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以2000人对抗突厥十余万,且杀死一万多人,把突厥人打到哭

他以2000人对抗突厥十余万,且杀死一万多人,把突厥人打到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1/18 15:57:49

达溪长儒,字富仁,隋朝名将。最著名的一场战役,2000对抗突厥十余万。这一战实在壮烈,达奚长儒以两千人对十万大军居然把敌人打哭了!

《隋书》、《北史》:“长儒少怀节操,胆烈过人。”达奚长儒,天生是个猛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初,不管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先锋,而且战无不胜,立下的功劳数不胜数。由于性格忠厚,正直勤奋,所以不管是西魏的宇文泰、北周的宇文邕还是隋朝的杨坚,都很看重他。

接下来我们看看他的两场经典战役,一场水战,一场陆战。

北周年间,达奚长儒有一次和乌丸轨把陈国吴明彻包围了,这时候陈国派刘景率七千精锐水陆两路增援,达奚长儒负责阻挡对方援军。

这是一次围点打援,达奚长儒兵少,正面交战显然不行。但达奚长儒不是粗人,他把几百个大车轮连在一起,最后用石头把这些车轮沉到河里。

刘景的水军船只因为车轮的原因,无法前进,达奚长儒趁着这会儿,水路两军齐出,用奇兵大败刘景,俘虏几千人。

开皇二年(582年)春,突厥遭受天灾,民不聊生,沙钵略可汗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五月,他调集五可汗发兵四十万入长城,揭开了根本改变双方乃至东亚世界间关系的大搏斗的序幕。突厥的这次进攻,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五月十六日,东北的高宝宁集团也配合突厥,向平州(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发起进攻,在整个战线,隋军的防线被多处突破,屯守乙弗泊(今青海省乐都县西)的行军总管冯昱遭到突厥数万骑兵围攻,力战数日,寡不敌众,壮烈殉国。东部战线,突厥与高宝宁的联军突破隋军防线,进攻幽州,李崇出战,不利。十月,西北长城沿线重要州县一个个的陷落,突厥攻破木峡,石门两关,分兵南下,越过六盘山,挺进谓水,径水之滨,严重威胁长安。十二月十五日,文帝再派内史监庆则为元帅,驰往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拒敌。

虞庆则命行军总管达溪长儒率兵二千出击,才出弘化没多久,就遭遇突厥大军,陷入重围,隋军大惧,达溪长儒神色慨然,激励将士死战求存。达奚长儒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到每一个人,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于是两千人殊死奋战,他把全军凝结成阵,且战且退,经受了突厥骑兵排山倒海般的冲击,昼夜凡十四战,军兵散而复聚,整整坚持了三天三夜,打得刀卷枪折,兵器没了就赤手空拳,打到最后,很多人都露出了手骨,想想都不寒而栗。达溪长儒身先士卒,身上五处受伤,前后贯穿两处,可这条硬汉犹如铁塔般挺立不倒,山河为之变色,全军以死相拚,杀敌万余,退回郡城,仅存百人。突厥军兵本来为了掳掠财物而南侵,完全没料到遭到如此猛烈的抵抗。就这样,他们居然杀死一万多人,杀的突厥人人沮丧,这些突厥人烧了同伴的尸体,嚎啕大哭!大军失了锐气,解围而去,退出塞外。

《隋书》:“长儒等结发从戎,俱有骁雄之略;总统师旅,各擅御侮之功。长儒以步卒二千抗十万之虏,师歼矢尽,勇气弥历,壮哉!”

《北史》:“长儒以步卒二千,抗十万之众,师歼矢尽,勇气弥厉,壮矣哉!”

隋文帝对于达奚长儒在这一战役中所表现的视死如归的奋勇精神,大为叹赏,特别下诏褒扬之,诏书说:“突厥猖狂,辄犯边塞,犬羊之众,弥更山原;而长儒受任北都,式遏寇贼,所部之内,少将百倍,以尽通宵,四面抗敌,凡十有四战,所向必摧,凶徒就戮,过半不反,锋刃之余,亡魂窜迹。自非英雄奋发,奉国情深,抚御有方,士卒用命,岂能以少胜众,若斯之伟,言念勋庸,宜隆名器,可上柱国,余勋回授一子,其战亡将士,皆赠官三转,子孙袭之。”隋文帝这道诏书,对达奚长儒,奖饰殊深,亦惟达奚长儒之勇与牺牲,足以当之,随即授宁州刺史,旋转鄜州刺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年前的一折传言揭开武则天的禽兽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嫔妃,久居后宫12年都还只是个才人,并且没有为唐太宗诞下子嗣,从而在唐太宗死后,到了长安感业寺出家为尼,不过这时武则天已经和唐太宗的儿子李治打得火热。而武则天之所以还能从感业寺回到皇帝后宫,与李治对她还有情谊有关,此外,李治的王皇后也是个关键人物,毕竟在这个时候,李治还

  • 唐朝的繁荣与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政治方面唐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唐太宗李世民继承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宰相、地方官员、六部尚书、九卿、大中台等。其中,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对国家大政方针起着决定性作用。唐朝的制度完善,官员选拔科举制

  • 周文王是如何治好800度近视眼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治疗近视的伟人,周文王是哪一年出生的,易经治近视眼

    周文王据史料记载,周文王从小有圣睿,他的爷爷——古公亶父十分喜爱他,于是想最终把王位传给他。古公亶父但遗憾的是,文王的父亲是季厉是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太伯,二儿子叫仲虞,三儿子叫季历。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王位应传给太伯,季历是没有继承权的。如何才能实现古公亶父将王位传

  • 为啥杜甫人到中年,宁愿去兵器库看大门,都不接旨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甫当过兵吗,杜甫诗句最有名十首,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

    人到中年的杜甫,妻儿老小缺吃少喝,却没有乖乖接旨上任当官,反而要去兵器库看大门。杜甫家世代为官。受其先人的影响,他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从小就立志读书做官。他也确实写出了许多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脍炙人口的好诗,为后人铭记。可是,这个伟大诗人活着的时候,过得并不风光。杜甫出生的时候,他们家

  • 除了李白、杜牧,这些唐代诗人也有书法传世,件件国宝不可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琴棋书画诗酒花”,古代的才子往往不只擅长其中的某一样,比如王维擅长诗歌与绘画、苏轼、米芾、文徵明更是样样拿手。唐代以后的才子艺术被世人了解的更多,这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书法、绘画真迹传世,而之前的文人除了诗句能口口相传外,书画几乎湮没在历史中。李白《上阳台帖》唐代诗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群体,我们也热衷于

  • 欧阳修又因何被贬?被启用后如何提拔人才?醉翁亭一名因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欧阳修被谁贬了三次,欧阳修醉翁亭手抄报,欧阳修被贬到过什么地方

    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欧阳修当了10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

  • 隋唐、薛葵、说岳、明英烈等书中的四猛八大锤,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四猛八大锤,指的是评书或演义小说中使用金银铜铁八柄大锤的四员猛将。在《隋唐演义》、《薛刚反唐》、《说岳全传》、《明英烈》等书中,都有着四猛八大锤这一称呼,而且一般用锤的都是猛将。要说哪个四猛八锤最厉害,先看下这些四猛八大锤都有谁,实力又如何。 四猛八大锤 一般来说,四猛八大锤使用的四种锤是擂鼓瓮金锤

  • 《知否》原著:孙秀才找上门,欲纠缠淑兰复合,反被狠狠羞辱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知否49集孙秀才小妾逃跑,淑兰和儿子,淑兰和离完整版

    淑兰嫁给他后,家中念她是低嫁,带去了极为丰厚的嫁妆,原本是想让女儿婚过的更好一点,没想到这孙氏母子二人是一点不领情,孙氏拿着她的嫁妆到外面花天酒地还纳了十几个小妾回来,孙母更是一下子觉得自己是个阔太太了,觉得淑兰嫁给了她儿子那简直就是攀上了高枝,一天天摆副趾高气扬的脸色,母子二人心安理得的用着淑兰的

  • 「闲聊电视剧和历史(二)」夏朝和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紧接上章,讲讲夏朝商朝。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大概是公元前2070年到前1600年,随后是商朝,商朝大概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说道夏朝,那接着说夏朝的大禹,就是治水的大禹,大禹之后传位给他的儿子启。从此以后,那种比较文明的“禅让制”就被替代了,变成了“世袭制”,就是说王位、爵号、财产

  • 探究隋唐饮食业的发展,及相关市场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饮食商业化自古有之,其大致都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逐步形成的。隋唐政府虽严格控制商业的发展,但随着东西交通发展与南北物流的频繁,使得这一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且随着政府管控力度的松弛而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趋势。随着人员往来流动的加快,隋唐社会的商业化不断加深,产生了一批以从事商业活动为生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