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腊月二十七为什么要杀鸡

腊月二十七为什么要杀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03 更新时间:2024/2/17 3:51:17

民间一直流传很多关于春节的谚语,这些谚语都反映了真实的民间生活,尤其现在临近春节,几乎每天都有一个“规矩”,都有不同的习俗要做的事情。而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在这一天很多地方流传着“宰鸡赶大集”的习惯,也就是说在这一天要杀鸡,还要赶集。那为什么这一天有这样的习俗?腊月二十七杀鸡有什么寓意,还有其他的什么习惯吗?

到了腊月二十七过年的气氛已经渐渐达到高潮,大街巷都是浓浓的年味,这时候人们是一天都不能闲着,过年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那么腊月二十七年俗是什么呢?根据民间的传统,腊月二十七杀鸡赶集还要洗澡哦

1.杀

腊月二十七杀鸡是件重要的事情,因为鸡和谐音,为了这样美的寓意,因此过年的时候吃鸡就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虽然在二十七就把鸡杀好了,但是人们不会在这天把鸡吃完,而是一直留到除夕年夜饭的时候在食用。当然现在人们也不会只杀一只鸡,想吃的时候也不用等到除夕,但是公鸡必须留一整只完整的,除夕祭祖的时候要用做贡品,只有祭祖之后才能食用。而且不能一次就吃完了,初一时不动刀不杀生的,因此还得留着大年初一呢。

2.赶集

虽然年货从腊八节之后就开始准备了,但是到了二十七这天赶集是人们在年前的一次重要的采购活动。这天赶集不仅仅是采买一些吃食,重要的还是一些祭祀用品要置办齐全。以前的物资没有现在那么丰盛,也没有冰箱存放,很多年货买回去之后还要再次加工处理便于保存,或者是使用。因此人们在腊月二十七赶集之后还要花时间处理这些东西,在除夕之前就不会在大肆采购了。

3.洗澡去旧疾

在腊月二十七或者是二十八这天,是北方过年集中洗澡的时候。南方的小伙伴们水资源丰富天天洗澡并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在缺水的北方一年到头也难得洗几次澡,尤其是到了寒的冬天要洗澡更是难加难。因此在过年的时候人们不仅要将家里打扫干净,也要将自己身上洗干净。寓意出去一年的污垢也将陈年旧疾一并洗去了,来年就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

以前还没双十一、双十二的时候,全国人民一年里只会在一个时间集中买买买:过年前。春节每家每户都要置办年货,自家吃用的,走亲戚送礼的,一样都不能少。小时候在农村,临近过年了,总会看见家里辈掏个很旧很皱的本出来,在上面记:瓜子、糖分别要买多少斤,鸡蛋、肉又要买多少斤,一般从小年开始就会陆续筹备,到了腊月二十七这天,还有一个统一的大集。

腊月二十七,长辈们照例会起个大早,一件事还不是赶集,是去厨房里把需要磨的刀具拿出来一一摆好,再去井边挑一桶水,准备磨刀。头天也就是腊月二十六,年猪杀完,下来有很多肉食要处理,过年期间做饭切菜,没有一把锋利的菜刀可不行,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一块巨大的磨刀石,在我们那儿,过了除夕到初七,这块磨刀石都不能动,否则用老人的说法是不吉利,所以腊月二十七这天就要把可能用到的刀具磨好,免得到时候要用,还是一把钝刀。

磨完了刀,当然得试试刀,这就得说到一句年俗,叫:“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去院子里养鸡的棚,挑一只足够气派的大公鸡,麻溜的捉住双翅捆起来,再喉头一刀放血,搁院子里用碗接着,就行了。这只鸡不是现在吃,是为除夕夜准备的大菜,有的地方这只鸡会被摆在桌子正中间,意味着“大吉大利”,吃也不能一次都吃完,得一点点吃,坏掉之前吃完就可以了,意思是让“吉利”在新年里多陪陪我们。

把一地鸡给归拢归拢,就该锁上院门去赶集了。腊月二十七这天的年货集市已经没有前些天热闹了,因为店家也要回家过年,有的已经锁门放假了。但该买的东西还是要买,尤其一些必须保持新鲜的,肉啊、蔬菜啊,水果之类,另外还要买鞭炮、春联,给家里小孩的小玩具,小头饰,和拜祭祖用的香烛。

小时候不懂事,一放假回家就吵着要买这买那,尤其是糖和鞭炮,那时候爷奶奶不说给我买,爸妈也不会自己去买。一问爸妈,他们就说:“这都是有规矩的,不能随便买。”小时候才不觉得有什么规矩,只知道哭闹,没少被收拾,一直等到二十七这天,爷爷才会带着我们一起去集市,看见什么好就买什么,只是当时不知道有这个讲究罢了。

另外,在一部分农村,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还是除夕前最后一次洗澡、洗衣服。过完除夕之后几天,家家户户都不再洗衣服。至于洗澡,现在人可能没那么讲究,不过以前澡也是不能洗的。腊月二十六洗浴叫“洗福禄”,而腊月二十七则叫“洗疚疾”,老家有句话叫做"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就是希望能洗去一年的晦气、霉运,洗去疾病,换上新装,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二十六早,二十八太,二十七这天,刚刚好。

在北方的一些农村,这个规矩不是洗澡,而是洗脚。说是在这天晚上,女子都要用开水好好洗个脚,并把脚擦得干干净净,不能留一点水迹。当地人有个说法:“腊月二十七,婆姨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至于到底是谁看不得婆姨不洗脚,也没人知道。

这些习俗,多是针对过年之前要搞好个人卫生的,而洗衣服的理由是有些特别。农村地区晾晒衣服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如果过了二十七再洗衣服,院子里就会有很多积水,年三十晚上的鞭炮就不好放了,到年后,家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院子里挂满了衣服也不好看,提前洗好,怎么都方便。

总之临近除夕,这些新年习俗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些当时看起来没什么道理,联想到之后的安,就说得通了。如今,人们是不太遵循这些传统习俗了,很多人也都在感慨,即便是农村,年味也越来越淡,不过真到过年那一天,大家还是会兴奋的睡不着觉吧?毕竟,这是根植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至于其他地方还有什么特别的新年习俗,我国地域广阔,十里不同,百里不同俗,确实有很多东西没讲到?大家的家乡都有什么特别的新年习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交流讨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今年腊月二十九是绝日 春联要在二十八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除夕之前的腊月二十九,是最佳的贴春联的时间,而更好的时间则是在腊月二十九的下午。不过今年的腊月二十九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这一天是“绝日”。这个所谓的“绝日”,听上去有点吓人,毕竟已经要过年了却有一个这样的称呼。不过其实这些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那这个“绝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在绝日这一

  • 抖擞精神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后人对赵云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说法。有人觉得他是怀才不遇,一生跟随刘备却得不到重用;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赵云能力平平,刘备并没有对他不公。赵云的实力的确有在演义中被放大,但赵云的为人还有对蜀汉的忠诚度完全不输诸葛亮。到了诸葛亮北伐期间,年迈的赵云依旧甘愿担任冲锋,给后人起到了一个表率的作用。这次要为大家介

  • 心生一计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张飞真正的能力在蜀汉总被轻视,或许是因为关羽、赵云、马超等人被后人抬的太高,让人忽略了张飞的存在。可能张飞的形象给人的感觉会缺少一些谋略,实际上这是对张飞最大的误解。张飞脑力完全不输五虎中的任何一位,甚至总能想出奇招治敌。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心生一计”,就和张飞有关。如果张飞只是一个莽夫,可

  • 门神怎么区分左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贴门神,这是春节的一个习俗,对于人们来说,门神意味着能够保佑家宅平安,求个安心和吉利。但是门神最开始也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现如今很多人贴的门神,都是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位历史上的武将,但最开始的门神就是两个“神”。而门神又和春联不一样,能够通过语句区分上下联,那门神应该怎么区分左右呢?贴门神的时

  • 明军三大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军队十分强大,而且军工业十分发达,有各种火炮、手雷和火箭等装备。可能是因为明朝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频率比较高,所以在军事方面要比此前的多数朝代都要更加重视军工业。其中明军三大营是明朝早期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是由朱棣亲自组建,分别是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可能大家在某些影视剧中会听说过。这次就为大家介

  • 年希尧和年羹尧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是雍正时期著名将领,他曾一度得到雍正皇帝的特殊对待,但最后却被削官夺爵,而且列出了他的九十二条罪状,雍正赐他自尽。年希尧是年羹尧的兄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没那么要好。年希尧是一位文官,担任工部侍郎、内务府总管、从一品左都御史等要职。和年羹尧不同的是,年希尧学识渊博,在医术、数学等方面都还有著作

  •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藏族由于其气候与地理的原因,藏族地区很少产茶。虽然茶产量很低,但是茶依然成为了藏族男女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现在我们煮茶的方式和藏族人民煮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茶叶传入藏族后,藏族人民喜欢在煮茶时加入点其他的东西跟茶一起煮,这样让他们感觉味道更加好。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藏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很多都被传承了下来,而其中非物质的文化传承民歌与舞蹈是一定拥有的,因为这是做能够表现民族特色的方式了,也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点。那么,在古今传承下来的鄂温克族文化里,他们的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鄂

  • 厉兵秣马典故出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厉兵秣马这个成语,在我们日常中使用的频率并不算高,今天就借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讲讲厉兵秣马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厉兵秣马是用来比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和秦国、郑国有关,当时秦国想要偷袭郑国,但最后却是让晋国渔翁得利。究竟是发

  • 汉献帝退位之后还没死,为什么刘备要为他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期,汉献帝做了一辈子的傀儡,最终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曹丕,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真实想让位,还是被曹丕胁迫,但是皇位终究是让出来了。后来,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但是在他还没死的时候,为什么刘备却就要给他发丧?明明还活着就被发丧,刘协的心里会怎么想?在220年12月,延续了长达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向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