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战乱不断经济凋敝,曹刘孙三家又是如何筹集军费打仗呢?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经济凋敝,曹刘孙三家又是如何筹集军费打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42 更新时间:2023/12/8 22:28:06

其实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筹措军费的手段也很符合三人的特性,三人中曹操心黑手狠,刘备脸皮够厚,孙权则是二者兼具心既黑脸也厚,下面就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是如何用厚黑学来筹措军费。

心黑手狠的曹操靠发死人财筹措军费

曹操筹措军费是靠的发掘古墓,在古代盗墓的行业中都把曹操奉为祖师爷,其实在曹操之前就有很多盗墓的人,但是曹操绝对是历来第一位敢把盗墓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并且还合法地设立官职进行官方专业盗墓。

当时曹操为了能保证自己的军费开支,他不顾名声公然命令军队进行盗墓活动,而盗墓也是曹操获取军费的主要来源手段之一。

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的中国各地经济都十分萧条,尤其是曹操所占据的北方地区,当时的北方地区战乱最为频繁,人口流失严重,曹操想依靠税收去养军队是远远不够的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决定带领军队发掘两汉时期的王公贵族大墓,靠搜刮墓中陪葬品支撑军费。

为了更好地发展盗墓事业,曹操为此特意设立了两名官职分别是掘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也标志着曹操彻底把盗墓摆在了明面,要知道在曹操之前的军方盗墓大多是遮掩一下,曹操这回是不遮掩了,直接把盗墓变成事业,还设置了官职来专司其职,可以说是把盗墓这种事情变成了官方合法化,因此后来的盗墓者大多奉曹操为祖师爷。

曹操后来派遣军队进行了很多次大规模的盗墓行动,他几乎把永城芒砀山中的西汉王陵全部盗挖一空,光盗挖西汉王陵就让曹操获得了无数的金银珠宝,这些盗墓所得钱财足够曹操当时维持三到五年的军事开支。

在官渡之战时,河北地区的军阀袁绍就派谋士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陈琳就指出曹操的盗墓行为十分不齿,而且曹操盗挖西汉王公贵族的古墓也是袁绍讨伐他的大罪之一。

但是别看袁绍能在檄文中慷慨激昂的谴责曹操盗挖西汉王公贵族的大墓,其实袁绍也没少干盗墓的事,不过袁绍毕竟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名门之后,他不像曹操敢那么不顾名声明目张胆地盗墓。

袁绍当时在得知曹操靠盗墓维持军费开支的消息后,他也在暗中成立了一支盗墓小分队,当然袁绍毕竟家族显赫,他只能暗中去干这个事,而帮袁绍暗中盗墓的正是他的亲外甥并州刺史高干

只不过袁绍所占领的河北地区王公贵族的大墓没有曹操所占据的河南地区那么多,因此袁绍虽然盗墓也有所得,却远不如曹操的收获大。所以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就好像贼喊捉贼一样,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其实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那个乱世时代,不光曹操盗墓,像袁绍这样出身名门的军阀也跟着学他盗墓,还有吕布和孙权等也效仿曹操盗墓。

只是论能把盗墓这个事业做到极致并搬到台面上来,也只有曹操一人而已,正是由于有了曹操当榜样,当时不少军阀都学着盗墓,这也造成了后来两汉贵族大墓基本十室九空的现象出现,就连现代的考古专家都对两汉贵族大墓没有太大兴趣。

当然,曹操盗墓只是暂时缓解了军费开支的燃眉之急,真正想从根上解决军费开支问题还得是从发展经济,注重与民生息上面开始。所以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就开始劝课农桑,稳定社会发展,再加上曹操后来听从大将韩浩的建议,采用军屯农的政策,这些都使得曹操解决了军费开支问题,钱粮一直都保持了充足。

而且曹操用人唯贤,在那个注重家族出身的年代,曹操大胆用一些寒门出身,但能力却比较出众的人才,再加上曹操进行的改革,因此北方的经济很快在曹操的统治之下得到了长足发展。

正因为曹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才使得日后他的儿子曹丕建立魏国为三国中最强盛的一国,而且北方一直到司马家族建立晋朝时都没有再陷入过经济困境。

脸皮够厚的刘备玩起了经济手段

要说曹刘孙三人中最会玩手段的还得是刘备,在刘备最初起兵的时候,他主要是通过表演作秀获得土豪的认可,比如刘备起兵初期河北大户张世平、苏双、张飞等人都对他倾囊相助,张飞更是连人带钱都入股到刘备这里。

后来到了徐州刘备更是获得拥有亿万家产的土豪糜竺和糜芳兄弟的认可,糜氏兄弟把亿万家产和奴仆全都用来支援刘备,甚至还把妹妹嫁给了他,可以说刘备是既得金钱又得到了女人。

可以说刘备在起兵初期和中期对外一直声称自己是汉室宗亲,就靠着这个汉室宗亲的名号,他总能四处游走向支持汉室的贵族富户化缘要钱。

曹操可以盗墓,但是刘备不能盗墓,因为刘备打的是汉室宗亲名号,所以他如果盗挖两汉王公贵族的大墓,那岂不是盗挖自己祖宗的坟墓,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而且盗墓的事情也有损刘备打造的宽厚仁义的人设,因此哪个军阀都能盗墓,刘备却不能,他只能是靠卖惨哭穷来化缘。

但是要知道卖惨哭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单的,所以刘备也是曹刘孙三人中初期和中期混的最惨的人。

刘备漂泊半生,一直到后来占据巴蜀之后他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稳定的地盘,不过当时的巴蜀地区虽然堪称富庶,可是刘备入蜀也是经过武力夺取原来割据巴蜀的刘璋政权才得以占据巴蜀地区,所以刘备入蜀时,巴蜀地区也经历了战乱,刘备占据巴蜀之初人心不稳,百业待兴,而且他还与曹操打了汉中之战。

因此刘备入蜀时全靠他曾经占据的部分荆州地区做经济支撑才得以能在巴蜀地区稳下来,可是刘备与曹操打的汉中之战几乎掏空了全部家底,后来他的大将关羽又大意失荆州,使得荆州落入孙权之手,这让刘备的经济压力骤增。

关羽败亡固然让刘备十分悲痛,但是他更悲痛的还是丢失了他的钱袋子荆州地区,失去荆州也使得刘备在入蜀初期立刻陷入了财政困境。

在这个时候刘备手下的谋士也是三国时期最会玩经济的刘巴提出了解决办法,刘巴建议刘备在巴蜀地区大批量发行新的货币用以取代原有市场上流通的汉朝五铢钱。

于是刘备就制造了大批铜钱取代市面上了流通的五铢钱,在汉朝五铢钱的原料主要以铜为主,而刘备制造的钱币含铜量远低于五铢钱,钱币质量非常低劣,可是刘备为了让自己发行的货币尽快流通起来,他采用了强制干预的手段,他规定他铸造的钱币一枚可以抵一百枚五铢钱,因此刘备造的钱币也被后世称为直百五铢。

不过刘备发行的直百五铢钱在当时并不受老百姓的认可,市场流通性和认可性远不如汉朝的五铢钱。这下刘备又急了,他为了尽快让直百五铢钱流通起来,他又下令政府强行用新币换旧币收回汉朝的五铢钱,就这样刘备的这个举措很快就引起了巴蜀地区的通货膨胀。

按照经济学的发展规律,本来在战乱时期就会爆发通货膨胀,刘备强行用新币换旧币收回汉朝五铢钱使得巴蜀地区通货膨胀率立刻翻倍,但是超高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使得巴蜀地区出现暴乱,原因就是刘备的背后有一位经济学高手刘巴。

在巴蜀地区通货膨胀率暴涨的时候,刘巴建议刘备立刻进行政府强制干预经济和强制稳定物价的办法来稳定通货膨胀,并允许民间暂时以蜀锦代替货币流通进行经济调控。刘备用了这个办法之后,果然在政府强制干预和调控之下巴蜀地区的经济迅速回入正轨趋于稳定。

在《三国志》中记载: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这意思就是说刘备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使得府库充实起来。因此刘备很快就摆脱了财政困境,在巴蜀地区站稳了脚。

不得不说在那个时代刘备的经济手段玩的确实高明,远比曹操盗墓要高明,他通过利用经济手段变相地把民间财富攫取到了自己的手中充实了军费,还没使得巴蜀地区出现暴乱,手段非常高明。

不过刘备的腰包鼓了起来,却苦了巴蜀地区的百姓,普通老百姓手里辛辛苦苦积攒的五铢钱说贬值就贬值,说被收回就被收回,所以最终的损失还是得有老百姓来买单。

而刘备的这个手段当时虽然见效快,但是却如同饮鸩止渴一样,后劲很大,这也造成了蜀国后期发展乏力,是魏蜀吴三国中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国力远不及魏国和吴国。

既发死人财又玩经济手段的孙权

孙权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加官二代,他家族世代为吴郡富春(现今杭州富春区)土豪家族,他的家族中世代当官还有丰厚的家产,而且他还是依靠着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给他奠定的基业,并且占据了相对富庶的江南地区,可以说他的创业难度比曹操和刘备都低多了。

而孙权的主要军费来源就是向名门望族收取保护费,当时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很多名门望族都跑到江南地区,他们在孙权的统治下得到了庇护和特权,那自然也得对孙权的军队进行资助。其实这就相当于一场权力和金钱的交易,贵族向孙权手中的权力交钱,孙权则在权力范围内保障贵族的利益。

除了有豪门贵族的资金支持之外,孙权所统治的江南地区一直都相对比较稳定,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战乱侵扰,因此孙权统治江南地区时期大部分时间相对比较富足,财政上没出现过太大的困扰。

不过孙权在前期和后期也遭遇过财政危机,前期的时候孙权急于扩张地盘,因此军费比较吃紧,这时候的孙权学起了曹操,他把江南地区的大部分汉代王公贵族的大墓都挖了一遍,收获颇丰,也算是解决了他的财政困境问题。

孙权建立吴国之后,由于要面对来自魏国的军事压力,因此他的财政再次出现问题,吴国赤乌元年(238年),孙权为了缓解吴国的财政困难,效仿刘备铸造了一大批新的钱币。

而孙权铸造的钱币比刘备铸造的钱币面额还大,孙权铸造的新币是一枚抵五百汉朝的五铢钱,到后来孙权为了虚抬新币价值,有强制规定新币可以抵一千枚五铢钱,最后甚至一度出现一枚新币可以抵五千枚五铢钱,可以说孙权铸造的新币价值极其虚夸,因此后世称孙权铸造的钱币为大泉当千。

孙权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他当时很敏锐地认识到了刘备铸造新币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在不损害自身名声的情况下还把民间财富全部攫取到了自己手中,只不过孙权没有学到刘备的精髓,而且他背后没有刘巴那样的经济学高人。

很快孙权发行的大泉当千币就在南方造成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大泉当千币也成了自王莽篡汉铸造的新币之后虚值最高的钱币。大泉当千币的含铜量远不如五铢钱,甚至都不如刘备的直百五铢,质量不好,面值虚高,在市场上自然流通不起来,受到了很多底层百姓的抵触。

孙权也很快认识到了市场上不认可大泉当千币,老百姓对这个钱币的抵触,再加上面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没办法抑制,孙权担心激起民变和暴乱,于是在发行了一阵之后,孙权就赶紧下旨宣布召回大泉当千币,并当众将其销毁。

因此孙权是一个兼具曹操心黑和刘备脸厚的人,只是他哪一个都没能做到和曹刘那样的极致,如果孙权能兼具二者的极致特性,恐怕统一三国的就是他了。学曹操学刘备,谁都没学好,半途而废,不过幸好孙权的底子厚,大泉当千发行的失败没有让他伤筋动骨。

写在最后

所以单看曹刘孙三家筹措军费的手法就能看出来,他们充分发挥了厚黑学,曹操不择手段是为心黑,刘备的虚伪人设是为脸厚,孙权则是二者兼具,但都不能发挥到极致。

相比之下曹操盗墓虽然算不上光明正大的手段,可他毕竟是发死人财,相比之刘备通过经济手段攫取百姓的财富,那是光明正大的掠夺活人财,而且还让人说不出不好来,因此刘备在后世也时常被人称为伪君子,这一比较坏在明处的曹操似乎比坏在暗处的刘备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总的来说在三国那个乱世时代谈不上谁对谁错,毕竟在乱世只有用到非常手段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也正因为曹刘孙三人都有着非常手段,才能在乱世中立足,能在军阀割据的时代脱颖而出,最终三分天下瓜分了大汉江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泓水之战”到“城濮之战”,浅析春秋时期战争形式的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城濮之战简介,城濮在哪里,城濮之战注音版全文

    [var1]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这种战争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从量变到质变,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化的。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之间不断的开战,战争形式已经在慢慢改变,纯贵族礼仪式的战争在春秋初期可能存在过一段时间,他们奉行“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以及“不鼓不成列”的战争礼

  • 历史上的东吴,根基是江东六郡,你知晓是如今的哪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东吴,东吴招亲故事简介,东吴名将丁奉简介

    曹魏的疆土包括了今天的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份。这些地区在当时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商业中心,曹魏不仅从这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还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农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蜀汉的益州地区则是以四川为大本营,同时涵盖了周边的云南、贵州以及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在当时是中国

  • 弄假成真:周瑜真使美人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却说孙权差人来柴桑郡报周瑜,说:“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嫁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事还复如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是《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中的一句话。在该书中,刘备、孙权联盟合力破曹、火烧赤壁之后,刘备无意归还荆州。周瑜想出一个计策:让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并要

  • 探析:春秋沿用到明朝的笏板,为何在清朝入关以后,被全面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老笏板,道教笏板图解,笏板在哪个朝代终止的

    这件笏板总是能够让我们联想到电视剧中上朝大臣们的模样,他们手上总是要拿着长长的笏板,发言时也不曾放下。这样一块小小的板子,到底发挥着什么样子的作用?为什么它消失在了清军入关以后呢?[var1]小小木板方寸之间显功绩1.笏板其为何物笏板,又被称为玉板或者朝板,主要是由木板或者象牙制作而成。《礼记》之中

  • 春秋战国多典故,你知道多少?,3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 / 8 春秋战国多典故,你知道多少?3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戳图学习!!! [var1]2 / 8 春秋战国多典故,你知道多少?3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戳图学习!!! [var1]3 / 8 春秋战国多典故,你知道多少?3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戳图学习!!! [var1]4 / 8

  • 汉朝第一功臣,被刘邦贬低成狗,400年后,其后代却篡夺了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自秦朝开始,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就已经出现了权臣的现象。这些权臣们可以借助自己与皇帝的关系,牟取自身利益。然而,随着皇权更迭,权臣们的地位也常常受到动荡的影响。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巧合,曾经权倾朝野的权臣们,往往最终变成了阶下囚。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和权臣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以汉朝为例

  • 关羽与魏国此二人亲如兄弟,可惜各自为主,最后只能战场决一死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军中无父子,战场无兄弟”,战争总是能将互相赏识,互相敬佩的双方分配在敌对的双方,他们为了各自的信仰,不得不放下心中的义气,而去追寻忠,岂止忠孝不能两全,忠义有时候,也是无法两全的。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和魏国的张辽,徐晃是如何的生死之交,可是,最终,徐晃却领兵上阵,打败了关羽,最终令关羽败亡

  • 『手工非遗课堂』 流传千年的古老造纸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上,纸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本期『手工非遗课堂』——流传千年的古老造纸术邀您一起走进非遗文化的世界,探索造纸术的奥秘。“造纸术”知多少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

  • 坑杀40万赵卒之后,秦国为何没有乘胜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结果我们也知道了,赵国的国君受到小人的蛊惑,临阵换将,将廉颇换成了赵括,再加上秦国的绝对实力领先于赵国,长平之战胜利的天平倒向了秦国。在杀神白起的命令下,秦国在一夜之间坑杀了40万的赵卒,然后打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城下,赵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令人意外的是,秦军始终拿不下赵国的都城,反而被赵

  • 中国古代这4位猛将,同一时代无人能敌,项羽吕布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楚国贵族之后,天生神力,年少时期便能举起大鼎,加之熟读兵书,刻苦练武,因此其勇猛有识,无人能敌,在巨鹿一战中,项羽一招刺死秦将,让秦国二十万大军无可奈何,一战成名,千百年过去,民间一直流传着西楚霸王的英名,后人对其怀缅崇敬有加。残唐猛将李存孝。李存孝之名,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