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平为何抛弃了曹魏,而投降刘备呢?

王平为何抛弃了曹魏,而投降刘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77 更新时间:2024/1/20 9:24:56

王平为何抛弃了曹魏,而投降刘备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三国时期,蜀汉虽然相对弱小,却是名将辈出。其中,就五虎上将来说,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在刘备建立蜀汉的过程中,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这五虎上将,无疑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在蜀汉建立前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等人则陆续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当然,对于蜀国来说,并没有一下子进入到武将凋零的时期。在蜀汉中后期,时人云: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对于王平、句扶、张翼廖化等人,就是当时的名将。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王平,则相对特殊,因为他一开始是曹操麾下的武将。公元217年到公元219年,刘备和曹操之间爆发了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期间,王平离开强大的曹魏,选择投奔弱小的刘备。那么,问题来了,汉中之战时,王平为何离开强大的曹魏,而归降弱小的刘备呢?也即王平到底怎么想的呢?

首先,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因为小时候养在外祖父何氏家,所以又叫何平,后来改回本来的王姓。

《三国志·王平传》中记载: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巴西郡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cóng)民依附曹操,王平随杜濩、朴胡等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一名代理校尉。由此,对于王平来说,本来就是益州人士。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远征汉中,张鲁归降。在获得汉中之地后,曹操还派人袭扰益州的巴西郡,促使王平等人依附于自己。不过,在来到曹魏后,王平仅仅获得了校尉的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校尉自然是相对较低的武将官职,也即在裨将军、偏将军之下。

《三国志·王平传》中记载: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手下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王平随曹操率领大军来争汉中,却被刘备击败,王平得以投降刘备,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在汉中之战爆发时,王平跟随曹操征讨刘备,参加了这场持续两年之久的战役。当然,正是在这场战役中,王平离开了曹操,归降了刘备,从而被刘备册封为牙门将、裨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王平离开曹魏的原因,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王平当年投靠曹操,很可能是情势所逼。不过,等到汉中之战时,刘备击退了强大的曹操,这让王平更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益州,而不是继续跟随曹操回到中原之地。

在公元215年,刘备刚刚击败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但是,刘备能否在益州站稳脚跟,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王平选择投靠曹操,自然是容易让人理解的选择。不过,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不断取得胜利,向王平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于是,王平投靠刘备的话,不仅是跟随了具有潜力的主公,也是回到家乡建功立业,这无疑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王平之所以离开曹操,很可能是因为他没有获得曹操的重用。前面已经说了,在曹操麾下,王平仅仅是一位代理校尉,这是一个足够让人忽略的官职了。在汉末三国时期,很多武将谋士之所以改换门庭,往往就是为了获得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比如曹操麾下的谋士中,荀彧等人就曾是袁绍的手下,虽然当时袁绍的实力更加强大,但是,荀彧却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就离开强大的袁绍,投奔当时相对弱小的曹操。

同样的道理,虽然曹魏的实力,不是刘备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王平在曹魏没有获得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甚至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在此基础上,王平投奔刘备后,果然受到了重用,被提拔为牙门将、裨将军,也即终于迈入到将军的门槛之中了。并且,不管是刘备还是后来的诸葛亮,都没有因为王平是降将而猜疑他,而是继续重用这位沉着稳重的武将。

最后,《三国志·王平传》中记载: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诸葛亮北伐期间,王平曾在街亭之战中崭露头角,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围祁山,别遣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在诸葛亮的重用下,王平可谓不负众望,面对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的进攻,王平坚守不动,让对方根本是无计可施。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

在诸葛亮、魏延、吴懿等人去世后,王平镇守汉中,成为蜀汉第三任汉中都督。在蜀汉的四个都督中,汉中都督可谓是最重用的一个,因为汉中不仅是益州的咽喉和门户,还需要面对曹魏大军的压力。不过,王平镇守汉中期间,不仅没有任何闪失,还打退了曹魏大将军曹爽的进攻。也即曹操应该想不到,一个曾经自己麾下不起眼的王平,居然可以在蜀汉成长到如此的高度。

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表示:“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 当时马忠在南中,防备南中的部落;邓芝驻守永安,防备东吴;王平在汉中,防备强大的曹魏;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疆域的平安,平安三侯威名始于此时。到了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而王平的去世,显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了。

标签: 投降王平

更多文章

  • 张郃为何会弃袁绍而投曹操?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考虑

    张郃为何会弃袁绍而投曹操?他是如何考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有10万大军,而就曹操来说,则只有3万兵马。所以,在官渡之战爆发时,无疑是袁绍一方更让人看好,所以曹操在前方征战的时候,许昌一带的文武百官,已经有不少人和袁绍暗自联系了。不过,对于袁绍麾下的武将

  • 司马懿为何能在乱世中赢得最后的胜利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乱世,胜利

    司马懿为何能在乱世中赢得最后的胜利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什么是厚黑功夫?李宗吾先生有独到见解,写的《厚黑学》剖析得透彻。通俗点说:厚,就是脸皮厚,能忍能熬;黑,就是心肠黑,无毒不丈夫。两者合二为一,就是乱世称雄的厚黑功夫。厚而不黑的刘备先说厚。刘备的脸皮就特厚,五尺高的汉子

  • 司马炎是如何对待曹操和曹丕的后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后人

    司马炎是如何对待曹操和曹丕的后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值得注意的是,曹丕登基称帝之后,不仅没有除掉汉献帝刘协这位亡国之君,反而是厚待了他。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消灭了多少割据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割据,势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消灭了多少割据势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此基础上,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了众多诸侯,从而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割据势力。那么,问题来了,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征讨四方,到底消灭了多少割据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这里面的消灭,可以包含两

  • 周瑜那么厉害,为何用了一年时间才攻下南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厉害,时间,周瑜

    周瑜那么厉害,为何用了一年时间才攻下南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赤壁之战后,南郡成为周瑜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不过,相对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赤壁之战中,周瑜在南郡之战中却是艰难获胜,甚至被流矢射中右肋,差点丧命。值得注意的是,在南郡之战中,周瑜继续获得

  • 吕蒙偷袭荆州时,曹操为什么没有派兵追杀关羽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偷袭,荆州,曹操

    吕蒙偷袭荆州时,曹操为什么没有派兵追杀关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此背景下,曹仁率数千名士兵据守樊城,水几乎淹了整个城池。关羽乘船攻城,围了好几层,城里与外断了音信,粮食也所剩无几,但援兵尚未赶到。但是,不久之后,孙权派遣吕蒙偷袭了荆州,再加上徐晃的援军也赶到了襄樊,从而击

  • 曹操设置的"征蜀护军"都有那几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设置

    曹操设置的“征蜀护军”都有那几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不仅夺取了汉中之地,还斩杀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这让曹操更加重视刘备这一对手。在此基础上,为了对付刘备,曹操特别设立了一个官职,也即本文所要说的“征蜀护军”。在曹魏历史上,先后共有六位武将担任“征蜀护军

  • 同样是降将,投靠三国的哪一方更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同样,投靠,三国

    同样是降将,投靠三国的哪一方更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中,就曹操麾下来说,虽然张辽、张郃等人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曹操生前,最厚待的两大降将却不是张辽、张郃等人,而是张绣、张鲁。对于张绣来说,最终在曹操麾下食邑两千户,至于张鲁,最后的待遇更高,被曹操封为万户侯。那么,问

  • 李通是什么人?他有哪些经历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经历

    李通是什么人?他有哪些经历呢?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曹操麾下的武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也即张辽、张郃、乐进、徐晃、于禁等人,还有人会想到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曹魏宗室的武将。当然,除此之外,曹操作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麾下还有很多非常低调的武将。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李通

  • 曹操拿下汉中后,为何不趁势进攻益州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趁势,汉中,曹操

    曹操拿下汉中后,为何不趁势进攻益州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到了公元215年,刘备刚刚击败刘璋,攻占了益州之地。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则迅速击败张鲁,拿下了汉中之地,避免刘备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地盘。那么,问题来了,曹操拿下汉中后,为何不趁势进攻益州,消灭刘备呢?对于当时的刘备,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