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离开孙权转投刘备,是自己不留还是孙权不要?

庞统离开孙权转投刘备,是自己不留还是孙权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27 更新时间:2024/1/18 15:57:58

三国时期的庞统在投靠刘备之前,曾经为孙权做过事,《三国演义》将这段事情写成了因为庞统长得太丑,孙权不看好他,鲁肃劝他到刘备阵营去,这一种解释也成为了民间流传的版本。然而在正史上,先不说没有关于庞统相貌的记录,就算是真的丑,孙权又真的会如此以貌取人?这些都是未知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外,庞统又为何要转投刘备呢?是自己不想留,还是孙权不想留?

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由此可以看出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庞统最初是周瑜手下的谋士,周瑜死后,庞统没有选择继续留在江东辅佐孙权,而是投向了刘备,这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庞统离开东吴,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庞统因为貌丑,而遭到吴主孙权的嫌弃,孙权以貌取人错失良才。庞统究竟丑到何种程度小编不知道,但小编认为,这绝不是庞统离开东吴的原因。

周瑜生前可以说是孙权最为器重的将帅,而庞统作为周瑜的私人谋士,孙权理应了解庞统的才能。周瑜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战绩,当属赤壁之战打的曹操丢盔弃甲,历史把这一荣耀记到了周瑜头上,而忽略了庞统在其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赤壁之战能取胜的关键在于火烧曹操战船,而正是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才使得火攻得以实施。毕竟只身前往曹营游说曹操,是冒险行为。而且曹营谋士众多,曹操本人也以谋略见长。能让曹操中计,可以看出庞统不但谋略过人,胆识也是一流,并且对自己的口才非常自信。

对于庞统这样的天纵之才,孙权为何不能留为己用呢?庞统随性散漫,颇有文人傲气,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守江东,文韬武略非其所长,唯独善于用人是孙权的强项。孙策的旧臣张昭在孙权面前也经常倚老卖老,但孙权仍然能够做到礼贤下士,足见孙权绝不是气量狭小之人,只要你有能力,相貌、性格这种小节,孙权是不会在乎的。

那么庞统离开东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并非孙权不留庞统,而是留不住,原因有三点:

1、周瑜的志向是讨伐曹魏进取中原,是一种扩张性的思维,这一点与庞统的想法是一致的,庞统这样的经世之才是希望以自己的谋略辅佐主公谋取天下,所以庞统与周瑜的合作是基于相同的理想。

2、周瑜死后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很奇怪为什么不推荐庞统),鲁肃的基本策略是“守”,这比较符合孙权的口味,偏安江东一隅已经令孙权感到自我满足,没有孙策那样有进取的意识,这与庞统的抱负背道而驰,庞统如果继续留在江东,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3、刘备当时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尚处于创业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加上刘备素有仁厚之名,又有强烈的向西扩张意愿,鲁肃与诸葛亮此时都极力向刘备推荐庞统,庞统亦觉得刘备更符合其攻略天下的辅政理念,比在东吴更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庞统决定离开东吴投奔刘备。

事实证明,庞统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留在东吴或许就这样碌碌一生无所作为,但在刘备这里,庞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刘备西进巴蜀攻取益州出上中下三计,刘备取其中计,成功获得益州,建立西川大本营,由此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可以说庞统功不可没,相比于诸葛亮五次北伐毫无建树,庞统的功绩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惜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大郎墓被专家挖开,含冤600年的潘金莲终得昭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潘金莲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坏女人形象了,什么勾引野男人啊,什么下药毒死自己的夫君啊,反正要说女人坏的话,那潘金莲就是一种象征了,但是也有人说那是武大郎形象不佳啊,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最近有专家把武大郎的幕给挖开了,武大郎竟然是高帅富啊,这潘金莲算是被误解了600年了,那么到底是什么

  • 浏阳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浏阳河可能是第一个因为一首歌出名的河,不过关于浏阳河的历史故事也是有很多,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浏阳河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浏阳河最早并不是这个叫法,而是因为一个村子后来才改了名。而这个村子从东汉时期就开始有记载,所以浏阳河能成为湖南人民的一个象征,可能也正是因为有这段悠久的历史佐证吧。浏阳河弯

  • 三国时期武将自报家门有什么讲究?关羽是如何介绍自己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因为传播媒介有限,导致各个不同阵营的人基本上都只知其名,但不知长什么样。所以武将在开战之前,都要自报家门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再开打。不然会显得有些不太尊重对手。例如三国时期,张飞和赵云都有十分响亮的名号来介绍自己,相比之下关羽的名号则低调了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比名气,关羽应该是蜀汉第一

  • 崇祯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女儿都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身为皇帝,虽然一心想要挽救明朝,但是一人之力难以阻挡一个王朝的覆灭,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成了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不过在崇祯临死之前,他作为父亲,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女儿们都杀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崇祯的女儿们什么也没做,可为什么还要杀了他们,崇祯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能够保护她们。生在皇家的那些

  • 慈禧真的把丽妃做成人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人彘,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西汉时期的戚夫人吧,戚夫人的确下场很惨,但毕竟也是她先惹到了吕雉,吕雉在外奔波流离那么多年,一旦有人威胁到她,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而除了戚夫人之外,还有一个很多人印象当中也被称作成了人彘的人,那就是清朝时期咸丰皇帝的妃子,被慈禧做成了人彘。不过,戚夫人是有历史记载的,丽妃

  • 吕蒙白衣渡江为何不走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这场战役也被认为是史上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吕蒙先是对外宣称抱病,让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当时陆逊并不出名,关羽对其也是放下戒心。吕蒙深知关羽骄横,所以才会出此计谋,来了一招出其不意。不过为什么江陵之战会被称为白衣渡江呢?这个白衣究竟是什么意思?当时吕蒙和士兵都潜伏在船舱

  • 密折制度是谁始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密折制度起源于清朝康熙晚年,在雍正时期逐步完备。很多人还不太理解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皇帝鼓励大臣打小报告的措施。当时皇帝允许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交密折,这样做使得朝廷内部形成了一种压迫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而皇上也能享受其中特有的神秘感。雍正皇帝就很喜欢官员呈上密折,仿佛

  • 揭秘戴笠和杜月笙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戴笠和杜月笙其实他们好像是拜把子的兄弟的,既然是拜把子的兄弟的,那也要比一比谁厉害,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大哥谁是二哥,所以谁更加厉害一些就成了谜,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戴笠和杜月笙到底谁更加的厉害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可能结局会出乎大家的预料,但是也能通过这件事情来说一

  • 雍正成为皇帝后,“四爷党”成员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雍正与四爷党,还真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四爷党可以说是雍正争夺皇位的道路上最大的威胁,说到这里那么就有人问了,既然是最大的威胁,雍正后来称帝之后这四爷党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针对真个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谓“四爷党”其本身是否存在本就是存在争议的。中国古代的帝王最忌臣下结成朋党,

  • 历史上真实的李必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的朋友应该都已经发现,剧版中有很多角色的名字都做了改动。小说中是用的真实历史人物的姓名,剧版则变成化名。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实际上就是唐朝中期著名谋臣李泌。李泌年少出名,据说七岁便能写文,此后得到唐玄宗赏识,入朝为官。剧中李必开场的一段对白,完全将自己内心的抱负展露无遗,那历