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北胜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凉州大臣源贺,为什么非常受人敬仰?

「西北胜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凉州大臣源贺,为什么非常受人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4/1/23 16:13:21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 NO.0067 - 西北胜族

凉州有六部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拓跋鲜卑、秃发鲜卑、段部鲜卑(武威六脉段氏之一)、乞伏鲜卑。其中,拓跋鲜卑与秃发鲜卑同源,这两部鲜卑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清代学者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晋书五》记载:“案秃发之先,与元魏同出,‘秃发’即‘拓跋’之转,无二义也。古读轻唇音如重唇,故赫连佛佛则为‘勃勃’。‘发’从‘犮’得声,与‘跋’音正相近,魏伯起书尊魏而抑凉,故别而二之,晋史亦承其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凉和北魏,都与凉州有关,可见凉州在中古史上的不一般。

今天,大马文化要为大家介绍的历史人物,是南凉末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源贺。源贺本名秃发破羌,南凉灭国后前往姑臧城投奔北凉,北魏平北凉后,又去投奔了北魏。

因为秃发破羌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同族,所以秃发破羌在北魏时很受关照。秃发破羌成为了拓跋鲜卑与秃发鲜卑连接的纽带,改姓为源。(《魏书▪源贺传》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源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平稳落地。“北地三才”之一的魏收收奉敕撰《魏书》时称赞源贺说:“源贺堂堂。”堂堂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形容盛大、有志气或有气魄。

源贺能收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源贺位高权重,史书记载他“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诛杀后,源贺临危不乱,积极扶持拓跋濬使北魏政权平稳过渡。

因为源贺的忠义,冯太后在亲临朝政之时还特意把源贺招入麾下。这无疑说明了冯太后对“凉土才华”的重视,也进一步体现出源贺在北魏政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经历了人生的跌点起伏,源贺活得非常通透。他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人,临终之前留下了这样一段遗言:“汝其毋傲吝,毋荒怠,毋奢越,毋嫉妒;疑思问,言思审,行思恭,服思度;遏恶扬善,亲贤远佞;目观必真,耳属必正;诚勤以事君,清约以行己。吾终之后,所葬时服单椟,足申孝心,刍灵明器,一无用也。”

史臣曰:“源贺堂堂,非徒武节而已,其翼戴高宗,庭抑禅让,殆社稷之臣也。怀干略兼举,出内有声,继迹贤考,不坠先业。子雍效立夏方,身亡冀野,惜乎!”

源贺不贪财、不恋位,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并没有腐化自己。优秀的才干加高尚的品质,让源贺不负“堂堂源贺”的称谓。

编辑后记:

凉州城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武威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盖藏、姑臧、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文武之都、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姑臧,先设雍州,后改凉州,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为凉州,因此称武威是“雍凉之都”。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凉州曲)(凉州令)、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凉州(武威),匈奴时期休屠国国都;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东汉献帝雍州州治;曹魏时期凉州州治;北魏时期的凉州镇(北魏前中期三大镇,凉州、长安、统万城)。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时期的大凉;唐末时期的浑末(慕容氏)、温末(论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纥Hor国;西夏时期的齐国、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统领西北地区,统辖西域和藏地:西汉时期,为凉州刺史府;窦融时期,河西五郡大将军府;新朝时期,雍州刺史府;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征西大将军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唐周时期,凉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时期的西凉王(阔端)府;明朝时期,凉州卫府;清朝时期,正一品凉州将军府;凉州府所在。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蒙古乌海部分。因武威地处黄河以西,故也被众多史料典籍称之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雍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声明: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大马文化】。本文所用图片视频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武威大马文化,立足凉州、瞭望全国、纵览国际,将为您提供审慎科学的凉州文化IP咨询。我们期望通过宣传推广,梳理唐诗《凉州词》背后的文化脉络,建立一个以武威为核心的「凉州学」学术体系。*「西北胜迹」「西北胜族」「五凉文化」「奇闻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武威大马文化说三国」「西北历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3月优质内容自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唐狄仁杰宰相祖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梁国公狄仁杰祖地,番奴伏狮形。下胸堂穴,以后应前朝取扦,主大富大贵。其一人扦正乳穴,三代出小官,后不复振。大唐狄仁杰宰相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唐梁国公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后又封为梁国公。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贵著称,后人称之为“唐室

  • 唐朝刘发运祖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发运祖地,番奴伏狮形。此地下右眼穴,以侧身避番奴取应,出监司郡守。刘发运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刘发运,唐朝郡守监司,子孙多发贵,但不入朝。形峦评析此龙祖本好,分受处,却不起星辰,所以贵止郡守监司。但回龙顾祖如此,故亦绵远,穴法须以斜侧取扦。请大家把自己想要了解的明墓打在评论区,我会在下一次分析,点击头

  • 李白:唐朝真正的旅行达人,一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李白简介资料,李白旅行详细经历,李白一生最爱去什么地方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李白一生游历过18个地方(省、自治区、市),总共到过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这足迹,就算是放到现在,那也超大多数国人啊,何况那会的交通条件远不如现在,可见李白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李白足迹图(网友手绘版)事实上也是如此,李白年轻的时候除了读

  • “隋唐十八条好汉”都是谁,他们的后人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46条好汉排名,隋唐十八好汉顺口溜,隋唐十八好汉为啥没有薛仁贵

    1.西府赵王李元霸是这部小说中无敌的存在,后面那十八条好汉加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传闻中他是金翅大鹏的转世,小说中是秦王李世民的弟弟,历史中没有此人,纯属小说杜撰出来的人物,既然是神仙转世,又因为杀了宇文成都受到了天谴,自然就没有后人了。2.天宝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小说中是隋炀帝的宠臣宇文化及的大儿子

  • 具多项开创性的隋朝,造福华夏、造福全人类的科举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但不是最短的,是倒数第二,秦朝是最短。杨坚派杨广南下平陈,文帝代周降梁灭陈,结束了三百多年的乱世,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又轻徭薄赋,勤俭节约,发展文化经济。统一货币,改铸五铢钱。缔造闻名后世的“开皇之治”,隋朝迎来了太平盛世。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减少开支,

  • 商丘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商丘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近日,我市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6座唐代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的墓志砖完整记录墓主人的身份、出生地、去世年代等,为明确宋国故城“城摞城”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宋国故城遗址内的唐代墓葬出土的墓志砖。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3月27日,记者现场采访时,

  • 丝绸之路的交流,对唐朝的饮食习惯产生了些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多少天织一匹丝绸,唐朝的丝绸之路的重点,唐朝扬州丝绸商号

    文|楠猫编辑|楠猫前言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它连接了东西方的文明。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唐朝的饮食文化中也有着颇多影响。今天我们来探析一下丝绸之路对唐朝饮食习惯产生了些什么影响?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和西方的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起

  • 内蒙古辽墓发掘:契丹文化现唐代遗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内蒙古辽墓出土文物。 宋国栋供图宋国栋介绍,2022年10月至11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开鲁县博物馆组队,在开鲁县恒源牧场发掘辽代墓葬3座。这3座墓全部为砖室墓,其中1号墓无墓道。1号墓朝北,2号墓和3号墓的墓道朝向东南。考古部门最新研究显示,在开鲁恒源牧场发掘的1号墓和3号墓的年代在辽太祖

  • 论安禄山叛乱后,唐朝控制权为何在地区总督、指挥官和军阀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到10世纪初,唐朝帝国的政治控制权已经在地区总督、指挥官和军阀之间划分了大约150年。这种政治权力的划分主要是由安禄山及其追随者的重大叛乱(755-63年)造成的,在这次叛乱中,都城洛阳和长安被占领,唐朝皇帝被流放。唐朝对黄河流域中部的残余控制已被消灭到9

  • 浅析:唐代政治概念中的“清议”与“公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在唐代,政治概念中的“清议”与“公议”政治思,发展日益成熟,政治概念也不断丰富。其中,“清议”与“公议”是两个重要的政治概念。清议与公议的内涵在唐代,清议与公议是两个常被提到的政治概念。首先,我们来看清议,清议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齐时期,最初的含义是指反对吏治腐败、清除政治上的污浊。到了唐代,清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