,众所周知,是近代悲剧开始的直接原因,对清朝历史的影响可谓尤为深切。

小结

作为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清朝,奢侈品消费中富贵人家是主力军,自然也能够略微反映同样以富贵人家作为主力军的政治方面的问题。清朝历史作为曾经的政治,更能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

清朝的奢侈品并不单一,既要考虑到民族因素,也有时代因素,更要重视滥觞与蒙古帝国的世界总体联系。清朝是一个出现于中华民族封建社会晚期的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从这一明确的政权性质来把握,立足宏大而不捐细小,庶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奢侈品消费中的清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12位皇帝,谁最“贪色”?这个皇帝活活将自己给玩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咸丰皇帝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他在位初期其实最开始也是励精图治,也想像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那样做出一番丰功伟绩,但是让咸丰皇帝感觉非常遗憾的就是他的运气似乎不太好,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清朝已经内忧外患,非常严重,到他继位以来,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摆在他的面前,对外有列强的侵略,想要觊觎中国这块肥肉,对内农

  • 民国第一女杀手,博士毕业,身藏炸弹杀载沣,巴黎和会智斗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安得成军如娘子,直气端能捷秦楚。——元·仇元 在社会普遍的认知中,女性向来是温柔尔雅的形象,人们将“水”比作女人,寓意也就是指女性如甘泉般宁静清甜。但在历史上,不拘一格英勇无畏、宛如“男子气魄”的女中豪杰可也不少,这些女子展现出来的过人机智和勇敢使后人无比倾佩和赞颂。叛逆少女郑毓秀清末民初的中国,可

  • 为何说没有韩先楚,就没今天的海南岛?登岛到解放仅14天的奇迹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解放海南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差点成为第二个台湾又是从何而来?1950年5月,数万将士欢呼雀跃,登岛海南,打退国民党政府军队,成功为祖国收复了领土,然而,渡海而战谈何容易,其中的艰辛,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国民党内战败退台湾,在占领台湾的同时,也死咬海南不放,蒋介石任命薛岳坚守海南,解

  • 民国时的10位名媛彩色照,图一是林徽因,图二是阮玲玉,谁最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阮玲玉】阮玲玉是老一辈的回忆,她是拥有万千粉丝的超级明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代表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的最高水平,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阮玲玉的颜值高得离谱,丹凤眼,瓜子脸,瘦削但不失丰满,极具个人魅力,她经常一袭旗袍加身,堪称30年旗袍的形象代言人,被誉为“中国的

  • 民国时她师生恋意外怀孕,堕胎才发现是龙凤胎,女儿后来红遍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最悲惨爱情故事,张爱玲宁可堕胎也不愿意生孩子,金尤美怀孕堕胎是真的吗

    在中国历史上,男女婚配一般都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有自由恋爱的情侣。受到封建旧思想的影响,师生恋一直是先前中国社会当中的一直禁忌,即使是在西方开明思想传入后的民国,也依旧遭到世人的抵制。 一、父母爱情就如同琼瑶口中的那样:对两颗坚强、相爱的心而言,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即使遭到社会的流言与反对,

  • 民国幸福女人:八九十岁依旧被宠成“公主”,与丈夫暮年仍似初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诗句中描写的夫妻状态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妻子和丈夫可能是彼此一生中相伴时间最长的爱人、亲人,很多人拿婚姻是否幸福去衡量一个女人的一生是否幸福,虽不尽然,也不提倡,当一个婚姻幸福的女性她的幸福指数一定会比较高。我们来介绍一位民国的幸

  • 民国大师如云,只有这个人能真正领袖群伦,无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彭群伦,民国大师排名一览表,群伦集团简介

    如果要选出一位真正领袖群伦,不管新派还是旧派都对他马首是瞻的人,恐怕只有蔡元培了。 可以这么说,中国近现代大学教育就是从蔡元培开始的,他的功绩不光在于将北大办成了一所世界一流学府,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的那一套教育制度,影响了整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所以,称他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之父”也毫不为过。 1916年

  • 民国全才赵元任,29岁娶“大龄剩女”,专宠野蛮妻子6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语言的美妙,不仅因为日常人们的交流、生活所需,还是国家民族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利器,反映地域人文的镜子,还是如今读懂古代文人墨客诗篇的钥匙。 在近代,就有一位大师,以自己的天纵奇才让世人重新见识到了中国语言的魅力,他就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多才多艺的少年奇才赵元任,189

  • 李鸿章宝贝闺女,嫁给4大她20岁的丈夫,她曾孙女赫赫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鸿章的侄孙女简介,李鸿章为什么娶他妹妹,李鸿章四个女儿

    生活中对女儿非常大方,在教育上也不吝啬,让他这个女儿从小就有才女的风范,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够给出中肯的意见,而且李鸿章对她也非常疼爱,很不舍得让她嫁人,可也不能耽误女儿的一生。 菊藕22岁这一年他终于放下心中不舍,给女儿寻觅一个良人。毕竟李鸿章当时的地位众人皆知,所有人一听李鸿章要嫁女儿都争先

  • 李鸿章墓被人炸开,发现30斤重“金砖”,专家鉴定后有意外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晚年时李鸿章也越来越忧郁,最终含恨而死,我们都知道,李鸿章这个人为当时的晚清时代作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依照他的地位来看,清朝政府应该会给他进行厚葬的,根据记载,当时清政府拨款了几千辆的白银,来给他办了后事,但是他的墓穴就已经花了一年零4个月才挖好,尸体更是被存放了16个月,才正式安葬于合肥的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