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假的?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80 更新时间:2024/1/23 6:30:43

吴三桂这个混世封建军阀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明末,他是驻守山海关外的总兵官,在明清战争中,拥有一定的军事、经济实力;

投降清朝后,封平西王,任大将军,在领军南征对永历帝穷追猛打的战役中扩大了自己的权势;

当他进入云南,消灭了南明永历政权和大西农民军,晋封亲王,专制两省,企图割据一方,成了清初最大的藩镇;

年过六旬,又挑起反清战火,发动“三藩之乱”,自称皇帝,终于兵败身亡,结束了混世封建军阀的罪恶一生。

身为汉族人吴三桂为何要投降清朝?

降?不降?降于谁?是当时困扰吴三桂的重大难题。

有一种说法是:在决定投降李自成面对皇太极多次招安信,吴三桂均保持沉默。但收到李自成的招降书时,答应的非常爽快,决定加入大顺。可就在率兵投奔李自成途中,得知父母被扣都未发作,但听到挚爱陈圆圆被掳,当即反悔。

实际上“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清朝文人对历史的渲染,就算李自成手下不掳走陈圆圆,杀掉他全家,吴三桂很大程度上也不会真心归顺李自成,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很多人都以为“引清兵入关”是吴三桂背叛明朝的标志,实际上是始于南明朝政权将明朝太子杀掉之时。而吴三桂之所以引清军入关是当时的复杂因素造成的,总的来说吴三桂就是想利用清军攻打李自成,自己从中得利,“报国仇”、“报私仇”。

其父吴襄及吴家上下皆死于李自成之手,最宠爱的女人陈圆圆还被刘宗敏侵犯了,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种种情况都让吴三桂这个投机者有了借口。可以打着尽忠、尽孝、尽人伦的旗号,他可以借清兵之手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还可以最大限度保存个人实力,以图在乱世中站稳脚跟。

只可惜吴三桂失算了,低估了清军的实力与多尔衮的雄才,反被多尔衮利用成了清朝奠定中原的急先锋。

投清又反清,60岁的吴三桂为何高举“反清复明”大旗?

1662年,清康熙元年,吴三桂在云南昆明将永历帝斩首,并挫骨扬灰,虽然背负叛徒骂名,但吴三桂赢得了平西王之位。

此后,吴三桂成为清朝拥有兵力最多的军阀,但他并不满足。不仅把明朝封给云南沐氏家族的70多万亩庄园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还不断圈地纳入自己的“平西官庄”,一时间吴三桂摇身一变成为最大的庄园主,半个昆明都成了他的私家花园。

其属下就如同虎豹豺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失去土地的各族农民被驱逐到偏远的高山山区,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此后,吴三桂不仅恢复了明朝末年所有的重税,还找借口加税。还把金矿、银矿、铜矿的开采和销售变成自己的专利,运到湖南、广东销售。

也就是这样,吴三桂俨然成为了云南的土皇帝,不仅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也成为了清朝的忧虑,但也不敢贸然行动。

直到1673年,这一年康熙19岁,成功将鳌拜拿下后的康熙野心勃勃,对坐镇云南的土皇帝吴三桂,早已动了杀心。于是决定正式开始削藩,矛头直指前朝汉族藩王。不仅剥夺兵权,财权,行政权,还下令吴三桂一家退回山海关外养老。

做惯了土皇帝的吴三桂哪里肯乖乖回京受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于是吴三桂以“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名,起兵反清,发表檄文,说要反清复明。

要说吴三桂也是厉害,起兵数月,就占领了江南六省的地盘。再然后又打了几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起国号为“周”,自称皇帝。但运气似乎总不在吴三桂这边,做皇帝短短几个月之后,他就病死在湖南了。

背叛和投靠在吴三桂这里都成了儿戏,以至于出尔反尔,反复横跳的吴三桂终其一生都无法成为英雄,最终只能落得身败名裂,九族灭绝的下场。

更多文章

  • 帮忙努尔哈赤开疆扩土的八大贝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长子被谋害后,被任命为王位的继承人。后来因通奸和虐待子嗣而被免,但仍然是四大贝勒的领袖,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他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首领,手持两红旗,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次子,努尔哈赤非常看重他。他归属镶蓝旗,英勇作战。却在皇太极时投降,丢掉关内四城,被

  • 翁同酥嘲笑李鸿章,出联“中堂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妙对回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鸿章最霸气的七律,李鸿章享堂和李鸿章故居,李鸿章算计翁同同

    翁同酥与李鸿章都是晚清重臣、名臣,同时也都是颇具争议的人物。翁同酥,字叔平,号松禅,江苏常熟人。科举状元出身的他,颇受重用,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并担任过同治和光绪两代皇帝的帝师。能成为两代皇帝的帝师,可见翁同酥才华过人且被皇家器重。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这位曾国藩的弟子,虽然

  • 与代善闹绯闻,遭皇太极妒忌,努尔哈赤宠妃阿巴亥为何自寻死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剧照·阿巴亥被逼自尽殉葬 身为努尔哈赤宠妃的阿巴亥,曾如众星萦绕的皓月般令人瞩目,却也因过于贪婪娇纵而成为众矢之的。在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向众人宣布大汗遗诏:“多尔衮嗣位,代善辅政。”然而,随着这份遗诏的宣布,阿巴亥转眼间便成了众矢之的。由于努尔哈赤去世时,仅有阿巴亥一人陪伴,所以几乎没有人愿意相

  • 雍正王朝:李卫看似心无城府,却最会拍马屁,论忠心更比年羹尧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卫简介,李卫考场视频完整版,李卫抓盐商大结局

    雍正在位时,共有四大宠臣:鄂尔泰、张廷玉、李卫和田文镜。而在《雍正王朝》中,除了满人鄂尔泰未曾露面外,其余三位汉臣则被演绎地淋漓尽致。当然,在该剧的前半部分,张廷玉是以康熙的股肱之臣而登场的,而四爷胤禛身边的亲信,除了十三爷胤祥以外,主要是年羹尧、田文镜和李卫。与年羹尧和田文镜不同,《雍正王朝》中的

  • 雍正登基之后,收拾了老八和老九,为何只放过了老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勤恳恳,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明君。但雍正帝也有其阴暗的一面,他城府极深,疑心也很重,在他登基之后,更是残杀了很多自己的手足。在众多阿哥中,八阿哥之前的势力是最大的,也是雍正帝在夺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碍。首先,八阿哥胤祀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也因此康熙皇帝还是对他很重视的。除此以外,八阿

  • 和珅被抄家时,有一件镇宅之宝连嘉庆都不敢动,至今还在恭王府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值得一提的是,恭王府虽然是一座修建非常讲究的府邸,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王府本身,而是其中的一块福字碑。这块碑文最早是康熙皇帝献给孝庄太后的,而后经历雍正、乾隆一朝,被和珅偷到了自己的家里。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查抄和珅的家,发现了紫禁城中丢失的这一块福字碑,然而当他想将福字碑重新挪到紫禁城中时却发现动

  • 纯妃陵墓被打开,意外揭开一段皇室丑闻,乾隆曾想极力隐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次发掘,也意外揭开了清朝皇室一段不为人知的丑闻,想来也是乾隆不想被外人得知的。 那么在纯惠皇贵妃的陵墓中究竟发现了什么? 乾隆想极力隐瞒的又是什么?清东陵清东陵是清朝历代皇帝以及他们妃嫔的陵墓。说起清朝皇帝的陵墓来,乾隆的陵墓,用“最豪华最独特”来形容也不为过。 乾隆执政60年,在位时四海承平,

  •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掉300多颗头颅,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从业之后,师父叮嘱邓海山,一定要遵守行业规范,最多只能做99次刽子手。 当时的邓海山将这句话奉为人生信条,暗暗告诫自己砍到99颗头颅就远离这个行业。 然而后期邓海山并没有实现从业初期的诺言,一生砍掉了300多颗头颅,晚年极为悲惨。被迫离开,噩梦来袭从业之后,邓海山就忘记了师父的叮嘱以及当时的诺言,

  • 历史揭秘:“民国第一奇案”故宫盗宝案背后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东陵盗宝案简介,故宫盗宝灵异事件,民国奇案1-36集

    位于北京的紫禁城可以说是世界皇家园林的典范,无论从占地面积、建筑特色、收藏珍宝、历史意义等各个方面而言,都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但是也正是因为故宫本身名气极大,所收藏的文物价值极高,在历史上多次爆发盗窃案,甚至在清末时除了外国侵略者的掠夺,还有太监宫女偷窃故宫文物变卖,给故宫文物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 脱离清朝的统治,外蒙古被苏联坑的有多惨?连蒙古历史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外蒙古怎么评价清朝,苏联解体时我国的反应,苏联为什么帮中国打日军

    或许出于爱国的教育,蒙古国对自己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匈奴时期,北方的匈奴王朝,不知不觉已成为蒙古历史的一部分。在蒙古国的教科书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蒙古国建立前,是明清时期到建国这段时间。第二部分是蒙古帝国时期,是蒙古帝国和元朝这段时间。第三部分是蒙古帝国建立前,北方出现的游牧民族,他们都和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