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正经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么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假正经真强盗,历史上西方人是怎么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34 更新时间:2024/1/15 19:35:04

长枪短炮击溃大刀长矛

第一是由理查德•西姆金创作的水彩画,根据注释其内容是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不列颠军队第 67 步兵团在大沽口炮台攻破清军防线。

水彩画尺寸14.8 x 14.2 厘米。

画中,英军士兵在指挥官的带领下,手持刺刀步枪冲破清军防线。带头的英军军官手持一把手枪指一脸惊恐,双手举起的清兵。地上还趴着一名阵亡的清军士兵,帽子不见踪影,唯有那长长的辫子,衣服后背的红色圆形图案格外醒目。对面的清军阵营,已经一片慌乱,营中的清军将领右手长刀,左手盾牌,一脸惊愕。

细心观察,漫画中有个统一的现象,那就是除了长长的辫子,清军所有人物都是细长眼、尖嘴猴腮、八字胡的模样。

由此可见,刻意塑造这种粗鄙扭曲的华人人物形象在西方人早期漫画中就已经开始了,也就不难理解,至今为什么会在一些西方影视作品中仍然会有这种形象塑造。可以说,这种故意丑化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在19世纪形成的。

街头扮绅士,做秀装

第二张是由卡特∙WHJ在1860年出版的彩色漫画,尺寸为35.6 x 26.7 厘米。

与第一张靠武力攻破清军防线相比,这张绘画表现的主题是画风大转,打起了温情牌。英国人手中的枪支不见了,法国人的刺刀也收起来了,两个侵略者摇身一变成了绅士,漫画的标题是“中国在法国和英国的指导和保护下”, 原图中还注释“英法士兵在争抢中国女人的风度”。实际上,从这幅漫画中,男士风度没看出多少,但与东施效颦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刻意双标的宣传,编造故事的伎俩,看来在西方文化传播中也是由来已久。

画面中,以中式风格的城楼为背景,中间站着一个身着不知什么朝代的有点像中式服装、年轻美艳但又长着一副西方人容貌的女子。

先说这名女子头上发式跟清代女性发式倒有一点点近似,上面一根红色的簪子格外醒目。但图中女子的妆容和形象怎么看也不像东方女性的面孔,手中还拿着一把花花绿绿的折扇,更离谱的是女子的衣服上还绣着像龙一样图案的纹饰。

女子右侧的法国士兵为她举着一把彩色的遮阳伞,左侧的英国士兵不仅帮她抱着孩子,还挎着不知装了些什么的篮子。

为了进一步突显中国元素,画家又在孩子身上下了功夫,长长的鼠尾辫子必不可少,但同时又绘制了另一幅奇怪的眼神和眉,总感觉英国士兵怀中抱着的不像是儿童,倒像是一个西方神话故事中的矮人,粗壮的手臂拽着英国人的长胡子,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衣服。

倒是两位绅士衣着、姿势确实文明了许多,这倒是创作者自我感觉胜利的体现,但类似这种创作,仅仅是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某种想象,说确切些的话,这其实是一种带有偏见的想象。

(本文原创:史说新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工业革命对清朝是催命还是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工业革命对清朝经济的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和生产方式,从而带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全球贸易的规模也因此急剧扩大。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主要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工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技术相对滞后。因此,工业革命的到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可以帮助中国弥补科技方面的差距,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更高

  • 孔祥熙长女孔令仪看上姨夫蒋介石身边武官,对方却有妻室,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孔祥熙的长女孔令仪从美国纽约前往中国台湾看望姨妈宋美龄和姨夫蒋介石,而在这次探望中,她遇到自己第二次婚姻的真爱,不过有些难以启齿的是,孔令仪此次是以不光彩的第三者身份插足。说起来孔令仪是孔祥熙和宋霭龄4个子女之中,相对来说最“安分守己”的,也是最为低调之人,而且她也是她那一辈最

  • 神秘的清朝干尸,还穿有五抓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不仅如此,他在清朝为官,却梳着明朝的发髻......他到底是谁,为何能身着龙袍?身处清朝,又怎敢留着明朝发式?种种谜团,使得这具“龙袍干尸”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神秘男尸 2006年5月,北京石景山玉泉路一处正在施工。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惊呼,挖掘机正在向下作业的时候,突

  • 曾国藩:用这4个方法,看透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 / 儒风君 · 闻清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值得结交呢? 曾国藩告诉我们,用四个方法,就能看透一个人。 1为人守诚一个诚信的人,总是能恭敬地对待他人,但凡开口也必定能说到做到。那么,做人诚信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曾国藩总结说:“相见必敬,开口必诚。”曾国藩不仅时常教导家人子弟要为人诚信,自己努力做到以

  • 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战败,但为何最大受害者是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克里米亚战争主要集中于欧洲东部跟亚洲西部,持续时间为3年。这场战争中,俄国大概耗资八亿卢布,损失52.2万余人,丢失了大量的领土跟权益。战争结束后,俄国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国内矛盾丛生,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毕竟沙俄当时并未想到欧洲列强会帮助奥斯曼帝国这个基督教世界的死敌来群殴自己,将自己打

  • 如懿传:白蕊姬的“下红之症”究竟是何病?难怪乾隆5年不碰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白蕊姬仗着自己怀有身孕,恃宠而骄。她的任性招来了不少仇人,有人在她日常食用的饮食中下了水银,孩子出生后四肢瘦小肚子却大的出奇,腹部泛着诡异的青蓝色,太医和乾隆看到孩子第一眼直呼怪胎,并让人将孩子秘密送出宫中,对外称孩子一出生便夭折了。此后乾隆长达5年都没再碰过白蕊姬,她究竟得了什么怪病呢?据太医诊断

  • 再看《康熙王朝》懂得帝王多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陈老师真帅儿时就很爱看这部剧,但是因为年纪太小,里面的剧情记得不太清楚了,唯独记得当时是如何幻想自己能够成为皇妃,嫁给如此威严又英俊的康熙大帝,然后又是如何在皇宫里享受锦衣玉食,受人伺候的日子,再然后如何熬成孝庄那样的皇太后……现在只想说,当时的自己是何等的幼稚啊,且不说阶级出身,单说能成大事的都是

  • 他是清朝最受恩宠的臣子,一天之内受封三次,见皇帝从不用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汤若望曾在外交事务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成功地协调了清朝和荷兰、葡萄牙和俄罗斯的关系。他还旅行到西藏,成功地平息了那里的暴乱,并为清朝的控制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汤若望的外交技能和对西方政治和技术的了解使他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臣子之一。汤若望的功绩得到了清朝皇帝的高度评价,据资料记载,顺治

  • 弘光帝顺治为何生命如此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幼年的忧郁 顺治帝生于1638年,四岁时因兄长天啓皇帝去世,成为皇太子。但他的幼年生活并不如意,母亲被废后,被迫离开紫禁城,而他与父亲清圣祖爷康熙皇帝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很紧张。这些矛盾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年幼的顺治帝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痛苦。 身体的虚弱

  • 清朝皇帝每天都干些啥?皇帝日常生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早上七点到九点半是皇帝吃早饭的时间。皇帝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袭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 一天早晚两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早膳在上午八九点时进行,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要早一个小时。两次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如果临时需要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过来。按照清宫的饮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