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秘的清朝干尸,还穿有五抓龙袍!

神秘的清朝干尸,还穿有五抓龙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4/2/16 14:29:29

不仅如此,他在清朝为官,却梳着明朝的发髻......

他到底是谁,为何能身着龙袍?身处清朝,又怎敢留着明朝发式?

种种谜团,使得这具“龙袍干尸”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神秘男尸

2006年5月,北京石景山玉泉路一处正在施工。

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惊呼,挖掘机正在向下作业的时候,突然陷下去了一个大坑。

正当众人疑惑不已时,一具快要散掉的棺材赫然出现了,里面躺着是一具黑乎乎的尸体!

随即,工地负责人赶紧上报给了相关部门,考古队收到消息后也立即赶往现场,并将现场周围给封锁了起来。

考古队员到了才发现,现场根本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墓葬,只能说是一个大坑。

随葬品和墓室几乎都没有,只有一具破败的棺材。

而棺材的主人,才是真正让大家感到惊奇的。

把棺材完全打开之后,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腐烂味道。

这具干尸刚出土时全身呈古铜色,尸身保存的十分完好,部分皮肤摸上去甚至还有弹性,身长1.73米,头发和指甲都还在,左脚长有六个脚趾。

等后期他水分完全挥发后,这才变成了十足的干尸,全身呈黑色。

这些倒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只是干尸的装扮甚是令人不解。

他身上穿着不止一层的衣服,这也很有可能是他尸身还保存的较完好的原因之一。

他最外面穿着清代官员的朝服,上面绣着麒麟的图案,这是清朝武官才能穿的衣服,而且还必须是一品大员。

不仅如此,当考古人员剥去干尸身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后,一件龙袍赫然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

死后身着龙袍是什么概念?

龙袍可是皇帝的独家衣物,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岁月中,都极其罕见。

有资料记载,只有顺治朝的摄政多尔衮,死后是龙袍下葬,这之后,也再无其他人了。

你个人私自穿戴,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可这位,不仅身上穿着一件龙袍,随葬的还有一套龙袍。

再来看他的发式,竟然梳着一个发髻,这明显是明朝的发式。

我们都知道,清朝颁布的“剃头令”可掀起过一场腥风血雨,要求全员把脑袋前面的头发都剃光,只在后脑勺留发编成一条鞭子。

只要有迟疑者,一律按逆贼论,就是死路一条。

但眼前的这个人,又是身着龙袍,又是留着明朝的发髻,这让越来越多人对他的身份都感到好奇,此人究竟是谁?又有何本领?

抽丝剥茧

考古人员对发现干尸的地方又进行了重新勘探,发现他的棺材板上刻了这样一行字: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这样看来,这具干尸,也就是墓葬的主人名叫黄拙吾,位居清朝的中宪大夫。

但令人疑惑的是,中宪大夫在清朝属于四品文官职位,他身上穿的却是一品武官才能穿的衣服。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翻遍了可供查询的历史书籍,也没能找到一个名为黄拙吾的人,担任过中宪大夫这个职位。

究竟一品武官是真?还是四品中宪大夫为真?

尤其是那件龙袍,引得大家纷纷猜测。

更有人说,清朝除了皇家可以穿龙袍外,还有一种人可以光明正大的穿龙袍,那就是戏子。

这个很容易证明,一件戏服,肯定没有真正的龙袍那么精致。

图5

如果能鉴定这件龙袍的真假,也就能推断出墓主人是否是戏子了。

很快,北京文物部门随即请来了丝织品保护专家,对龙袍进行修复鉴定。

经过检测,这件衣服的纹饰部分,的确由金线织成。

这样一来,龙袍的真实性毋庸置疑,戏服的说法不攻自破。

这确是件货真价实的龙袍!

不仅仅是他身上所穿的那件上衣下裳的龙袍,就连陪葬的那件龙袍,都是真品,无论是做工还是用料,都无可挑剔。

可这又给墓主人的身份蒙上了一层迷雾。

单从从服饰而言,有龙袍还穿着武官的朝服,会不会是因为私制龙袍被处斩了呢?

考古人员为此还请来了法医方面的专家,检查一番后发现尸体上并未有任何的刀口,属于正常死亡。

而且还发现,尸体的腹部已经萎缩但没有腐烂,这表明在他临死前已经有一段时间未进食了。

从而也可以推断,死于肠胃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正常死亡,龙袍陪葬,大家纷纷对“黄拙吾”这个名字进行了拆字解谜。

这三个字倒过来就是,吾、拙、黄,就是“我是一个被废黜的皇帝”,想必跟皇家自然脱不了干系。

于是,有说是顺治皇帝的、多尔衮的、更有人甚至说是韦小宝

大家分析的都头头是道,那究竟会是谁呢?

谣言自破

先来说是顺治皇帝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这个人真是被废黜了的皇帝,那么葬于康熙年间又被“废黜”的皇帝只能是顺治帝,恰恰这位顺治帝还下落不明。

顺治一生十分痴迷董鄂妃,董鄂妃一死,让顺治瞬间万念俱灰,生无可恋,多次放话说要“披缁山林,孤身修道”。

最后究竟是否真的去修道了,无人可知。

说法最多的一种是,由于孝庄皇太后的阻挠,顺治并未去修道,最终因病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不仅修道成功,之后还遁入空门在五台山束发隐居了。

这就让很多人以为,这具干尸便是顺治。

但实际来说,顺治始终还算是一个皇帝。

即使他真的皈依佛门了,死后应该是着僧人的衣服下葬,或者是龙袍,怎么可能会在外面再穿上一层官员的衣服呢?

且据《清实录》来看,顺治死后是葬在了清东陵的孝陵之中,所以,很明显,干尸不可能是顺治。

网友们纷纷猜测是多尔衮的这个说法,是呼声比较高的一种,而且,很容易让人相信。

石景山在清朝初期,是归顺天府所管辖的,而当时多尔衮的势力已经很大了,跟皇帝没有什么两样。

顺天府和多尔衮的关系,自然也是非同一般。

多尔衮如果安葬在这个地方,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仅可以随意挑选,而且也不引人注意,避免墓葬遭到人破坏。

除此之外,干尸身上所穿的一品武官的衣服也很能说明,多尔衮是再适合不过的人了。

但历史也有记载,多尔衮生前不仅私藏御用的龙袍,死后还想放到棺椁之中做随葬品。

最后被他自己宠信的一个大臣给揭发了。

顺治帝怒不可遏,对多尔衮是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没收财产。

这还没完,甚至掘了多尔衮的坟,还对其进行了“鞭尸”。

所以这个说法,也很难说通。

同时,干尸的消息一经传出,当时的考古界也是大为震惊。

这具干尸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越来越多的专家不仅加入到了研究当中。

谜团终于揭晓

为了搞清楚干尸的身份,专家们对历史可谓是重新翻了个底朝天,把有关于清代的资料文献查了个遍,还从各个角度进行考证。

这一下,果然找到了。

棺材上写的没错,干尸确实名叫黄拙吾,生活在明末清初。

一开始做的是明朝的官,清朝入关后,便为清朝效力,有着四品文官的职位。

而且文物专家对干尸进行复原后发现,其头顶没有留发的痕迹,这表明他生前也遵守了清朝易服剃发的制度。

之后,专家将干尸的年龄确定在了五十岁左右,死亡时间很可能是在深秋。

而且从复原出来的图像来看,是一个儒雅的文官形象,这和他的职位也相匹配。

在黄拙吾做官期间,很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较有建树。

也或者是在他死后,子孙里面有官位较高的人,因此他才有了“中宪大夫”的这个称谓。

至于一品武官的麒麟补服和龙袍,只能是皇帝赏赐他的。

史书上对于这位“黄老”的记载是零星点点,这还是专家们反复考证的结果。

在黄拙吾晚年因病弥留之际,其家人在下葬前将他的头发挽成了明朝的发式,以示慰藉。

这也是最能讲通的一个说法了。

至此,干尸的身份被初步推定为,清康熙时期的“中宪大夫”黄拙吾。

因为此干尸,是北京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干尸,在2009年8月20日,首次对外展出时,便引起了轰动。

他被放在一个恒温的双层玻璃柜中,保存的极其完好,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干尸的上半身全貌。

头发经过修复整理顺在脑后,全身的骨骼也非常完整,你甚至能看清楚其身上暗红色的皮肤肌肉组织。

干尸的身份暂时有了解释,那龙袍后来怎样了呢?

重见天日

干尸的身份引得人们纷纷探讨,但其身上的龙袍可谓也是极具研究价值。

但毕竟经过上百年的侵蚀,发现的时候又暴露在初夏的阳光里,龙袍上面沾满了血迹和尸体的腐烂物。

将它清理干净有多困难不说,先是将衣物从尸体上剥离出来就极其艰巨。

毕竟是纺织品,经过各种污染物的侵蚀再加上尸体自身的腐烂,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了。

稍有不慎,衣物可能就会散掉。

工作人员只能用自制的竹签半厘米半厘米的进行剥离,每一次都是屏息凝神。

由于室内温度低,工作没一会儿,大家的手脚也会变得冰凉。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退缩,在连续工作了五天之后,完整取下了龙袍等衣物20多件,随后便开始了漫长的清理。

清理工作伊始,首都博物馆文物工作者的十几个同事,围着恶臭的龙袍开始了恶战。

这不是一块捡来的破布,不能直接丢进洗衣机洗,他们只能用细小的棉签沾着水,一点一点的清理。

但擦完一遍之后,藏在纤维内部的尸蜡等就又会浮出来,反反复复。

这项清理工作进行了一年半之久,龙袍擦了四五遍之后才完全干净。

在文物修复者的不懈努力下,龙袍终于能够重见天日,我们也得以能够一睹真容。

历史本就存在着许多谜团,也许有一天它们会被解开,也许会永远的被历史所掩埋,萦绕在无数人心间。

而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用这4个方法,看透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 / 儒风君 · 闻清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值得结交呢? 曾国藩告诉我们,用四个方法,就能看透一个人。 1为人守诚一个诚信的人,总是能恭敬地对待他人,但凡开口也必定能说到做到。那么,做人诚信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曾国藩总结说:“相见必敬,开口必诚。”曾国藩不仅时常教导家人子弟要为人诚信,自己努力做到以

  • 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战败,但为何最大受害者是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克里米亚战争主要集中于欧洲东部跟亚洲西部,持续时间为3年。这场战争中,俄国大概耗资八亿卢布,损失52.2万余人,丢失了大量的领土跟权益。战争结束后,俄国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国内矛盾丛生,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毕竟沙俄当时并未想到欧洲列强会帮助奥斯曼帝国这个基督教世界的死敌来群殴自己,将自己打

  • 如懿传:白蕊姬的“下红之症”究竟是何病?难怪乾隆5年不碰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白蕊姬仗着自己怀有身孕,恃宠而骄。她的任性招来了不少仇人,有人在她日常食用的饮食中下了水银,孩子出生后四肢瘦小肚子却大的出奇,腹部泛着诡异的青蓝色,太医和乾隆看到孩子第一眼直呼怪胎,并让人将孩子秘密送出宫中,对外称孩子一出生便夭折了。此后乾隆长达5年都没再碰过白蕊姬,她究竟得了什么怪病呢?据太医诊断

  • 再看《康熙王朝》懂得帝王多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陈老师真帅儿时就很爱看这部剧,但是因为年纪太小,里面的剧情记得不太清楚了,唯独记得当时是如何幻想自己能够成为皇妃,嫁给如此威严又英俊的康熙大帝,然后又是如何在皇宫里享受锦衣玉食,受人伺候的日子,再然后如何熬成孝庄那样的皇太后……现在只想说,当时的自己是何等的幼稚啊,且不说阶级出身,单说能成大事的都是

  • 他是清朝最受恩宠的臣子,一天之内受封三次,见皇帝从不用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汤若望曾在外交事务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成功地协调了清朝和荷兰、葡萄牙和俄罗斯的关系。他还旅行到西藏,成功地平息了那里的暴乱,并为清朝的控制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汤若望的外交技能和对西方政治和技术的了解使他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臣子之一。汤若望的功绩得到了清朝皇帝的高度评价,据资料记载,顺治

  • 弘光帝顺治为何生命如此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幼年的忧郁 顺治帝生于1638年,四岁时因兄长天啓皇帝去世,成为皇太子。但他的幼年生活并不如意,母亲被废后,被迫离开紫禁城,而他与父亲清圣祖爷康熙皇帝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很紧张。这些矛盾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年幼的顺治帝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痛苦。 身体的虚弱

  • 清朝皇帝每天都干些啥?皇帝日常生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早上七点到九点半是皇帝吃早饭的时间。皇帝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袭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 一天早晚两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早膳在上午八九点时进行,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要早一个小时。两次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如果临时需要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过来。按照清宫的饮膳制度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吴三桂霸气语录,吴三桂一怒为红颜的诗,吴三桂冲冠为红颜

    吴三桂这个混世封建军阀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明末,他是驻守山海关外的总兵官,在明清战争中,拥有一定的军事、经济实力;投降清朝后,封平西王,任大将军,在领军南征对永历帝穷追猛打的战役中扩大了自己的权势;当他进入云南,消灭了南明永历政权和大西农民军,晋封亲王,专制两省,企图割据一方,成了清初最大的

  • 帮忙努尔哈赤开疆扩土的八大贝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长子被谋害后,被任命为王位的继承人。后来因通奸和虐待子嗣而被免,但仍然是四大贝勒的领袖,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他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首领,手持两红旗,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次子,努尔哈赤非常看重他。他归属镶蓝旗,英勇作战。却在皇太极时投降,丢掉关内四城,被

  • 翁同酥嘲笑李鸿章,出联“中堂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妙对回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鸿章最霸气的七律,李鸿章享堂和李鸿章故居,李鸿章算计翁同同

    翁同酥与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名臣,同时也都是颇具争议的人物。翁同酥,字叔平,号松禅,江苏常熟人。科举状元出身的他,颇受重用,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并担任过同治和光绪两代皇帝的帝师。能成为两代皇帝的帝师,可见翁同酥才华过人且被皇家器重。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这位曾国藩的弟子,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